采用AHP-熵权法的巷道启封中毒窒息致因研究

来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qu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有效防范密闭巷道启封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综合分析法,构建巷道启封中毒窒息事故评价指标体系,耦合熵权法的客观权重与AHP法的主观权重,组成组合权重,分析获得影响中毒窒息事故因素的重要度排序,并用实际工程案例验证其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未按时检测有害气体浓度权重(0.242 6)最大;其次为警报仪位置不当(0.127 5)、购买劣质防护设备(0.120 2);人的不安全行为中,未按时检测气体浓度是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的主要原因;物的不安全状态中,警报仪位置不当、购买劣质防护设备对
其他文献
氧化物由具有变化的晶体结构和离子组成,其在自然界储量丰富与环境有良好的相容性,因此开发透明导电氧化物(TCOs)及其器件上存在巨大的潜力。透明导电氧化物(TCOs)及其器件可以应用于平板显示器、太阳能电池、防霜玻璃和红外反射膜等诸多方面。文章对n-型透明导电氧化物(n-TCOs)、p-型透明导电氧化物(p-TCOs)、无定形透明导电氧化物(a-TCOs)、全氧化物透明二极管(OTDs)和氧化物透明薄膜晶体管(TTFTs)的种类、结构及导电机制进行综述。
为研究突发事件下人员密集场所中行人通行行为,提出一个2层网络模型模拟人员密集场所多条路径的情景,模型设置密集层和稀疏层,其中稀疏层通行成本较低,用以模拟实际中通行时间较短的路径,密集层通行成本较高,模拟实际通行时间较长的路径。研究表明:系统临界容量随着智能体增加而增加,对稀疏层智能体数量的敏感性更高,且更多的行人倾向于选择稀疏层通行;突发事件的发生将导致系统临界容量的降低,同时在稀疏层发生的中断和降级事故更容易引起整体拥堵;将进入人员密集场所的人数控制在临界值以下,并尽量避免较短路径发生事故,能够在一定程
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为例,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围绕新工科背景下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展开探究.对新工科、协同育人等相关内容进行了简单而明了的概述,针对现
为探明空气幕对地铁隧道内温度及流场分布的影响,通过火灾动力学求解器(FDS)研究不同火源热释放速率(HRR)、空气幕射流速度和射流角度下隧道内纵向温度、拱顶最高温度及流场分布。结果表明:火源HRR为10、15和20 MW时,空气幕射流速度至少为16、18和20 m/s才能保证烟气控制效果;当射流角度小于45°时,增大射流角度能加速拱顶温度衰减;当射流角度大于45°时,射流角度对拱顶温度衰减的影响很小;拱顶最高温度随着射流速度增大而减小,随着射流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射流角度通过影响火源与空气幕之间的旋涡来改变
为量化评价煤矿应急救援能力,明确煤矿在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煤矿应急救援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首先,界定煤矿应急救援能力的定义,按事前、事中、事后3
在武陵山石漠化地区选择立地条件、造林时间均相同的鹅掌楸纯林(LC)、台湾杉纯林(TC)、鹅掌楸-台湾杉混交林(MF)为研究对象,以未造林灌草地为对照,研究武陵山石漠化地区不同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工林林下灌草重要值最高的植物种类不同,鹅掌楸-台湾杉混交林林下植物组成最丰富。未造林灌草地的植物多样性高于人工林的,草本植物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CK>MF>LC>TC,草本植物的均匀度指数在LC、TC、MF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为保证风暴灾害等极端环境下海洋油气作业安全,提出基于扎根理论和决策实验室分析法-解释结构模型(DEMATEL-ISM)的事故演化层次研究方法。首先,通过风暴灾害下海洋油气工业重大事故案例的统计分析,探讨事故发生与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特征因素的相关关系;然后,利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开展自下而上的客观归纳,对事故致因因素编码并形成概念和各级范畴;最后,结合DEMATEL-ISM自上而下主观演绎的特性,确定事故的演化层次。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风暴强度、较长的服役年限、较低的自身等级和风暴频繁发生的季节及区域等都是导致
以21年生杉木近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间伐(T,间伐强度约为45%)、对照(CK,不间伐)2种处理,每种处理重复3次,分别于2018年初春和2021年初春进行调查,分析抚育间伐对林木生长和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抚育间伐后林木的径阶分布明显向右偏移,大径级林木的比例明显提高;未间伐林分林木的径阶分布符合正态分布,间伐林分的偏离了正态分布。抚育间伐能够促进林木的胸径生长,林木平均胸径年生长量在C
为提高危化品道路运输驾驶员日常安全绩效考核的科学性与便捷性,首先,从车载全球定位系统(GPS)中挖掘自然驾驶数据,运用改进的基于坐标系自适应变换的行驶轨迹分段拟合方法,提取行驶速度、加速度、平面曲率、道路坡度与坡长等动态驾驶数据;然后,结合车辆侧翻车速预测模型、长大下坡制动鼓温升模型,建立行驶速度稳定性、车辆横向稳定性、长大下坡制动稳定性和驾驶状态稳定性4个层次共7个指标的安全评价体系;最后,采用
为研究侵蚀扰动对土壤中细菌群落构成的影响,探究细菌群落特性与土壤理化参数的关系。在中国黄土丘陵沟壑区选择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采样点:未开垦侵蚀地、未开垦沉积地、刺槐坡地侵蚀点和刺槐坡地沉积点。采用MiSeq测序技术研究了土壤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和组成变化。测序结果显示刺槐坡面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低于未开垦坡面(P<0.01)。鉴定出的463个细菌属属于已知11个细菌门。其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析也表明,同一坡面的侵蚀点和沉积点的总细菌群落构成相似。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总钾、全氮和pH值与细菌群落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