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春晚的演出现场,所有人起立共同为老红军王定国庆祝105岁生日的场景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
王定国精神饱满,气定神闲。身材不高却步伐骄健,脸上虽然有老年斑,但皮肤显得干净透亮,一双洞察一切又包容一切的眼睛,一口地道浓郁的四川话,利落、有力地操笔运字,王定国的传奇人生如同书案上铺开的宣纸上那水墨画般,在听者的脑海里渲染出一片火样的红花。的确,作为现在世年纪最长的女红军,王定国的长征情结不仅蕴结于心中,更倾注于笔端,感染每一个走近她的人。
“对儿女一概不管”
王定国的红色家庭里,有5个儿子、两个女儿。一个家庭就如一条船,作为家庭的长辈,一个重要责任就是把这条船引到平稳安全的航道上。王定国的小儿子、担任她的秘书的谢亚旭说:“我觉得我的父母做到了。我们这一大家人,兄弟姐妹7个,那么多亲戚,这个家的整体方向没有发生变化,大家的生活都很安稳平和。父母启发开导我们如何生活好,这个‘好’的概念,其实就是那句老话‘平平淡淡才是真’。 ”
谢觉哉平常不多言语,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无声地感染着王定国和孩子们。对待孩子,王定国和谢觉哉的原则是一碗水端平,绝對不会特别溺爱哪个孩子。王定国非常佩服谢老的教子之道。与天下所有的严父一样,谢觉哉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但他的严格却不是在小孩子的屁股上作文章。王定国从来没有看见过谢老生气或发火,家里气氛非常民主。“他始终在跟孩子讲道理,很细致的,用他的方式告诉孩子这个事是怎样的来龙去脉,而且让他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在谢家,开家务会是例行的仪式。谢觉哉在世时,每逢家务会他都会将孩子们召集过来,拿出一个问题放在桌面上,让大家发表意见,说出道理来。有时候王定国会让小儿子亚旭也发表意见,但他当时年龄太小说不出来什么。
与谢老潜移默化的教子方法相比,王定国教育儿女的方式更极端,她的态度是“一概不操心”。谢觉哉过世后,王定国曾对所有的孩子说:“我带大你们几个,还照顾你们的父亲。现在我要自己做事情了。以后你们的事情我一个不管,你们的下一代我一个都不带。”对此,王定国的解释是:“国家是一只鼎,家庭也是一只鼎,鼎就是炒勺,好不好,看你怎么炒。经营家庭很不容易,年轻人应该自己安排生活,我着什么急?高兴就好!”
2003年,非典偷袭北京城,其时王定国恰好在杭州度假。谢飞不幸身染非典,正在生死线上搏命。这一噩耗立即被陪伴母亲度假的谢亚旭封锁起来,毕竟母亲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了,怎么经得起这样大的打击呢!可是,保密工作没能做好,这个秘密最终被王定国自己揭开了。一天清晨,王定国看到一张报纸,顺手翻阅,突然看到电影导演谢飞患非典正在医院治疗的消息,她说:“这不是谢飞吗?谢飞没有去拍电影啊!”身边人忙解释说这个“谢飞”不是她儿子“谢飞”,王定国认真地说,“我不会弄错人的,我的儿子我还不知道。还有哪个谢飞呀?报纸上明明写着是谢飞嘛!中国只有一个导演叫谢飞!谢飞他没有事儿,都放心好了!”老人的话,既是对大家的安慰,也是对儿子的祝福,在场的人听了无不觉得鼻子酸酸的。
不久,传来谢飞痊愈出院的好消息。王定国闻讯哈哈大笑:“我说没事就没事吧!谢飞早就好啦!人已经出院喽,没事儿了,不怕!”爱子未必要怜子,到底是经历过太多人生的风风雨雨,老人的心胸之宽广超出常人,面对突发事情时自然也就不会自乱方寸,徒增忧伤。
粗枝大叶的生活习惯
对养生,王定国的态度是“随心所欲”。前半辈子,一直生活在缺吃少食、战争动荡的年代,王定国在生活起居上、饮食上形成了粗枝大叶的习惯。“生活无规律,吃饭没钟点,饮食不讲究”,就是她90多年来生活的真实写照。通常,只要有事情做,王定国中午肯定不休息,连饭也不按时叫,一定要把事情干完才可以去吃饭、睡觉。如果没事情做,她随时都可以睡觉。这也许是长期在部队行军中养成的习惯。在饮食上则是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王定国最喜欢吃的是东坡肉、甜食和油炸食品,正是流行养生之道老年人最忌讳的。对于生命,王定国的态度从来都是积极进攻,对生活,她的态度从来都是难得糊涂,不违背自然规律。
王定国老人健康长寿的秘诀,就是她自己总结的:“对生命要积极进攻,不能消极防御,对生活就该难得糊涂,不违背自然。”
陶醉书法世界中
每一个走进老红军王定国位于北京亚运村的家的人,都会被墙上到处挂着的老人的书法、绘画作品所吸引——“记腊子口”、“八年抗战忆延安”、“红军西进歌”等书法作品展示老人独创的“王体”笔锋,绘画作品“强渡嘉陵江”、“雄鸡一唱天下白”及“红军不怕远征难”等,则明显是老人对红军、对长征的深情礼赞。老人曾说,她要把过去和现在能记起来的事情,用纸和笔写出来、画出来,留给后人。 “我是半路出家,没有正式拜过师,纯粹是瞎画,找点事干心里就不慌了。画了几十年了,没什么进步。这几年精力不够了,水平也退步了。” 写字和画画是王定国社会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画画和写字只是喜欢而已,能不能搞出名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高兴就好”。
王定国非常喜欢动笔,没事就要润润笔。在采访时笔者发现,王定国那宽大的画案上堆满了宣纸,周围放着许多写好、画好的作品,也了解到凡是有人向她求字,她无不答应。 她的书法充满智慧和灵气,一点儿不显苍老。
前些年,王定国还出版了一本装帧精美的绘画作品集,里面是一只只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猫狗、一个个身着民族服饰的妙龄少女、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山水。作为“中华寿星完美荣誉奖”的获得者,王定国的书法绘画作品很受好评。“事情太多了,不能保证每天都画,只能有时间画一画。”
王定国真是个闲不住的老人,正像昔日她在长征路上,无论多苦多累都紧跟队伍往前走。或许,她的人生就是另一条长征路,她的人生长征正在进行! (责编:孙展)
王定国精神饱满,气定神闲。身材不高却步伐骄健,脸上虽然有老年斑,但皮肤显得干净透亮,一双洞察一切又包容一切的眼睛,一口地道浓郁的四川话,利落、有力地操笔运字,王定国的传奇人生如同书案上铺开的宣纸上那水墨画般,在听者的脑海里渲染出一片火样的红花。的确,作为现在世年纪最长的女红军,王定国的长征情结不仅蕴结于心中,更倾注于笔端,感染每一个走近她的人。
“对儿女一概不管”
王定国的红色家庭里,有5个儿子、两个女儿。一个家庭就如一条船,作为家庭的长辈,一个重要责任就是把这条船引到平稳安全的航道上。王定国的小儿子、担任她的秘书的谢亚旭说:“我觉得我的父母做到了。我们这一大家人,兄弟姐妹7个,那么多亲戚,这个家的整体方向没有发生变化,大家的生活都很安稳平和。父母启发开导我们如何生活好,这个‘好’的概念,其实就是那句老话‘平平淡淡才是真’。 ”
谢觉哉平常不多言语,却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无声地感染着王定国和孩子们。对待孩子,王定国和谢觉哉的原则是一碗水端平,绝對不会特别溺爱哪个孩子。王定国非常佩服谢老的教子之道。与天下所有的严父一样,谢觉哉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但他的严格却不是在小孩子的屁股上作文章。王定国从来没有看见过谢老生气或发火,家里气氛非常民主。“他始终在跟孩子讲道理,很细致的,用他的方式告诉孩子这个事是怎样的来龙去脉,而且让他能心悦诚服地接受”。
在谢家,开家务会是例行的仪式。谢觉哉在世时,每逢家务会他都会将孩子们召集过来,拿出一个问题放在桌面上,让大家发表意见,说出道理来。有时候王定国会让小儿子亚旭也发表意见,但他当时年龄太小说不出来什么。
与谢老潜移默化的教子方法相比,王定国教育儿女的方式更极端,她的态度是“一概不操心”。谢觉哉过世后,王定国曾对所有的孩子说:“我带大你们几个,还照顾你们的父亲。现在我要自己做事情了。以后你们的事情我一个不管,你们的下一代我一个都不带。”对此,王定国的解释是:“国家是一只鼎,家庭也是一只鼎,鼎就是炒勺,好不好,看你怎么炒。经营家庭很不容易,年轻人应该自己安排生活,我着什么急?高兴就好!”
2003年,非典偷袭北京城,其时王定国恰好在杭州度假。谢飞不幸身染非典,正在生死线上搏命。这一噩耗立即被陪伴母亲度假的谢亚旭封锁起来,毕竟母亲已经是90多岁的老人了,怎么经得起这样大的打击呢!可是,保密工作没能做好,这个秘密最终被王定国自己揭开了。一天清晨,王定国看到一张报纸,顺手翻阅,突然看到电影导演谢飞患非典正在医院治疗的消息,她说:“这不是谢飞吗?谢飞没有去拍电影啊!”身边人忙解释说这个“谢飞”不是她儿子“谢飞”,王定国认真地说,“我不会弄错人的,我的儿子我还不知道。还有哪个谢飞呀?报纸上明明写着是谢飞嘛!中国只有一个导演叫谢飞!谢飞他没有事儿,都放心好了!”老人的话,既是对大家的安慰,也是对儿子的祝福,在场的人听了无不觉得鼻子酸酸的。
不久,传来谢飞痊愈出院的好消息。王定国闻讯哈哈大笑:“我说没事就没事吧!谢飞早就好啦!人已经出院喽,没事儿了,不怕!”爱子未必要怜子,到底是经历过太多人生的风风雨雨,老人的心胸之宽广超出常人,面对突发事情时自然也就不会自乱方寸,徒增忧伤。
粗枝大叶的生活习惯
对养生,王定国的态度是“随心所欲”。前半辈子,一直生活在缺吃少食、战争动荡的年代,王定国在生活起居上、饮食上形成了粗枝大叶的习惯。“生活无规律,吃饭没钟点,饮食不讲究”,就是她90多年来生活的真实写照。通常,只要有事情做,王定国中午肯定不休息,连饭也不按时叫,一定要把事情干完才可以去吃饭、睡觉。如果没事情做,她随时都可以睡觉。这也许是长期在部队行军中养成的习惯。在饮食上则是喜欢吃什么就吃什么,王定国最喜欢吃的是东坡肉、甜食和油炸食品,正是流行养生之道老年人最忌讳的。对于生命,王定国的态度从来都是积极进攻,对生活,她的态度从来都是难得糊涂,不违背自然规律。
王定国老人健康长寿的秘诀,就是她自己总结的:“对生命要积极进攻,不能消极防御,对生活就该难得糊涂,不违背自然。”
陶醉书法世界中
每一个走进老红军王定国位于北京亚运村的家的人,都会被墙上到处挂着的老人的书法、绘画作品所吸引——“记腊子口”、“八年抗战忆延安”、“红军西进歌”等书法作品展示老人独创的“王体”笔锋,绘画作品“强渡嘉陵江”、“雄鸡一唱天下白”及“红军不怕远征难”等,则明显是老人对红军、对长征的深情礼赞。老人曾说,她要把过去和现在能记起来的事情,用纸和笔写出来、画出来,留给后人。 “我是半路出家,没有正式拜过师,纯粹是瞎画,找点事干心里就不慌了。画了几十年了,没什么进步。这几年精力不够了,水平也退步了。” 写字和画画是王定国社会活动中重要的一部分,“画画和写字只是喜欢而已,能不能搞出名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高兴就好”。
王定国非常喜欢动笔,没事就要润润笔。在采访时笔者发现,王定国那宽大的画案上堆满了宣纸,周围放着许多写好、画好的作品,也了解到凡是有人向她求字,她无不答应。 她的书法充满智慧和灵气,一点儿不显苍老。
前些年,王定国还出版了一本装帧精美的绘画作品集,里面是一只只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猫狗、一个个身着民族服饰的妙龄少女、一幅幅令人赏心悦目的山水。作为“中华寿星完美荣誉奖”的获得者,王定国的书法绘画作品很受好评。“事情太多了,不能保证每天都画,只能有时间画一画。”
王定国真是个闲不住的老人,正像昔日她在长征路上,无论多苦多累都紧跟队伍往前走。或许,她的人生就是另一条长征路,她的人生长征正在进行! (责编:孙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