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代,官员读书的目的是秉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价值理念,有建树的官员,大都能为后世留下为人处世之理或治乱兴衰之悟。淮军将领张树声留下的《张靖达公奏议》就是一部令人振聋发聩、树改革先声之作。
《张靖达公奏议》八卷,一函四册,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该书老装未衬,品相上佳,天头敞阔,边框线粗黑,字略扁,字体镌刻精雅,墨色浓郁,点划清晰,印制水平上佳,较初印。版面密而不挤,可谓上乘之本。
《张靖达公奏议》这套古籍看似普通,其实书后蕴含很多精彩故事。张靖达即张树声,字振轩。说起张树声很多人可能陌生,但说起“合肥四姐妹”、百岁高龄的“民国最后一位闺秀”张充和,很多人或许有所闻,张树声就是她们的曾祖父。
张氏家族祖居江西,后迁至合肥肥西周公山下。张树声兄弟9人,其排行老大,1824年生。他秉承家范,志高勤勉,绩学励行。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打到合肥,张树声与其弟张树珊、张树屏、张树槐等,在父亲张荫谷的带领下,在周公山下殷家畈筑堡扎寨(今张老圩),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张氏兄弟不仅靖卫乡土,而且“越境出击”,曾在太湖一役以五百人陷阵而击退陈玉成数万之众。尤其张树声倡导力行的坚壁清野法,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等人皆踵其后,“相继筑堡,联为一气”,在乱世破碎当中,使得“合肥西乡差全”,张树声“威望冠江淮南北”。太平军中相戒:“勿犯三山”。曾国藩称其“独立江北,今祖生也”,赞扬张树声办团练能独当一面,自立门户,把他比作东晋名将祖逖(祖逖是闻鸡起舞、渡江讨伐匈奴的英雄)。
在这些团练头目中张树声年龄最长,“学历”最高。当时团练的头目大多是乡里的豪侠,文化不高,任气使性,互不相服,唯有张树声儒雅逊让,性格长厚,颇能团结诸人。
在李鸿章组建淮军时,张树声为淮军召集人、实际组建者,因此张之洞、彭玉麟等人称“淮军之兴,实树声之倡也”。《异辞录》中称张树声善谋,其弟张树珊则以勇猛著称。在以后的作战中,受到曾国藩、李鸿章的青睐,是淮军中第一位由行伍步入仕途的。相传,曾国藩有一次接见淮军将领,故意让他们在走廊上等了两个小时。张树声最为沉着和耐心,而刘铭传则暴跳如雷,二人给曾国藩留下了深刻印象,曾国藩认为“几人皆可用”。张树声、刘铭传两个个性鲜明的将领日后都功绩卓绝。
1882年因李鸿章丧母归葬,张树声代理直隶总督。时值朝鲜内乱,日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率兵500名侵朝。朝鲜王室请求中国出兵帮助平乱。张树声速调淮军吴长庆部自山东入朝,使日本企图借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东北的阴谋破产。
1884年(光绪十年)法军侵略越南,张树声派军入越南抗击法军,为防法军入侵,他派兵在越南谅山、高平等省择要驻守,公开支持刘永福的黑旗军和越南军民抗法。但朝廷战和不定,淮军在北宁战败后,张树声自请解除总督职务,专门治军。不久受革职留任处分,仍办理广东防务,期间亲往黄埔行营,训练部伍。虽是病重体衰,仍怀报国之志,身在病室,心驰疆场,念念不忘防务部署,而“无一语及私”。经医治无效,当年10月病逝于广州,谥“靖达”。
张树声是统治阶级开明派代表人物,提倡“采西人之体,以行用。”这位廪生出身的读书人极有见地和胆略,在淮军中地位仅次于李鸿章。淮军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都被颇受争议的李鸿章的光芒遮蔽了,刘铭传如此,淮军中的第二号人物张树声更是如此。
吴汝纶在《张靖达公神道碑》中称张树声“于淮军中最为儒将,其从行间入官,及擢任疆吏,亦于淮军诸公最为先达……”清制“疆帅之重,几埒宰辅”。张树声起于行伍,能成为封疆大吏,可见清廷对他的重用。
李鸿章对张树声有“文武兼资,识力俱定”的高评,充分肯定张树声文韬武略、智勇双全的统军才能,也塑造了一位具有高深学识修养,又有决胜魅力的儒将形象。张树声在其戎马一生中,曾对洋人的“坚船利炮”有过深刻体会,所以积极支持“洋务运动”。他是第一位明确提出在中国设议院的中国人。
在《张靖达公奏议》中最为大家称道的是张树声临死前披沥痛陈的《遗折》。这是近代中国倡言改革的振聋发聩之作。《遗折》称:“近岁以来,士大夫渐明外交,言洋务,筹海防,中外同声矣。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圳至富强,具有体用。育才干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
张树声认为:“圣人以万物为师,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中外臣工同心图治,勿以游移而误事,勿以浮议以堕功,尽穷变通久之宜,以奠国家灵长之业”。他提出,议院、学校是西人之体,而大炮洋枪等器物不过是西人之用,中国不能只学用,不学体,应该体用并进,才能解三千年未有之大困局,使中国得以重振。这振聋发聩的见解,树起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的先声。
张树声死后,由接替他担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代上遗疏,张之洞对张树声的为官与为人作了总结,说张树声一生“忠伟诚恳,识量过人,平时治事,纤细缜密……封疆旧臣,如树声文武兼资,通达中外机要者,已不多有,不独臣等痛失同志之助,尤不能不为国家惜此人也。”张之洞说,张树声是晚清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也许是客气话,但对张树声而言,“通达中外”这份美誉绝对是当得起的。
后来,清廷发布上谕,说张树声“才识优长,勤能练达……于吏治、营武、驭远、筹防诸务,均能实心规画……正资依畀(依仗并给予重任),兹闻溘逝”。直隶总督李鸿章也先后上奏折,说张树声“以一诸生倡率忠义,支拄艰危,罕有其匹。迄今父老追思,往往陨涕”。
纵观张树声一生,两次重大的建言,一是主张开议院,通下情,体用并举,学习西方;二是建议废除捐官,两件都是关乎国本的大计,足见树声政治眼光的宏大,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甚为推重,称许其为政治家,应该是很恰当的评价。但两次建言却最终都没有被清廷采用。 张树声擅长官方文字,曾为曾国藩起草奏折,投笔从戎后常抽暇读书,不停笔耕。著有《张靖达公奏议》及《张靖达公杂著》等书行世。
张树声去世后,遗留的各种奏折,经人整理,刊印为《张靖达公奏议》。整理者主要是其幕僚何嗣焜。《苌楚斋随笔》曾载:“合肥张靖达公树声历官数省,当时在其幕中主持笔墨者,实惟□□何梅生孝廉嗣焜。张靖达公故后,其家中因当时奏稿多系孝廉所代拟,请其编刊《奏议》八卷,未成而卒,江阴缪筱珊太史荃孙踵成之。”
张树声与淮军另一名将吴长庆以善于用人著称。《张謇全集》云:“光绪初叶,各行省文武大臣,能以采纳忠谠、敬礼士大夫著重于海内者,在粤惟张靖达公树声,在苏惟吴武壮公长庆。二公皆庐州(合肥)人。与人论军国利害大要,率喜用书,故书数倍多于公牍。于时张公幕府有武进何梅孙嗣焜,贺县于晦若式枚,如皋顾延卿锡爵;吴公幕府则有泰兴朱曼君铭盘,江都束畏皇纶,海门周彦升家禄,闽县林怡庵葵及謇。幕俸惟粤给较优,若吴公之客,则月才三数十金耳。……武壮、靖达既(同一年)先后殂逝,当时两幕之人,遂风流云散,各还乡里。”
何嗣焜,字梅生(眉孙、枚生),1844年生,武进奔牛人。早年以诸生随张树声当差,长期在巡抚、都督署负责文案,是张树声幕中一位参与机要的重要人物,深得张树声信赖,曾被保荐知县、盐运使衔。光绪八年(1882),直隶总督李鸿章母亲去世,请假回合肥料理后事和守孝,朝廷调张树声署理直隶总督。期间,朝鲜皇宫上层摄政王李昰应与想要独立主政的儿皇帝李熙矛盾突发,早有侵吞朝鲜野心的日本,乘机以保护汉城总领事馆为借口,准备向朝鲜派兵。消息传到中国,朝野震动。何嗣焜建议张树声果断出兵,“力主先发制人”。张树声立即派陆军提督吴长庆率六个营开赴朝鲜,先将摄政王李昰应控制起来,平定朝鲜皇宫内乱,堵住了日本出兵的借口。张树声因挫败日本参与政变阴谋有功,赏加太子少保衔,何嗣焜同时晋知府衔。
何嗣焜是南洋公学第一任总理(现在的校长)。南洋公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如今,上海交通大学内还有何嗣焜的塑像。
《张靖达公奏议》书稿编成之后,在张树声三子张华斗的大力支持下刊以行世。张树槐之子张云锦在《张靖达公杂著》的序言中说张树声虽“以武功起家,而自由好学,苦读精思,于历朝经史,汉宋儒先各书及义理词章之学,靡不研究,而得其门径,故为文亦下笔千言,曲畅旁通,自达其意。”为了让后人“见公之真迹”。张云锦搜集张树声写的一些奏章、诗词歌赋等杂文,编辑成《张靖达公杂著》,于宣统二年(1910)在武昌刊行。《张靖达公奏议》、《张靖达公杂著》是常见的张树声的两本著作。
除此外,张树声平素留心古籍,张氏毓秀堂刻庐州府历史名人著作《庐阳三贤集》最为著名。光绪元年(1875)张氏毓秀堂刊自辑《庐阳三贤集》3种19卷。其中:包拯撰《包孝肃奏议》10卷,《附录》1卷;余阙撰《青阳山房集》5卷,《附录》1卷;周玺撰《垂光集》1卷,《附录》1卷。
《张靖达公奏议》八卷,一函四册,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该书老装未衬,品相上佳,天头敞阔,边框线粗黑,字略扁,字体镌刻精雅,墨色浓郁,点划清晰,印制水平上佳,较初印。版面密而不挤,可谓上乘之本。
《张靖达公奏议》这套古籍看似普通,其实书后蕴含很多精彩故事。张靖达即张树声,字振轩。说起张树声很多人可能陌生,但说起“合肥四姐妹”、百岁高龄的“民国最后一位闺秀”张充和,很多人或许有所闻,张树声就是她们的曾祖父。
张氏家族祖居江西,后迁至合肥肥西周公山下。张树声兄弟9人,其排行老大,1824年生。他秉承家范,志高勤勉,绩学励行。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打到合肥,张树声与其弟张树珊、张树屏、张树槐等,在父亲张荫谷的带领下,在周公山下殷家畈筑堡扎寨(今张老圩),兴办团练,对抗太平军。张氏兄弟不仅靖卫乡土,而且“越境出击”,曾在太湖一役以五百人陷阵而击退陈玉成数万之众。尤其张树声倡导力行的坚壁清野法,刘铭传、周盛波、潘鼎新等人皆踵其后,“相继筑堡,联为一气”,在乱世破碎当中,使得“合肥西乡差全”,张树声“威望冠江淮南北”。太平军中相戒:“勿犯三山”。曾国藩称其“独立江北,今祖生也”,赞扬张树声办团练能独当一面,自立门户,把他比作东晋名将祖逖(祖逖是闻鸡起舞、渡江讨伐匈奴的英雄)。
在这些团练头目中张树声年龄最长,“学历”最高。当时团练的头目大多是乡里的豪侠,文化不高,任气使性,互不相服,唯有张树声儒雅逊让,性格长厚,颇能团结诸人。
在李鸿章组建淮军时,张树声为淮军召集人、实际组建者,因此张之洞、彭玉麟等人称“淮军之兴,实树声之倡也”。《异辞录》中称张树声善谋,其弟张树珊则以勇猛著称。在以后的作战中,受到曾国藩、李鸿章的青睐,是淮军中第一位由行伍步入仕途的。相传,曾国藩有一次接见淮军将领,故意让他们在走廊上等了两个小时。张树声最为沉着和耐心,而刘铭传则暴跳如雷,二人给曾国藩留下了深刻印象,曾国藩认为“几人皆可用”。张树声、刘铭传两个个性鲜明的将领日后都功绩卓绝。
1882年因李鸿章丧母归葬,张树声代理直隶总督。时值朝鲜内乱,日本驻朝公使花房义质率兵500名侵朝。朝鲜王室请求中国出兵帮助平乱。张树声速调淮军吴长庆部自山东入朝,使日本企图借机吞并朝鲜、侵略中国东北的阴谋破产。
1884年(光绪十年)法军侵略越南,张树声派军入越南抗击法军,为防法军入侵,他派兵在越南谅山、高平等省择要驻守,公开支持刘永福的黑旗军和越南军民抗法。但朝廷战和不定,淮军在北宁战败后,张树声自请解除总督职务,专门治军。不久受革职留任处分,仍办理广东防务,期间亲往黄埔行营,训练部伍。虽是病重体衰,仍怀报国之志,身在病室,心驰疆场,念念不忘防务部署,而“无一语及私”。经医治无效,当年10月病逝于广州,谥“靖达”。
张树声是统治阶级开明派代表人物,提倡“采西人之体,以行用。”这位廪生出身的读书人极有见地和胆略,在淮军中地位仅次于李鸿章。淮军诸多有血有肉的人物都被颇受争议的李鸿章的光芒遮蔽了,刘铭传如此,淮军中的第二号人物张树声更是如此。
吴汝纶在《张靖达公神道碑》中称张树声“于淮军中最为儒将,其从行间入官,及擢任疆吏,亦于淮军诸公最为先达……”清制“疆帅之重,几埒宰辅”。张树声起于行伍,能成为封疆大吏,可见清廷对他的重用。
李鸿章对张树声有“文武兼资,识力俱定”的高评,充分肯定张树声文韬武略、智勇双全的统军才能,也塑造了一位具有高深学识修养,又有决胜魅力的儒将形象。张树声在其戎马一生中,曾对洋人的“坚船利炮”有过深刻体会,所以积极支持“洋务运动”。他是第一位明确提出在中国设议院的中国人。
在《张靖达公奏议》中最为大家称道的是张树声临死前披沥痛陈的《遗折》。这是近代中国倡言改革的振聋发聩之作。《遗折》称:“近岁以来,士大夫渐明外交,言洋务,筹海防,中外同声矣。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圳至富强,具有体用。育才干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
张树声认为:“圣人以万物为师,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中外臣工同心图治,勿以游移而误事,勿以浮议以堕功,尽穷变通久之宜,以奠国家灵长之业”。他提出,议院、学校是西人之体,而大炮洋枪等器物不过是西人之用,中国不能只学用,不学体,应该体用并进,才能解三千年未有之大困局,使中国得以重振。这振聋发聩的见解,树起中国近代政治改革的先声。
张树声死后,由接替他担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代上遗疏,张之洞对张树声的为官与为人作了总结,说张树声一生“忠伟诚恳,识量过人,平时治事,纤细缜密……封疆旧臣,如树声文武兼资,通达中外机要者,已不多有,不独臣等痛失同志之助,尤不能不为国家惜此人也。”张之洞说,张树声是晚清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也许是客气话,但对张树声而言,“通达中外”这份美誉绝对是当得起的。
后来,清廷发布上谕,说张树声“才识优长,勤能练达……于吏治、营武、驭远、筹防诸务,均能实心规画……正资依畀(依仗并给予重任),兹闻溘逝”。直隶总督李鸿章也先后上奏折,说张树声“以一诸生倡率忠义,支拄艰危,罕有其匹。迄今父老追思,往往陨涕”。
纵观张树声一生,两次重大的建言,一是主张开议院,通下情,体用并举,学习西方;二是建议废除捐官,两件都是关乎国本的大计,足见树声政治眼光的宏大,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甚为推重,称许其为政治家,应该是很恰当的评价。但两次建言却最终都没有被清廷采用。 张树声擅长官方文字,曾为曾国藩起草奏折,投笔从戎后常抽暇读书,不停笔耕。著有《张靖达公奏议》及《张靖达公杂著》等书行世。
张树声去世后,遗留的各种奏折,经人整理,刊印为《张靖达公奏议》。整理者主要是其幕僚何嗣焜。《苌楚斋随笔》曾载:“合肥张靖达公树声历官数省,当时在其幕中主持笔墨者,实惟□□何梅生孝廉嗣焜。张靖达公故后,其家中因当时奏稿多系孝廉所代拟,请其编刊《奏议》八卷,未成而卒,江阴缪筱珊太史荃孙踵成之。”
张树声与淮军另一名将吴长庆以善于用人著称。《张謇全集》云:“光绪初叶,各行省文武大臣,能以采纳忠谠、敬礼士大夫著重于海内者,在粤惟张靖达公树声,在苏惟吴武壮公长庆。二公皆庐州(合肥)人。与人论军国利害大要,率喜用书,故书数倍多于公牍。于时张公幕府有武进何梅孙嗣焜,贺县于晦若式枚,如皋顾延卿锡爵;吴公幕府则有泰兴朱曼君铭盘,江都束畏皇纶,海门周彦升家禄,闽县林怡庵葵及謇。幕俸惟粤给较优,若吴公之客,则月才三数十金耳。……武壮、靖达既(同一年)先后殂逝,当时两幕之人,遂风流云散,各还乡里。”
何嗣焜,字梅生(眉孙、枚生),1844年生,武进奔牛人。早年以诸生随张树声当差,长期在巡抚、都督署负责文案,是张树声幕中一位参与机要的重要人物,深得张树声信赖,曾被保荐知县、盐运使衔。光绪八年(1882),直隶总督李鸿章母亲去世,请假回合肥料理后事和守孝,朝廷调张树声署理直隶总督。期间,朝鲜皇宫上层摄政王李昰应与想要独立主政的儿皇帝李熙矛盾突发,早有侵吞朝鲜野心的日本,乘机以保护汉城总领事馆为借口,准备向朝鲜派兵。消息传到中国,朝野震动。何嗣焜建议张树声果断出兵,“力主先发制人”。张树声立即派陆军提督吴长庆率六个营开赴朝鲜,先将摄政王李昰应控制起来,平定朝鲜皇宫内乱,堵住了日本出兵的借口。张树声因挫败日本参与政变阴谋有功,赏加太子少保衔,何嗣焜同时晋知府衔。
何嗣焜是南洋公学第一任总理(现在的校长)。南洋公学是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如今,上海交通大学内还有何嗣焜的塑像。
《张靖达公奏议》书稿编成之后,在张树声三子张华斗的大力支持下刊以行世。张树槐之子张云锦在《张靖达公杂著》的序言中说张树声虽“以武功起家,而自由好学,苦读精思,于历朝经史,汉宋儒先各书及义理词章之学,靡不研究,而得其门径,故为文亦下笔千言,曲畅旁通,自达其意。”为了让后人“见公之真迹”。张云锦搜集张树声写的一些奏章、诗词歌赋等杂文,编辑成《张靖达公杂著》,于宣统二年(1910)在武昌刊行。《张靖达公奏议》、《张靖达公杂著》是常见的张树声的两本著作。
除此外,张树声平素留心古籍,张氏毓秀堂刻庐州府历史名人著作《庐阳三贤集》最为著名。光绪元年(1875)张氏毓秀堂刊自辑《庐阳三贤集》3种19卷。其中:包拯撰《包孝肃奏议》10卷,《附录》1卷;余阙撰《青阳山房集》5卷,《附录》1卷;周玺撰《垂光集》1卷,《附录》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