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会计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2008年9月,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对会计教育的改革历程以及目前的教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文章在此背景下,结合金融危机大环境,对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及其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会计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社会各个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金融、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类行业的影响相当之大,会计作为这些专业的基础课程,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的思考
目前,会计学教育在我国已呈百花齐放的态势,且大多都采取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采用简化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方法,但这种传统的方法并不能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的需要,因此,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不应简单地照搬《初级会计学》,也不应是对《初级会计学》和《中级财务会计》的简单组合形成的《会计学》,而应是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同时会计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众多学科的交集,因此,会计学知识需要依赖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存在,同时它也是其他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兼顾专业特色。为此,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调整会计与审计、财务管理之间的知识体系。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会计学和非会计专业的课程,如企业管理、金融学等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会计学中有很大一部分与企业管理中的会计核算与控制的问题相关。目前不少企业的管理停留在传统阶段,反映在教学上也相对落后。因此,应将审计与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的知识融入会计学基础的内容之中。这种改革可以提高教师知识的全面性。任课教师在上讲台前必须对会计、审计、财务管理3门课程进行助教实习,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自身的知识系统化、全面化。这样教师在教授会计学基础课程时可以将3门课程的内容更好地融合传授。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从事会计这项工作,对会计学的学习始终很被动。这种改革是会计学基础课程内容饱满,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从目前会计课程设计现状来看,应在非会计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上进一步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并统筹考虑课程训练、技能实践和专业实习,做到外在与内在结合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首先,在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讲授的过程中,要更注重知识的广度。广度就是将会计相关的知识尽可能的给大家灌输。让同学们对会计相关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不停的接触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了解、熟悉这些相关的法规及其影响,同时也能避免课程讲解枯燥,吸引同学的兴趣。会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会计和其他经济活动都需要依法进行。关于会计实践活动的规范,除了会计领域范围内的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外,其他诸如税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合同法及其他经济法规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会计活动。用案例来介绍直接影响会计活动的相关法规,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同时,要求学生预习。加大课堂的讨论性,积极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收集资料信息、案例分析推导、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要与时俱进”。教学过程中及时将新的准则、条例介绍给学生。例如,2009年1月1日实施的新增值税条例,在购进和自制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教材中还来不及更新,教师在讲解时应该详细介绍。另外,在教学手段上,要做到PPT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有些知识通过PPT讲解,形象生动;有些必须通过板书一步一步地演示,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实验课程的思考
会计是一门操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程必不可少。但现实中,大多认为这样会带来很多管理和实验室建设方面的麻烦,非会计专业开设实验课程的并不多见。其实,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
(一)提高会计实验室使用效率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有会计实验室,但使用效率大多不高。会计实验室应该面对全校师生全天开放,安排专职教师值班,充分提高使用效率。
(二)会计实验课程内容设计
近年来,会计专业在就业市场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地针对学生进行会计手工实验模拟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竞争,为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利用先进的财务软件及分析系统进行会计电算化实验,已经成为会计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思考
由于实验课程的内容与企业实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尝试将不断出现的企业会计信息化经典案例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剖析,将过去以业务单元为主线的专业知识融会于一个案例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融会贯通能力,拓宽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案例中不断出现的新业务也引导学生将考虑问题的思路不拘泥于课本和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而是独立思考解决方案。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其处理实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永清.论我国高级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财务与会计导刊(下半月.理论),2009(1).
2、陈小林,高滨.中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历程、经验与未来发展[J].会计研究,2008(10).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关键词:会计学;教学模式;教学内容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社会各个阶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金融、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类行业的影响相当之大,会计作为这些专业的基础课程,引起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的思考
目前,会计学教育在我国已呈百花齐放的态势,且大多都采取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采用简化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方法,但这种传统的方法并不能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的需要,因此,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势在必行。
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内容不应简单地照搬《初级会计学》,也不应是对《初级会计学》和《中级财务会计》的简单组合形成的《会计学》,而应是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同时会计是一门边缘学科,它是众多学科的交集,因此,会计学知识需要依赖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存在,同时它也是其他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会计学基础课程的内容应该兼顾专业特色。为此,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调整会计与审计、财务管理之间的知识体系。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会计学和非会计专业的课程,如企业管理、金融学等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会计学中有很大一部分与企业管理中的会计核算与控制的问题相关。目前不少企业的管理停留在传统阶段,反映在教学上也相对落后。因此,应将审计与内部控制、财务管理的知识融入会计学基础的内容之中。这种改革可以提高教师知识的全面性。任课教师在上讲台前必须对会计、审计、财务管理3门课程进行助教实习,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师自身的知识系统化、全面化。这样教师在教授会计学基础课程时可以将3门课程的内容更好地融合传授。有很多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从事会计这项工作,对会计学的学习始终很被动。这种改革是会计学基础课程内容饱满,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从目前会计课程设计现状来看,应在非会计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上进一步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并统筹考虑课程训练、技能实践和专业实习,做到外在与内在结合统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课堂教学模式思考
首先,在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讲授的过程中,要更注重知识的广度。广度就是将会计相关的知识尽可能的给大家灌输。让同学们对会计相关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不停的接触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了解、熟悉这些相关的法规及其影响,同时也能避免课程讲解枯燥,吸引同学的兴趣。会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会计和其他经济活动都需要依法进行。关于会计实践活动的规范,除了会计领域范围内的会计法、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外,其他诸如税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合同法及其他经济法规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会计活动。用案例来介绍直接影响会计活动的相关法规,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同时,要求学生预习。加大课堂的讨论性,积极挖掘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收集资料信息、案例分析推导、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其次,“要与时俱进”。教学过程中及时将新的准则、条例介绍给学生。例如,2009年1月1日实施的新增值税条例,在购进和自制固定资产发生的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教材中还来不及更新,教师在讲解时应该详细介绍。另外,在教学手段上,要做到PPT和板书相结合的方式。有些知识通过PPT讲解,形象生动;有些必须通过板书一步一步地演示,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实验课程的思考
会计是一门操纵性很强的课程。实验课程必不可少。但现实中,大多认为这样会带来很多管理和实验室建设方面的麻烦,非会计专业开设实验课程的并不多见。其实,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改革:
(一)提高会计实验室使用效率
目前很多学校已经有会计实验室,但使用效率大多不高。会计实验室应该面对全校师生全天开放,安排专职教师值班,充分提高使用效率。
(二)会计实验课程内容设计
近年来,会计专业在就业市场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用人单位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纯地针对学生进行会计手工实验模拟难以适应就业市场的竞争,为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分析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利用先进的财务软件及分析系统进行会计电算化实验,已经成为会计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思考
由于实验课程的内容与企业实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尝试将不断出现的企业会计信息化经典案例引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剖析,将过去以业务单元为主线的专业知识融会于一个案例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融会贯通能力,拓宽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案例中不断出现的新业务也引导学生将考虑问题的思路不拘泥于课本和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而是独立思考解决方案。这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其处理实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永清.论我国高级会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财务与会计导刊(下半月.理论),2009(1).
2、陈小林,高滨.中国会计教育改革的历程、经验与未来发展[J].会计研究,2008(10).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