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中往往出现有经常违规违纪,难以管理的“问题学生”,会扰乱学校的教学秩序,直至影响班风、校风和学校稳定,甚至造成人为安全事故。保卫处作为学校的职能部门,如何面对?说管理其实是引导,下面我想就如何对这些学生进行疏导和教育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突出“服”字
1、减少“威服”、增加“说服”
教育能不能成功,学生是否服从管理是个关键思想基础,学校保卫处被学生画上了强制力符号,含一定的威慑力。可是如果工作中单靠这种威慑力教育管理学生,往往取得短暂的效果,要想获得长治久安,还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技巧进行思想教育。学生进保卫处本身就有惧怕心理,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大多采取不说话的态度,他们的内心活动不愿表达出来,我们的思想教育就无从下手。因此要营造一种平和、宽容的环境氛围,从班级叫走学生尽量减少轰动,切忌喝斥和指责,向他们表明态度,即:未成年人都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长大,逐渐走向成熟,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如果你们不犯错误,至少有一半的教师会失业。最后一句带有幽默感的话一说,学生往往会放松戒备,把事情的经过缘由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当较多学生共同干了一件坏事,进保卫处之前会攻守同盟。这时我的做法是,在他们放松戒备后,让他们把事情的经过写出来。用写的办法有利于显现真实经过。此时要把握性质和程度,要把每个人在事情中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造成的损害,谁是起头的人,谁是帮手等整理清楚。最后进行总结,谁犯了什么错误,造成了什么程度的损害后果,今后改正时要注意什么等。这样的教育容易让学生信服。如果学生不心服口服,说得再多等于没有说,以后会立即犯错误,容易带来“屡禁不止”现象。
2、肯定正面、纠正反面,促“平服”,辩证施治
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会产生矛盾纠纷的思想动因。一天午休起床,我的办公室相继走进两名班主任和两名舍长,经过询问得知,甲宿舍有人哄闹影响乙宿舍休息,其中甲舍长强行闯进乙宿舍进行制止,乙舍长反对说,你是隔壁的,凭什么要管我们。于是发生口角,随后报给班主任。我的第一句话说:“我认为你们两位舍长身上都有可贵的品质”,这是四个人都抬起了头,面露不解的神情,“甲舍长有勇于制止不良习气的思想,你肯定是想让同宿舍的学生睡个好觉,下午要好好学习”。这名舍长听后连连点头。“乙舍长肯定在想,这是我管理的宿舍,凭什么要你来管,你的身上表现出了领导意识,他强行推开门,是对你们宿舍的侵犯,你想要保护自己的宿舍”。第二名舍长听后也连连点头。四个人的心情都放松下来,这时我的话锋一转,“不过……”,班主任非常配合迅速离开了保卫处(后面的话不用多说)。在这起纠纷中,如果没有前半段,学生不会平服地接受后半段。
二、突出“疏”字
“疏”的主要任务是梳理思想观念的误区,将纠结在一起相互矛盾的观点解开,扭曲的观念理顺。“导”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用正确观点行动。
1.传授技巧,疏导学生。甲女生在上初一时,在楼梯拐角处与乙女生相撞,后怀恨在心。在另一起案件中,甲女生诬告乙女生,造成老师误判断,严厉批评了乙女生,乙女生受冤后,纠结一帮人处处找甲女生的麻烦,最终被保卫处察觉。这起事件中最初的起因非常小,如果说一句对不起,另一个人一定会说“没关系”,矛盾纠纷也就不会产生。两人在处理矛盾时方式方法都不对,自行解决,缺少第三方公正参与,更有甚者用诬告的方式发泄情绪,一错再错,不断发酵,最终演化成群体性事件。针对上述情况,我专门写了一篇国旗下讲话稿,疏导学生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小摩擦。其中关键的几句话是:“如果我们不小心伤害了别人,请勇敢的说声对不起,一定会换来没关系,当矛盾较深,不可调和时,要主动寻求第三方参与,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共同要好的朋友、老师、领导、长辈等”。
2、把握学生的“社会属性”疏导学生。有时学生会产生特别严重的思想情绪,甚至失去生存的信心。这时必须利用学生的“社会属性”疏导学生。说这样的话比较见效,“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单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爱我们的人和我所喜欢的人活着”。逆反心理特变严重时多数人的话都听不进去,我们就要仔细挖掘学生的社会关系,总有能够感动、影响、劝说她的人。
3、把握学生的“自然属性”疏导学生。人属于群体性动物,长时间脱离群体会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有损学生性格健康成长。同时,学生也害怕孤独。有一段时间,我校有几名学生相继利用各种借口逃离学校,形成不小的冲击波。我把学生找回学校后,在国旗下讲话时间,进行了集体教育。其中关键性的话有,“我们每一名学生到了学校,主要学习三种东西,一是学会学习,二是学会做人,三是学会做事,如果我们因为学不会而学习成绩不好时,后两项显得更加珍贵。一个人如果会做人,他将来必然获得的帮助就多,也能获得成功。一个人如果学习不好,可是动作敏捷(大多后进生都有此特点),完成工作任务的效率高,靠个人的力量就能发家致富。怎样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要在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生活过程中获得”。做了这样的教育疏导后,再也没有发生辍学现象。
如果学生有“小偷小摸”行为倾向,这样说比较有效:“我们现在拿
了别人的东西,就会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印象,时间一长,别人就知道你是怎样的的人,长大后就不会和你共事,你知道,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没有人愿意和你来往,但靠个人的力量,很难获得成功。况且存有一般违法的行为如果不防微杜渐就会发展为犯罪行为,就要坐牢”。这样说为什么有效,学生是人,人具有群体性。
4、增强理性思维促疏导
有几名学生在学业毕业考试后,偷偷地买了啤酒等小食品聚会,严重地违反了校纪校规,如果单从制度角度批评教育,不如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聚会更容易疏导他们。他们因为高强度的的复习造成压力大,需要宣泄情绪。从宣泄情绪的方式方法方面入手进行疏导效果好。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有效疏导。 学生管理工作有两项顽疾,一是早恋,二是上网。要持续不断地控制行动,杜绝学生产生错误的行为经验。引导学生认识早恋的坏处,认清上网的利弊,增强理性认识,从而疏导学生不早恋,绿色上网。
另外我们可以另辟蹊径,疏导家长。对特别难缠的学生,必要时要联合家长同时批评教育学生,既可以刚柔相济,避免失控,又能及时掌握家长的人身观价值观,寻找学生观念错失扭曲的根源,还能让家长学习疏导学生的方式方法,减少误解,和谐家校关系,有利于对症下药,疏导家长对学校教育有重大帮助。
三、突出“透”字
教育学生就像医生治病,要有恒心,要有毅力,甚至要达到几年。一直实现良性循环,就省心了。切忌没有耐心草草收场,惧怕心理不敢深入。要做到没有认识到错误不放过,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不罢手,没有实施正确的行为不停止。
1、抓早、抓小。心理学研究认为当学生实施一次错误的行为后,如果没有及时改正,就会被无数次的重复,进而变成习惯。此时才着手改正难度特别大,费时费力。最佳策略是在初一初二时就见一个,抓一个,教育转化一个,不等不靠不留。目的是杜绝错误行为经验产生,到了初三时基本能够形成正确的习惯,待到下一届初一入校,初三的学生都不干违规违纪事,他们又怎敢去干坏事。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提前具有预见性的干预要比事情发生后批评教育转化省时省力,效果好。
2、透析特质,精准研判。
有一学生自幼丧父、母改嫁,随70多岁爷爷、奶奶生活。他的特质有:胆大不计后果、身强力壮、家庭教育缺失、缺少关爱、花钱随便、对老师没有敬畏感、学习成绩忽高忽低、学生头目、多次进保卫处接受教育。曾经大会公开检讨、勒令退学。干的坏事诸如敲诈勒索、放高利贷、以大欺小、打架、赌博、小偷小摸、抽烟、、喝酒、撬门敖锁、欺负女生,更甚者在别人暖水壶里尿尿,可谓劣迹斑斑。他的母亲和继父多次被通知到校协助教育,几乎已经绝望,班主任头疼甚至惧怕。我把他的特质进行梳理分析,刨根寻缘,切割成几大块,分项化解疏导。我了解到当时他爷爷没有让他随妈妈走是因为考虑要“传宗接代”,我把三名监护人同时请到学校做爷爷思想工作,同意由母亲和继父管理,回家后多到继父家随母亲生活,这样解决了情感缺失问题,减少部分恶习。其它的恶习大多与钱有关,他特别喜欢钱,为什么?他想急于改变现状,给爷爷养老送终。我疏导他说:“我很清楚你很爱你的爷爷,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你想改变现状,和别人一样住上楼房,可没有没有钱;你想振兴家庭,可是爷爷老了,不能给你更多,你想得到妈妈的爱,可是分居两地。你太需要钱了。你想过没有,你现在的所作所为马上要触及法律,如果不马上悬崖勒马,不仅不能振兴家庭,光耀门楣,反而陷入犯罪的深渊。孩子,只要正干,一定会成功,只是比别人晚一点”。这时,她的头抬了了起来,我知道,我的话他听进去了。后来我又用了不少心思逐项转化。在初三后半年,终于改邪归正,努力学习,有一次,我到食堂安全值班,他看见我后连忙打招呼,不由分说买两个馍硬塞给我,我还是接了,吃得很香。在查处另一个事情时,他主动给我提供有价值线索,最终顺利考上县高级中学。有一次我到县高级中学,他老远跑过来向我问好。作为一名安全教育工作者,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总之,弄清学生的不良言行的产生思想根源,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科学研判,精心疏导,重视预防教育,引导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有利于“问题学生”的及时转化。
一、突出“服”字
1、减少“威服”、增加“说服”
教育能不能成功,学生是否服从管理是个关键思想基础,学校保卫处被学生画上了强制力符号,含一定的威慑力。可是如果工作中单靠这种威慑力教育管理学生,往往取得短暂的效果,要想获得长治久安,还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技巧进行思想教育。学生进保卫处本身就有惧怕心理,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大多采取不说话的态度,他们的内心活动不愿表达出来,我们的思想教育就无从下手。因此要营造一种平和、宽容的环境氛围,从班级叫走学生尽量减少轰动,切忌喝斥和指责,向他们表明态度,即:未成年人都是在不断犯错误的过程中长大,逐渐走向成熟,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如果你们不犯错误,至少有一半的教师会失业。最后一句带有幽默感的话一说,学生往往会放松戒备,把事情的经过缘由说出来或者写出来。当较多学生共同干了一件坏事,进保卫处之前会攻守同盟。这时我的做法是,在他们放松戒备后,让他们把事情的经过写出来。用写的办法有利于显现真实经过。此时要把握性质和程度,要把每个人在事情中扮演的角色,起到的作用,造成的损害,谁是起头的人,谁是帮手等整理清楚。最后进行总结,谁犯了什么错误,造成了什么程度的损害后果,今后改正时要注意什么等。这样的教育容易让学生信服。如果学生不心服口服,说得再多等于没有说,以后会立即犯错误,容易带来“屡禁不止”现象。
2、肯定正面、纠正反面,促“平服”,辩证施治
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会产生矛盾纠纷的思想动因。一天午休起床,我的办公室相继走进两名班主任和两名舍长,经过询问得知,甲宿舍有人哄闹影响乙宿舍休息,其中甲舍长强行闯进乙宿舍进行制止,乙舍长反对说,你是隔壁的,凭什么要管我们。于是发生口角,随后报给班主任。我的第一句话说:“我认为你们两位舍长身上都有可贵的品质”,这是四个人都抬起了头,面露不解的神情,“甲舍长有勇于制止不良习气的思想,你肯定是想让同宿舍的学生睡个好觉,下午要好好学习”。这名舍长听后连连点头。“乙舍长肯定在想,这是我管理的宿舍,凭什么要你来管,你的身上表现出了领导意识,他强行推开门,是对你们宿舍的侵犯,你想要保护自己的宿舍”。第二名舍长听后也连连点头。四个人的心情都放松下来,这时我的话锋一转,“不过……”,班主任非常配合迅速离开了保卫处(后面的话不用多说)。在这起纠纷中,如果没有前半段,学生不会平服地接受后半段。
二、突出“疏”字
“疏”的主要任务是梳理思想观念的误区,将纠结在一起相互矛盾的观点解开,扭曲的观念理顺。“导”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用正确观点行动。
1.传授技巧,疏导学生。甲女生在上初一时,在楼梯拐角处与乙女生相撞,后怀恨在心。在另一起案件中,甲女生诬告乙女生,造成老师误判断,严厉批评了乙女生,乙女生受冤后,纠结一帮人处处找甲女生的麻烦,最终被保卫处察觉。这起事件中最初的起因非常小,如果说一句对不起,另一个人一定会说“没关系”,矛盾纠纷也就不会产生。两人在处理矛盾时方式方法都不对,自行解决,缺少第三方公正参与,更有甚者用诬告的方式发泄情绪,一错再错,不断发酵,最终演化成群体性事件。针对上述情况,我专门写了一篇国旗下讲话稿,疏导学生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小摩擦。其中关键的几句话是:“如果我们不小心伤害了别人,请勇敢的说声对不起,一定会换来没关系,当矛盾较深,不可调和时,要主动寻求第三方参与,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共同要好的朋友、老师、领导、长辈等”。
2、把握学生的“社会属性”疏导学生。有时学生会产生特别严重的思想情绪,甚至失去生存的信心。这时必须利用学生的“社会属性”疏导学生。说这样的话比较见效,“我们每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不单纯为了自己,更多的是为爱我们的人和我所喜欢的人活着”。逆反心理特变严重时多数人的话都听不进去,我们就要仔细挖掘学生的社会关系,总有能够感动、影响、劝说她的人。
3、把握学生的“自然属性”疏导学生。人属于群体性动物,长时间脱离群体会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有损学生性格健康成长。同时,学生也害怕孤独。有一段时间,我校有几名学生相继利用各种借口逃离学校,形成不小的冲击波。我把学生找回学校后,在国旗下讲话时间,进行了集体教育。其中关键性的话有,“我们每一名学生到了学校,主要学习三种东西,一是学会学习,二是学会做人,三是学会做事,如果我们因为学不会而学习成绩不好时,后两项显得更加珍贵。一个人如果会做人,他将来必然获得的帮助就多,也能获得成功。一个人如果学习不好,可是动作敏捷(大多后进生都有此特点),完成工作任务的效率高,靠个人的力量就能发家致富。怎样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要在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生活过程中获得”。做了这样的教育疏导后,再也没有发生辍学现象。
如果学生有“小偷小摸”行为倾向,这样说比较有效:“我们现在拿
了别人的东西,就会给别人造成不好的印象,时间一长,别人就知道你是怎样的的人,长大后就不会和你共事,你知道,一个好汉三个帮,如果没有人愿意和你来往,但靠个人的力量,很难获得成功。况且存有一般违法的行为如果不防微杜渐就会发展为犯罪行为,就要坐牢”。这样说为什么有效,学生是人,人具有群体性。
4、增强理性思维促疏导
有几名学生在学业毕业考试后,偷偷地买了啤酒等小食品聚会,严重地违反了校纪校规,如果单从制度角度批评教育,不如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聚会更容易疏导他们。他们因为高强度的的复习造成压力大,需要宣泄情绪。从宣泄情绪的方式方法方面入手进行疏导效果好。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有效疏导。 学生管理工作有两项顽疾,一是早恋,二是上网。要持续不断地控制行动,杜绝学生产生错误的行为经验。引导学生认识早恋的坏处,认清上网的利弊,增强理性认识,从而疏导学生不早恋,绿色上网。
另外我们可以另辟蹊径,疏导家长。对特别难缠的学生,必要时要联合家长同时批评教育学生,既可以刚柔相济,避免失控,又能及时掌握家长的人身观价值观,寻找学生观念错失扭曲的根源,还能让家长学习疏导学生的方式方法,减少误解,和谐家校关系,有利于对症下药,疏导家长对学校教育有重大帮助。
三、突出“透”字
教育学生就像医生治病,要有恒心,要有毅力,甚至要达到几年。一直实现良性循环,就省心了。切忌没有耐心草草收场,惧怕心理不敢深入。要做到没有认识到错误不放过,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不罢手,没有实施正确的行为不停止。
1、抓早、抓小。心理学研究认为当学生实施一次错误的行为后,如果没有及时改正,就会被无数次的重复,进而变成习惯。此时才着手改正难度特别大,费时费力。最佳策略是在初一初二时就见一个,抓一个,教育转化一个,不等不靠不留。目的是杜绝错误行为经验产生,到了初三时基本能够形成正确的习惯,待到下一届初一入校,初三的学生都不干违规违纪事,他们又怎敢去干坏事。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提前具有预见性的干预要比事情发生后批评教育转化省时省力,效果好。
2、透析特质,精准研判。
有一学生自幼丧父、母改嫁,随70多岁爷爷、奶奶生活。他的特质有:胆大不计后果、身强力壮、家庭教育缺失、缺少关爱、花钱随便、对老师没有敬畏感、学习成绩忽高忽低、学生头目、多次进保卫处接受教育。曾经大会公开检讨、勒令退学。干的坏事诸如敲诈勒索、放高利贷、以大欺小、打架、赌博、小偷小摸、抽烟、、喝酒、撬门敖锁、欺负女生,更甚者在别人暖水壶里尿尿,可谓劣迹斑斑。他的母亲和继父多次被通知到校协助教育,几乎已经绝望,班主任头疼甚至惧怕。我把他的特质进行梳理分析,刨根寻缘,切割成几大块,分项化解疏导。我了解到当时他爷爷没有让他随妈妈走是因为考虑要“传宗接代”,我把三名监护人同时请到学校做爷爷思想工作,同意由母亲和继父管理,回家后多到继父家随母亲生活,这样解决了情感缺失问题,减少部分恶习。其它的恶习大多与钱有关,他特别喜欢钱,为什么?他想急于改变现状,给爷爷养老送终。我疏导他说:“我很清楚你很爱你的爷爷,只是没有表现出来罢了,你想改变现状,和别人一样住上楼房,可没有没有钱;你想振兴家庭,可是爷爷老了,不能给你更多,你想得到妈妈的爱,可是分居两地。你太需要钱了。你想过没有,你现在的所作所为马上要触及法律,如果不马上悬崖勒马,不仅不能振兴家庭,光耀门楣,反而陷入犯罪的深渊。孩子,只要正干,一定会成功,只是比别人晚一点”。这时,她的头抬了了起来,我知道,我的话他听进去了。后来我又用了不少心思逐项转化。在初三后半年,终于改邪归正,努力学习,有一次,我到食堂安全值班,他看见我后连忙打招呼,不由分说买两个馍硬塞给我,我还是接了,吃得很香。在查处另一个事情时,他主动给我提供有价值线索,最终顺利考上县高级中学。有一次我到县高级中学,他老远跑过来向我问好。作为一名安全教育工作者,我感到无比的自豪。
总之,弄清学生的不良言行的产生思想根源,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科学研判,精心疏导,重视预防教育,引导学生解决自身问题,有利于“问题学生”的及时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