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历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完成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的智商和情商都得到充分发展,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是历史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 渗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及信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在多年的从教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历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艰难性。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绚丽多彩的内容。但是历史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却低得可怜。在学生眼里,历史课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课程,是一门领导不关心、家长不重视的副科。心理学指出,在影响人的诸多因素中,首先起作用的是情感因素,而人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情认识到理性认识。因此,要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历史课堂,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欲望,就必须动之以情,否则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良好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就无从谈起。
一、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由历史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情感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事实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的爱国志士为民族的解放、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极为注重本国的历史,学习本国历史,熟悉本国历史,从而建立起热爱自己祖国、建设好自己祖国的责任。
其次,这是由现代中学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可以说,在他们身上,几乎事事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时他们的自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对遥远的历史难以产生深刻的体会。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反映出中学初期(少年期)和中学后期(青年初期)过渡期间呈现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前一时期还保留着一定的幼稚性,后一时期却包含着成熟后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即使如此,他们也只是刚刚达到成熟时期,认识能力、水平还不高,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教师、家长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其自身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
二、进行情感教育的措施
1.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心理。
情感教育忌空、忌高,空不能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印记,高则使人感到不真实、不亲切。在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联系生活讲历史,把历史问题生活化,运用热点问题造成兴奋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感情共鸣。如讲《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联系当今毒品泛滥的形势,由毒品的危害联系到当时英国输入鸦片对中国的危害,也可以用“赵薇穿日本军旗服装”(赵薇是中学生所熟悉的一位明星)的新闻导入,并提出疑问:“中国人民为什么对此事件表示强烈的不满?”引导学生回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2.加工历史材料,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喜欢新潮的事物,如电脑游戏、游行歌曲、日本漫画、搞笑电影……对革命歌曲、电影、历史视频等历史材料不感兴趣,但是这些历史材料在情感教育中又不可缺少。要解决这个矛盾,教师就必须对这些历史材料进行一定的加工、包装,使其符合学生“口味”,即符合他们的认知实际和心理特征,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以此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主动探究未知领域。如播放《松花江上》一曲时,学生往往听过就了事,无动于衷。所以教师要稍微“装饰”一下,在播放时展示一些图片,比如日军在东北烧杀掠夺、无恶不作,沦陷后东北儿童无家可归的画面,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又如播放《南京大屠杀》的视频前提出几个问题(“日军用了哪些方式来屠杀了多少中国人”……),让学生边思考边观看,播放后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抢答。这样让学生更加投入地看,以加深印象,体验当时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认识到国耻难忘。
3.参与模仿,身临其境。
学生不喜欢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史是讲过去的事情,时间相隔太远,无法理解当时的历史氛围,也无法体会当时历史人物的感受。另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那么即使再悲壮、再雄美的历史,也无法激起人内心的波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致“观史如身在其中”。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情景创设法、角色扮演方等。如在讲到中国人民进行局部抗战时,插入一个有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抗战的艰难和中国人的顽强。在讲故事时用第一人称,配上一些悲壮凄美的音乐,并让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坚持抗日的杨靖宇”。用生动的语言渲染东北的寒冷,中国军队缺枪短粮的作战环境,杨靖宇几天几夜没有吃过一粒粮食,没有合过眼,但日本鬼子还在激烈进攻。最后转换为第三人称,讲述杨靖宇最后的结局,虽然不幸牺牲,但鼓励了中国人,甚至还被日本人视为英难。
4.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
采用多媒体,注重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视听并用,拓宽信息传输的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教学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重点。良好的授课效果绝不是老师用语言所能达到的。而战争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然而,这一全过程,仅靠倾听教师精彩的讲述显然不够。如果利用多媒体,定能事半功倍。学生看到敦促日本無条件投降的场面;日本首相铃木声嘶力竭叫嚣“木土决战”的声音;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前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及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朗在东京湾“密苏里”里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历史刻骨铭心,其思维活动在借助于观察、想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向更高阶段发展。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已经是时代所趋,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新教材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既能寓教于史,体现时代精神和世纪风貌,又能寓教于乐,博得学生的喜爱,使师生对历史的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能找到用武之地。
关键词: 情感教育 历史教学 渗透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情感在教育过程中能够关注学生的态度、情绪及信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在多年的从教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历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艰难性。历史蕴含着丰富的、绚丽多彩的内容。但是历史课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却低得可怜。在学生眼里,历史课是一门非常枯燥乏味的课程,是一门领导不关心、家长不重视的副科。心理学指出,在影响人的诸多因素中,首先起作用的是情感因素,而人的认识规律是从感情认识到理性认识。因此,要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历史课堂,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欲望,就必须动之以情,否则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良好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就无从谈起。
一、进行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这是由历史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情感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事实与人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的爱国志士为民族的解放、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极为注重本国的历史,学习本国历史,熟悉本国历史,从而建立起热爱自己祖国、建设好自己祖国的责任。
其次,这是由现代中学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现在的中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可以说,在他们身上,几乎事事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时他们的自尊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态度,对遥远的历史难以产生深刻的体会。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反映出中学初期(少年期)和中学后期(青年初期)过渡期间呈现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前一时期还保留着一定的幼稚性,后一时期却包含着成熟后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即使如此,他们也只是刚刚达到成熟时期,认识能力、水平还不高,个性倾向还不稳定,还需要教师、家长对其关怀和指导,以便加强其自身修养,使其真正趋向成熟。
二、进行情感教育的措施
1.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心理。
情感教育忌空、忌高,空不能在学生心灵深处留下印记,高则使人感到不真实、不亲切。在教学时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出发,联系生活讲历史,把历史问题生活化,运用热点问题造成兴奋点,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感情共鸣。如讲《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联系当今毒品泛滥的形势,由毒品的危害联系到当时英国输入鸦片对中国的危害,也可以用“赵薇穿日本军旗服装”(赵薇是中学生所熟悉的一位明星)的新闻导入,并提出疑问:“中国人民为什么对此事件表示强烈的不满?”引导学生回忆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2.加工历史材料,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喜欢新潮的事物,如电脑游戏、游行歌曲、日本漫画、搞笑电影……对革命歌曲、电影、历史视频等历史材料不感兴趣,但是这些历史材料在情感教育中又不可缺少。要解决这个矛盾,教师就必须对这些历史材料进行一定的加工、包装,使其符合学生“口味”,即符合他们的认知实际和心理特征,引起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关注和思考,以此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主动探究未知领域。如播放《松花江上》一曲时,学生往往听过就了事,无动于衷。所以教师要稍微“装饰”一下,在播放时展示一些图片,比如日军在东北烧杀掠夺、无恶不作,沦陷后东北儿童无家可归的画面,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又如播放《南京大屠杀》的视频前提出几个问题(“日军用了哪些方式来屠杀了多少中国人”……),让学生边思考边观看,播放后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抢答。这样让学生更加投入地看,以加深印象,体验当时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认识到国耻难忘。
3.参与模仿,身临其境。
学生不喜欢历史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历史是讲过去的事情,时间相隔太远,无法理解当时的历史氛围,也无法体会当时历史人物的感受。另外,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角度,那么即使再悲壮、再雄美的历史,也无法激起人内心的波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以致“观史如身在其中”。要实现这一点,可以通过情景创设法、角色扮演方等。如在讲到中国人民进行局部抗战时,插入一个有关抗日英雄杨靖宇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抗战的艰难和中国人的顽强。在讲故事时用第一人称,配上一些悲壮凄美的音乐,并让学生边听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在冰天雪地的东北坚持抗日的杨靖宇”。用生动的语言渲染东北的寒冷,中国军队缺枪短粮的作战环境,杨靖宇几天几夜没有吃过一粒粮食,没有合过眼,但日本鬼子还在激烈进攻。最后转换为第三人称,讲述杨靖宇最后的结局,虽然不幸牺牲,但鼓励了中国人,甚至还被日本人视为英难。
4.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
采用多媒体,注重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视听并用,拓宽信息传输的渠道,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教学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一个重点。良好的授课效果绝不是老师用语言所能达到的。而战争的尾声——日本无条件投降更是学生关注的热点。然而,这一全过程,仅靠倾听教师精彩的讲述显然不够。如果利用多媒体,定能事半功倍。学生看到敦促日本無条件投降的场面;日本首相铃木声嘶力竭叫嚣“木土决战”的声音;美国的“小男孩”、“胖子”在日本广岛、长崎上空卷起的蘑菇云;前苏联红军进入东北的壮观及毛泽东向中国人民发出“对日寇最后一战”的号召;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长梅津美治朗在东京湾“密苏里”里上垂头丧气签字的神态。这些活生生的场面,会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对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段历史刻骨铭心,其思维活动在借助于观察、想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推理向更高阶段发展。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已经是时代所趋,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激发学生的情感,使新教材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既能寓教于史,体现时代精神和世纪风貌,又能寓教于乐,博得学生的喜爱,使师生对历史的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能找到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