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家乡已经快四十年了,家乡的老屋对我来说既是童年的摇篮,也是我渐入中年后的念想。
在我的记忆里,家乡是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整个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也就是百十来户人家的样子。村东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常年潺潺地流着,河面上有近十座水磨坊和两个榨油坊,河边是青青的麦田,田埂上、河滩边开满了镰刀花、蜜罐罐花,长满了可以喂猪、喂鸡的苦苦菜、猪耳朵和娘娘菜。
我们家住的院子是土改的时候分的地主家的,院子很大,是青海人讲究的方方正正“一颗印”的样子。院子里有一个占了半个庄廓大小的菜园子,里面栽了干柴牡丹、轮柏、芍药、花椒树,还有一棵杏子树。奶奶在园子里种上了萝卜、青菜、韭菜、葱。春天,满园绿意浓浓。轮柏花开了,一簇簇粉嫩细碎的小花清丽素雅,浓浓的花香溢满了院子。
每天早晨,奶奶會给我扎两个麻花辫,摘一小枝轮柏花戴在我的发间,让我一整天都美美的。到了冬天,坐在炕上从糊着窗户纸的花格窗子往外望,杏树枯黑的枝杈上蹲满了飞上飞下、叽叽喳喳的麻雀,我总会去抠麻雀们拉在枝干上的白色粪便,把它们放在奶奶泡了童子尿和猪胰子的罐子里,据说用泡的水搽脸,皮肤会又白又嫩。
院子的西南角是一间小库房,里面收着种庄稼的农具,铁锹、十字镐都被爷爷用沙土拭得锃亮,连同木锨、筛子等收在了屋子的一角,农闲的季节镰刀也被插在了库房的墙缝里。
西面是一溜儿屋檐上雕了好几层花草的松木上房,门也是旧式的四扇门,被雕上了“木兰从军”“文姬归汉”这样的历史典故的图案,厚重而结实,开门的时候“吱吱呀呀”作响。屋子里的隔板都是老辈的木匠精工细雕的,有“喜鹊探梅”“猴子摘蟠桃”的老样子图案,以木质的纹理嵌入了时光深处,显得古典而清雅,现在想来也是非常气派的。上房由爷爷奶奶、叔叔和姑姑们住着。
三间北房才是我们自己的小家。虽是只有半面铺着粗糙的黑纱毡,半面除了母亲陪嫁的两只针线箱子外什么也没有的净炕,一只不大的面柜和几个破方凳,可就是在这样的屋子里度过了我温馨的童年。早晨常常被母亲屈膝煨炕时铁锹碰到炕洞的声音吵醒,鼻子里闻见的是浓浓的炕烟,看见的是连着炕的锅头里冒出的柴烟,我和哥哥揉揉惺忪的睡眼,朝母亲要馍馍吃,不穿衣服也没洗脸躲在被窝里像两只偷吃的小老鼠。夜里躺在舒适的炕上,听着母亲讲“骨节骨节当当,猫儿跳着缸上……”的童谣,好像躺在被母亲暖热的云朵上,梦里梦外都是灿灿的太阳和浓浓的乳香。
老家老屋的老土炕是冬天最暖和的地方,也是庄稼人家里唯一的散热器,从外面疯野回来,只要一挨着土炕,一股暖流便传遍全身。一家人在炕上盘腿而坐,母亲在灶火门上用苡草燎上一罐老茯茶,焪上一锅洋芋,洋芋像一朵朵盛开的白牡丹,白嫩嫩的,张开笑脸,不顾烧灼,咬一口,就着母亲腌制的花菜和酸菜,满嘴糯甜,虽是粗茶淡饭,却吃得津津有味,一家人再聊着一天当中有趣的事情,真是惬意。
母亲是庄子里出了名的巧手,下雨的时候不用出工,就会有庄子里的尕媳妇到我家来求母亲给剪荷包样子、布袜子上的“袜留根”花样子、做菜瓜枕头的花样子。有被让上了炕的,有在凳子上坐着的,还有站着的,边剪样子边喧庄子里的张家长李家短。过春节的前几天庄员们会抽空过来让母亲帮着剪窗花,一张张红纸在母亲的手下剪出了“寒梅迎春”“喜鹊登枝”“富贵牡丹”等图案,张张惟妙惟肖,表达着庄稼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夕,在窗户纸上用糨子贴上母亲剪的窗花,立马觉得被烟熏黑的屋子也亮堂了许多,还透着一股子喜庆。那时候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却也其乐融融。
记得有次奶奶摔断了腿,从县城的医院回来一直在西房的炕上休养,伤筋动骨一百天,可能觉得奶奶待在炕上时间太久了,父亲为了给奶奶解闷,居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请了外地的唱秦腔的戏班子在大院里足足唱了一整天的大戏。奶奶靠着被子坐在炕上,用竹竿支起花格窗,从窗户里看秦腔。那天庄子里的人几乎都来了,把院子挤得满满的,我只记得那天的太阳无比温暖地照耀着我们家的老屋和整个院子,我想曾经在这个院子里住过的地主家也未曾有过这样的风光吧。
庄子里的人过着安于天命,面朝黄土背朝天,手心里打泡、额头上流汗的日子。那还是生产队的时候,大人们成天去地里干活,除了下雨和数九寒天,没有闲的时候。我和哥哥跟着一帮年龄相仿的娃娃们整天在外面疯玩,小伙伴们调泥“耍家家事儿”,用泥做桌子,挖上一把辣辣根儿当饭菜,折下一根草棍当筷子,用破瓦碴来招待亲戚,今天到你家去了,明天到我家来了的“串亲戚”,玩得不亦乐乎。到秋收了,碌碡碾下的黄草被大人们用杈秧摞成圆形的草垛,我们就在草垛上掏洞捉迷藏,头发上沾满了草茬,鼻梁上渗满了汗水。如果家里的大门上了锁,母亲又没给我们留干粮,我和哥哥便挨家挨户去庄员家讨馍馍,提的条件还挺高,“杂面馍馍不要,白面馍馍要哩!”小时候我也是吃着乡亲们的百家饭长大的。很多年后,有一次回到家乡,遇到一位老婆婆还说起当年我去她们家讨馍馍的情景,老人家慨叹着,她没想到我也竟长这么大了。
我以为日子就会这么一直平静地过下去,我和哥哥也会在老屋里无忧无虑地慢慢长大。然而因为一次我们与哥哥的短暂分离,让我永远地失去了哥哥。那年哥哥才八岁,而我只有五岁,我只记得哥哥被埋在了后山的一个山坡上,孤零零的一座坟,因为是夭折,按乡俗是不能埋在祖坟里的,家人一般都不会去上坟,所以也不会有人给他的坟上添一掀土,拔去他坟头上长出的芨芨草。过了很多年之后,曾经有次回老家看爷爷奶奶时,我偷偷地去过一次,可惜已经找不到具体的位置了,甚至到现在我都不记得哥哥长什么样子。哥哥,这个字眼,对我来说剩下的只有陌生和心酸。
因为哥哥的离去,父亲一下子老了许多,话也少了,母亲更是躲在老屋里终日以泪洗面。或许是因为父母再也不想生活在这个伤心之地,我和母亲便彻底地跟父亲去了县城生活,老屋从此也就一直空闲着。
小时候每次学校放了寒暑假,我便会回到老家。看到院子里那棵哥哥移栽的花椒树,已亭亭如盖,看到老屋的那开满了裂缝的门槛,就会想起我们兄妹两个坐在门槛上,小小的两个人儿,一人手里拿着一块馍馍,就着熬茶吃的情景恍如昨日。每次我都会从门缝往里张望,面柜上还放着哥哥曾经读过的语文课本和打鸟的弹弓,只是上面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哥哥到今天已经往生四十年了,如今那棵花椒树的树干也显得干枯苍白,犹如一个病危的老人。 再后来,老院里的老房子已经破得不成样子了,每隔一两年小叔都要往房顶上上水草泥,年月消耗着老房子就像消耗着活着的人的年龄。小叔把原来的木头花格窗子换成了铝合金的装着大片玻璃的窗子,一下子感觉房子旧貌换了新颜,漂亮了许多。四扇木头门也不知道拆到哪里去了,安上了新式的双扇门。
二叔娶了二婶之后便住在了我们原来住的那三间北房里,住了差不多十年后,二叔和二婶拆了那三间北房搬迁到了北山一个离黄河沿岸不远的村里,添了些木料重新盖了几间房子在那里生活。
父亲三兄弟想彻底抛弃那院老房子,彻底离开自小长大的家乡到北山一起生活,然而奶奶毕竟是恋家,在老家生活了一辈子,有许多割舍不下的情愫。所以我们依然在县城居住,二叔在北山,小叔陪着奶奶仍然住在那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里。
前几年,小叔享受了国家的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在我们原来住的北房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三间崭崭新的房子,铺上了洁白的地板砖,买上了新式的沙发、大彩电和音响。只可惜冬天害怕生炉子熏黑他的新房,我们去的时候也只是在房子里寒暄一会儿,便被让到架了炉子、铺着红砖的角房里。角房里自然是暖暖和和,铝锅里焪上了洋芋,煨了火炕,炕上放上了四四方方的炕桌,还暖着花褥子,即便这样,我怎么就感觉不到小时候的那种气氛呢?
有人说,现在的村庄老了,变瘦了,如同上了年纪的老人。可我觉得村庄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居住条件越来越好。如果说乡村老了,只能说依靠村庄长大的人们已淡忘了村庄默默的年复一年的坚守与等待。如果把村庄和老屋比喻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那他必定是念着仓央嘉措的“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的情诗,无奈、深情而又寂静地守候着。
不是村庄和老屋在人们的记忆当中渐行渐远了,而是我们在有意无意中已融入了现在的生活。离开了童年记忆里的乡村,淡忘了曾经有着我们美好童年的老屋,如果不回到那片土地,那里的生活俨然被我们的现在所掩盖了。
当我又一次来到我的村庄,看到很多水磨的残片遗落在河滩边。来到曾经有着老屋的老院里,奶奶坐在藤椅里,晒着太阳打着盹儿,看到遗弃在院墙根的碌碡,想象着曾经浮起炕烟的老屋,一切是那样的亲切自然,如同昨日。
作者简介:杨立鑫,女,爱好文学,贵德县河阴文学社成员,现供职于贵德县河阴镇社区。
在我的记忆里,家乡是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整个村庄掩映在绿树丛中,也就是百十来户人家的样子。村东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常年潺潺地流着,河面上有近十座水磨坊和两个榨油坊,河边是青青的麦田,田埂上、河滩边开满了镰刀花、蜜罐罐花,长满了可以喂猪、喂鸡的苦苦菜、猪耳朵和娘娘菜。
我们家住的院子是土改的时候分的地主家的,院子很大,是青海人讲究的方方正正“一颗印”的样子。院子里有一个占了半个庄廓大小的菜园子,里面栽了干柴牡丹、轮柏、芍药、花椒树,还有一棵杏子树。奶奶在园子里种上了萝卜、青菜、韭菜、葱。春天,满园绿意浓浓。轮柏花开了,一簇簇粉嫩细碎的小花清丽素雅,浓浓的花香溢满了院子。
每天早晨,奶奶會给我扎两个麻花辫,摘一小枝轮柏花戴在我的发间,让我一整天都美美的。到了冬天,坐在炕上从糊着窗户纸的花格窗子往外望,杏树枯黑的枝杈上蹲满了飞上飞下、叽叽喳喳的麻雀,我总会去抠麻雀们拉在枝干上的白色粪便,把它们放在奶奶泡了童子尿和猪胰子的罐子里,据说用泡的水搽脸,皮肤会又白又嫩。
院子的西南角是一间小库房,里面收着种庄稼的农具,铁锹、十字镐都被爷爷用沙土拭得锃亮,连同木锨、筛子等收在了屋子的一角,农闲的季节镰刀也被插在了库房的墙缝里。
西面是一溜儿屋檐上雕了好几层花草的松木上房,门也是旧式的四扇门,被雕上了“木兰从军”“文姬归汉”这样的历史典故的图案,厚重而结实,开门的时候“吱吱呀呀”作响。屋子里的隔板都是老辈的木匠精工细雕的,有“喜鹊探梅”“猴子摘蟠桃”的老样子图案,以木质的纹理嵌入了时光深处,显得古典而清雅,现在想来也是非常气派的。上房由爷爷奶奶、叔叔和姑姑们住着。
三间北房才是我们自己的小家。虽是只有半面铺着粗糙的黑纱毡,半面除了母亲陪嫁的两只针线箱子外什么也没有的净炕,一只不大的面柜和几个破方凳,可就是在这样的屋子里度过了我温馨的童年。早晨常常被母亲屈膝煨炕时铁锹碰到炕洞的声音吵醒,鼻子里闻见的是浓浓的炕烟,看见的是连着炕的锅头里冒出的柴烟,我和哥哥揉揉惺忪的睡眼,朝母亲要馍馍吃,不穿衣服也没洗脸躲在被窝里像两只偷吃的小老鼠。夜里躺在舒适的炕上,听着母亲讲“骨节骨节当当,猫儿跳着缸上……”的童谣,好像躺在被母亲暖热的云朵上,梦里梦外都是灿灿的太阳和浓浓的乳香。
老家老屋的老土炕是冬天最暖和的地方,也是庄稼人家里唯一的散热器,从外面疯野回来,只要一挨着土炕,一股暖流便传遍全身。一家人在炕上盘腿而坐,母亲在灶火门上用苡草燎上一罐老茯茶,焪上一锅洋芋,洋芋像一朵朵盛开的白牡丹,白嫩嫩的,张开笑脸,不顾烧灼,咬一口,就着母亲腌制的花菜和酸菜,满嘴糯甜,虽是粗茶淡饭,却吃得津津有味,一家人再聊着一天当中有趣的事情,真是惬意。
母亲是庄子里出了名的巧手,下雨的时候不用出工,就会有庄子里的尕媳妇到我家来求母亲给剪荷包样子、布袜子上的“袜留根”花样子、做菜瓜枕头的花样子。有被让上了炕的,有在凳子上坐着的,还有站着的,边剪样子边喧庄子里的张家长李家短。过春节的前几天庄员们会抽空过来让母亲帮着剪窗花,一张张红纸在母亲的手下剪出了“寒梅迎春”“喜鹊登枝”“富贵牡丹”等图案,张张惟妙惟肖,表达着庄稼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除夕,在窗户纸上用糨子贴上母亲剪的窗花,立马觉得被烟熏黑的屋子也亮堂了许多,还透着一股子喜庆。那时候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却也其乐融融。
记得有次奶奶摔断了腿,从县城的医院回来一直在西房的炕上休养,伤筋动骨一百天,可能觉得奶奶待在炕上时间太久了,父亲为了给奶奶解闷,居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请了外地的唱秦腔的戏班子在大院里足足唱了一整天的大戏。奶奶靠着被子坐在炕上,用竹竿支起花格窗,从窗户里看秦腔。那天庄子里的人几乎都来了,把院子挤得满满的,我只记得那天的太阳无比温暖地照耀着我们家的老屋和整个院子,我想曾经在这个院子里住过的地主家也未曾有过这样的风光吧。
庄子里的人过着安于天命,面朝黄土背朝天,手心里打泡、额头上流汗的日子。那还是生产队的时候,大人们成天去地里干活,除了下雨和数九寒天,没有闲的时候。我和哥哥跟着一帮年龄相仿的娃娃们整天在外面疯玩,小伙伴们调泥“耍家家事儿”,用泥做桌子,挖上一把辣辣根儿当饭菜,折下一根草棍当筷子,用破瓦碴来招待亲戚,今天到你家去了,明天到我家来了的“串亲戚”,玩得不亦乐乎。到秋收了,碌碡碾下的黄草被大人们用杈秧摞成圆形的草垛,我们就在草垛上掏洞捉迷藏,头发上沾满了草茬,鼻梁上渗满了汗水。如果家里的大门上了锁,母亲又没给我们留干粮,我和哥哥便挨家挨户去庄员家讨馍馍,提的条件还挺高,“杂面馍馍不要,白面馍馍要哩!”小时候我也是吃着乡亲们的百家饭长大的。很多年后,有一次回到家乡,遇到一位老婆婆还说起当年我去她们家讨馍馍的情景,老人家慨叹着,她没想到我也竟长这么大了。
我以为日子就会这么一直平静地过下去,我和哥哥也会在老屋里无忧无虑地慢慢长大。然而因为一次我们与哥哥的短暂分离,让我永远地失去了哥哥。那年哥哥才八岁,而我只有五岁,我只记得哥哥被埋在了后山的一个山坡上,孤零零的一座坟,因为是夭折,按乡俗是不能埋在祖坟里的,家人一般都不会去上坟,所以也不会有人给他的坟上添一掀土,拔去他坟头上长出的芨芨草。过了很多年之后,曾经有次回老家看爷爷奶奶时,我偷偷地去过一次,可惜已经找不到具体的位置了,甚至到现在我都不记得哥哥长什么样子。哥哥,这个字眼,对我来说剩下的只有陌生和心酸。
因为哥哥的离去,父亲一下子老了许多,话也少了,母亲更是躲在老屋里终日以泪洗面。或许是因为父母再也不想生活在这个伤心之地,我和母亲便彻底地跟父亲去了县城生活,老屋从此也就一直空闲着。
小时候每次学校放了寒暑假,我便会回到老家。看到院子里那棵哥哥移栽的花椒树,已亭亭如盖,看到老屋的那开满了裂缝的门槛,就会想起我们兄妹两个坐在门槛上,小小的两个人儿,一人手里拿着一块馍馍,就着熬茶吃的情景恍如昨日。每次我都会从门缝往里张望,面柜上还放着哥哥曾经读过的语文课本和打鸟的弹弓,只是上面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哥哥到今天已经往生四十年了,如今那棵花椒树的树干也显得干枯苍白,犹如一个病危的老人。 再后来,老院里的老房子已经破得不成样子了,每隔一两年小叔都要往房顶上上水草泥,年月消耗着老房子就像消耗着活着的人的年龄。小叔把原来的木头花格窗子换成了铝合金的装着大片玻璃的窗子,一下子感觉房子旧貌换了新颜,漂亮了许多。四扇木头门也不知道拆到哪里去了,安上了新式的双扇门。
二叔娶了二婶之后便住在了我们原来住的那三间北房里,住了差不多十年后,二叔和二婶拆了那三间北房搬迁到了北山一个离黄河沿岸不远的村里,添了些木料重新盖了几间房子在那里生活。
父亲三兄弟想彻底抛弃那院老房子,彻底离开自小长大的家乡到北山一起生活,然而奶奶毕竟是恋家,在老家生活了一辈子,有许多割舍不下的情愫。所以我们依然在县城居住,二叔在北山,小叔陪着奶奶仍然住在那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里。
前几年,小叔享受了国家的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在我们原来住的北房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三间崭崭新的房子,铺上了洁白的地板砖,买上了新式的沙发、大彩电和音响。只可惜冬天害怕生炉子熏黑他的新房,我们去的时候也只是在房子里寒暄一会儿,便被让到架了炉子、铺着红砖的角房里。角房里自然是暖暖和和,铝锅里焪上了洋芋,煨了火炕,炕上放上了四四方方的炕桌,还暖着花褥子,即便这样,我怎么就感觉不到小时候的那种气氛呢?
有人说,现在的村庄老了,变瘦了,如同上了年纪的老人。可我觉得村庄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居住条件越来越好。如果说乡村老了,只能说依靠村庄长大的人们已淡忘了村庄默默的年复一年的坚守与等待。如果把村庄和老屋比喻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那他必定是念着仓央嘉措的“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的情诗,无奈、深情而又寂静地守候着。
不是村庄和老屋在人们的记忆当中渐行渐远了,而是我们在有意无意中已融入了现在的生活。离开了童年记忆里的乡村,淡忘了曾经有着我们美好童年的老屋,如果不回到那片土地,那里的生活俨然被我们的现在所掩盖了。
当我又一次来到我的村庄,看到很多水磨的残片遗落在河滩边。来到曾经有着老屋的老院里,奶奶坐在藤椅里,晒着太阳打着盹儿,看到遗弃在院墙根的碌碡,想象着曾经浮起炕烟的老屋,一切是那样的亲切自然,如同昨日。
作者简介:杨立鑫,女,爱好文学,贵德县河阴文学社成员,现供职于贵德县河阴镇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