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管理是一门艺术,对班级的管理来说更是如此。班级管理是关系学生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必须把班级管理当作头等大事来抓。良好的班级管理,会为学生提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广阔空间,也会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中小学生来说,班级管理的好坏将决定一个班级的整体发展和每一个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
关键词:参与 管理 能力 培养
对中小学班主任来说,工作中最头疼的要数对班级、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与收获。长期以来,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苦口婆心、终日琐事缠事、疲惫不堪。
于是,很多教师一提起班主任工作就害怕,甚至一些教师为了清闲坚决不当班主任。究其原因是班主任工作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把原本属于学生自己的事代劳了,剥夺了学生经历磨练的机会。
其实,只要改变观念,转换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敢于让学生去摸索,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就可以做好班主任工作,品尝到当班主任的乐趣。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下面,笔者结合近三十年育人、十几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具体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包括管理班级能力、学生管理学生的能力、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前两种能力是展示学生工作的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要求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具体谈到自治的四点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在“小组长负责、全员竞争模式”的基础上组建班委会是做好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一个好的班级团队对班级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以后,必须要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组建新的班委会。
具体做法如下: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选出本组最受同学信任的学生担任该组的组长,四个小组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实行组长负责制,四个小组长是整个班级的“领头羊”,每个小组长可以对本组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分组竞争,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长也是改革创新的主要决策者,可以自主聘用本组的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学科代表、卫生组长、体育组长、生活组长、少先队长等。
小组长主要负责以下几项管理工作:
1.负责本组同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各组展开竞争,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能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2.负责本小组纪律,包括自习课纪律、早读课纪律,由组长进行管理,可减轻班长管理班级的压力。这种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由小组长管理为开始,继而实现组员自我管理的状况,只有自己能够自觉去学习、自觉去干自己该干的事情,每个学生才能够静下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3.负责本小组的学习,首先第一位小组长必须是本组思想、学习比较全面突出的学生,这样他才能在全组起到模范和榜样的作用。小组长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激发本小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就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管理意识。只有自觉、自愿、自主地学习,才会成为真正的学生。其次,小组长还要激发本组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养成了对学习感兴趣的习惯,那以后的工作就会游刃有余、事半功倍。三是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成立组内互帮对子的学习模式,以优带差,互相合作,以便收到学习的最佳效果。四是改变不良学习情况,如监督抄袭作业现象、不按时交作业现象、学生厌学现象、学生改变兴趣习惯对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等现象。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减轻教师、家长的负担。一个学生如果建立了检查订正作业的习惯,那么不需教师、家长提醒,也能把作业正正规规地做完。养成了良好的记忆习惯,就会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需要记忆的字词句、段篇、概念、公式以及单词、语句、名人名言等理解深刻,记忆准确。养成总结反思习惯,就会每天睡觉前都要反思:“今天,我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怎样学的?还有什么问题?”及时记录生活感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每学期结束时就能写出总结反思材料,分析学习中的得与失,确定今后努力方向。
4.负责黑板报的工作,按期办好班级板报,各个小组轮流负责,互相竞争,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工作意识和团结互助的协作能力。
在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长和班主任的任务是及时召开小组长经验交流会,了解全班学生思想与学习动态;分析各组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探究小组长负责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培养的优点和缺点;评比出自我管理意识强、学习意识比较踏实的小组,以便及时弥补、及时转变管理模式与方法。
这样,“小组长负责,全员竞争”的班级管理模式构成一个有层次的交流和管理网络。小组长成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对班级管理来说简单易行,重点明确,责任承包,分块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当然,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
[2] 斯宾塞,《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殷炳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参与 管理 能力 培养
对中小学班主任来说,工作中最头疼的要数对班级、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与收获。长期以来,班主任给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亲、苦口婆心、终日琐事缠事、疲惫不堪。
于是,很多教师一提起班主任工作就害怕,甚至一些教师为了清闲坚决不当班主任。究其原因是班主任工作忽视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主体意识,把原本属于学生自己的事代劳了,剥夺了学生经历磨练的机会。
其实,只要改变观念,转换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识,敢于让学生去摸索,让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责任就可以做好班主任工作,品尝到当班主任的乐趣。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班级凝聚力,而且可以让学生获得班级管理主人的积极体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并从管理者的角色中学会管理他人,学会自我管理。下面,笔者结合近三十年育人、十几年担任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具体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包括管理班级能力、学生管理学生的能力、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前两种能力是展示学生工作的能力,后一种能力是要求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你的管教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来管理的人。”陶行知在《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中也具体谈到自治的四点好处:“第一,学生自治可以为修身伦理的实验。第二,学生自治能适应学生之需要。第三,学生自治能辅助风纪之进步。第四,学生自治能促进学生经验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在“小组长负责、全员竞争模式”的基础上组建班委会是做好班级管理的重中之重。因为,一个好的班级团队对班级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当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以后,必须要做的第一个工作就是组建新的班委会。
具体做法如下:将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选出本组最受同学信任的学生担任该组的组长,四个小组展开公平、合理的竞争。实行组长负责制,四个小组长是整个班级的“领头羊”,每个小组长可以对本组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分组竞争,提高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长也是改革创新的主要决策者,可以自主聘用本组的学习委员、纪律委员、学科代表、卫生组长、体育组长、生活组长、少先队长等。
小组长主要负责以下几项管理工作:
1.负责本组同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各组展开竞争,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每个学生都能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2.负责本小组纪律,包括自习课纪律、早读课纪律,由组长进行管理,可减轻班长管理班级的压力。这种管理的终极目标是由小组长管理为开始,继而实现组员自我管理的状况,只有自己能够自觉去学习、自觉去干自己该干的事情,每个学生才能够静下心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3.负责本小组的学习,首先第一位小组长必须是本组思想、学习比较全面突出的学生,这样他才能在全组起到模范和榜样的作用。小组长在工作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激发本小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就是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管理意识。只有自觉、自愿、自主地学习,才会成为真正的学生。其次,小组长还要激发本组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养成了对学习感兴趣的习惯,那以后的工作就会游刃有余、事半功倍。三是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成立组内互帮对子的学习模式,以优带差,互相合作,以便收到学习的最佳效果。四是改变不良学习情况,如监督抄袭作业现象、不按时交作业现象、学生厌学现象、学生改变兴趣习惯对学习造成的负面影响等现象。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减轻教师、家长的负担。一个学生如果建立了检查订正作业的习惯,那么不需教师、家长提醒,也能把作业正正规规地做完。养成了良好的记忆习惯,就会对当天学习的内容及时复习巩固,需要记忆的字词句、段篇、概念、公式以及单词、语句、名人名言等理解深刻,记忆准确。养成总结反思习惯,就会每天睡觉前都要反思:“今天,我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怎样学的?还有什么问题?”及时记录生活感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每学期结束时就能写出总结反思材料,分析学习中的得与失,确定今后努力方向。
4.负责黑板报的工作,按期办好班级板报,各个小组轮流负责,互相竞争,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工作意识和团结互助的协作能力。
在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管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中,班长和班主任的任务是及时召开小组长经验交流会,了解全班学生思想与学习动态;分析各组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探究小组长负责对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培养的优点和缺点;评比出自我管理意识强、学习意识比较踏实的小组,以便及时弥补、及时转变管理模式与方法。
这样,“小组长负责,全员竞争”的班级管理模式构成一个有层次的交流和管理网络。小组长成为班级管理的核心,对班级管理来说简单易行,重点明确,责任承包,分块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当然,要建设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班级自我管理机构,就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组织和建立多样化的自主自治小组,如学习督导组、纪律监察组、卫生监督组等小组。这些小组吸收了全体学生参加,每个小组各不相同,每位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全班同学人人有责任、个个担担子,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的相结合,提高了每一个学生对班级管理的参与度,使他们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利益和责任,也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他们不仅能管别人而且能自觉地管理自己。这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手段,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信任感,提高了班级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
[2] 斯宾塞,《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殷炳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