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数人一听到哲学,就会立刻产生神秘、抽象、思辨、虚无等想法,其实哲学远没有人们想象的这么不着人间烟火,而是在各种各样的日常形态中包含着的。比如大量的寓言故事,往往在平常的情节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得到接受情节的乐趣,又能受到哲学智慧的熏染,将是阅读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寓言;哲学;感悟
多数人一听到哲学,就会立刻产生神秘、抽象、思辨、虚无等想法,其实哲学远没有人们想象的这么不着人间烟火,而是在各种各样的日常形态中包含着的。比如大量的寓言故事,往往在平常的情节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
有一则故事叫做《荆人渡澭》,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春秋时,荆国人欲偷袭宋国,于是派人去测量澭水,准备夜里按照事先测量好的路线过河。未料夜间澭水暴涨,而荆人不知,仍按照事先测量好的路线过河,结果溺死者数千人。荆人大惊,阵脚大乱,落荒而逃。在这个故事中,荆人事先测量好的路线本是可以渡河的,但是水位发生了变化,荆人仍按原来的路线过河,结果只能是失败了。
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绝对不变化的、一点不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把事物看成一个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看到事物的现状。荆人无视事物的运动、变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这个故事警示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观点,不断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方法,才能使主观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取得成功。
从前有个郑国人,到一棵树下乘凉。太阳在天空中运动,树影在地上移动,他就不停地移动凉席,随树影转动。到了黄昏,他就把凉席铺在树下。一会儿月亮出来了,月亮在天空中转动,树影在地上移动,他就不停地移动凉席,随树影移动,可是他又担心露水湿了衣服。渐渐地月亮当顶,树影变小了,他便径直躲到树底下,浑身上下都被露水打湿了。哲人白天乘凉的方法十分巧妙,晚上却十分笨拙。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事物是千变万化的,任何矛盾也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想事情、办事情的时候,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和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郑人将白天乘凉的办法沿用到晚上,没有看到太阳和月亮的差别,也没有注意到白天和夜晚的不同,生搬硬套,实在是愚蠢可笑。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种子长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苗从一开始就决心长成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存起来,滋润每一根树枝,不断生长,完善自我。由于这个原因,它没有结出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另一棵树呢?也拼命从地下吸收养料,打算尽早开花,它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管理它。时光飞逝,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体强壮,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那棵过早开花的树,结出来的果实又小又涩。最后农夫终于把后者砍掉烧了。
这个故事同样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发展。
海螺的壳相当坚硬,它生活得无忧无虑,因为它深信,只要自己不把头伸出来,就没有谁能伤害了它。海螺的好友鲽鱼十分羡慕地对它说:“你的要害实在保护得相当好,只要合上外壳,谁也无法伤害到你,这的确是十分美妙的结构。”海螺很自信地说:“只要这样,就不会有任何的烦恼。”此时忽然传来“叮咚”的声响,海螺立刻闭上外壳。心想:到底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鱼钩?真的应该庆幸我有坚硬的外壳,是它让我平安地活着。鲽鱼应该被抓走了吧?真可怜!过了一段时间,海螺心想:现在打开外殼应该没问题了吧?可是当它伸出头的时候,发现周围的环境十分陌生,原来自己已经被贴上标签摆在了海鲜市场的摊位上了。
这个故事跟上面几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是一样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如果固守陈旧的观念,不知变化和发展,就只能落得海螺一样的下场。当然,如果仔细分析,这个故事同样体现了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道理。海螺柔软的身体就是它的弱点,如果总想用坚硬的外部硬壳去保护自己的弱点,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克服弱点,使自己变得坚强,才是唯一的出路。
寓言故事是一笔丰富的思想财富,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得到接受情节的乐趣,又能受到哲学智慧的熏染,将是阅读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图说天下》编委会.中国寓言故事[M].吉林出版集团,2009.
[2] 胡兴松.故事中的哲学[J].海天出版社,2015.
关键词:寓言;哲学;感悟
多数人一听到哲学,就会立刻产生神秘、抽象、思辨、虚无等想法,其实哲学远没有人们想象的这么不着人间烟火,而是在各种各样的日常形态中包含着的。比如大量的寓言故事,往往在平常的情节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
有一则故事叫做《荆人渡澭》,故事的大概是这样的:春秋时,荆国人欲偷袭宋国,于是派人去测量澭水,准备夜里按照事先测量好的路线过河。未料夜间澭水暴涨,而荆人不知,仍按照事先测量好的路线过河,结果溺死者数千人。荆人大惊,阵脚大乱,落荒而逃。在这个故事中,荆人事先测量好的路线本是可以渡河的,但是水位发生了变化,荆人仍按原来的路线过河,结果只能是失败了。
唯物主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中,绝对不变化的、一点不运动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把事物看成一个发展过程,而不仅仅是看到事物的现状。荆人无视事物的运动、变化,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这个故事警示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观点,不断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方法,才能使主观不断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用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取得成功。
从前有个郑国人,到一棵树下乘凉。太阳在天空中运动,树影在地上移动,他就不停地移动凉席,随树影转动。到了黄昏,他就把凉席铺在树下。一会儿月亮出来了,月亮在天空中转动,树影在地上移动,他就不停地移动凉席,随树影移动,可是他又担心露水湿了衣服。渐渐地月亮当顶,树影变小了,他便径直躲到树底下,浑身上下都被露水打湿了。哲人白天乘凉的方法十分巧妙,晚上却十分笨拙。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矛盾分析的方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方法。事物是千变万化的,任何矛盾也有其特殊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想事情、办事情的时候,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和克服思想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郑人将白天乘凉的办法沿用到晚上,没有看到太阳和月亮的差别,也没有注意到白天和夜晚的不同,生搬硬套,实在是愚蠢可笑。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农夫在地里种下了两粒种子,很快种子长成了两棵同样大小的树苗。第一棵树苗从一开始就决心长成参天大树,所以它拼命从地下吸收养料,储存起来,滋润每一根树枝,不断生长,完善自我。由于这个原因,它没有结出果实,这让农夫很恼火。另一棵树呢?也拼命从地下吸收养料,打算尽早开花,它做到了这一点,这使农夫很欣赏它,并经常管理它。时光飞逝,那棵久不开花的大树由于身体强壮,结出了又大又甜的果实;那棵过早开花的树,结出来的果实又小又涩。最后农夫终于把后者砍掉烧了。
这个故事同样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发展。
海螺的壳相当坚硬,它生活得无忧无虑,因为它深信,只要自己不把头伸出来,就没有谁能伤害了它。海螺的好友鲽鱼十分羡慕地对它说:“你的要害实在保护得相当好,只要合上外壳,谁也无法伤害到你,这的确是十分美妙的结构。”海螺很自信地说:“只要这样,就不会有任何的烦恼。”此时忽然传来“叮咚”的声响,海螺立刻闭上外壳。心想:到底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鱼钩?真的应该庆幸我有坚硬的外壳,是它让我平安地活着。鲽鱼应该被抓走了吧?真可怜!过了一段时间,海螺心想:现在打开外殼应该没问题了吧?可是当它伸出头的时候,发现周围的环境十分陌生,原来自己已经被贴上标签摆在了海鲜市场的摊位上了。
这个故事跟上面几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是一样的: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如果固守陈旧的观念,不知变化和发展,就只能落得海螺一样的下场。当然,如果仔细分析,这个故事同样体现了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道理。海螺柔软的身体就是它的弱点,如果总想用坚硬的外部硬壳去保护自己的弱点,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只有通过自己不断努力,克服弱点,使自己变得坚强,才是唯一的出路。
寓言故事是一笔丰富的思想财富,如果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得到接受情节的乐趣,又能受到哲学智慧的熏染,将是阅读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图说天下》编委会.中国寓言故事[M].吉林出版集团,2009.
[2] 胡兴松.故事中的哲学[J].海天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