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a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随机抽签分组,对照组40例,用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40例,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效果优于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各项指标良好,可临床应用。
  关键词:胃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胃癌根治术;手术指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7-0020-02
  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于各种恶性肿瘤首位,此病的病死率较高,据有关统计,在中国,每年死于胃癌的人口约有16万[1]。胃癌的发病症状主要表现在肿瘤生长位置以及上腹部位置,常见的胃癌症状主要有上腹部不适感、消化功能减退等。目前治疗胃癌的方法主要有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临床中对于胃癌病变的首选治疗方式是手术[2]。早期诊断治疗对于疗效具有一定的影响,另外,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疗效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在胃癌治疗中的效果,本研究选择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将其分组,分别使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并对手术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3~67岁,平均(54.20±2.22)岁;胃体部肿瘤12例,胃窦部肿瘤13例,贲门胃底部肿瘤10例,胃切迹部肿瘤3例,胃体与胃窦交界处肿瘤2例;肿瘤分期:Ⅰ期12例,Ⅱ期18例,Ⅲ期10例。观察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4~68岁,平均(53.51±2.33)岁;胃体部肿瘤13例,胃窦部肿瘤12例,贲门胃底部肿瘤10例,胃切迹部肿瘤2例,胃体与胃窦交界处肿瘤3例;肿瘤分期:Ⅰ期13例,Ⅱ期17例,Ⅲ期10例。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3]:①符合胃癌的相关诊断标准;②通过相应检查明确为胃癌;③年龄在40~70岁间;④接受胃癌根治术;⑤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已经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疾病者;②凝血功能异常者;③精神或者意识不正常者;④妊娠期或哺乳期患;⑤有手术禁忌证者。
  1.3  方法
  对照组用开腹胃癌根治术,为患者行全身麻醉,于上腹部正中位置做切口,从胸骨剑突位置切开直至肚脐以下3 cm处,切开后对腹部肿瘤情况及周围组织状况进行观察,查看肿瘤是否存在转移和浸润,将胃肠道的供血系统进行结扎,将肠系膜、大网膜进行分离,对周围的淋巴做清扫,将肝左叶的三角韧带离断,将胃部大部切除或者全胃切除,并对消化道进行重建,之后留置引流管,做好术口缝合。手术后应使用1周的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定期更换敷料。
  观察组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体如下:为患者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患者肚脐上方做一较小切口,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维持合适的气压,一般为13 mm Hg。以肚脐上方的开口作为观察孔,从中置入腹腔镜,对腹内情况进行探查,另外在左侧的腋前线肋缘下開10 mm切口,以此作为主操作口,于肚脐左侧5 cm偏上的位置开5 mm切口,以此作为辅操作口,且在右侧的腋前线肋缘下和右锁骨中线与肚脐平行的偏上位置各开一辅助口,通过腹腔镜引导对胃肠道的供血系统做结扎,对大网膜和肠系膜做剥离,做好淋巴结的清扫。在上腹部正中间的5~7 cm位置取出胃体,对其做切除,进行食管空肠的吻合手术,重新建立消化道,留置引流管并做好手术切口的缝合,手术后使用3~5 d抗生素以防止感染,定期更换辅料。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②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腹腔脓肿、吻合口瘘、麻痹性肠梗阻、胆囊炎。
  1.5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经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胃部是人体重要的消化系统,胃癌的出现给人的身体健康乃至生活质量都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患者一旦发现病情,经确诊后就应积极接受治疗[4-5]。
  本研究在胃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手术方式,并重点针对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探讨。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使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对照组使用开腹胃癌根治术,两种手术方式具有不同的手术入路,均能够在治疗胃癌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相比而言,开腹手术属于传统手术,手术切口较大,患者承受痛苦较多,而且腹腔内的脏器会直接接触空气以及医生手部,这样会对患者的免疫能力造成影响,甚至使肠粘连的发生率上升,另外,开腹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最少1周,最长可达1个月。而腹腔镜属于微创手术,手术操作中切口较小,腹腔镜的摄像头具有放大的作用,手术过程中,通过腹腔镜引导,可将腹部的手术视野放大,医生对于淋巴结、血管等可观察得更仔细,更利于医生精准操作,也利于将病灶彻底切除,并较好地清扫淋巴结,所有腹腔镜的远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因此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创伤性小,术中出血量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开腹手术更快,且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合上文,对胃癌患者使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手术指标优于开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小,可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石金忠,管志涛.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系统医学,2019,4(5):7-9.
  [2]陈志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35):31-33.
  [3]肖红.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5(7):50-51.
  [4]王玲的,胡时栋,马跃,等.腹腔镜辅助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的短期临床效果比较[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22(6):541-543.
  [5]宋文周,周成杰.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近期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1):147-148.
其他文献
近年随着屈光性白内障摘除手术及精准医疗理念的普及,人工晶状体的材质、形状设计和功能不断改良、更新和多样化。为统一我国人工晶状体的分类标准,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立足我国现状及实际医疗情况,经过讨论达成共识性意见,以供眼科医师及相关部门在临床和相关工作中进行个性化选择和管理,并为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中华眼科杂志,2021,57:495-501)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置入Venus-A瓣膜后发生中/重度瓣周漏(PVL)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10月至2021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行TAVR治疗且植入Venus-A瓣膜的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依据出院前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得的反流束长度与瓣环周长之比(院内死亡患者参考术中瓣膜释放后的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中/重度
摘 要:目的 探讨正压呼气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期肺功能的影響。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山东省枣庄市肿瘤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呼气训练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呼气训练基础上,加用正压呼气训练。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分析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PaO
摘 要:目的 探讨红外线穴位照射联合胃肠膏外敷对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对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江阴市中医肝胆医院进行治疗的60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表法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采取红外线穴位照射治疗,观察组采取红外线穴位照射联合胃肠膏外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
摘 要:目的 探究补肺化积汤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19年9月~2020年5月期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医院接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选择90例,并采取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其中对照组进行艾迪注射液静滴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补肺化积汤,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进展。结果 经过两种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
目的研究铁缺乏症患者缺铁程度对口服铁剂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贫血中心门诊就诊并确诊铁缺乏症的非妊娠期女性患者37例,以13例健康查体女性为正常对照,分析缺铁性贫血(IDA)、缺铁性红细胞生成/储存铁不足(IDE/I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Hepcidin水平并进行口服铁剂吸收试验(OIAT),比较服铁后2 h血清铁(C2)与基线血清铁(C0)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