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肌少症患者的代谢特点及膳食分析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lzh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T2DM)肌少症患者的代谢指标、身体成分和营养膳食摄入特点。

方法

选取北京地区9家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60岁以上2型糖尿病652例(男性327例,女性325例),采用生物阻抗法(BIA)进行身体成分检测并计算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肌少症诊断标准为ASMI低于同种族同性别健康年轻人最低五分位值,诊断截值为男性<7.18 kg/m2、女性<5.73 kg/m2。将全部受试者分为肌少症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在人体测量指标、身体成分、实验室检查和膳食摄入方面的差异。以空腹血糖(FPG)<7 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分别计算血糖达标率;以体脂百分比男性>25%、女性>30%计算肥胖率。

结果

肌症少组116例(17.8%),对照组536例(82.2%)。无论男女,肌少症组年龄高于对照组[(67.4±6.1)岁比(70.6±7.3)岁,t=-4.385,P=0.000],体质指数[(26.2±3.0)kg/m2比(23.0±2.6)kg/m2t=11.724,P=0.000]和腰臀比[0.93±0.06比0.90±0.06,t=4.173,P=0.000]低于对照组。男性肌少症组的FPG[(7.5±2.4)mmol/L比(8.5±2.5)mmol/L,t=-3.450,P=0.001]和HbA1c[(7.0±1.6)%比(8.2±1.7)%,t=-5.745,P=0.000]高于对照组,FPG达标率[127(51.8%)比27(32.9%),χ2=8.817,P=0.003]和HbA1c达标率[131(53.5%)比23(28.0%),χ2=15.934,P=0.000]均低于对照组。男性肌少症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女性肌少症组eGFR低于对照组(t=4.090,P=0.000)。无论男女,肌少症组ASMI、握力、上臂无脂肪周长、骨矿物质含量和基础代谢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男性肌少症组每日摄入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与非肌少症的糖尿病相比,合并肌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年龄更大,BMI和腰臀比更低,糖代谢水平和肾功能更差,肌肉含量和力量明显下降,营养状态更差,更容易罹患骨质疏松,同时存在膳食营养摄入不均衡,应该适当增加蛋白质尤其是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其他文献
汉乐府诗中有"白兔捣药虾蟆丸"的记载,汉代画像亦有相应的图像表现,以往有学者认为白兔所捣之药是以蟾蜍或蟾酥为原料的"虾蟆丸"。然而,通过对文献、图像及出土实物的分析显示,"白兔捣药虾蟆丸"的含义是虾蟆与白兔共同捣不死之药,揉制成丸,其中的"丸"并非名词,而是动词。虾蟆和白兔一样,都是动作的实施者,而非入药的原料。
期刊
民国时期贵州传染病种类多,主要有霍乱、天花、伤寒、斑疹伤寒、痢疾、猩红热、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回归热、疟疾、砂眼、急性结膜炎、皮肤病、性病、麻风病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民国贵州传染病频发。特殊的地理环境、水灾多发等是民国贵州传染病频发的自然因素,医疗水平落后、生活方式不科学、卫生意识淡薄、风俗习惯独特、交通条件变化等社会因素助长了传染病的发生。传染病造成了贵州大量人口染疫及死亡,带
期刊
《明史·礼志》所载的嘉靖朝医祀三皇事宜存在两处失实之处。一是祭祀时间上"仲秋"实为"仲冬"之误。二是祭祀地点的建造时序上存在混乱,应是先建圣济殿,后建景惠殿,具体过程为:嘉靖十五年(1536),遵照祖制建圣济殿祀先医;嘉靖二十一年(1542),因太医院一直供奉三皇小像的旧庙残破不堪,嘉靖皇帝始命展拓,次年七月竣工,命名为景惠殿,亦祀先医。
期刊
《医学纲目》的特色之一为辑录了大量明以前医学资料,通过对书中所引文献简称及内容的系统梳理,发现其征引文献数量多达百余部,时代跨度自汉至元。从征引频率分析,楼英之学本于《内经》,在学术观点上与朱丹溪和易水学派更有共鸣,对文史资料中的医学内容也有所涉猎。
期刊
高血压病及其相关的心脑血管并发症严重损害中国居民健康水平和人口质量。距今约一个世纪前,高血压病在中国的研究和防治尚处于起步阶段。民国时期的中国医学家在物质、文化条件极度受限的环境下,艰难开展了国内不同人群的血压普查,并进行了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基础机制和临床研究,同时在医学教育与科普工作中完成了大量开拓性工作,翻译了一系列西方国家的生理学与内科学教材,出版了《高血压的预防与疗养》等一批优秀的科普书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D-二聚体(D-D)监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PKP)术后凝血功能动态变化结果。方法对我院2016年5月至11月收治的52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男13例,年龄64~91岁,平均(74.3±10.5)岁;女39例,年龄60~89岁,平均(71.4±7.3)岁。在局部麻醉下行椎体成形术,其中PVP 29例,PKP 23例。所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