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庾信、鲍照、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古往今来,把王昭君作为歌咏对象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在这些作品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无疑堪称绝唱。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诗人流落夔州,见明妃出生地,感物怀人,痛彻心扉!
“群山万壑赴荆门”如高鸟俯瞰,境界辽远,气势恢宏。“赴”字极富生机和活力。接下来如一个特写镜头,“生长明妃尚有村”,既用环境的不平凡衬托人的不平凡,又给人一种物是人非苍凉寂寞之感。首联既突兀奇绝,又很自然地引起下面对昭君命运的感叹。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展示了昭君一生悲惨的命运。“一去”似乎可以让人看见昭君毅然决然的神态。“紫台”“朔漠”对比鲜明,写尽以汉元帝为代表的男权社会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弱女子身上的极度无能。“独留”万分孤单,“青冢”“黄昏”无比凄凉。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是本诗的名句,历来争论也最多。“省识”一词,有人认为是“曾经识得”,有人认为是“约略识得”,有人认为是“如果识得”,也有认为是“不识”。这些不同的见解,缘于对诗人思想感情的不同体会。“画图省识”本于《西京杂记》的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宫人皆贿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联系杜甫的人生经历,他本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一览众山小”的乐观和自信。可当他满怀希望来到长安后,“相国晋公林甫以为草野之士猥多,恐泄露当时之机,……已而布衣之士,无有第者,送表贺人主,以为野无遗贤。”(《新唐书·李林甫传》)杜甫深受其害,愤怒已极。但他不甘心,仍多方奔走,“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可当权者的冷遇,逐渐打破了他对盛世的幻想。他说:“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安史之乱期间,他终于有一个机会回到皇帝身边,但又因抗疏直谏,触怒肃宗。766年,他流落到夔州,靠朋友资助,勉强度日。因此,当他凭吊古迹时,怎会不生出千古同感!正因为元帝昏庸,“按图召幸”才使小人有可乘之机,故而不辨美丑,使昭君遗恨终身。正是遭君王厌弃,“自比稷契”的杜甫,才忧苦一生,终老江湖。因此,他对昭君,满怀同情。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省识”应理解为“不识”之意,诗人把造成昭君悲剧的根源归于最高统治者。他内心的愤懑,由此可知。他对昭君的故国之思,有着深切的理解。然而他深知冤屈已经铸成,纵使昭君魂魄归来也是枉然。一个“空”字,写得极为沉痛。才子佳人,命途坎坷,竟如此相同!颈联集叙事、抒情和议论为一体,照应上句,下启尾联。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人在写了昭君的悲剧和悲剧根源之后,很自然地通过“千载琵琶作胡语”过渡到现实中,毫不隐讳地把怨恨作为一诗的归宿。“昭君在匈奴,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曲。”(《琴操》)琵琶曲中,有昭君太多无法把握命运的嗟叹、感伤和怨恨。这种自嗟身世的怨恨,千百年来,通过凄凉的琵琶曲,感染了无数迟暮美人,末路才子。尾联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
整首诗无一字言及自我,但诗人借古迹怀人,抒写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可谓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多少离愁苦恨,艰难困厄,都压在这个命运多舛的诗人身上。他无法倾吐内心的苦闷,只好借古迹咏怀。本诗与同组其余四首,各有所抒。“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王嗣奭《杜臆》)
借古咏怀的诗作,往往寄托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慨,或闪现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阅读这首诗时,为能更加清晰地理解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可与白居易的《王昭君》、王安石的《明妃曲》、李白的《王昭君》等诗作对比阅读。
(责任编辑:谢先国)
“群山万壑赴荆门”如高鸟俯瞰,境界辽远,气势恢宏。“赴”字极富生机和活力。接下来如一个特写镜头,“生长明妃尚有村”,既用环境的不平凡衬托人的不平凡,又给人一种物是人非苍凉寂寞之感。首联既突兀奇绝,又很自然地引起下面对昭君命运的感叹。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展示了昭君一生悲惨的命运。“一去”似乎可以让人看见昭君毅然决然的神态。“紫台”“朔漠”对比鲜明,写尽以汉元帝为代表的男权社会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弱女子身上的极度无能。“独留”万分孤单,“青冢”“黄昏”无比凄凉。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是本诗的名句,历来争论也最多。“省识”一词,有人认为是“曾经识得”,有人认为是“约略识得”,有人认为是“如果识得”,也有认为是“不识”。这些不同的见解,缘于对诗人思想感情的不同体会。“画图省识”本于《西京杂记》的记载:“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按图召幸,宫人皆贿画工,昭君自恃容貌,独不肯与,工人乃丑图之,遂不得见。后匈奴入朝,求美人,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帝悔之,而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毛延寿弃市。”联系杜甫的人生经历,他本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抱负,“一览众山小”的乐观和自信。可当他满怀希望来到长安后,“相国晋公林甫以为草野之士猥多,恐泄露当时之机,……已而布衣之士,无有第者,送表贺人主,以为野无遗贤。”(《新唐书·李林甫传》)杜甫深受其害,愤怒已极。但他不甘心,仍多方奔走,“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可当权者的冷遇,逐渐打破了他对盛世的幻想。他说:“儒术于我何有哉,孔丘盗跖俱尘埃!”安史之乱期间,他终于有一个机会回到皇帝身边,但又因抗疏直谏,触怒肃宗。766年,他流落到夔州,靠朋友资助,勉强度日。因此,当他凭吊古迹时,怎会不生出千古同感!正因为元帝昏庸,“按图召幸”才使小人有可乘之机,故而不辨美丑,使昭君遗恨终身。正是遭君王厌弃,“自比稷契”的杜甫,才忧苦一生,终老江湖。因此,他对昭君,满怀同情。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省识”应理解为“不识”之意,诗人把造成昭君悲剧的根源归于最高统治者。他内心的愤懑,由此可知。他对昭君的故国之思,有着深切的理解。然而他深知冤屈已经铸成,纵使昭君魂魄归来也是枉然。一个“空”字,写得极为沉痛。才子佳人,命途坎坷,竟如此相同!颈联集叙事、抒情和议论为一体,照应上句,下启尾联。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人在写了昭君的悲剧和悲剧根源之后,很自然地通过“千载琵琶作胡语”过渡到现实中,毫不隐讳地把怨恨作为一诗的归宿。“昭君在匈奴,恨帝始不见遇,乃作怨思之曲。”(《琴操》)琵琶曲中,有昭君太多无法把握命运的嗟叹、感伤和怨恨。这种自嗟身世的怨恨,千百年来,通过凄凉的琵琶曲,感染了无数迟暮美人,末路才子。尾联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
整首诗无一字言及自我,但诗人借古迹怀人,抒写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可谓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多少离愁苦恨,艰难困厄,都压在这个命运多舛的诗人身上。他无法倾吐内心的苦闷,只好借古迹咏怀。本诗与同组其余四首,各有所抒。“怀庾信、宋玉,以斯文为己任也;怀先主、武侯,叹君臣际会之难逢也。”(王嗣奭《杜臆》)
借古咏怀的诗作,往往寄托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慨,或闪现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阅读这首诗时,为能更加清晰地理解作者寄予的思想感情,可与白居易的《王昭君》、王安石的《明妃曲》、李白的《王昭君》等诗作对比阅读。
(责任编辑:谢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