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既是宋代的大文豪,又是以三苏为代表的蜀学中坚人物,作为北宋灿若群星的学者群中出色的一位;苏轼人才观的真知灼见也给今人带来诸多的启发。
首先苏轼的君子观是有别于传统儒家的,苏轼在《灵壁张氏园亭记》中讲到君子的仕与不仕:“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并赞美张氏之先君为子孙计之深谋远虑:“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爇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冷成金先生在《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评价说:“这段话看似让人无所适从,实际上大有深意。苏轼借此教人不必屈己干仕,也不必矫情避仕;仕则仕,不仕则不仕,完全顺乎自然。不论仕与不仕,都必须保持个体的独立、自由。他不像白居易那样‘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而是居朝市不念山林,居山林不念朝市,不论是‘穷’是‘达’他都能既行‘兼济’,又行‘独善’,一切都置于自我发展的基础之上。”中国仕人多以儒家孔盂为宗师,以儒家精进精神为寄托,深信“学而优则仕”以及《大学》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为圣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苏轼在这里所表达的人才观不同于一般儒家的坚持,也不同于白居易的即使在荣达时亦留一双观望山林的眼睛;苏轼的人才观是充分尊重人自身的,只有充分尊重人的自身的发展,人才可能真正保持个体的独立和自由。
另一方面,苏轼非常注重君子的担当意识。对“谦”卦的解释中苏轼说:“直者曲之矫也,谦者骄之反也。皆非德之至也,故两直不相容,两谦不相使。”在解释九三么时认为“九三以‘劳谦’,而上下皆谦以应之,内则‘鸣谦’,外则‘谦’。其甚者则谦谦相追于无穷,相益不已。则夫所谓‘裒多益寡(减有余补不足)、称物平施’者,将使谁为之?若夫六五则不然,以为谦乎,则所居者刚也:以为骄乎,则所处者中也:惟不可得而谓之谦,不可得而为之骄,故五‘谦’莫不为之使也。求其所以能使此五谦者而无所有,故曰‘不富,以其邻’;至于侵伐而不为‘谦’,故曰‘利用侵伐’。莫不为之用者,故曰‘无不利’。”龙吟先生为此卦作评时说:“如果人们一味谦让,‘谦谦相追于无穷,相益不已’,那么就没有多寡之说,从而违反了‘物之不齐’的自然规律。因此只要顺应自然,符合时宜,发自至诚,可以不管谦与不谦,必要时候兴兵侵伐也不为过分,这与儒者们所一味赞扬的‘谦谦君子’的形象有所不同。”一味谦让与“物之不齐”的自然规律是相互悖谬的,而苏轼敢为天下先,敢于作出与通常儒者不同的见解,也是苏轼尊重人和自然的规律,从而对生命的尊重。
苏轼在人才观上还注重大节反对“过正”,反对“妄悖自然”的行为。“无妄”卦自始至终都含有深刻的“顺其自然”的意思,“妄”便是“妄悖自然”之行为,这一点多为前人所忽视。《东坡易传》在解这一卦时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反对“过正”,他认为在人才选拔上所谓“正”是在大节上正就行了,没必要强求小节,那些内在德行充实的人,往往会忽略外在的东西,不计较世人如何看待自己,所谓“古之为过正之行者,皆内不足而外慕者也。夫内足者,恃内而略外,不足者反之”。从这一点出发,他更反对那种求全责备、苛求小节的做法,认为那是以所谓“至正”为“药”而“毒天下”;“无妄’之世而有疾焉,是大正之世而未免乎小不正也,天下之有小不正,是养其大正也,乌可药哉!以‘无妄’为药,是以至正而毒天下,天下其谁安之?”这里苏轼反对“至正”和苛求小节。
苏轼还在“明夷”卦的解释中申明其关于人才在朝与在野、救世与出世等不同境遇下的处世观念:“夫君子有责于斯世,力能救则救之,六二之‘用拯’是也;力能正则正之,九三之‘南狩’是也。既不能救又不能正,则君子不敢辞其辱以私使其身,六五之‘箕子’是也。君子居‘明夷’之世,有责必有以塞之,无责必有以全其身而不失其正。”苏轼对人才是本着宽容宽厚的态度来对待的,如果这个人——君子在其位,“有责于斯世”有能力救世则要不吃劳苦的“救之”;如果有能力力挽狂瀾,则要不惧危难的“正之”;这种责权分明的主张是建立在对个人品性、能力之上的,因而显得更加合情合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重视的,只有每个人各显其能才能让世界更加美好。苏轼还谈到人才如果遇到昏聩的君主或者上司时应该怎样做,“近不明之君,而位非用事之地,虽以逊免可也。是故‘入其左腹,获其心意’,而君子莫之咎者,以去其门庭之速也。……身可辱也,而‘明不可息’者也。”苏轼认为如果遇见“不明之君”则尽可能快速的离开以保全自己的德性不致丢失,这是他深谙其中道理,自觉保存或者捍卫自身德行的另一种人生操练。王阳明的—句诗:“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是中国哲学努力的方向,同时是中国学者努力的方向,生活本身和思想本身是和合为一的,苏轼也不例外,他以自身经历恰如其分的践行了其自身的思想;其思想也必定因为自身的践行而流传后世。
首先苏轼的君子观是有别于传统儒家的,苏轼在《灵壁张氏园亭记》中讲到君子的仕与不仕:“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并赞美张氏之先君为子孙计之深谋远虑:“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是故筑室爇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冲,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冷成金先生在《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评价说:“这段话看似让人无所适从,实际上大有深意。苏轼借此教人不必屈己干仕,也不必矫情避仕;仕则仕,不仕则不仕,完全顺乎自然。不论仕与不仕,都必须保持个体的独立、自由。他不像白居易那样‘常于荣显日,已约林泉期’,而是居朝市不念山林,居山林不念朝市,不论是‘穷’是‘达’他都能既行‘兼济’,又行‘独善’,一切都置于自我发展的基础之上。”中国仕人多以儒家孔盂为宗师,以儒家精进精神为寄托,深信“学而优则仕”以及《大学》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为圣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苏轼在这里所表达的人才观不同于一般儒家的坚持,也不同于白居易的即使在荣达时亦留一双观望山林的眼睛;苏轼的人才观是充分尊重人自身的,只有充分尊重人的自身的发展,人才可能真正保持个体的独立和自由。
另一方面,苏轼非常注重君子的担当意识。对“谦”卦的解释中苏轼说:“直者曲之矫也,谦者骄之反也。皆非德之至也,故两直不相容,两谦不相使。”在解释九三么时认为“九三以‘劳谦’,而上下皆谦以应之,内则‘鸣谦’,外则‘谦’。其甚者则谦谦相追于无穷,相益不已。则夫所谓‘裒多益寡(减有余补不足)、称物平施’者,将使谁为之?若夫六五则不然,以为谦乎,则所居者刚也:以为骄乎,则所处者中也:惟不可得而谓之谦,不可得而为之骄,故五‘谦’莫不为之使也。求其所以能使此五谦者而无所有,故曰‘不富,以其邻’;至于侵伐而不为‘谦’,故曰‘利用侵伐’。莫不为之用者,故曰‘无不利’。”龙吟先生为此卦作评时说:“如果人们一味谦让,‘谦谦相追于无穷,相益不已’,那么就没有多寡之说,从而违反了‘物之不齐’的自然规律。因此只要顺应自然,符合时宜,发自至诚,可以不管谦与不谦,必要时候兴兵侵伐也不为过分,这与儒者们所一味赞扬的‘谦谦君子’的形象有所不同。”一味谦让与“物之不齐”的自然规律是相互悖谬的,而苏轼敢为天下先,敢于作出与通常儒者不同的见解,也是苏轼尊重人和自然的规律,从而对生命的尊重。
苏轼在人才观上还注重大节反对“过正”,反对“妄悖自然”的行为。“无妄”卦自始至终都含有深刻的“顺其自然”的意思,“妄”便是“妄悖自然”之行为,这一点多为前人所忽视。《东坡易传》在解这一卦时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反对“过正”,他认为在人才选拔上所谓“正”是在大节上正就行了,没必要强求小节,那些内在德行充实的人,往往会忽略外在的东西,不计较世人如何看待自己,所谓“古之为过正之行者,皆内不足而外慕者也。夫内足者,恃内而略外,不足者反之”。从这一点出发,他更反对那种求全责备、苛求小节的做法,认为那是以所谓“至正”为“药”而“毒天下”;“无妄’之世而有疾焉,是大正之世而未免乎小不正也,天下之有小不正,是养其大正也,乌可药哉!以‘无妄’为药,是以至正而毒天下,天下其谁安之?”这里苏轼反对“至正”和苛求小节。
苏轼还在“明夷”卦的解释中申明其关于人才在朝与在野、救世与出世等不同境遇下的处世观念:“夫君子有责于斯世,力能救则救之,六二之‘用拯’是也;力能正则正之,九三之‘南狩’是也。既不能救又不能正,则君子不敢辞其辱以私使其身,六五之‘箕子’是也。君子居‘明夷’之世,有责必有以塞之,无责必有以全其身而不失其正。”苏轼对人才是本着宽容宽厚的态度来对待的,如果这个人——君子在其位,“有责于斯世”有能力救世则要不吃劳苦的“救之”;如果有能力力挽狂瀾,则要不惧危难的“正之”;这种责权分明的主张是建立在对个人品性、能力之上的,因而显得更加合情合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重视的,只有每个人各显其能才能让世界更加美好。苏轼还谈到人才如果遇到昏聩的君主或者上司时应该怎样做,“近不明之君,而位非用事之地,虽以逊免可也。是故‘入其左腹,获其心意’,而君子莫之咎者,以去其门庭之速也。……身可辱也,而‘明不可息’者也。”苏轼认为如果遇见“不明之君”则尽可能快速的离开以保全自己的德性不致丢失,这是他深谙其中道理,自觉保存或者捍卫自身德行的另一种人生操练。王阳明的—句诗:“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这是中国哲学努力的方向,同时是中国学者努力的方向,生活本身和思想本身是和合为一的,苏轼也不例外,他以自身经历恰如其分的践行了其自身的思想;其思想也必定因为自身的践行而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