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到,教材选编了相当一部分经典名著作品。与此同时,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入人心,高中语文教学正在向整本书阅读的方向推進。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便出现了某些不和谐的情况,如教师与学生失“和”、学生与文本不“合”、学生不从更深层次思考为“何”,导致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此,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选择恰当的教法,有效创造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师生之“和”是和谐的前提
在教学实践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自己和学生是两股确保课堂和谐的重要互动力量,只有这两股力量的“和”,才能让课堂的和谐成为可能。虽然二者的矛盾一直存在,而且还会在特定时间出现一些变化,但它们都是可预期和可调节的,也就是说,当教与学双方存在矛盾时,对矛盾的调节是和谐课堂构建的必要做法。
以沈从文的代表作品《边城》的阅读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是当然的作品先行阅读者和教学先行指导者,因此,其自然拥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智慧,但若是教师试图把自己的体验和智慧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便会发现,自己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无法化解,学生会不领教师的情,他们更乐于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去认知作品。比较常见的情况是,阅读这篇小说时,教师乐于从作品和与作品相关联的环境着手,对小说的历史背景进行把握,对人情风俗、自然景物进行感受等,然而,学生比较习惯于把握故事情节。如果教师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变为学生的想法,肯定会发生适得其反的问题。为此,有先见之明的教师需要明确“和”的原则,主动与学生思维相融,先使学生自主选用阅读策略,接下来再把自己置于学生群体之中,以普通成员的身份介绍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此时不用做特别强调,学生便可自行分析哪种阅读策略效率更高。
实际上,对于选入高中教材的经典作品而言,不同个体在阅读学习时,均会有独立的感受,只要感受不脱离于教学主旨,那么,教师就要采取包容的态度,而不必强行要求学生这样做或者那样做,这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师生之间普遍存在的教学思维矛盾才不至于成为学生发展的障碍。
二、文本之“合”是和谐的保障
教师要注意到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合”,让学生在深入文本时自觉提升学科综合素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中学生对于学习对象的认知、学习策略的感受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据此,教师应当进行循序渐进的科学引导。按照笔者的观点,以“合”为标准的学生与文本交融极有必要,对于助力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帮助作用巨大,而若当学生和文本之间出现不“合”情况时,教师有必要及时指出来,并适度施以援手。
当教学《边城》这篇小说时,学生可在前期自主进行情节的梳理工作,并很容易发现,小说以翠翠和傩送、天保间的悲剧故事为主线。然而,若学生的认知止步于此,那么便不能说是真正认识到了小说的创作主旨,有失之于肤浅之嫌。也就是说,学生若主要以单一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与文本相合,并非真正的“合”,自然也便无法把握沈从文这篇小说创作的真实意图,陷入理解上的困境。为此,在教学的重要转捩点,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抓住教育机会,及时提醒学生转向,尝试探索和小说相关联的环境背景等要素,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小说文本,分析作者实际上是刻意营造了一个相对特殊的时代和地域环境——以世外桃源为标榜的湘西小城。
在此种先出乎文本之外,再重新回到文本之中的思维指导之下,学生将逐步体会到作品创作的目标,真正达到人与文合、读者与作者合的效果,明确本文在引导人们皈依自然本性方面的苦心孤诣。一般来说,当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学习鉴赏方面的指导至此,那么学生便可自然从原本偏离的航向中,重新找到全新的认知路径,从而也会更加自然地认识到,阅读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一方面需要积极理顺情节,另一方面也需要从环境等背景因素进行探讨,进而从更加和谐的角度,探求与创作主体相关的知识内容。
三、思考为“何”是和谐的升华
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教育原理和教育内容并未出现过大的变动,然而,教学形式和教学媒介的更新则有目共睹,特别是一些新教育媒介的广泛应用,更使对和谐课堂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教师应当在此视角之下,帮助学生解决是“何”、为“何”、如“何”等新问题,以便让课堂和谐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边城》为例,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探讨作品的全貌是什么样的问题。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将理解《边城》是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独有的风土人情和淡雅清纯的爱情故事,使人性的美好善良得到集中体现。然而受限于高中教材体例,课本并非全文收入,而只是节选了其中的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以新技术手段进行全文阅读,了解作品全貌,从而彻底解决是“何”这个问题。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探讨为“何”的问题,也就是通过有效策略逐个击破《边城》作品中的重点与难点。因为作者生活和成长背景的特殊性,直接造成了《边城》这篇小说具有极为浓郁的湘西地方特色、风土民情韵味,其中的一些重点意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给和谐课堂制造了障碍,像白塔、石磨、吊脚楼等,学生很难见到,男女对歌的形式也极为陌生,因此,故事为“何”演变便成为需要着重思考的难题。此时,教师可以利用湘西地理风光片的展示、沈从文其他作品的介入,让学生从不同方面窥见湘西的风俗全貌,使重点和难点得到化解,从而为阅读学习障碍的破除提供助力。
再者,为了让和谐课堂进一步升华,教师可带领学生思考如“何”的问题,对于《边城》而言,即从意象的角度做出进一步探讨,明确意象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像作品中提到的爷爷在青山碧水白塔下唱着民歌摇着橹,以及翠翠在明月窗前眼眸闪亮等,都可以成为意境探索的重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提示下,对意境与人物关系,意境与情节发展关系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融入个人的独特理解。
总之,出于构建高中语文和谐课堂的需求,一些与文本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便不能不考虑,而破解这些问题,使是“何”、为“何”、如“何”等类型的问题不再成为学生认知的障碍,是课堂顺畅与和谐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诚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但相信广大教师只要能坚持和谐理念,主动推进自我和学生、学生和文本、学生和教育媒介的融洽,在“和”、“合”、“何”三个视角做出努力,势必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进步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立发中学(226600)
一、师生之“和”是和谐的前提
在教学实践之中,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自己和学生是两股确保课堂和谐的重要互动力量,只有这两股力量的“和”,才能让课堂的和谐成为可能。虽然二者的矛盾一直存在,而且还会在特定时间出现一些变化,但它们都是可预期和可调节的,也就是说,当教与学双方存在矛盾时,对矛盾的调节是和谐课堂构建的必要做法。
以沈从文的代表作品《边城》的阅读教学为例,在课堂上,教师是当然的作品先行阅读者和教学先行指导者,因此,其自然拥有独特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智慧,但若是教师试图把自己的体验和智慧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便会发现,自己和学生之间的矛盾无法化解,学生会不领教师的情,他们更乐于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去认知作品。比较常见的情况是,阅读这篇小说时,教师乐于从作品和与作品相关联的环境着手,对小说的历史背景进行把握,对人情风俗、自然景物进行感受等,然而,学生比较习惯于把握故事情节。如果教师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变为学生的想法,肯定会发生适得其反的问题。为此,有先见之明的教师需要明确“和”的原则,主动与学生思维相融,先使学生自主选用阅读策略,接下来再把自己置于学生群体之中,以普通成员的身份介绍自己的看法和做法,此时不用做特别强调,学生便可自行分析哪种阅读策略效率更高。
实际上,对于选入高中教材的经典作品而言,不同个体在阅读学习时,均会有独立的感受,只要感受不脱离于教学主旨,那么,教师就要采取包容的态度,而不必强行要求学生这样做或者那样做,这是一种“和而不同”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下,师生之间普遍存在的教学思维矛盾才不至于成为学生发展的障碍。
二、文本之“合”是和谐的保障
教师要注意到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合”,让学生在深入文本时自觉提升学科综合素养。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高中学生对于学习对象的认知、学习策略的感受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据此,教师应当进行循序渐进的科学引导。按照笔者的观点,以“合”为标准的学生与文本交融极有必要,对于助力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帮助作用巨大,而若当学生和文本之间出现不“合”情况时,教师有必要及时指出来,并适度施以援手。
当教学《边城》这篇小说时,学生可在前期自主进行情节的梳理工作,并很容易发现,小说以翠翠和傩送、天保间的悲剧故事为主线。然而,若学生的认知止步于此,那么便不能说是真正认识到了小说的创作主旨,有失之于肤浅之嫌。也就是说,学生若主要以单一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与文本相合,并非真正的“合”,自然也便无法把握沈从文这篇小说创作的真实意图,陷入理解上的困境。为此,在教学的重要转捩点,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抓住教育机会,及时提醒学生转向,尝试探索和小说相关联的环境背景等要素,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小说文本,分析作者实际上是刻意营造了一个相对特殊的时代和地域环境——以世外桃源为标榜的湘西小城。
在此种先出乎文本之外,再重新回到文本之中的思维指导之下,学生将逐步体会到作品创作的目标,真正达到人与文合、读者与作者合的效果,明确本文在引导人们皈依自然本性方面的苦心孤诣。一般来说,当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学习鉴赏方面的指导至此,那么学生便可自然从原本偏离的航向中,重新找到全新的认知路径,从而也会更加自然地认识到,阅读教材中的经典文学作品,一方面需要积极理顺情节,另一方面也需要从环境等背景因素进行探讨,进而从更加和谐的角度,探求与创作主体相关的知识内容。
三、思考为“何”是和谐的升华
当前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教育原理和教育内容并未出现过大的变动,然而,教学形式和教学媒介的更新则有目共睹,特别是一些新教育媒介的广泛应用,更使对和谐课堂的研究有了新的视角。教师应当在此视角之下,帮助学生解决是“何”、为“何”、如“何”等新问题,以便让课堂和谐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
以《边城》为例,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探讨作品的全貌是什么样的问题。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将理解《边城》是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独有的风土人情和淡雅清纯的爱情故事,使人性的美好善良得到集中体现。然而受限于高中教材体例,课本并非全文收入,而只是节选了其中的片段。教师可要求学生以新技术手段进行全文阅读,了解作品全貌,从而彻底解决是“何”这个问题。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探讨为“何”的问题,也就是通过有效策略逐个击破《边城》作品中的重点与难点。因为作者生活和成长背景的特殊性,直接造成了《边城》这篇小说具有极为浓郁的湘西地方特色、风土民情韵味,其中的一些重点意象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很大,给和谐课堂制造了障碍,像白塔、石磨、吊脚楼等,学生很难见到,男女对歌的形式也极为陌生,因此,故事为“何”演变便成为需要着重思考的难题。此时,教师可以利用湘西地理风光片的展示、沈从文其他作品的介入,让学生从不同方面窥见湘西的风俗全貌,使重点和难点得到化解,从而为阅读学习障碍的破除提供助力。
再者,为了让和谐课堂进一步升华,教师可带领学生思考如“何”的问题,对于《边城》而言,即从意象的角度做出进一步探讨,明确意象是如何为主题服务的,像作品中提到的爷爷在青山碧水白塔下唱着民歌摇着橹,以及翠翠在明月窗前眼眸闪亮等,都可以成为意境探索的重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提示下,对意境与人物关系,意境与情节发展关系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过程中充分融入个人的独特理解。
总之,出于构建高中语文和谐课堂的需求,一些与文本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便不能不考虑,而破解这些问题,使是“何”、为“何”、如“何”等类型的问题不再成为学生认知的障碍,是课堂顺畅与和谐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诚然面临着很多困难,但相信广大教师只要能坚持和谐理念,主动推进自我和学生、学生和文本、学生和教育媒介的融洽,在“和”、“合”、“何”三个视角做出努力,势必可以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进步提供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市立发中学(226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