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迅速发展、人才倍增的新时代,重点大学培养高等专业人才值得关注,但也不能忽视高职院校对技术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会益处多多。从高职院校的角度而言,二者合作会扩大高职院校的声誉,对树立高职院校的办学形象具有很大的帮助;从专业市场角度而言,二者良好合作,高职院校技术人才可以随时为专业市场服务,使专业市场人才资源源源不断,能切实有效地解决专业市场人才短缺的问题。专业市场专家和技术人员可以在指导学生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为参与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职教育主要以理论知识教育为主,虽然有实践机会,但是不如专业市场的实践范围广泛,高职学生需要在专业市场的大环境中锻炼技术、熟练知识,这对专业技术人才的专业培养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具有必然性。
一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的必要性
(一)专业人才合作培养
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理论知识较为深厚,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则是注重人才的专业性、实践性和技术性,这对于专业市场对职业岗位的需求有很大的益处,这样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能较快适应专业市场的专业人才需要,在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占有相当大的优势,能尽快适应专业市场的发展。专业市场和高职院校合作培养的人才,是集理论、实践、建设、管理等于一体的专业技术人才,这种人才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无法达到要求的,需要专业市场依据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用人需求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和高职院校联合教育合作培养,有些专业工作岗位需要培训哪些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都要专业市场提供相应信息,必要时还要组织专家到学校指导学生或者是专家引领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现场指导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在培养期间要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计划,在有计划的方案下,有条不紊地操作执行,使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直接面向专业市场,有力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就业率。
(二)职业教育合作共赢
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却异军突起,受到全社会的瞩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高职院校创办之初就把职业导向放在首要地位,和专业市场联手合作共同培养关键岗位急需人才。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模式可以提升高职办学活力和特色,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可使高职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和工作实际,使学生在工学结合的良性环境中获得进步和发展。可以说,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是高职培养人才和专业市场单位发展需求相结合的真实体现。
(三)应用才能合作发展
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各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实验实训和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职业院校和专业市场直接联姻,共同打造特色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师生的共识。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就是高职培养这种特色教师队伍的关键性环节和重要模式,学校聘请专业市场单位人员做兼职教师,再派出教师到专业市场单位进行一线锻炼,这样有利于提高高职办学质量,与高职教育的目标相一致。
二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模式的构建
(一)双方共建模式
1共建发展目标
共建发展目标是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模式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双方联合商议、联合互动,为培养市场实用型人才共同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高职院校领导与专业市场负责人共同成立合作委员会,根据专业市场行业的岗位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力争做到切实可行、科学合理。
2共建发展计划
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只有目标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制定周密、详实的计划,高职院校要针对专业市场对人才的各方面要求以及所在行业专家和学者的建议,确定相关课程,制定专门的实验学习计划,以及后期学业考试就业分配情况等。
3共建学习课程
有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对于专业市场来说实用性不大或者说存在疏漏,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依据专业市场规定建设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有效开发专业教材。不同行业的职业教育课程都可以编入课程计划之中,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团结进取精神。
4共建教学课堂
双方共同建设教学课堂。在高职院校是班级教育教学课堂,在专业市场就是不同岗位的工作学习现场,在学校可以聘请专业市场中的行业权威为高职学生讲座,有针对性地解决本行业中的一些实践问题;专业市场还可以为广大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创新学习基地,发展高职学生骨干力量。另外还要调动专业市场行业中的骨干力量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5共建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分别抽取教学骨干教师和各部门技术精英组成专业师资队伍,高职院校教师指导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精英指导业务实践,使高职院校学生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
(二)教育就业对接模式
1提高对接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意识决定行为。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就业对接模式建构中要提高对接意识,双方是以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为宗旨,不能理解为只是和专业市场合作就业,因此要纠正对接意识,把握好行动方向。
2加大对接权力
合作对接是为了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发展技能,但在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地位处于弱势状态,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权力的争取,使专业市场各部门能按照教育教学的办学规律进行合作,有效促进双方合作,加大学生就业稳定性。
3加强对接课程
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的最终宗旨是要更好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该按照“信任一个岗位,适应一群岗位”的标准来进行课程设置,而不是以合作专业市场的需求为标准来设置课程。学校应该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偏重于合作专业市场涉及的技术,这样设置的课程才会满足“立足一个行业,突出一个专业市场”的要求。同样,学生考核也必须遵守“立足一个行业,突出一个专业市场”的标准。 4渗透对接文化
文化是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都需要具备的,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优良的品质、合作精神和沟通、创新能力等。在专业市场工作岗位需要具备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具有熟练的社交沟通能力和业务创新精神。学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为了更好地到专业市场大展宏图,展现人文品质魅力。
5强化对接理论
任何技术都是在专业的理论指导之下的,没有理论知识的储备,不可能较快地吸收和理解技术,因此,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的合作需要强化理论对接。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提高动手操作技巧,常常减少正常理论教学课时,这种做法大大削减了学生掌握技术、熟练操作的理解层次,致使理论学不到位,专业市场技术理解效率下降,因此,要想业务高效、能力高水平,一定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
6实现对接就业
学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高职学生就业有其特殊性。为了使学生顺利就业,各高职院校必须组织专门的队伍对学生就业工作进行系统研究,负责就业指导的高校教师必须坚持市场调研,摸清行业新技术和新要求,反馈给教学部门,教学部门根据就业部门反馈的信息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并将之落实到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过程中。在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的过程中训练新技术,使学生掌握新技能,从而让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三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效益分析
(一)学校效益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模式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制定方案和学习实验、见习实习等都有专业市场的管理人员参与,这些管理和技术人员对生产技术的更新都了如指掌,能促进学生在实践中直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少走弯路,使工作效率更高、更快,这就使学校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强化了学以致用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专业市场效益
专业市场在和高职院校合作中,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知识资源,对各个部门的员工进行理论培训,使很多理论知识不足的员工丰富知识,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另外融合大学的思想素质教育,促进广大员工提升自身修养,提高职业道德,丰富专业市场的人文文化。
(三)学生效益
在双方的合作模式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收益也是很多的,既能在学校学到更多的知识,又能在专业市场进行实践,所谓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双丰收,在专业市场的实训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使学生更快地成为国家需要的高新技术人才,而且就业率和普通高等教育大学相比是极高的。
四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的长效机制
建立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无缝对接的长效机制,通过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开展订单式教育,将专业市场的智力资源直接引入教育过程,专业市场成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为专业市场提供优质的定向培训服务,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完善互惠互利、互动共建的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长效机制,促进学校与专业市场的相互协调发展。搭建职教集团平台,建立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组织机制;加强校企师资合作,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注重学校专业建设,探索专业内涵发展机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政策支持。总之,建立专业市场与高校之间的人才供需对话对接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的教育输出问题和专业市场所需的人才问题。
参考文献
[1]戴勇,承剑芬.对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5(1).
[2]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
[3]袁红.企校继续教育合作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51-52.
[4]赵茹香,吕刚.校企(研)继续教育合作促进科技创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8):63-64.
[5]王振洪,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Z1).
一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的必要性
(一)专业人才合作培养
普通高等教育的毕业生理论知识较为深厚,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则是注重人才的专业性、实践性和技术性,这对于专业市场对职业岗位的需求有很大的益处,这样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能较快适应专业市场的专业人才需要,在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占有相当大的优势,能尽快适应专业市场的发展。专业市场和高职院校合作培养的人才,是集理论、实践、建设、管理等于一体的专业技术人才,这种人才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无法达到要求的,需要专业市场依据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用人需求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和高职院校联合教育合作培养,有些专业工作岗位需要培训哪些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都要专业市场提供相应信息,必要时还要组织专家到学校指导学生或者是专家引领学生到具体工作岗位现场指导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在培养期间要制定长远目标和近期计划,在有计划的方案下,有条不紊地操作执行,使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直接面向专业市场,有力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专业技术人才就业率。
(二)职业教育合作共赢
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方面却异军突起,受到全社会的瞩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高职院校创办之初就把职业导向放在首要地位,和专业市场联手合作共同培养关键岗位急需人才。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模式可以提升高职办学活力和特色,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实际需求,可使高职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和工作实际,使学生在工学结合的良性环境中获得进步和发展。可以说,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是高职培养人才和专业市场单位发展需求相结合的真实体现。
(三)应用才能合作发展
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各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实验实训和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职业院校和专业市场直接联姻,共同打造特色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师生的共识。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就是高职培养这种特色教师队伍的关键性环节和重要模式,学校聘请专业市场单位人员做兼职教师,再派出教师到专业市场单位进行一线锻炼,这样有利于提高高职办学质量,与高职教育的目标相一致。
二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模式的构建
(一)双方共建模式
1共建发展目标
共建发展目标是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模式中较为关键的一环,双方联合商议、联合互动,为培养市场实用型人才共同建立科学合理的目标。高职院校领导与专业市场负责人共同成立合作委员会,根据专业市场行业的岗位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力争做到切实可行、科学合理。
2共建发展计划
在培养专业人才方面只有目标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制定周密、详实的计划,高职院校要针对专业市场对人才的各方面要求以及所在行业专家和学者的建议,确定相关课程,制定专门的实验学习计划,以及后期学业考试就业分配情况等。
3共建学习课程
有很多高职院校的课程对于专业市场来说实用性不大或者说存在疏漏,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依据专业市场规定建设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有效开发专业教材。不同行业的职业教育课程都可以编入课程计划之中,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发展,有效提高学生的团结进取精神。
4共建教学课堂
双方共同建设教学课堂。在高职院校是班级教育教学课堂,在专业市场就是不同岗位的工作学习现场,在学校可以聘请专业市场中的行业权威为高职学生讲座,有针对性地解决本行业中的一些实践问题;专业市场还可以为广大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创新学习基地,发展高职学生骨干力量。另外还要调动专业市场行业中的骨干力量指导学生实践操作。
5共建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为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分别抽取教学骨干教师和各部门技术精英组成专业师资队伍,高职院校教师指导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精英指导业务实践,使高职院校学生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
(二)教育就业对接模式
1提高对接意识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出,意识决定行为。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就业对接模式建构中要提高对接意识,双方是以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为宗旨,不能理解为只是和专业市场合作就业,因此要纠正对接意识,把握好行动方向。
2加大对接权力
合作对接是为了高职院校学生更好地发展技能,但在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地位处于弱势状态,面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加大对权力的争取,使专业市场各部门能按照教育教学的办学规律进行合作,有效促进双方合作,加大学生就业稳定性。
3加强对接课程
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的最终宗旨是要更好地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应该按照“信任一个岗位,适应一群岗位”的标准来进行课程设置,而不是以合作专业市场的需求为标准来设置课程。学校应该以行业标准为基础,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偏重于合作专业市场涉及的技术,这样设置的课程才会满足“立足一个行业,突出一个专业市场”的要求。同样,学生考核也必须遵守“立足一个行业,突出一个专业市场”的标准。 4渗透对接文化
文化是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都需要具备的,高职院校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具备优良的品质、合作精神和沟通、创新能力等。在专业市场工作岗位需要具备尽职尽责、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工作精神,具有熟练的社交沟通能力和业务创新精神。学校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是为了更好地到专业市场大展宏图,展现人文品质魅力。
5强化对接理论
任何技术都是在专业的理论指导之下的,没有理论知识的储备,不可能较快地吸收和理解技术,因此,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的合作需要强化理论对接。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提高动手操作技巧,常常减少正常理论教学课时,这种做法大大削减了学生掌握技术、熟练操作的理解层次,致使理论学不到位,专业市场技术理解效率下降,因此,要想业务高效、能力高水平,一定要有深厚的理论知识。
6实现对接就业
学生就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高职学生就业有其特殊性。为了使学生顺利就业,各高职院校必须组织专门的队伍对学生就业工作进行系统研究,负责就业指导的高校教师必须坚持市场调研,摸清行业新技术和新要求,反馈给教学部门,教学部门根据就业部门反馈的信息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并将之落实到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过程中。在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的过程中训练新技术,使学生掌握新技能,从而让学生能够顺利就业。
三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效益分析
(一)学校效益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模式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制定方案和学习实验、见习实习等都有专业市场的管理人员参与,这些管理和技术人员对生产技术的更新都了如指掌,能促进学生在实践中直接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少走弯路,使工作效率更高、更快,这就使学校的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强化了学以致用的办学思想,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二)专业市场效益
专业市场在和高职院校合作中,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知识资源,对各个部门的员工进行理论培训,使很多理论知识不足的员工丰富知识,提高各部门的工作效率;另外融合大学的思想素质教育,促进广大员工提升自身修养,提高职业道德,丰富专业市场的人文文化。
(三)学生效益
在双方的合作模式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收益也是很多的,既能在学校学到更多的知识,又能在专业市场进行实践,所谓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双丰收,在专业市场的实训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使学生更快地成为国家需要的高新技术人才,而且就业率和普通高等教育大学相比是极高的。
四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的长效机制
建立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无缝对接的长效机制,通过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开展订单式教育,将专业市场的智力资源直接引入教育过程,专业市场成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为专业市场提供优质的定向培训服务,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完善互惠互利、互动共建的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长效机制,促进学校与专业市场的相互协调发展。搭建职教集团平台,建立高职院校和专业市场合作组织机制;加强校企师资合作,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注重学校专业建设,探索专业内涵发展机制;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政策支持。总之,建立专业市场与高校之间的人才供需对话对接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我国的教育输出问题和专业市场所需的人才问题。
参考文献
[1]戴勇,承剑芬.对高职院校开展“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再认识[J].职教论坛,2005(1).
[2]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
[3]袁红.企校继续教育合作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51-52.
[4]赵茹香,吕刚.校企(研)继续教育合作促进科技创新[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8):63-64.
[5]王振洪,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