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郑抗2008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MMD为母本,XBBM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无籽西瓜新品种。中晚熟,果实发育期36~39d。生长势强,抗枯萎病,耐湿性好。单果质量5~8kg,普通栽培667m2产量5000kg左右,温室嫁接栽培产量在6000kg以上。果实圆球形,墨绿色果皮覆暗齿条带,外形美观,不容易畸形:瓜瓤大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以上,近皮部8.5%以上;瓤质硬脆,白秕籽小、少,风味好,品质优。极耐贮运,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关键词:无籽西瓜;新品种;郑抗2008:抗病
1 育种目标
三倍体无籽西瓜具有杂种优势和多倍体优势,抗病,耐湿,优质,无籽,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欢迎,全国无籽西瓜面积从1990年的6666.7hm2发展到2009年的21.67万hm2以上。继蜜枚无籽1号、黑蜜5号、雪峰花皮无籽、洞庭1号、广西5号等品种之后,近年又相继推出了郑抗无籽5号、郑抗无籽3号、郑抗无籽1号、津蜜20、雪峰全新花皮、翠宝5号、暑宝、洞庭3号等各类无籽西瓜品种。笔者近年也选育出各种花色及功能性的无籽西瓜新品种,诸如流星雨无籽、黄玫瑰无籽、金太阳无籽1号等。目前无籽西瓜生产栽培方式主要为露地中晚熟栽培,黑皮中晚熟无籽西瓜品种为主栽品种,也是目前国内产销地喜欢的流行品种,但抗枯萎病的无籽西瓜品种还较少。
笔者参加了“十五”国家“863”计划课题“优质抗病西瓜种质创新技术及新品种选育”、“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优质多抗专用西瓜甜瓜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就是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利用杂交、回交、多亲复合杂交、辐射突变等育种技术以及复合抗病、抗逆、生态鉴定筛选技术,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高效创制出一批抗病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西瓜育种材料,利用其选育出抗病无籽西瓜新品种。
2 亲本来源
2.1 母本四倍体西瓜
用0.2%秋水仙素水溶液浸渍固定品种胚芽的方法获得四倍体。1994年开始从诸多本项目诱变的四倍体西瓜中选出2个果皮黑色、性状相似的品系进行杂交,然后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出母本MMD。生长势较中等,易坐果,雌花着生密,抗病耐湿性好。果实圆球形,纯黑皮,覆蜡粉;瓜瓤鲜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5%以上,近皮部9%以上,瓤质硬脆;单瓜种子数60~80粒。
2.2 父本二倍体西瓜
2000年,笔者开始利用高抗枯萎病的二倍体西瓜Sugarlee和91E18杂交,杂交一代经2次连续回交、分离、选优并自交纯合8代选育成父本XBBM。果实圆形,花皮,红瓤,瓤质硬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0%,品质佳;生长势中等,综合性状优,中抗枯萎病。
3 试验结果
3.1 三倍体杂交组合配制及组合鉴定
2003年在海南以优质MMD四倍体西瓜为母本,5个抗枯萎病二倍体西瓜单系为父本,共配制5个三倍体组合。2004年进行田间组合鉴定试验。试验地为肥力水平较低的沙质土,施肥水平中等。冷床育苗,小区栽培,小区面积14.4m2,行、株距为1.8m×0.5m,3次重复。试验结果列于表1、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1)熟性。5个三倍体组合均为中晚熟品种,果实发育期35~38d。MMD×XBBM果实发育期35d。(2)产量因子和产量。MMD×M3、MMD×XBBM和MMD×Y23个组合易坐果,坐果指数均超过1.3。由果实大小和坐果指数构成的单株产量,MMD×XBBM最高,667m2产量5557.5kg;MMD×m2产量最低,667m2产量3468.3kg。(3)果实外观。5个组合均为圆形。果皮颜色均呈墨绿色;果皮硬,硬度都在20kg·cm-2以上;果皮厚度以MMD×XBBM最薄。(4)果实品质。5个组合瓜瓤均为脆瓤,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均超过10%,其中MMD×m2最高,MMD×XBBM接近12%。无籽性5个组合差异较大,MMD×M3和MMD×XBBM白秕籽小而少,无着色秕籽,其余3个组合白秕籽虽不大,但着色秕籽率在10%~20%。
由以上分析可见,MMD×XBBM组合产量最高,皮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高,且坐果习性好,无籽性好,品质佳,是5个组合中综合性状最好的组合,为中选组合。2006年命名为郑抗2008。
3.2 抗枯萎病比较试验
200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牟试验地对郑抗2008无籽西瓜品种进行了田间枯萎病抗性鉴定。在连续重茬4年的西瓜试验田中种植,以高抗枯萎病品种Calhoun Gray作抗病品种对照,调查结果Calhoun Gray枯萎病死株率为9%,郑抗2008枯萎病死株率为19.5%,表明郑抗2008对枯萎病抗性强。
3.3 江西省西瓜新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郑抗2008参加了2008-2009年江西省西瓜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在2009年同步进行)。2008年江西省西瓜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郑抗2008为中晚熟品种,单果质量4.9kg,折合667m2产量2779kg。果实发育期32d,植株生长势中强,抗病性中强,易坐果,坐果指数1.8。商品果率94.3%,整齐度好;果实圆球形,果皮深绿覆墨绿齿条带;果实无空心,瓜瓤大红色,瓤质脆,纤维细,汁液多,口感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3%,边部5.9%:果皮厚度1.7cm。耐贮运性好。2009年江西省西瓜新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郑抗2008为中晚熟无籽西瓜品种,果实发育期35d。平均单果质量5.2kg,折合667m2产量3317kg。比对照黑蜜2号增产35.06%。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强,坐果指数1.88,商品果率92.0%,整齐度较好。果实圆球形,果皮深绿色覆墨绿齿条带;果实不空心,瓜瓤大红色,瓤质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3%,边部6.8%;果皮厚度1.9cm,耐贮运性好。2年平均667m2产量3048kg,比对照黑蜜2号增产24.8%。2010年通过江西省西瓜品种审定。
4 生产示范与推广
从2006年起在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山东等地进行生产试种与推广,4年内累计试种与推广3333hm2,各地普遍反映郑抗2008有以下优点:(1)对枯萎病抗性强。郑抗2008在山东、江西、河南、安徽等地可以连续种植3~4年,耐重茬。(2)耐湿性好。南方各省普遍反映在南方多雨条件下,郑抗2008生长旺盛,病害少,易坐果,产量仍保持一定 的水平。北方各省反映在灌溉后遇几天连雨,不会发生死秧和僵果现象。(3)商品果率高。该品种生长势一致,坐果整齐,不容易畸形、空心。(4)产量高。具1株多果和多次结果习性,丰产性好,单果质量5.5~8.5kg,667m2产量5500kg以上。(5)品质优。瓜瓤红色,质硬脆,不空心,不倒瓤,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在正常栽培条件下,白秕籽小而少,无着色秕籽,综合性状好。(6)果皮韧,瓜瓤硬,耐贮运性好。可远销。
5 品种特征特性
郑抗2008为三倍体无籽西瓜,中晚熟品种。种子短椭圆形,千粒质量65g左右。种子发芽率85%。95%,成苗率95%。植株茎蔓粗壮,叶片较大,为心形缺刻叶,叶色深绿。果实圆球形,深绿果皮覆墨绿齿条带,覆蜡粉。外形美观。果皮厚度1.2cm左右,硬度大于20kg·cm-1。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5%以上,管理得当可达12.5%,近皮部在8.5%以上。瓜瓤大红色,瓤质硬脆,剖面好,白秕籽小、少,汁液多,不空心,不倒瓤,口感风味好。品质优。果实整齐度好,极耐贮藏和运输。全生育期100-110d,果实发育期36~39d,主蔓第6~8节着生第1朵雌花,以后每隔6~7节着生1朵雌花,分枝能力中等,具1株多果和多次结果习性。植株生长势强。抗病耐湿,雌花外表正常,必须以适宜二倍体西瓜雄花授粉方可结无籽果实。以主蔓第2~4雌花或侧蔓第2~3雌花结瓜最好。单果质量最大可达10kg,普通栽培667m2产量5000kg左右,嫁接栽培在6000kg以上。抗病耐湿。适应性强,对枯萎病抗性强,可适度重茬。
6 栽培注意事项
郑抗2008西瓜品种为中晚熟品种,栽培技术同一般三倍体无籽西瓜栽培技术。根据品种特点,需注意以下几点:(1)因其生长势强,可适当稀植,南方多雨地区和温室嫁接栽培,667m2定植400~500株。(2)选留第3、第4朵雌花所结果实,果大、质优。慎用坐果灵等生长调节剂。(3)加强肥水管理。在肥水充足前提下,掌握“二促一控”原则,即苗期和果实膨大期合理增施肥水,促进幼苗生长和果实膨大,开花授粉期合理控施肥水,抑制植株生长,促进结果,合理坐果,减少畸形果。(4)果实采收适宜时期为九至十成熟,避免生瓜上市。
参考文献
[1]刘君璞,许勇,孙小武,等.我国西瓜甜瓜产业“十一五”的展望及建议[J].中国瓜菜,2006(1):1—3.
[2]刘文革.我国无籽西瓜产业发展状况与对策[J].长江蔬菜(学术版),2010(8):121—127.
[3]孙小武.中国无子西瓜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Liu Wen-ge,Yan Zhi-hang,Zhao Sheng-jie,et a1.Triploid seed-less watermelon production in China[M].cucurbitaceae,2006.
[5]刘文革,谭素英,阎志红,等黑皮大果无籽西瓜新品种郑抗无籽5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06(3):12—15.
[6]戴照义,郭凤领,李金泉,等.无籽西瓜新品种鄂西瓜12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7(5):37—38.
[7]焦定量,段爱民,张艳宁,等.无籽西瓜新品种津蜜20的选育[J].中国瓜菜,2006(3):16—19.
[8]刘文革,阎志红,何楠,等.高产优质西瓜新品种郑抗无籽8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08,21(5):21—25.
[9]刘文革,阎志红,赵胜杰,等.流星雨无籽西瓜新品种的选育[J].中国瓜菜.2007(6):17—19.
[10]刘文革,阎志红,赵胜杰,等.高维生素C、瓜氨酸含量小果型西瓜新品种黄玫瑰无籽1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09,22(4):18—21.
[11]King S R,Davis A R,Liu Wen-ge,et a1.Grafting for Disease Resis— tance[J].HortScience,2008,43(6):1673—1676.
关键词:无籽西瓜;新品种;郑抗2008:抗病
1 育种目标
三倍体无籽西瓜具有杂种优势和多倍体优势,抗病,耐湿,优质,无籽,深受种植者和消费者欢迎,全国无籽西瓜面积从1990年的6666.7hm2发展到2009年的21.67万hm2以上。继蜜枚无籽1号、黑蜜5号、雪峰花皮无籽、洞庭1号、广西5号等品种之后,近年又相继推出了郑抗无籽5号、郑抗无籽3号、郑抗无籽1号、津蜜20、雪峰全新花皮、翠宝5号、暑宝、洞庭3号等各类无籽西瓜品种。笔者近年也选育出各种花色及功能性的无籽西瓜新品种,诸如流星雨无籽、黄玫瑰无籽、金太阳无籽1号等。目前无籽西瓜生产栽培方式主要为露地中晚熟栽培,黑皮中晚熟无籽西瓜品种为主栽品种,也是目前国内产销地喜欢的流行品种,但抗枯萎病的无籽西瓜品种还较少。
笔者参加了“十五”国家“863”计划课题“优质抗病西瓜种质创新技术及新品种选育”、“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优质多抗专用西瓜甜瓜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就是通过技术集成创新,利用杂交、回交、多亲复合杂交、辐射突变等育种技术以及复合抗病、抗逆、生态鉴定筛选技术,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高效创制出一批抗病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西瓜育种材料,利用其选育出抗病无籽西瓜新品种。
2 亲本来源
2.1 母本四倍体西瓜
用0.2%秋水仙素水溶液浸渍固定品种胚芽的方法获得四倍体。1994年开始从诸多本项目诱变的四倍体西瓜中选出2个果皮黑色、性状相似的品系进行杂交,然后经多代自交、分离、选育出母本MMD。生长势较中等,易坐果,雌花着生密,抗病耐湿性好。果实圆球形,纯黑皮,覆蜡粉;瓜瓤鲜红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5%以上,近皮部9%以上,瓤质硬脆;单瓜种子数60~80粒。
2.2 父本二倍体西瓜
2000年,笔者开始利用高抗枯萎病的二倍体西瓜Sugarlee和91E18杂交,杂交一代经2次连续回交、分离、选优并自交纯合8代选育成父本XBBM。果实圆形,花皮,红瓤,瓤质硬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0%,品质佳;生长势中等,综合性状优,中抗枯萎病。
3 试验结果
3.1 三倍体杂交组合配制及组合鉴定
2003年在海南以优质MMD四倍体西瓜为母本,5个抗枯萎病二倍体西瓜单系为父本,共配制5个三倍体组合。2004年进行田间组合鉴定试验。试验地为肥力水平较低的沙质土,施肥水平中等。冷床育苗,小区栽培,小区面积14.4m2,行、株距为1.8m×0.5m,3次重复。试验结果列于表1、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1)熟性。5个三倍体组合均为中晚熟品种,果实发育期35~38d。MMD×XBBM果实发育期35d。(2)产量因子和产量。MMD×M3、MMD×XBBM和MMD×Y23个组合易坐果,坐果指数均超过1.3。由果实大小和坐果指数构成的单株产量,MMD×XBBM最高,667m2产量5557.5kg;MMD×m2产量最低,667m2产量3468.3kg。(3)果实外观。5个组合均为圆形。果皮颜色均呈墨绿色;果皮硬,硬度都在20kg·cm-2以上;果皮厚度以MMD×XBBM最薄。(4)果实品质。5个组合瓜瓤均为脆瓤,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均超过10%,其中MMD×m2最高,MMD×XBBM接近12%。无籽性5个组合差异较大,MMD×M3和MMD×XBBM白秕籽小而少,无着色秕籽,其余3个组合白秕籽虽不大,但着色秕籽率在10%~20%。
由以上分析可见,MMD×XBBM组合产量最高,皮薄,中心可溶性固形物高,且坐果习性好,无籽性好,品质佳,是5个组合中综合性状最好的组合,为中选组合。2006年命名为郑抗2008。
3.2 抗枯萎病比较试验
2008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牟试验地对郑抗2008无籽西瓜品种进行了田间枯萎病抗性鉴定。在连续重茬4年的西瓜试验田中种植,以高抗枯萎病品种Calhoun Gray作抗病品种对照,调查结果Calhoun Gray枯萎病死株率为9%,郑抗2008枯萎病死株率为19.5%,表明郑抗2008对枯萎病抗性强。
3.3 江西省西瓜新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
郑抗2008参加了2008-2009年江西省西瓜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在2009年同步进行)。2008年江西省西瓜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郑抗2008为中晚熟品种,单果质量4.9kg,折合667m2产量2779kg。果实发育期32d,植株生长势中强,抗病性中强,易坐果,坐果指数1.8。商品果率94.3%,整齐度好;果实圆球形,果皮深绿覆墨绿齿条带;果实无空心,瓜瓤大红色,瓤质脆,纤维细,汁液多,口感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3%,边部5.9%:果皮厚度1.7cm。耐贮运性好。2009年江西省西瓜新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结果:郑抗2008为中晚熟无籽西瓜品种,果实发育期35d。平均单果质量5.2kg,折合667m2产量3317kg。比对照黑蜜2号增产35.06%。植株生长势强,抗病性强,坐果指数1.88,商品果率92.0%,整齐度较好。果实圆球形,果皮深绿色覆墨绿齿条带;果实不空心,瓜瓤大红色,瓤质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3%,边部6.8%;果皮厚度1.9cm,耐贮运性好。2年平均667m2产量3048kg,比对照黑蜜2号增产24.8%。2010年通过江西省西瓜品种审定。
4 生产示范与推广
从2006年起在河南、湖北、江西、江苏、安徽、山东等地进行生产试种与推广,4年内累计试种与推广3333hm2,各地普遍反映郑抗2008有以下优点:(1)对枯萎病抗性强。郑抗2008在山东、江西、河南、安徽等地可以连续种植3~4年,耐重茬。(2)耐湿性好。南方各省普遍反映在南方多雨条件下,郑抗2008生长旺盛,病害少,易坐果,产量仍保持一定 的水平。北方各省反映在灌溉后遇几天连雨,不会发生死秧和僵果现象。(3)商品果率高。该品种生长势一致,坐果整齐,不容易畸形、空心。(4)产量高。具1株多果和多次结果习性,丰产性好,单果质量5.5~8.5kg,667m2产量5500kg以上。(5)品质优。瓜瓤红色,质硬脆,不空心,不倒瓤,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在正常栽培条件下,白秕籽小而少,无着色秕籽,综合性状好。(6)果皮韧,瓜瓤硬,耐贮运性好。可远销。
5 品种特征特性
郑抗2008为三倍体无籽西瓜,中晚熟品种。种子短椭圆形,千粒质量65g左右。种子发芽率85%。95%,成苗率95%。植株茎蔓粗壮,叶片较大,为心形缺刻叶,叶色深绿。果实圆球形,深绿果皮覆墨绿齿条带,覆蜡粉。外形美观。果皮厚度1.2cm左右,硬度大于20kg·cm-1。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1.5%以上,管理得当可达12.5%,近皮部在8.5%以上。瓜瓤大红色,瓤质硬脆,剖面好,白秕籽小、少,汁液多,不空心,不倒瓤,口感风味好。品质优。果实整齐度好,极耐贮藏和运输。全生育期100-110d,果实发育期36~39d,主蔓第6~8节着生第1朵雌花,以后每隔6~7节着生1朵雌花,分枝能力中等,具1株多果和多次结果习性。植株生长势强。抗病耐湿,雌花外表正常,必须以适宜二倍体西瓜雄花授粉方可结无籽果实。以主蔓第2~4雌花或侧蔓第2~3雌花结瓜最好。单果质量最大可达10kg,普通栽培667m2产量5000kg左右,嫁接栽培在6000kg以上。抗病耐湿。适应性强,对枯萎病抗性强,可适度重茬。
6 栽培注意事项
郑抗2008西瓜品种为中晚熟品种,栽培技术同一般三倍体无籽西瓜栽培技术。根据品种特点,需注意以下几点:(1)因其生长势强,可适当稀植,南方多雨地区和温室嫁接栽培,667m2定植400~500株。(2)选留第3、第4朵雌花所结果实,果大、质优。慎用坐果灵等生长调节剂。(3)加强肥水管理。在肥水充足前提下,掌握“二促一控”原则,即苗期和果实膨大期合理增施肥水,促进幼苗生长和果实膨大,开花授粉期合理控施肥水,抑制植株生长,促进结果,合理坐果,减少畸形果。(4)果实采收适宜时期为九至十成熟,避免生瓜上市。
参考文献
[1]刘君璞,许勇,孙小武,等.我国西瓜甜瓜产业“十一五”的展望及建议[J].中国瓜菜,2006(1):1—3.
[2]刘文革.我国无籽西瓜产业发展状况与对策[J].长江蔬菜(学术版),2010(8):121—127.
[3]孙小武.中国无子西瓜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4]Liu Wen-ge,Yan Zhi-hang,Zhao Sheng-jie,et a1.Triploid seed-less watermelon production in China[M].cucurbitaceae,2006.
[5]刘文革,谭素英,阎志红,等黑皮大果无籽西瓜新品种郑抗无籽5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06(3):12—15.
[6]戴照义,郭凤领,李金泉,等.无籽西瓜新品种鄂西瓜12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7(5):37—38.
[7]焦定量,段爱民,张艳宁,等.无籽西瓜新品种津蜜20的选育[J].中国瓜菜,2006(3):16—19.
[8]刘文革,阎志红,何楠,等.高产优质西瓜新品种郑抗无籽8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08,21(5):21—25.
[9]刘文革,阎志红,赵胜杰,等.流星雨无籽西瓜新品种的选育[J].中国瓜菜.2007(6):17—19.
[10]刘文革,阎志红,赵胜杰,等.高维生素C、瓜氨酸含量小果型西瓜新品种黄玫瑰无籽1号的选育[J].中国瓜菜,2009,22(4):18—21.
[11]King S R,Davis A R,Liu Wen-ge,et a1.Grafting for Disease Resis— tance[J].HortScience,2008,43(6):1673—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