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映。
2.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 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
4月|
经典读书会|
推荐书目|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由费孝通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在该书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乡土中国》提出和论证了“差序格局”等有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这本书是进行社区研究的一部比较成熟的著作,代表了费孝通早期社会学研究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从实地的社区研究转变为社会结构的分析。
书名:《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国籍:中国
职业:社会学家
代表作:《乡土中国》《江村经济》《费孝通文集》
主要成就: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任教。费孝通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把领导工作与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国是咨询”,将参政议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早年就树立了“志在富民”的理想,一生孜孜以求。他利用一切机会接触社会变革的实际,深入探讨中国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问题、边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城乡关系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等,发表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论著,为推动社会变革,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曾兼任《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执行主编。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代表性著作为《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等。
1948年前后,在中国的家国命运将面临一场可能有的新选择面前,许多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了这场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前途和命运的生死攸关的大抉择之中去。
当年的费孝通作为一个有着完整英国人类学训练背景的社会学家,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讨论中去。他在云南呈贡的魁阁,作为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一位教授,领导一个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以及那里的真实存在的人怀有极大兴趣的研究小组。他自己通过实地调查去为学生们讲授“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程,课余所留存下来的文字得到发表,成为了《乡土中国》这本书的原型。
这可谓是田野调查研究的附属品,是一个实地研究者借文字去描摹中国的基层社会其可能的结构或者不变的东西是怎样的;同时,也是在那样困苦的年代里,不得已“为稻粱谋”来换取稿费维持家计的附属品;也是在一种内忧外患的痛苦挣扎之中所自然流淌出来的思想情感的附属品。用费孝通后来的评价就是,这些文字根本是在探讨“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大问题,同时也是在抒发着自己对于理想中的中国应该选择的道路将会是怎样的,它未来究竟会有怎样的一种变迁和转型,而这样的一种中国叙事的构建,又必然是以现实之中的中国究竟是怎样一副面貌为基本前提的。
这个现实的中国,这个我们可以真正去把握的中国,便是费孝通所说的“乡土中国”,是在基层的基本的社会结构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乡土本色”的中国。这种“乡土本色”并非单单指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土地,而是指人和土地之间的一种最为紧密的连接。由此,人的生老病死似乎都跟某一块土地的存在极为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彼此之间不能够有哪怕是些许的分离,人生于斯、长于斯,最后又终老于斯,这就是乡土中国的一种生命循环,而由此种循环所构建起来的便是可以持续运转的循环社会。很显然这种循环的基础就在于由人和土地之間关系而生长出来的一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根本上是一种差序性的关系,即被费孝通称之为“差序格局”的一种差序性的关系。做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块石头打进水中向外所激荡出来的圈圈涟漪一样,越是靠近水波纹中心的地方,越是会表现得力量强劲或关系紧密;而越是远离中心的,便越是表现得力量薄弱或关系疏远。
换言之,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之中,人和人之间往往是通过某个个人的自我,并以此自我为中心而不断地向外延伸出去的。这是一种以自我主义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与西方的那种由一群人所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团体的有似一捆柴或者有似俱乐部一般的“团体格局”的形式是大为不同的。在此种差异之中,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会更为强调彼此关系的距离形态构成,跟团体格局的彼此均等性的等距离关系形态大为不同。因此在差序关系的社会之中,凡事都要去攀一个交情,去拉一下关系,以此明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总之,这种关系距离的明晰背后实际上都离不开一个“私”字,彼此的关系也便是一种私人的关系。因此在行为上、道德上以及情感上都会以这种关系的亲疏远近来作为一种评判的标准。关系如果近,那凡事都好商量,一路便是开绿灯;而如果关系远,则会表现得彼此冷漠,所有的事都想尽办法设卡阻止,相互也没什么真正利益上的往来可言,更无所谓可能有的彼此之间的一种深度的交往、信任和共事。
这种基于私观念的差序格局构建,核心或者关键也恰恰就是在这一个“私”字上面,社会之中充斥着种种私人的道德、私人的行动逻辑,以及私人之间的亲疏关系的构建。如果不属于是私下里的“自己人”,便什么事情都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展开以及事业上的有所作为。这无疑是基于一种土地的农业生产所特有的关系模式,并且在没有一种共同性的或者普遍性的神学信仰的观念下,所突出表现出来的一种家族主义以及地方性关系主义建构的文化模式。它会更为强调彼此之间的基于私的友爱和亲密,相互之间需要预先有一种关系的确认,之后才有彼此之间交往规则或原则的启动。如果对方是属于亲人关系,那所呈现出来的可能是一套规则;而如果不是亲人的,还属于是一种“见面生”的陌生人关系,呈现出来的则又是另外一套规则了。所谓不分语境和彼此关系的一种普遍性适用的法则,在这种关系的文化之中是无法真正有用武之地的。这一点在我看来,可能便是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最为重要的一个发现,因为它无意之中点破了一个未来新型国家构建的基础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乡土中国》一书的初版到现在已经有七十多年了,但阅读它的人却不分年代和学科地与日俱增。年轻的人从阅读之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基层社会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由此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质,不会为变动不居的社会现象所左右;而年长的人在阅读之中会感同身受地领会到中国社会自身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在一种前后、上下以及左右的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之中,切实感受到乡土中国真正的存在价值。而不同学科的人,只要他们一触碰中国的研究,只要他们想去探寻中国存在何以可能,还有中国的文明以及文化何以可能,那所有关于这些问题的询问都会使他们很快地远离自己学科的那些教条和定律。他们会惊讶地找寻到《乡土中国》这本书的理解线索,从一种看似模糊实则精确,看似随意实则微言大义,看似简略实则却充满着无限复杂性和可解释性的空间的张力之中,中国意识得到了一种突显。这恰是《乡土中国》这本书所能带给我们的真正永恒魅力之所在。
应该清楚的是,时代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但问题依旧;中国在不断地得到书写,但超越性的认识却越来越难有所得。一个又一个人所写所书在一本本积累起来,但是可以去仔细比较一下,对于中国的理解,在我们华丽的书桌上最后能够铺展开来的,除了《乡土中国》这本书,我们似乎还真的不太容易去找到另外一本。可读的书显然会有很多,但是可以静下心来让人细细品味的,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毋庸置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本。只要你谈论中国,这本书总也是无法真正可以绕过去的。显然,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字上的通俗易懂且内涵丰富,更为重要的还是它所揭示出来的中国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搁置许多空洞的讨论,成为直观这个世界的一把钥匙。有谁可以否认,数千年的农业文明所构筑的中国意识能够真正离开“乡土”这两个字去获得一种额外的理解呢?当然,乡土并不是中国的全部,但是对于核心价值的讨论却无法避开对于乡土问题本身的追溯,这恰是《乡土中国》这本书的又一价值所在,也是我们今天还要不断去重读它的真实理由所在。
摘自《南方日报》
2.说人类行为有动机包含着两个意思,一是人类对于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要这样做就这样做,不要这样做就不这样做,也就是所谓意志; 一是人类在取舍之间有所根据,这根据就是欲望。
4月|
经典读书会|
推荐书目|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由费孝通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课程内容辑录而成。收录了《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无为政治》《长老统治》《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十四篇论文。分别从乡村社区、文化传递、家族制度、道德观念、权力结构、社会规范、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深度解剖了中国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本色。
在该书中,作者把乡土中国看作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体系,支配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特性。《乡土中国》提出和论证了“差序格局”等有中国风格的社会学理论。这本书是进行社区研究的一部比较成熟的著作,代表了费孝通早期社会学研究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即从实地的社区研究转变为社会结构的分析。
书名:《乡土中国》
作者:费孝通
国籍:中国
职业:社会学家
代表作:《乡土中国》《江村经济》《费孝通文集》
主要成就: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人,社会学家,先后在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任教。费孝通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把领导工作与学术研究、社会活动密切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进行“国是咨询”,将参政议政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他早年就树立了“志在富民”的理想,一生孜孜以求。他利用一切机会接触社会变革的实际,深入探讨中国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问题、边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城乡关系问题、区域发展问题等,发表了许多具有广泛影响的论著,为推动社会变革,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赵旭东,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民族大学兼职教授。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曾兼任《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执行主编。先后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代表性著作为《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等。
1948年前后,在中国的家国命运将面临一场可能有的新选择面前,许多中国的知识分子以各种形式参与到了这场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前途和命运的生死攸关的大抉择之中去。
当年的费孝通作为一个有着完整英国人类学训练背景的社会学家,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讨论中去。他在云南呈贡的魁阁,作为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的一位教授,领导一个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以及那里的真实存在的人怀有极大兴趣的研究小组。他自己通过实地调查去为学生们讲授“乡村社会学”这门课程,课余所留存下来的文字得到发表,成为了《乡土中国》这本书的原型。
这可谓是田野调查研究的附属品,是一个实地研究者借文字去描摹中国的基层社会其可能的结构或者不变的东西是怎样的;同时,也是在那样困苦的年代里,不得已“为稻粱谋”来换取稿费维持家计的附属品;也是在一种内忧外患的痛苦挣扎之中所自然流淌出来的思想情感的附属品。用费孝通后来的评价就是,这些文字根本是在探讨“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的大问题,同时也是在抒发着自己对于理想中的中国应该选择的道路将会是怎样的,它未来究竟会有怎样的一种变迁和转型,而这样的一种中国叙事的构建,又必然是以现实之中的中国究竟是怎样一副面貌为基本前提的。
这个现实的中国,这个我们可以真正去把握的中国,便是费孝通所说的“乡土中国”,是在基层的基本的社会结构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乡土本色”的中国。这种“乡土本色”并非单单指物理空间意义上的土地,而是指人和土地之间的一种最为紧密的连接。由此,人的生老病死似乎都跟某一块土地的存在极为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彼此之间不能够有哪怕是些许的分离,人生于斯、长于斯,最后又终老于斯,这就是乡土中国的一种生命循环,而由此种循环所构建起来的便是可以持续运转的循环社会。很显然这种循环的基础就在于由人和土地之間关系而生长出来的一种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根本上是一种差序性的关系,即被费孝通称之为“差序格局”的一种差序性的关系。做个形象的比喻,这就像一块石头打进水中向外所激荡出来的圈圈涟漪一样,越是靠近水波纹中心的地方,越是会表现得力量强劲或关系紧密;而越是远离中心的,便越是表现得力量薄弱或关系疏远。
换言之,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之中,人和人之间往往是通过某个个人的自我,并以此自我为中心而不断地向外延伸出去的。这是一种以自我主义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与西方的那种由一群人所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一个团体的有似一捆柴或者有似俱乐部一般的“团体格局”的形式是大为不同的。在此种差异之中,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会更为强调彼此关系的距离形态构成,跟团体格局的彼此均等性的等距离关系形态大为不同。因此在差序关系的社会之中,凡事都要去攀一个交情,去拉一下关系,以此明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总之,这种关系距离的明晰背后实际上都离不开一个“私”字,彼此的关系也便是一种私人的关系。因此在行为上、道德上以及情感上都会以这种关系的亲疏远近来作为一种评判的标准。关系如果近,那凡事都好商量,一路便是开绿灯;而如果关系远,则会表现得彼此冷漠,所有的事都想尽办法设卡阻止,相互也没什么真正利益上的往来可言,更无所谓可能有的彼此之间的一种深度的交往、信任和共事。
这种基于私观念的差序格局构建,核心或者关键也恰恰就是在这一个“私”字上面,社会之中充斥着种种私人的道德、私人的行动逻辑,以及私人之间的亲疏关系的构建。如果不属于是私下里的“自己人”,便什么事情都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展开以及事业上的有所作为。这无疑是基于一种土地的农业生产所特有的关系模式,并且在没有一种共同性的或者普遍性的神学信仰的观念下,所突出表现出来的一种家族主义以及地方性关系主义建构的文化模式。它会更为强调彼此之间的基于私的友爱和亲密,相互之间需要预先有一种关系的确认,之后才有彼此之间交往规则或原则的启动。如果对方是属于亲人关系,那所呈现出来的可能是一套规则;而如果不是亲人的,还属于是一种“见面生”的陌生人关系,呈现出来的则又是另外一套规则了。所谓不分语境和彼此关系的一种普遍性适用的法则,在这种关系的文化之中是无法真正有用武之地的。这一点在我看来,可能便是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最为重要的一个发现,因为它无意之中点破了一个未来新型国家构建的基础究竟应该是怎样的。
《乡土中国》一书的初版到现在已经有七十多年了,但阅读它的人却不分年代和学科地与日俱增。年轻的人从阅读之中可以了解到中国基层社会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由此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质,不会为变动不居的社会现象所左右;而年长的人在阅读之中会感同身受地领会到中国社会自身的变与不变的辩证。在一种前后、上下以及左右的社会与文化的比较之中,切实感受到乡土中国真正的存在价值。而不同学科的人,只要他们一触碰中国的研究,只要他们想去探寻中国存在何以可能,还有中国的文明以及文化何以可能,那所有关于这些问题的询问都会使他们很快地远离自己学科的那些教条和定律。他们会惊讶地找寻到《乡土中国》这本书的理解线索,从一种看似模糊实则精确,看似随意实则微言大义,看似简略实则却充满着无限复杂性和可解释性的空间的张力之中,中国意识得到了一种突显。这恰是《乡土中国》这本书所能带给我们的真正永恒魅力之所在。
应该清楚的是,时代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但问题依旧;中国在不断地得到书写,但超越性的认识却越来越难有所得。一个又一个人所写所书在一本本积累起来,但是可以去仔细比较一下,对于中国的理解,在我们华丽的书桌上最后能够铺展开来的,除了《乡土中国》这本书,我们似乎还真的不太容易去找到另外一本。可读的书显然会有很多,但是可以静下心来让人细细品味的,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毋庸置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本。只要你谈论中国,这本书总也是无法真正可以绕过去的。显然,它的价值不仅在于文字上的通俗易懂且内涵丰富,更为重要的还是它所揭示出来的中国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搁置许多空洞的讨论,成为直观这个世界的一把钥匙。有谁可以否认,数千年的农业文明所构筑的中国意识能够真正离开“乡土”这两个字去获得一种额外的理解呢?当然,乡土并不是中国的全部,但是对于核心价值的讨论却无法避开对于乡土问题本身的追溯,这恰是《乡土中国》这本书的又一价值所在,也是我们今天还要不断去重读它的真实理由所在。
摘自《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