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鱼

来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rl307821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角落,一只桶。
  桶是红桶,桶里有三条红鱼。
  红鱼,一袭红色长衫,只是尾端有一抹乳白,淡淡的,如轻纱,又如清晨一缕若隐若现的云烟。游动时,尾尖轻轻摆动,那抹乳白轻柔地闪现,一丝拖沓,一种娇柔的美丽,使人眼前一亮。
  除了输氧管的响声,红桶似乎永远是平静且安谧的。红鱼们总喜欢各占一角,安静地休息,格外乖巧,但总有一种冷冷清清的感觉。有时,红鱼也会轻轻摇一下尾巴,那尾尖就犹如翻飞的水袖,仙女的裙裾,优雅如英国女皇。
  无论有事没事,我总喜欢坐在一张小椅子上静静凝视它们。红桶映衬着红鱼,红鱼显得更红了。偶尔,红鱼会悄悄浮上水面,用那双圆圆的、清澈的眼睛望着我,几分好奇,几分平静,既像新认识了一位好友,又如同与亲密的老友攀谈。那一刻,我认为语言是最无用的东西;那一刻,天地间仿佛只有我和红鱼。
  不曾开口,就体会不了语言的曼妙。但有时,语言又是最无用多余的。我们只愿静静地凝视对方,就这样,凝视着,凝视着。
  少顷,红鱼调皮地吐个泡泡,又沉下去了。
  也许,它不曾看见我,我们中间是红桶,就犹如一堵墙,将我们分隔两边;也许,它看见我了,以打量一个生人的目光打量我。我不知道,也许,它用了它的语言与我谈心,只是,我没有通晓物语的聪慧,我们又形同陌路。
  我沉默了,轻声走出去,在门槛上站定。回眸,桶还在,鱼也还在,我们都还在。我不禁嫣然一笑,嘴角微微向上。至少,我们还同居一室。
  当我准备跨出房间,突然迟疑了一下,转过身,停靠在門旁。
  一片寂静,除了输氧声……
  再次走进去,我弯下腰,拔掉输氧管。水清澈了许多,鱼依旧沉在水底,鱼鳃有规律地一张一合,一张一合。
  我不动声色,屏息凝视。一条鱼浮上来了。两条,三条鱼都浮上来了。乳白色的尾尖一摆一摆,轻轻地,向上浮。红鱼刚才的好奇和平静消失了,眼神茫茫然的,扑朔迷离,也许是惊恐了吧!一会儿,又沉下去,再浮上来……
  于心不忍之际,我又将输氧管安上了。我没有勇气再看英国女皇般娇贵的鱼变得如此落魄。
  此刻,红鱼轻轻一甩尾,沉下去了……
  【评点】
  小作者抓住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一种动物——红鱼,用独特的眼光和精湛的笔法展现出了自己与红鱼之间不可割舍的情思。在写实的基础上又带上小作者独特的感受,有一丝淡淡的哀愁。描写真实细腻,角度独特新颖,文笔舒缓凝炼,自己和红鱼已经俨然一体。
  黄小娜
其他文献
说起我老爸,平时可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主儿,闲来无事就坐在电脑前打游戏,沉迷其中,别的事一概不理。为此,老妈没少说他,可他左耳进右耳出,照样保持着他的“懒”样。  一天早上,隔壁四岁的乐乐在院子里碰到了老爸,盯着他的肚子瞧了半天,大声地说:“伯伯,你肚子里有寶宝了吧?”当场把我爸弄了一个大红脸,一旁的乐乐爸说:“老高啊,该减减肚子了,我有一个好方法,百试百灵……”  第二天,老爸就大变样了。瞧!
期刊
【导读】  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从容,又流得那么湍急。但你却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内容梗概】  小说讲述了一个叫雪弟的小男孩,从小被寄养在乡下的亲婆家,直到七岁那年才被父亲接到上海生活,从乡村到城市的转变,他第一次面对分别以及未知的世界,难过、胆怯、不安涌上心头,关于故乡的记忆也永远定格在那个分别的午后。
期刊
我国从汉朝时就有了“五谷”的称谓,它们是稻、黍、稷、麦、菽(豆类)。其中沒有玉米,原因是玉米的发源地不在中国。它传入我国才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人从美洲带回玉米,称它为“印第安种子”,后来很快传遍世界各地。16世纪玉米传入中国,那时外国人是把它当做朝见中国皇帝的贡品传进来的,所以称它为“御麦”。因为它来自西方,早期人们称它为“西番麦”,后来称它为玉米。
期刊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时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五十九岁时,他担任汉献帝的左中郎将,进出常常是前呼后拥,车骑填巷,真可谓朝堂显贵,名垂朝野。  当时,有个叫王粲的人,因慕蔡邕之名,专程从山东步行到长安拜访蔡邕。此人虽然年少,不过十六七岁,却也才华出众,名传四方。这天,蔡邕正在家中与来宾交谈,门房前来禀报:“有王粲求见。”古时候,人们在家里有个脱鞋席地而坐的习惯,蔡邕听说王粲在门外,急忙起身相迎,连
期刊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兄弟叔侄
期刊
什么是家风呢?家风是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的家庭风气;家风是一种无声的教诲、无言的嘱托、无痕的传承,是最基本、最常见、最具有影响力的正能量教育。  还记得三年前的一个晚上,吃完晚饭,我突发奇想,玩起了米粒。我把米勺使劲地往米袋里按,一会儿,就只看见白白的大米,米勺被淹没不见。我就把手伸进米粒堆中摸。摸到了,我就将它抓住拿起来。爸爸妈妈看见了,都厉声斥责我。可是我正玩在兴头上,哪肯停下来?
期刊
良好的家风是人生的一堂德育课,是扎根在每一个人心底的“信仰”。社会是大家,家庭是大家的细胞,只有每一个小家都风正气顺,整个大家才能有满满的正能量。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做事情不要拖拉,就像那首诗里写的一样:“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就在不久前的一个星期日,我在家闲得没事干,就点燃了一根蜡烛,就在这时,奶奶正好叫我去帮她晾衣服,我想:反正晾衣服也不用
期刊
鱼妈妈带着小鱼们在水里寻找食物,忽然它们的前面出现一个弯弯的红东西,还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味。  “那一定是好吃的。”一条小鱼说着就想抢先一步吃下它。鱼妈妈赶紧拦住了这条淘气的小鱼,“慢着!这不是可口的食物,它是人放下来的钓钩。”鱼妈妈对小鱼说。  小鱼又问妈妈:“可是它为什么那么诱人呢?再说我也没看见钩啊!我要怎么样才能吃到这美味的食物呢?”  鱼妈妈说:“钓钩就裹在里面,你是看不见的。如果你要
期刊
【俗语释义】  人们常用“半斤对八两”来形容两个人在某些方面差不多,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小故事】  “半斤对八两”这种说法源于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八两轻重相等。关于这句话,还有一则民间故事。  从前,有个宰相的孙子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祖辈、父辈相继去世之后,他很快就败光了家产,靠亲戚朋友们接济,勉强度日。可他仍然以家世为傲,甚至觉得不干活是种荣耀。有一次,他到亲戚
期刊
人物故事  【小故事一】  子产出生于郑国的贵族家庭,但是他从来没有贵族骄奢的性情,对人特别宽厚,百姓都很喜欢他。  有一天,从晋国来了一个人,他找到子产说:“丰卷曾经对抗过你,而且还攻打过你们国家,现在他逃亡到了晋国,一直在过着流亡的生活,丰卷近来悔过自新,认识到了自己从前的过错。他想回到自己的国家,但是他又怕你不答应。”子产说:“丰卷应该了解我,我是一个嫌朋友少的人,如果丰卷能够将我当作朋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