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桃花意象浅析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诗至晚唐其氛围总是笼罩着一层浓厚的凄迷感伤的情感色彩,诗人普遍感受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气氛,面对日趋衰落的唐王朝,他们的忧患情怀日益深重。同样是描写桃花,晚唐诗人缺乏盛唐诗人那种开阔的胸怀和乐观的精神,面对乱世,他们已不能像杜甫那样抱持积极主动的心态,时代赋予他们更多的是不平的牢骚和无可奈何的哀叹。本文选取了晚唐几位主要作家描写桃花的诗歌作品进行了分析解读,以期能从中窥探晚唐桃花意象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关键词:晚唐;桃花;意象
  一、借桃花意象追古讽今
  黄巢乱后,社会世风愈见衰败,大唐王朝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政治局势极度动荡。在晚唐诗人的文化视野里,长庆以后中兴已成了黄粱一梦,文人士子的生活开始走向了平庸,即使满怀抱负也无法得以施展。唐王朝气数将尽,社会的衰败让文人们无所适从、失望至极,乱世之音充斥在他们的作品之中。如韦庄的《忆昔》: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韦庄本来住在长安附近,后来移居虢州。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时,他正来京城应试,目击这座古都的由盛到衰的景象,于是写下了这首感慨遥深、婉而多讽的七律。“感慨遥深”指其思想感情,“婉而多讽”言其情韵风调。“露桃花里不知秋”,语出王昌龄《春宫曲》:“昨夜风开露井桃”,借龙标诗语,笔锋暗指宫廷,斥其沉迷酒色以至春秋不辨。“露桃花里”象征红袖青螺;“不知秋”又用双关手法,含有不知末日将临的深意。韦庄出身于早已破落的大族之家,那时他是没有资格进入诗中描绘的那种上流社会的。诗中隐含着对上层统治阶层醉生梦死、竞逐奢靡的批判,抒发了他对社狸倾危的感叹。
  诗中运用了很多的修辞手法,如双关、象征、暗示等多种修辞手法都在诗中错综的运用,在这些修辞手法下,诗中含有味外之味,传出了弦外之音。“子夜歌”是乐府古调名,也含有“半夜笙歌”的微意,语意双关。“银烛树前”则暗
  示贵族生活的奢华。“露桃花里”象征着红袖青螺;“不知秋”又用双关手法,暗含有不知末日的降临。“无忌”、“莫愁”均取双关,“俱是梦”的“梦”字绾系上三联,既慨叹往昔繁华,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结句“夕阳唯见水东流”从修辞角度看,“夕阳”象征唐末国运己逝,“水东流”象征唐王朝的崩溃,此时唐王朝大势已去,难以力挽狂澜。从诗的色彩看,可见滔滔不绝的流水映衬着残阳的惨淡,在暮色的笼罩下,无限的惆怅跃然而出。有此一结句,就使诗情更为饱满、凄怆。水流无已,此恨绵绵,都包含在这七个字中,这正是全诗结穴之处。
  又如杜牧的《题桃花夫人庙》: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至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这一联用诗歌形象地概括了息夫人的故事。“细腰宫”即楚宫,它是根据“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的传说翻造的,也就间接指刺了楚王的荒淫。“无言”加上“脉脉”,表达出夫人的故国故君之思及失身的悲痛。此诗对人所熟知的息夫人故事重作评价,见解可谓新疑独到,同时又“不显露讥刺”,饶有唱嘆之音,富于含蓄的诗美。
  二、借桃花意象自喻自嘲
  晚唐一部分诗人往往将日暮途穷的感伤情绪渲染在桃花景物中,桃花意象的悲感意蕴越加浓厚,“雨中桃花”、“东风落花”等成为常见的桃花意象组合。雨中桃花在文学作品中是常见的意象,如王维《田园乐七首》之六中的“桃红复含宿雨,绿柳更带朝烟”描写的是一派生机无限、春意盎然的景象。此诗描绘了春晨雨停时山庄的优美景致和隐居者的闲逸生活。春天清晨,红艳的桃花上还沾挂着昨晚下的雨滴,翠绿的杨柳又蒙上了层层云雾,此时的景色足以让人陶醉。归隐卧处,落花成荫,莺啼恰恰,此时的酣眠,更为画面增添了安详平和的气息。情景交融,别有洞天。而在晚唐诗人罗隐《桃花》中则是末世情韵:
  暖触衣襟漠漠香,间梅遮柳不胜芳。数枝艳拂文君酒,半里红敧宋玉墙。尽日无人疑怅望,有时经雨乍凄凉。旧山山下还如此,回首东风一断肠。
  写出了雨中桃花的饱受摧残的景象,诗中充满了悲凉和落寞的情原。本诗是自喻之作,以“漠漠香”“不胜芳”喻自己才一华高超,而用“艳拂文君酒”、“红敧宋玉墙”自况文追相如、宋玉。后四句转而抒说自己的冷落凄凉,透示了无限的幽伤。诗人自命才高,却数次落第,颇有怀才不遇之叹。“罗隐诗,篇篇皆有喜怒哀乐心志去就之语,而不离乎一身”就是指此。再如杜牧《柳长句》:“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娥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不嫌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相映红。溺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绿的杨柳、红的桃花,诗人将将一幅昂然娇媚的春光呈现在大家的眼前,然而置身其中的游宦人,却在“低含雨”、“斜带风”中,心怀叹息,感叹日落水东流,黯然神伤,无法欣赏这美好的春景,诗中透散出晚唐诗人无法掩饰的无限忧伤。
  三、小结
  晚唐时期王朝的国势每况愈下,各种矛盾分至沓来,呈现出一派败亡前夕的衰瑟景象。这时人民所受的压迫、剥削已经达到了极点,农民起义开始酝酿和发起,在这种情况下,文人们忧时念乱,却又无能为力。朋党之争、宦官专权,使他们受到很大的压抑,所以无论政治环境还是个人生活都是非常艰难的,只能通过咏怀来聊以自慰。这时的诗人已失去了盛唐时期那种豁达的精神,也没有了中唐文人抱着中兴的希望向朝廷投书献策的热情。激愤、悲凉可以说是这一时期诗人普遍所具有的心态。
  晚唐诗人的生存环境普遍比较险恶,他们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去应付人生路上的诸种困境,加之所处时代本身就缺乏一种引导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因此诗人早年的政治热情极易消退,心态内有着更多的消极性的情感因素。桃花意象在这一时期成为乱世之音的代言,于沉重的哀伤之中表达晚唐诗人激愤、悲凉的末世心态。
  参考文献
  [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4]林雪华.中国古典诗词中“桃花”意象解析[J].阅读与鉴赏,2007,05.
  [5]渠红岩.唐代咏桃诗歌的发展轨迹[J].名作欣赏,2008,02.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对于美术教育,在西方最初是由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席勒在他的《美育书简》中提出来的,他认为只有审美才是实现精神解放和完美人性的先决条件。在我国王国维通过《论教育之宗旨》来阐述教育的目的是塑造没有缺陷的人。美术教育在提高人类素质和人文素养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是智力艺术活动。中西少儿美育宗旨都是“育人”,西方美术教育非常重视人的作用,重视培育儿童创新能力,而我国在这方面主要还是在强调技巧之类
期刊
摘 要:自从第一届大学生艺术展演的成功开办,到现今的第五届正式拉开帷幕。大艺展正逐渐变为体现全国大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和领悟的盛会。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我们当代大学生的重要任务。在这个任务中,每一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责任和对文化,对艺术的理解。且要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并不能只局限与艺术专业的学生,更应该要发展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品德。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专业与非艺术专业  一、对第五
期刊
摘 要:开展主题学习以来,我们告别了那种一学期只以一本教材为主的单一阅读模式,也不局限于通过做试卷上的阅读题而获得的碎片式阅读,而是视野更开阔,范围更宽泛,从单篇走向多篇,广阅读,多积累,厚积薄发,使精神世界更丰盈。深入阅读就要敢于打破常规,于无疑处有疑。理性思考,批判阅读。当然这得需要我们潜心学习,广泛积累,有一定的知识底蕴。  关键词:阅读;理解  朱永新说:人类有两种风景:自然风景和精神风景
期刊
摘 要:社会对个人知识结构、技能有高需求,对学生的社会关系、公共交际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所开设的“公共关系课程”是提高学生公共关系素养的主要课程,教师应该从各方面入手,提高高职生的公共关系素养。提高高职生公共关系素养的有效路径在于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开放的课堂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高职生;公共关系素养;有效路径  不断发展的公关业,直接带来的是大量人才的需求
期刊
摘 要:人文关怀是近年来中学德育的新理念,对中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素质教育尚在逐步推进,应试教育依然还在深刻影响着中学生的背景下,人文关怀这一德育理念的推行和落实显然出现了很多滞后和缺失。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是实现中学德育价值的逻辑起点。揭示其缺失的表现,分析其成因,有助于探寻实现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的途径,推动中学德育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中学德育;人文关怀;缺失及成因  所谓中
期刊
摘 要:中小学生厌学的表现,在于对学习产生抵触的心理,对老师产生抵触心理,同时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及学校的考试产生消极的心态,根据以往调查资料显示,中小学生46%有厌学情绪,如何将学生的厌学情绪转换是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如果厌学情绪得不到改善,那么对于一个学生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关键词:中小学生;厌学情绪;表现  厌学心态的产生,与学校的教育制度,
期刊
摘 要:华夏民族历史悠久,民族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各式各类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后辈,其中舞蹈文化就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愈发在当今的青少年中有着良好的传承。该文通过对此研究,期望青少年舞蹈教育能继续发扬与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青少年;舞蹈教育;传统文化;传承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舞蹈  任何一种文化都需要载体,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载体的多样性也
期刊
摘 要:高职金融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当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金融方面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越来越迫切。高职金融专业需要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在金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本文旨在对高职金融教学现状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提出在高职金融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高职金融;运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
期刊
摘 要:行动导向在教学的过当中促使教师主导作用以及学生课堂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关注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素质,注重学生对于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完成各种教学目标,注重实践教学。本文主要是浅谈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融合研究。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高职数学;融合  行为导向又被称之为实践导向以及活动导向,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当中旨在为了提升学
期刊
摘 要:当今大学生阅读量减少,网络小说阅读量大幅增加,阅读功利主义凸显,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体系不健全。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与分析,总结出阅读问题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阅读现状;阅读問题;原因探析;对策浅析  一、引言  书,记载着历史,反映着当下,思考着未来。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自古至今,阅读在社会发展、国家繁荣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