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时代庆阳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选择

来源 :新西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yi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铁的开通加强了各个城市的联系,方便了沿线城市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甘肃庆阳市即将迈入“高铁时代”。银西高铁带给了庆阳机遇和挑战,庆阳应抓住重大机遇,迎接挑战,最大化发挥高铁经济的正效应,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银西高铁,即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途经陕西、甘肃及宁夏三省区,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包(银)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之一“福银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618公里,陕西(163.4公里)、甘肃(272.7公里)、宁夏(18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为250千米/小时(预留350千米/小时提速条件)。于2021年1月建成通车,将西安到银川的乘车时间由十四个小时缩短至三个小时左右。银西高铁的开通,直接将庆阳以及周边的宁县、庆城、环县纳入高铁网络,庆阳与西安的时空距离压缩至一小时左右。庆阳嵌入陕西板块的独特地理位置,在银西高铁开通后将会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银西高铁开通给庆阳带来的机遇
  银西高铁的开通,正值庆阳老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也是在“十三五”规划收官,全面谋划“十四五”规划之时,这不仅是庆阳老区交通史上的一件大事,将给庆阳提升区域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协同创新以及改善城乡结构、带动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带来诸多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极大激发全民发展信心
  对于甘肃省惟一的革命老区庆阳来说,银西高铁的建成通车真正实现了庆阳市高速铁路“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使庆阳成为重要的交通节点,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生活,提升了生活品质。高铁开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它本身所肩负的经济使命,成为老区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的一条信心之路、希望之路。必将极大地提振老区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和预期,极大地鼓舞从南到北干部群众的士气和干劲,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庆阳的知名度。
  (二)全面重构区域发展格局
  庆阳自古就是“北控河套、南屏关中”的地理要冲,银西高铁的建成通车,在使庆阳成为连接宁夏、陕西两个省会城市交通要道的同时,必将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与西安、银川等大城市的距离,推动庆阳与关中平原经济圈经济社会的快速融合。同时更将使庆阳与银川、西安两大国内铁路枢纽全面对接,彻底打通北上、南下的大动脉,联接沟通西部、辐射华东、中南、西南等广大地区的铁路网,进一步提升陕甘宁三省区交会处的区位优势,有助于加快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构建互联互通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对庆阳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全面拉动内需和投资
  银西高铁的建成通车,将进一步优化内需消费和投资环境,势必会引起其所在空间地域其他相关投资的连锁反应和“乘数”倍增效应。其一,是城镇化加速带来的投资。银西高铁建设沿线农民获得征地补偿款后,绝大部分将提前考虑进入城市谋生。据相关研究测算,城镇每吸纳1个农村转移人口,短期内需要约10万元的投资,能够带来1万元的消费需求和30-50万元的公共服务投资需求。其二,是相关附属设施建设带来的投资。银西高铁庆阳境内7个站点都需要配建铁路站房、站前广场、相关建筑物等设施,站场经济必然随之兴起,逐渐形成以高铁站为主要载体,商业服务、交通运输、商贸物流、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产业聚集发展的综合商业体系。其三,是城市规划局部调整带来的投资。高铁建设将引发沿线城市规划的调整和城市发展要素的再布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形成新一轮的投资建设浪潮。其四,是良好發展预期带来的投资。银西高铁的建设,将显著提高对外招商引资的影响力和成效,对社会民间投资产生新的导向,更加有利于招商引资项目的落地建设。
  (四)持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
  由于外来优秀人才,先进信息、高新技术的大量注入,必将推动庆阳的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高科技技术型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庆阳的产业结构,提高发展效益,降低发展成本,增强发展后劲。根据近年来国内关于高铁对沿线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分析,特别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指出,高铁开通后对促进沿线城市三大产业转型与优化产生重要作用。高铁对第三产业的旅游业、康养业影响较大,推动庆阳红色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文化旅游事业长足发展。高铁时代第二产业占比将会明显增加。随着铁路的开通,庆阳市相对薄弱的地方工业体系特别是尚属空白的行业领域,将在产业加速转移的巨大惯性中逐步发展壮大,形成一定的产业聚集效应。油煤气资源开发的“央企化”特征也会有所淡化,资源投资开发的多元化成为可能。尤其是往返银川、西安经过庆阳的巨大人流会带来大量的餐饮、购物、消费、休闲和服务需求,有利于促进旅游、康养及相关服务产业发展。尤其是庆阳市四季分明,特别是夏季温度适宜的优势,有利于打造银西高铁经济带避暑胜地,打造“城市后花园”品牌,加快建设陇上生态宜居城,吸引大城市人口流入,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壮大。
  (五)全面加速资源要素流动
  银西高铁设计速度250公里/小时,银川到西安由十四个小时缩短到约三个小时,西峰区到西安市、环县到银川市都缩短到约一个小时。庆阳与宁夏、陕西山水相依、地域相连、人文相通、资源相似,长期以来民间经贸往来频繁,具有广泛合作交流的基础。银西铁路的开通,无疑对南北之间的民间经贸和人文交流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空间距离的极大缩短将出现“同城效应”,打通区域互联互通,促进各地之间人员、商贸、技术、信息等资源要素的广泛交流。
  高铁时代庆阳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思想观念必然受到冲击
  庆阳老区落后,关键是思想观念的落后。随着庆阳高铁时代和5G时代的到来,还有“十四五”规划的即将实施,新思潮、新思想、新观念必然提前来到庆阳,对庆阳人相对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带来冲击是难以避免的。首先,是对掌握公共服务管理权力的公务人员的冲击。新时代对他们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适应新时代社会服务、管理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其次,是对部分社会精英阶层的冲击。他们投资、发展的方向、方式将面临两难抉择。第三,是对普通群众的冲击。人们的工作、生活、休闲娱乐、子女教育等诸多方面都将发生变化,是主动适应还是被动盲从?这些问题,需要深入考虑和认真分析。   (二)生产要素短期内有流失倾向
  高铁的到来,从时间和空间上拉近了庆阳与西安、银川等大中城市的距离,使庆阳更加深度融入关中经济圈,由于虹吸效应、马太效应的影响,作为一个农业型五线城市,在生产要素的争夺中庆阳必然处于劣势。首先,是人才的流失。由于生存条件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相对落后,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高品质生活,虽然通过引进人才政策的出台,庆阳可能引进一些实用人才,但总的来说,人才的流动趋势肯定是逆向的,也就是流失多于引进。庆阳高层次人才不回来、回不来,不进来、进不来,普通劳动力外出在短期内也将更甚。其次,是资本和资源的流失。由于医疗、教育、物流等方面的发展滞后,一些人势必会选择条件更好的西安、银川,在省会城市上学、就医、置业、就业,民间资本会选择发展空间更大的地方,短期内消费、投资可能是被拉走,出现发展无钱可用的现象。
  (三)给重点产业行业带来一定压力
  首先,是交通运输领域。由于高铁安全、便捷、高效的特性,必然直接对客运班车、飞机等原有运输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挑战。其次,对房地产行业的压力。高铁的开通,会拉升设站点的沿线县(区)房价,但也会带动大量庆阳人前往西安、银川置业、安家,庆阳房地产的总体发展前景是不容乐观的,而房地产作為一个上游龙头产业,必然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下游产业发展均会传导压力,例如汽车、建材,衣食住行等等。第三,对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压力。由于人口流动性增强,经济活动更加频繁,会对这些领域产生一定压力和考验。第四,由于原定客货两用变更为客运专线,对庆阳区域发展的带动效应明显减弱,尤其是在庆阳准备大做文章的支柱产业——能源化工领域,所期待的发展机遇会推迟到来。
  高铁时代庆阳发展的对策选择
  面对高铁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庆阳必须顺应形势、立足实际,扬长避短、主动应对,主要有以下四点建议:
  (一)科学定位发展方向
  银西高铁通车后,西安经庆阳到银川仅需三个多小时,陕甘宁老区一体化发展主通道打通。庆阳作为夹在两个省会城市中间的一个地级市,向哪里发展?重点发展什么?是当下结合编制“十四五”规划亟需厘清的。从地域位置看,庆阳位于陕甘宁的几何中心,银西高铁的中间节点,一定要清楚在区域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一方面,要“东张西望”。“东张”就是向东扩张,依托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吸附力,主动加入关中城市群,借势发展。“西望”就是紧盯甘肃省的战略布局,看兰州、盯河西,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争取本省政策、项目等资源的支持,彰显全省重要经济增长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还要“南通北联”。“南通”就是围绕全省陇东南城市圈的区域战略,与天水、平凉、陇南等地抱团发展。“北联”就是加强与北边的银川、榆林、延安的联系,强化区域协作,推进互联互通。通过跳出庆阳看庆阳,找准庆阳老区的位置,“十四五”期间努力把庆阳建设成为陕甘宁经济发展“金三角”,甘肃省向东发展的“桥头堡”,全省主要经济“增长极”,丝绸之路在黄土高塬上的“关键点”。这个方向和目标,随着交通大通道的打通而应该变得更加清晰、明确。
  (二)加快补齐基础短板
  迎接高铁时代,基础短板仍然是最明显的不足,补齐基础短板是最急需的工作。
  一是继续争取实施一批交通项目。着力构建立体交通网,全面提升融入性、畅通性,让庆阳成为“枢纽站”而不仅仅是“过境站”。首先,争取实施兰太高铁至关重要。兰太高铁自东而西经庆阳与银西高铁相交,庆阳则成为陕甘宁晋四个省会城市互联互通的“中轴点”,可真正成为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交汇核心,庆阳民众对银西高铁拉垮庆阳经济的担心将迎刃而解。其次,加快实现县(重点景区)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的目标。尽早实施打庆、南太等高速,补上通乡通村道路欠账,着力打通主动脉,畅通毛细血管,全面提升出行便捷程度,解决下了高铁没路走、想走的地方到不了的问题。再次,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科学整合规划县际公共汽车线路,提高城区公共汽车运行质量,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解决服务态度差、安全状况低等问题,让群众和客商有车坐,坐上安全可靠的车。最后,强化交通配套设施建设。高质量规划建设车站及相关的酒店、商场等配套设施,为旅客提供全方位、优质化服务。
  二是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突出西峰首位城市地位,加快海绵城市、管廊工程、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点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大力争取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重视城市绿地、公园、公厕休闲娱乐设施和污水、垃圾环保处理设施等配套工程建设。各县区突出各自特色,重点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风格上避免同质化、体现个性化,不断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真正通过城市品质展示庆阳形象,通过城镇化进程带动经济发展。
  三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银西高铁从宁县入庆、经西峰、庆城,从环县出境,途经4县区的乡村也是宣传庆阳的门面,如果沿路都是美景,就不愁客人留不下来。当前正处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交汇的特殊时期,分析找准群众对乡村振兴的关注点,抓住着力点,突出示范带动引领,提早谋划推进,加快建设高铁沿线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
  (三)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支撑经济,产业创造财富,产业集聚人气,高铁经济需要产业承接才能产生效益。庆阳要因势利导、突出特色,使产业转型发展的速度跟上交通发展的速度。
  一是旅游业要注重打造核心景区,发展拳头产业。随着交通融入性提高,旅游业成为首位承接产业。庆阳是红色圣地、岐黄故里,旅游资源富集,但整体层次和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南梁过去是陕甘宁边区的核心地带,其发展优势应该深入挖掘,要举全市之力打造南梁红色旅游大景区,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服务,由单纯参观型景区向参与型、学研娱一体化复合型旅游景区转变,应尽快打造成为陕甘宁红色旅游的主要节点。同时依托岐黄故里品牌和子午岭优美生态,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打造西北著名康养品牌和示范区。   二是第二产业要注重延长产业链条,提升附加值。过去庆阳招商引资困难,许多企业落不了地,主要原因是交通不畅。庆阳有着丰富的油、气、煤资源,未来工业发展的方向一定要放在就地加工增值上,在延链、补链上下功夫、做文章,以此带动下游产业,进而带动就业、带动税收,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当地居民收入,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三是第一产业要注重彰显特色,做大规模。对庆阳市大力发展的羊、牛、药、草、林、果、杂粮等重点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采取一个区域、一个产业、一套体系、一种办法,千方百计促使其发展壮大。另外,坚持连片区布局、整区域开发,通过抓点带面、协调推进,打通产购销、种养加产业流通渠道,着力做强龙头、延长链条、拓宽市场,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产出高效、绿色生态的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
  (四)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将来发展的竞争就是环境的竞争,谁的环境好谁就占先机。庆阳一定既要扬长避短,又要“弱鸟先飞”,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扮靓生态环境,以绿水青山留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庆阳生态良好,在甘肃是比较独特的,尤其是“陇上江南”子午岭,颠覆了世人对甘肃的印象。要大张旗鼓打好庆阳生态牌,在巩固“再造一个子午岭”工程成果的同时,多建几个“大凤川”、“连家砭”,筑牢绿色发展基础。同时,加大城镇和乡村环境治理力度。在城镇,全面实施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积极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有序推进城乡冬季清洁供暖,切实履行河长、湖长职责,開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让城镇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在农村,要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全域无垃圾治理,实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三大革命”,让农村更加宜居美丽。
  二是优化营商环境,以便捷服务留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服务效率。推进“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把权力真正下放,真正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一扇门办理,实现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真心实意帮助解决企业和客商的诉求和问题,推行“不来即享”政策兑现,尽最大能力方便企业办事。持续破解要素制约,提升服务能力。在土地、环境等要素保障上,一定要坚持近期需求与长远需求相结合,做好顶层设计和长远谋划,科学合理设定土地、生态红线,既要做到资源的集约、高效、生态利用,也要避免“画地为牢”束缚正常发展手脚。持续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态度。干部思想和作风的转变速度也要跟上高铁的运行速度,全市上下要摒弃四平八稳、求稳怕乱的作风,切实提升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执行力。
  三是提升人文环境,以文明内涵留人。没有文明的市民,就没有文明的城市。要持续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升市民素质,挖掘城市内涵,使“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城”成为每个市民的行为标准和自觉追求,让每一位市民、每一辆出租车、每一个城市角落都成为宣传庆阳的靓丽名片。另外,要出台人才引进机制,积极把“外来和尚”请进来,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创造环境,争取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支撑作用。
  四是健全法治环境,以和谐氛围留人。建设法治庆阳。政府部门和干部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持续开展送法宣传活动,送法到每个人的身边,增强人民群众学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建设诚信庆阳。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突出政务诚信建设、提升政府公信力,突出个人诚信建设、夯实信用基础,进一步提升社会信用体系水平。建设平安庆阳。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提升公共危机应对能力,深化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庆阳市人民政府研究室课题组,常益飞.高铁时代:是机遇也是挑战——银西高铁开通对庆阳未来发展的影响预判[J].发展,2019.11.
  作者简介
  贺丽丽 甘肃省庆阳市委党校副教授,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
其他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明确提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设立五年过渡期。脱贫地区要根据形势变化,理清工作思路,做好过渡期内领导体制、工作體系、发展规划、政策举措、考核机制等有效衔接,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为重点转向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
期刊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近日发布,明确指出到2025年,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显著提高,红色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到2035年,革命老區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升,基本
期刊
东西部扶贫协作形成“贵州经验”  来自粤黔东西部协作对接工作座谈会的消息,过去五年,东西部扶贫协作为贵州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大动能,7个东部帮扶城市从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扶,探索创新出一系列东西部扶贫协作的“贵州经验”。其中,广东省广州市帮扶毕节、黔南两地,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2.16亿元、占东部帮扶省市投入资金的28.21%,实施帮扶项目1452个,带动脱贫人口77.75万
期刊
2021年2月3日19时30分至2月4日23点15分,由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主办的“2021丝路嘉年华·丝路云春晚”大型跨国融媒体直播活动获得观众一致好评,引起业内巨大反响。节目打破地方春晚的多项播出纪录:连续播出时间超过27小时,联动全球千家媒体,涉及世界五大洲36个国家,全国16家省会广播电视台、直辖市广播电视台和重要媒体共同参与、共同主持等等,意味着陕西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體的强
期刊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联合发布了《生态治理蓝皮书:中国生态治理发展报告(2020-2021)》。蓝皮书基于水环境效益、生态可持续能力、经济效益三个维度构建生态治理评价指数,对2010-2018年中国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进行评价。  报告指出: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治理的主动性和发挥的作用逐渐提升;我国生态治理监督问责机制基本形成;东部地区生态治理
期刊
近年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主动适应办学任务、办学形式、管理模式的新变化,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方法,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提升基层组织力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党的十九大强调,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是党中央对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目标、新定位、新要求。党的力量来自
期刊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它提升至治国理政新高度。特别是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方案、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作为中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简称秦巴山区)的脱贫攻坚实践是中国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在中国非洲研究院、陕西省社科联、陕西省扶贫办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
期刊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1]作为新时代中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简称秦巴山区)在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积极探索脱贫攻坚的有效实现路径,为稳定脱贫和质量脱贫做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关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期刊
从社会意识的增长看,个体实际上拥有获得个体意识、群体意识和类意识等不同层次意识的能力,随着意识境遇的不同,个体持有的立场也不尽相同。恩格斯一生的精神追求教给我们的是:大量研读和深入生活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把握社会存在,并超越那些落后的、充满历史局限性的社会存在。  恩格斯作为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在他身上出现的一个昭示后人的现象,就是在追求个人理想和目标时,人们完全可以超越决定自己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