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在分析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世界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在信息类专业进行有效的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的路径和方法以及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应用的人才培养效果评价方法,以提高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 技工院校 人才培养
世界技能大赛在中国掀起了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热潮,特别是中国在第44届、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了获金牌第一、获奖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之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掀起了向世界技能大赛看齐的教学改革思潮。如何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优化我国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各技工院校关注的一个热点。
一、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授课内容陈旧
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普遍存在课程内容较为陈旧的情况,基本没能跟上信息技术最新的发展。比如Windows server已经到了2019 datacenter版本了,技工院校还在教授Windows server 2003,其操作系统的模式、技术特点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生时间、精力及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
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较差,同时生源数量巨大,教师资源紧缺,教学投入资源相对较少,导致整体教学效率比较低。
技工院校的专业特点是对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但信息类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学生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无法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一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太重视理论学习,加之基础不牢固,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当遇到学习困难时无法解决,最终的结果是学习效率低下,效果欠佳。
(三)师资技术能力缺乏
由于收入差异的问题,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大多集中在一线企业,导致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师资的缺口较大。同时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教师与一线企业的技术对接较少,技术能力相对较弱,在这种情况下,2到3年之后,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的教学就基本脱离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潮流,这也是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师资技术能力普遍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综合能力培养不够
由于信息类专业都基于庞大的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体系知识和原理,而技工教育受本身特点所限,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比如学生在英语的阅读理解、信息技术类的系统原理等方面比较薄弱,而信息类专业学生接触到的资料和工具都以英文为主,这给很多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障碍。
二、世界技能大赛的优势分析
(一)技术最新前沿
世界技能大赛各项目所涉及的技术,都是各职业工种、各行业最新的技术,当一个工种(或比赛项目)所涉及的行业出现了新的技术且其应用基本稳定,该项技术就有可能出现在赛场上。
以网络系统管理项目为例,当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出现后,网络系统管理在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就启用了虚拟化技术,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就全面启用了虚拟化,其比赛的环境全部架构在虚拟服务器上。
(二)比赛任务来自真实工作岗位
世界技能大赛所有的比赛模块内容,都来自对应工种的一线工作岗位任务,任务来自真实工作岗位并且比赛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工作任务。
比如电子技术项目电路设计的模块,就是以一个行业实际应用的最新电路板作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要求选手完成相应的电路板设计、焊接、测试等比赛内容。网络系统管理项目则是各种系统的实际应用设计与功能实现、测试,如网络设备、Linux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等独立环境下信息系统的组网、信息化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最后完成测试和系统排错。这些不但体现了模块化设计的特性,还体现了完整的工作過程特性并保持与行业企业一线的对接。
(三)工程项目的完整性
世界技能大赛各比赛项目的各模块的选取,都充分体现了工程项目的完整性,都包含了目标任务的整个工作过程,即设计、设备选型(确定设备的材料和数量)、实现、测试、排错和检测等。
比如世界技能大赛美容项目模块提出对一些发型的裁剪要求,但给予各位选手的模特不是统一的塑胶模型(假人),而是不同人种、年龄的志愿者。选手需要根据自己分配到的不同模特的年龄、肤色、体型、胖瘦、衣着打扮来进行综合设计,设计完后进行发型裁剪,最终的目标是要达到与模特的实际情况较好的匹配,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四)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
世界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充分体现了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评分导向主要体现为工作过程评分和工作结果评分。其中工作过程评分主要是考核选手在工作过程中是否遵循了安全规则、动作流程是否标准合规、工作环境是否整洁等,工作结果评分则是考核选手的目标任务达标情况,即是否能达到目标任务的功能要求和产品的精度要求。
评分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主观评分(评价评分)和客观评分(测量评分)。主观评分通常是对定性的评分点进行评分(不可测量的评分点),通常由3个裁判进行评分,给分的范围为0~3分,任何两个裁判之间的打分差不能超过1分,如果超过了需要说明理由并进行重新打分。客观评分一般是由3个裁判按照评分标准的要求一起完成评分工作。评分过程中裁判必须对自己的选手进行回避。
(五)综合能力的培养
世界技能大赛各项目内容都具备了工作的完整性,评分体现了工作的过程性,同时包含了项目的整体过程(需求分析、设计、实施和实现、测试、错误排除等),所以对选手的要求比较全面,选手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其中包含了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含书面表达能力)。当然,最后重点培养的是其技术能力,而技术能力的培养又需要综合能力的支撑。所以在培养世界技能大赛选手时,一定要有整体的培养方案,包括对选手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重点是对其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三、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的方式
国内各技工院校都在启动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的工作,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必须基于各项目的特点、基于一定的方法和流程进行。
(一)单点技术活页化
所有信息类的世界技能大赛项目,都是以一定的国际认证水平为基础,而这些技术认证都是以技术点为基础,所以成果转化可以从单点技术开始。
单点技术可以用活页的形式来完成建设工作,按照活页标准的格式,把职业工种(世界技能大赛项目)的相关技术点都做成活页,作为学生专业能力训练的基础,为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打基础。
(二)综合技术融于项目案例
在活页化的成果转化基础上,进行综合化项目案例的建设,把企业一线的实际项目融入教学,把单点的技术融合到综合化的项目中,按照企业项目实施过程,组织项目材料,完成综合项目案例的编制工作。特别是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的模块案例,可以作为综合案例的经典,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的模块案例也都来源于企业一线的实际项目。
综合项目案例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和项目工作能力,为适应企业一线的项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满足一线项目工作对学生的能力需求。
(三)世界技能大赛选手训练过程全记录分析
世界技能大赛选手训练过程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要培养一个世界级的选手,需要经过2到3年时间的专业训练,亚洲其他国家一般都是用4到5年来培养,国内很多项目起步比较晚,训练的时间基本也在2年以上,比较成熟的项目训练的时间都在3年以上。
选手训练过程的完整记录能分析和判断出选手对于各知识、技能学习的适应情况,比如哪些内容较难掌握,哪些技术点容易出现失误。有了详细的记录和数据分析,就可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把握好技术点学习的特点,以达到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
(四)赛教结合,以赛促教
结合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的实际教学,可以很快提升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但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的进度开展一系列的竞赛活动。技工院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班级、年级、二级学院、学校、市级、省级、国家级的竞赛活动。通过层层的选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提高技能水平,提升整体教学的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效能,最终实现“赛教结合、以赛促教”。
四、世界技能大赛成果的应用评价
(一)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与考核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制订了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但真正到实施的时候,却没有对人才培养的结果进行评测,缺乏具体量化的指标及完成度。参照世界技能大赛的评测来看,可以把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通过量化的形式进行评测,通过评测来确定人才培养的效果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度。
(二)技能等级证书考核
学生在入职之前必须达到一定的技能目标水平,体现这一技能水平的方式就是考取对应的技能等级证书。考取的证书水平越高,获取的人数比例越大,能直观反映教学的质量也就越高,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也就越高。
(三)学生竞赛参与度与竞赛成绩分析
笔者通过统计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参与度和获奖率来分析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效果。班级参加技能竞赛的人员比例越高、获奖率越大,获大奖的情况能以一定的概率出现,那么说明这个班级的教学是非常成功的。当然,这个必须和具体情况结合来分析。但从整体来说,一个院校、一个专业在一段时间内的获奖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能直观反映教学水平的变化。
近年来,笔者所在院校通过实施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将世界技能大赛理念、知识体系、评价考核方法应用于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中,笔者所在学院10个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被安徽省人社厅确定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安徽省集训基地,5名教師获批担任全省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16名选手入选省集训队,7名选手获得世界技能大赛6个项目的全省第一名,代表安徽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
参考文献:
[1]罗旋,田钧.基于世界技能大赛测试项目文件开发信息类专业英语教材的可行性研究——以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世赛成果转化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3).
[2]孙兴伟.抓好世赛成果转化 推动技工教育发展——广东省以技能大赛的旗帜引领技工教育[J].职业,2017(1).
[3]谢冠怀.立足基础 企业标准 接轨世界——论世界技能大赛网站设计(Web Design)项目成果转化暨《HTML5 CSS3网页制作》一体化课程改革[J].教育前沿,2016(4).
(作者单位:阜阳技师学院)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 技工院校 人才培养
世界技能大赛在中国掀起了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热潮,特别是中国在第44届、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取得了获金牌第一、获奖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之后,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掀起了向世界技能大赛看齐的教学改革思潮。如何借鉴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优化我国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各技工院校关注的一个热点。
一、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授课内容陈旧
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普遍存在课程内容较为陈旧的情况,基本没能跟上信息技术最新的发展。比如Windows server已经到了2019 datacenter版本了,技工院校还在教授Windows server 2003,其操作系统的模式、技术特点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师生时间、精力及教育资源的浪费。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
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较差,同时生源数量巨大,教师资源紧缺,教学投入资源相对较少,导致整体教学效率比较低。
技工院校的专业特点是对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但信息类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学生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无法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一部分技工院校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太重视理论学习,加之基础不牢固,缺乏好的学习方法,当遇到学习困难时无法解决,最终的结果是学习效率低下,效果欠佳。
(三)师资技术能力缺乏
由于收入差异的问题,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大多集中在一线企业,导致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师资的缺口较大。同时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教师与一线企业的技术对接较少,技术能力相对较弱,在这种情况下,2到3年之后,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的教学就基本脱离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新潮流,这也是技工院校信息类专业师资技术能力普遍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综合能力培养不够
由于信息类专业都基于庞大的信息系统基础平台,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体系知识和原理,而技工教育受本身特点所限,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比如学生在英语的阅读理解、信息技术类的系统原理等方面比较薄弱,而信息类专业学生接触到的资料和工具都以英文为主,这给很多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障碍。
二、世界技能大赛的优势分析
(一)技术最新前沿
世界技能大赛各项目所涉及的技术,都是各职业工种、各行业最新的技术,当一个工种(或比赛项目)所涉及的行业出现了新的技术且其应用基本稳定,该项技术就有可能出现在赛场上。
以网络系统管理项目为例,当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出现后,网络系统管理在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就启用了虚拟化技术,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就全面启用了虚拟化,其比赛的环境全部架构在虚拟服务器上。
(二)比赛任务来自真实工作岗位
世界技能大赛所有的比赛模块内容,都来自对应工种的一线工作岗位任务,任务来自真实工作岗位并且比赛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独立的工作任务。
比如电子技术项目电路设计的模块,就是以一个行业实际应用的最新电路板作为背景,在此基础上要求选手完成相应的电路板设计、焊接、测试等比赛内容。网络系统管理项目则是各种系统的实际应用设计与功能实现、测试,如网络设备、Linux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等独立环境下信息系统的组网、信息化功能的设计与实现,最后完成测试和系统排错。这些不但体现了模块化设计的特性,还体现了完整的工作過程特性并保持与行业企业一线的对接。
(三)工程项目的完整性
世界技能大赛各比赛项目的各模块的选取,都充分体现了工程项目的完整性,都包含了目标任务的整个工作过程,即设计、设备选型(确定设备的材料和数量)、实现、测试、排错和检测等。
比如世界技能大赛美容项目模块提出对一些发型的裁剪要求,但给予各位选手的模特不是统一的塑胶模型(假人),而是不同人种、年龄的志愿者。选手需要根据自己分配到的不同模特的年龄、肤色、体型、胖瘦、衣着打扮来进行综合设计,设计完后进行发型裁剪,最终的目标是要达到与模特的实际情况较好的匹配,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四)过程导向与结果导向
世界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充分体现了工作过程的完整性,评分导向主要体现为工作过程评分和工作结果评分。其中工作过程评分主要是考核选手在工作过程中是否遵循了安全规则、动作流程是否标准合规、工作环境是否整洁等,工作结果评分则是考核选手的目标任务达标情况,即是否能达到目标任务的功能要求和产品的精度要求。
评分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主观评分(评价评分)和客观评分(测量评分)。主观评分通常是对定性的评分点进行评分(不可测量的评分点),通常由3个裁判进行评分,给分的范围为0~3分,任何两个裁判之间的打分差不能超过1分,如果超过了需要说明理由并进行重新打分。客观评分一般是由3个裁判按照评分标准的要求一起完成评分工作。评分过程中裁判必须对自己的选手进行回避。
(五)综合能力的培养
世界技能大赛各项目内容都具备了工作的完整性,评分体现了工作的过程性,同时包含了项目的整体过程(需求分析、设计、实施和实现、测试、错误排除等),所以对选手的要求比较全面,选手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这其中包含了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含书面表达能力)。当然,最后重点培养的是其技术能力,而技术能力的培养又需要综合能力的支撑。所以在培养世界技能大赛选手时,一定要有整体的培养方案,包括对选手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重点是对其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培养。 三、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的方式
国内各技工院校都在启动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的工作,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必须基于各项目的特点、基于一定的方法和流程进行。
(一)单点技术活页化
所有信息类的世界技能大赛项目,都是以一定的国际认证水平为基础,而这些技术认证都是以技术点为基础,所以成果转化可以从单点技术开始。
单点技术可以用活页的形式来完成建设工作,按照活页标准的格式,把职业工种(世界技能大赛项目)的相关技术点都做成活页,作为学生专业能力训练的基础,为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打基础。
(二)综合技术融于项目案例
在活页化的成果转化基础上,进行综合化项目案例的建设,把企业一线的实际项目融入教学,把单点的技术融合到综合化的项目中,按照企业项目实施过程,组织项目材料,完成综合项目案例的编制工作。特别是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的模块案例,可以作为综合案例的经典,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的模块案例也都来源于企业一线的实际项目。
综合项目案例的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和项目工作能力,为适应企业一线的项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满足一线项目工作对学生的能力需求。
(三)世界技能大赛选手训练过程全记录分析
世界技能大赛选手训练过程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要培养一个世界级的选手,需要经过2到3年时间的专业训练,亚洲其他国家一般都是用4到5年来培养,国内很多项目起步比较晚,训练的时间基本也在2年以上,比较成熟的项目训练的时间都在3年以上。
选手训练过程的完整记录能分析和判断出选手对于各知识、技能学习的适应情况,比如哪些内容较难掌握,哪些技术点容易出现失误。有了详细的记录和数据分析,就可以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把握好技术点学习的特点,以达到学生培养的最佳效果。
(四)赛教结合,以赛促教
结合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的实际教学,可以很快提升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但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就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的进度开展一系列的竞赛活动。技工院校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班级、年级、二级学院、学校、市级、省级、国家级的竞赛活动。通过层层的选拔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提高技能水平,提升整体教学的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效能,最终实现“赛教结合、以赛促教”。
四、世界技能大赛成果的应用评价
(一)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与考核
技工院校的人才培养制订了完备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但真正到实施的时候,却没有对人才培养的结果进行评测,缺乏具体量化的指标及完成度。参照世界技能大赛的评测来看,可以把各方面的能力、技能通过量化的形式进行评测,通过评测来确定人才培养的效果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完成度。
(二)技能等级证书考核
学生在入职之前必须达到一定的技能目标水平,体现这一技能水平的方式就是考取对应的技能等级证书。考取的证书水平越高,获取的人数比例越大,能直观反映教学的质量也就越高,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也就越高。
(三)学生竞赛参与度与竞赛成绩分析
笔者通过统计学生参加技能竞赛的参与度和获奖率来分析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效果。班级参加技能竞赛的人员比例越高、获奖率越大,获大奖的情况能以一定的概率出现,那么说明这个班级的教学是非常成功的。当然,这个必须和具体情况结合来分析。但从整体来说,一个院校、一个专业在一段时间内的获奖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能直观反映教学水平的变化。
近年来,笔者所在院校通过实施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将世界技能大赛理念、知识体系、评价考核方法应用于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中,笔者所在学院10个世界技能大赛项目被安徽省人社厅确定为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安徽省集训基地,5名教師获批担任全省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16名选手入选省集训队,7名选手获得世界技能大赛6个项目的全省第一名,代表安徽省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
参考文献:
[1]罗旋,田钧.基于世界技能大赛测试项目文件开发信息类专业英语教材的可行性研究——以商务软件解决方案项目世赛成果转化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3).
[2]孙兴伟.抓好世赛成果转化 推动技工教育发展——广东省以技能大赛的旗帜引领技工教育[J].职业,2017(1).
[3]谢冠怀.立足基础 企业标准 接轨世界——论世界技能大赛网站设计(Web Design)项目成果转化暨《HTML5 CSS3网页制作》一体化课程改革[J].教育前沿,2016(4).
(作者单位:阜阳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