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从浙江舟山起航,前往菲律宾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任务。这是中国首次派出舰艇赴海外灾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助。“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是中国海军最新型医院船,是我国专门为海上医疗救护“量身定做”的专业大型医院船,船上搭载的某些医疗设施装备达到三甲医院的水平。“和平方舟”2008年底入列东海舰队,2009年在海军成立60周年暨多国海军活动中首次公开亮相。这次首次派出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救援任务揭开了医院船神秘的面纱。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为适应海上作战和救援任务,从改建“琼沙”号客货轮为“代医院船”起步,着手研制专用医院船。
西沙海战的启示
1974年1月爆发的西沙海战,是人民海军第一次远离海岸作战。西沙距湛江290海里,离最近的榆林港也有130多海里,卫勤保障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伤员中转换乘六七次送到医院,到达陆地时间最快的也用了45个小时,虽未发生死亡,但伤口普遍感染。
究其原因,除组织指挥不畅外,主要是缺乏专门医疗船舶。南海舰队卫生处尖锐地提出要解决运送伤员的船只问题:“这次伤员是利用渔民小艇及渔船运送的,速度慢,时间长,为适应远离后方基地作战时运送伤员的急需,应解决耐波性强、吨位大、速度快、有一二百张床位的医院船,以保证海战伤员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护。”
同年5月,海军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专业调研组从上海来到南海舰队,详细了解西沙海战卫勤保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5月28日,该所卫勤研究室王友裕主任向舰队后勤部副部长丁荣同志汇报时颇为激动地说:“这次西沙海战说明,不是应不应该配备救护船只的问题,而是必须配备!”
大家纷纷谈了自己的构想,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第一艘“代医院船”可造得小一些,百十张床位,能在航渡中实施紧急外科处置。这样造价低,使用也方便。
1975年,舰队部分卫勤人员参加了“南字1号”海上演习,在开展海上救治的实际演练中,进一步体会到建造专用救护船的迫切性。其实,对于医院船,卫勤人员并不陌生,它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广泛应用。美军在侵略朝鲜和越南的战争中,都使用医院船收治和后送了大量伤病员。医院船实际上就是将一个野战医院搬到船上,在战时可以把医院船前移到战区附近,打破分级救治模式,减少伤员后送层次,争取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战伤救治效果。据资料介绍,美军在侵越战争中通过使用医院船,伤员从负伤到获得优良救治的时间仅为1.5小时。可见医院船在现代海战的卫勤保障上起着多么大的作用。
对海上医疗救护的探索
上世纪60年代初,舰队值班医院的演习,仅仅是在陆地上搭搭帐篷,做做动物手术;70年代初,卫勤训练也是携带陆军野战医疗所的一套装备在岸上转,或在码头上设立救护所。这些做法和装备搬上船是不行的,有的装备和技术在海上根本不适用,所以在建造“代医院船”之前和建造的过程中,部队一直在探索海上医疗救护的规律,以使医院船在未来的海上医疗救护中更加适用。
1975年,海军422医院的医疗队带着陆上拉练的携行医疗装备,登船出海参加“南字1号”演习,是探索海上手术的开始。医疗队由12人组成,孙胜琰副院长带队,袁丕久为医疗队长。根据别人介绍的经验,船体摇摆晃动、人员站不稳、装备滑动是海上手术的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海军医学研究所王友裕主任的指导下,设想搞“三位一体”的坐姿手术,即手术台、动物和手术者固定在一起,手术者坐在凳子上进行手术,这样三者固定,与船体同步运动,可能会顺利进行操作。于是就把铁管焊接在Y807船舱底铁板上,上面固定了担架,做成了简易的固定舰用手术床,等待机会,到海上做实验。
一天,舰后卫生处黄龙生科长通知422医院医疗队,海上起风了,要求医疗队带着新的手术装备立即出海。货船迎着风浪起航,医务人员充满了信心,大家各自做手术前的准备。船驶出港湾后晃得越来越厉害,许多人都克制不住恶心,一个劲地呕吐。这时发现随船出海的实验动物狗也在晕船呕吐。不知什么时候,参加演习的南海舰队司令部曾泉生副参谋长和舰队后勤部郗志刚副部长出现在“手术舱”,两位首长关切地询问:“现在风浪很大,船已晃到40度,能不能做手术?”
大家毫不犹豫地回答:“做!我们就是趁着风浪大才来做手术的。”
一切准备就绪,确定做狗的肠切除吻合术。手术者袁丕久,器械护士王海鹰。此时,船舱显得分外宁静,大家都在精心操作,人们克制着晕船、恶心。30分钟过去,海上手术成功了。好消息报告给指挥台,又从广播中传来首长的热情祝贺,大家心情特别激动。
海上手术的成功,增强了大家进一步探索海上医疗救护的信心,并为“代医院船”的建造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和数据。
改装成“代医院船”
1977年初,设计与建造“代医院船”的工作正式摆上了日程。但是,第一艘医院船到底应该建成什么样子,当时大家心中都没有底。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对第一艘“代医院船”的设计建造确定了四条原则:一是要符合我海军“近海防御”的战略方针,船体结构、动力设备、续航力和稳性、航速,以及生活保障条件等,能合乎舰艇编队航行要求,以便遂行实施医疗保障;二是能适应海上医疗救护的要求,医疗设施配备比较先进,战时可以收容100名伤病员,并实施部分优良医疗救治,完成前接后送任务;三是船上医疗布局合理,医疗设备的配备符合海上特点;四是充分吸收我军海上医疗救护的科研成果,以提高海上医疗救治的效率。
接着是解决用什么样的船改装“代医院船”的问题,技术人员先后对运输船、客轮、远洋考察船等进行考察,经过论证,都不够理想。后来,有关部门向技术人员提供广州造船厂设计的“琼沙”号客货轮,这是专为海南—西沙运送人员和货物建造的船只,准备建造4艘。技术人员要到资料后,经过详细论证,认为该船吨位、装载量、航速、动力、救生消防设备、舷吊和自动舷梯装置、住舱及生活条件等均较合适,基本上符合我们提出的四条原则。于是就确定以“琼沙”号客货轮图纸为蓝本实施系统改装。 建造“代医院船”是一项大工程,我国又是第一次,要求高,技术复杂,涉及造船、航海、机电、通讯、救生等10多个专业和部门。
广州造船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克服各种困难,尽量满足医院船的各项技术需求。该厂黄总工程师对技术人员说:“你们可以从医疗救护的需要多提意见,把所有的想法都摆出来,让需要与可能尽量统一。”
如原设计各住舱部有门槛,不便担架车通行,经技术人员提出后,都取消了;制剂室的排水管要求高,应选用耐酸碱和抗压材料,他们也都——照办,并安装了单向阀门。此外,为保证X光机的定位和前后移动,设置了上下铁轨和固定卡;为了在餐厅展开支撑式手术床,在天花板上增设了“工”字钢架;为了使显微镜、氧气筒、敷料箱等设备固定,都特制了相适应的装置。
在“代医院船”建造过程中,属医疗系统的工程共计120项。
在这同时,技术人员还积极研制“代医院船”的携行医疗装备。在海军422医院党委领导下,由医务人员、工人组成海上卫材研制小组,在军内外5家工厂的协助下,经过3次较大的改进,于1980年完成了“代医院船”“两队一组”(即两个医疗队,一个手术组)全套携行医疗装备的更新和组装,并制订了“代医院船”全部药材的列装标准。其中包括支撑式手术床、X光机的支撑装置、各种医疗箱、伤员换乘吊篮、呕吐口罩、折叠式手术凳、聚氨酪手术衣等255件,达到了防水、防震、坚固实用、箱台结合和一物多用的要求。
1981年10月,“代医院船”正式建成下水,列编为Y833船。
海上卫勤的可靠保障
1982年,南海舰队组织“南字5号”演习,参演舰艇多达50余艘,还有陆战旅参加。舰队卫生处认为,这是“代医院船”海上实践的良机,通过演练可以全面考证“代医院船”的技术指标和卫勤规范。于是确定海军422医院派医疗队登“代医院船”参加演习,并拟定了以保障演习部队为目标的卫勤演练计划。海军422医院组成了35人的医疗队,与“Y833代医院船”指战员一起进行编组与分工,并进行了多次模拟分练与合练。
“Y833代医院船”在“南字5号”演习期间,既保障了海上演习部队的医疗,又展开了自身的卫勤演练。在大风大浪中完成了动物开颅探查、肺叶切除、血管吻合、断肢再植、腹部探查等多种外科复杂操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当时,海军司令部张序三副参谋长和南海舰队田松副司令员都曾到“代医院船”视察。
1983年,海军对“代医院船”进行了第二期改装,共完成31项,在医疗和生活保障方面都更加趋于完善。据统计,自1981年以来,先后有医务人员199人次登船,开展12次海上救护训练、10次科研活动,执行过5次西沙海岛巡逻医疗、4次南沙卫勤保障任务,共历时403天,经过39个航次、901个航时,在多种海情下航行近12万海里。在船上施行动物手术525例,接收转送模拟伤员206名,收治伤病员13例。海军海上医疗救护中心,获得的17项科研成果奖中,有12项是在“代医院船”上完成的。
经过大量的医疗实践和技术考察,证明“Y833代医院船”基本性能良好,能够担负近海防御的卫勤保障任务,并具有平战两用的特点,为海上救护训练、海上卫勤保障、海军医学科研、岛礁巡回医疗等提供了良好的海上医疗基地。1986年4月,由海军卫生部和舰艇部联合主持,在湛江召开“代医院船”研制技术鉴定会,邀请军内外17名专家对“Y833代医院船”的医疗技术性能进行鉴定。鉴定委员会成员随“代医院船”出海,由湛江航行到广州,现场检查了“代医院船”上的医疗布局、医疗设施和携行药材装备,观看了海上医疗队在“代医院船”上展开救护和动物手术,听取了有关建造及其使用的技术报告,详尽地审阅了有关资料。他们 一致认为,改建“琼沙”号客货轮为“代医院船”的研制工作,论证充分,设计严密科学,具有中国特色,建造是成功的。它填补了我军卫生装备上一项空白,1987年荣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8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当然,现在看来,“代医院船”的各种条件并不完善,与现代海战的要求有很大差距。然而,我们海军毕竟有了自己的“代医院船”,有效地提高了海上医疗救护和卫勤保障能力,同时,也为我军建造和改装更为先进的专用医院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为适应海上作战和救援任务,从改建“琼沙”号客货轮为“代医院船”起步,着手研制专用医院船。
西沙海战的启示
1974年1月爆发的西沙海战,是人民海军第一次远离海岸作战。西沙距湛江290海里,离最近的榆林港也有130多海里,卫勤保障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伤员中转换乘六七次送到医院,到达陆地时间最快的也用了45个小时,虽未发生死亡,但伤口普遍感染。
究其原因,除组织指挥不畅外,主要是缺乏专门医疗船舶。南海舰队卫生处尖锐地提出要解决运送伤员的船只问题:“这次伤员是利用渔民小艇及渔船运送的,速度慢,时间长,为适应远离后方基地作战时运送伤员的急需,应解决耐波性强、吨位大、速度快、有一二百张床位的医院船,以保证海战伤员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护。”
同年5月,海军医学研究所军事医学专业调研组从上海来到南海舰队,详细了解西沙海战卫勤保障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5月28日,该所卫勤研究室王友裕主任向舰队后勤部副部长丁荣同志汇报时颇为激动地说:“这次西沙海战说明,不是应不应该配备救护船只的问题,而是必须配备!”
大家纷纷谈了自己的构想,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第一艘“代医院船”可造得小一些,百十张床位,能在航渡中实施紧急外科处置。这样造价低,使用也方便。
1975年,舰队部分卫勤人员参加了“南字1号”海上演习,在开展海上救治的实际演练中,进一步体会到建造专用救护船的迫切性。其实,对于医院船,卫勤人员并不陌生,它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广泛应用。美军在侵略朝鲜和越南的战争中,都使用医院船收治和后送了大量伤病员。医院船实际上就是将一个野战医院搬到船上,在战时可以把医院船前移到战区附近,打破分级救治模式,减少伤员后送层次,争取早期救治时间,提高战伤救治效果。据资料介绍,美军在侵越战争中通过使用医院船,伤员从负伤到获得优良救治的时间仅为1.5小时。可见医院船在现代海战的卫勤保障上起着多么大的作用。
对海上医疗救护的探索
上世纪60年代初,舰队值班医院的演习,仅仅是在陆地上搭搭帐篷,做做动物手术;70年代初,卫勤训练也是携带陆军野战医疗所的一套装备在岸上转,或在码头上设立救护所。这些做法和装备搬上船是不行的,有的装备和技术在海上根本不适用,所以在建造“代医院船”之前和建造的过程中,部队一直在探索海上医疗救护的规律,以使医院船在未来的海上医疗救护中更加适用。
1975年,海军422医院的医疗队带着陆上拉练的携行医疗装备,登船出海参加“南字1号”演习,是探索海上手术的开始。医疗队由12人组成,孙胜琰副院长带队,袁丕久为医疗队长。根据别人介绍的经验,船体摇摆晃动、人员站不稳、装备滑动是海上手术的最大障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海军医学研究所王友裕主任的指导下,设想搞“三位一体”的坐姿手术,即手术台、动物和手术者固定在一起,手术者坐在凳子上进行手术,这样三者固定,与船体同步运动,可能会顺利进行操作。于是就把铁管焊接在Y807船舱底铁板上,上面固定了担架,做成了简易的固定舰用手术床,等待机会,到海上做实验。
一天,舰后卫生处黄龙生科长通知422医院医疗队,海上起风了,要求医疗队带着新的手术装备立即出海。货船迎着风浪起航,医务人员充满了信心,大家各自做手术前的准备。船驶出港湾后晃得越来越厉害,许多人都克制不住恶心,一个劲地呕吐。这时发现随船出海的实验动物狗也在晕船呕吐。不知什么时候,参加演习的南海舰队司令部曾泉生副参谋长和舰队后勤部郗志刚副部长出现在“手术舱”,两位首长关切地询问:“现在风浪很大,船已晃到40度,能不能做手术?”
大家毫不犹豫地回答:“做!我们就是趁着风浪大才来做手术的。”
一切准备就绪,确定做狗的肠切除吻合术。手术者袁丕久,器械护士王海鹰。此时,船舱显得分外宁静,大家都在精心操作,人们克制着晕船、恶心。30分钟过去,海上手术成功了。好消息报告给指挥台,又从广播中传来首长的热情祝贺,大家心情特别激动。
海上手术的成功,增强了大家进一步探索海上医疗救护的信心,并为“代医院船”的建造提供了有效的经验和数据。
改装成“代医院船”
1977年初,设计与建造“代医院船”的工作正式摆上了日程。但是,第一艘医院船到底应该建成什么样子,当时大家心中都没有底。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对第一艘“代医院船”的设计建造确定了四条原则:一是要符合我海军“近海防御”的战略方针,船体结构、动力设备、续航力和稳性、航速,以及生活保障条件等,能合乎舰艇编队航行要求,以便遂行实施医疗保障;二是能适应海上医疗救护的要求,医疗设施配备比较先进,战时可以收容100名伤病员,并实施部分优良医疗救治,完成前接后送任务;三是船上医疗布局合理,医疗设备的配备符合海上特点;四是充分吸收我军海上医疗救护的科研成果,以提高海上医疗救治的效率。
接着是解决用什么样的船改装“代医院船”的问题,技术人员先后对运输船、客轮、远洋考察船等进行考察,经过论证,都不够理想。后来,有关部门向技术人员提供广州造船厂设计的“琼沙”号客货轮,这是专为海南—西沙运送人员和货物建造的船只,准备建造4艘。技术人员要到资料后,经过详细论证,认为该船吨位、装载量、航速、动力、救生消防设备、舷吊和自动舷梯装置、住舱及生活条件等均较合适,基本上符合我们提出的四条原则。于是就确定以“琼沙”号客货轮图纸为蓝本实施系统改装。 建造“代医院船”是一项大工程,我国又是第一次,要求高,技术复杂,涉及造船、航海、机电、通讯、救生等10多个专业和部门。
广州造船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克服各种困难,尽量满足医院船的各项技术需求。该厂黄总工程师对技术人员说:“你们可以从医疗救护的需要多提意见,把所有的想法都摆出来,让需要与可能尽量统一。”
如原设计各住舱部有门槛,不便担架车通行,经技术人员提出后,都取消了;制剂室的排水管要求高,应选用耐酸碱和抗压材料,他们也都——照办,并安装了单向阀门。此外,为保证X光机的定位和前后移动,设置了上下铁轨和固定卡;为了在餐厅展开支撑式手术床,在天花板上增设了“工”字钢架;为了使显微镜、氧气筒、敷料箱等设备固定,都特制了相适应的装置。
在“代医院船”建造过程中,属医疗系统的工程共计120项。
在这同时,技术人员还积极研制“代医院船”的携行医疗装备。在海军422医院党委领导下,由医务人员、工人组成海上卫材研制小组,在军内外5家工厂的协助下,经过3次较大的改进,于1980年完成了“代医院船”“两队一组”(即两个医疗队,一个手术组)全套携行医疗装备的更新和组装,并制订了“代医院船”全部药材的列装标准。其中包括支撑式手术床、X光机的支撑装置、各种医疗箱、伤员换乘吊篮、呕吐口罩、折叠式手术凳、聚氨酪手术衣等255件,达到了防水、防震、坚固实用、箱台结合和一物多用的要求。
1981年10月,“代医院船”正式建成下水,列编为Y833船。
海上卫勤的可靠保障
1982年,南海舰队组织“南字5号”演习,参演舰艇多达50余艘,还有陆战旅参加。舰队卫生处认为,这是“代医院船”海上实践的良机,通过演练可以全面考证“代医院船”的技术指标和卫勤规范。于是确定海军422医院派医疗队登“代医院船”参加演习,并拟定了以保障演习部队为目标的卫勤演练计划。海军422医院组成了35人的医疗队,与“Y833代医院船”指战员一起进行编组与分工,并进行了多次模拟分练与合练。
“Y833代医院船”在“南字5号”演习期间,既保障了海上演习部队的医疗,又展开了自身的卫勤演练。在大风大浪中完成了动物开颅探查、肺叶切除、血管吻合、断肢再植、腹部探查等多种外科复杂操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当时,海军司令部张序三副参谋长和南海舰队田松副司令员都曾到“代医院船”视察。
1983年,海军对“代医院船”进行了第二期改装,共完成31项,在医疗和生活保障方面都更加趋于完善。据统计,自1981年以来,先后有医务人员199人次登船,开展12次海上救护训练、10次科研活动,执行过5次西沙海岛巡逻医疗、4次南沙卫勤保障任务,共历时403天,经过39个航次、901个航时,在多种海情下航行近12万海里。在船上施行动物手术525例,接收转送模拟伤员206名,收治伤病员13例。海军海上医疗救护中心,获得的17项科研成果奖中,有12项是在“代医院船”上完成的。
经过大量的医疗实践和技术考察,证明“Y833代医院船”基本性能良好,能够担负近海防御的卫勤保障任务,并具有平战两用的特点,为海上救护训练、海上卫勤保障、海军医学科研、岛礁巡回医疗等提供了良好的海上医疗基地。1986年4月,由海军卫生部和舰艇部联合主持,在湛江召开“代医院船”研制技术鉴定会,邀请军内外17名专家对“Y833代医院船”的医疗技术性能进行鉴定。鉴定委员会成员随“代医院船”出海,由湛江航行到广州,现场检查了“代医院船”上的医疗布局、医疗设施和携行药材装备,观看了海上医疗队在“代医院船”上展开救护和动物手术,听取了有关建造及其使用的技术报告,详尽地审阅了有关资料。他们 一致认为,改建“琼沙”号客货轮为“代医院船”的研制工作,论证充分,设计严密科学,具有中国特色,建造是成功的。它填补了我军卫生装备上一项空白,1987年荣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8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当然,现在看来,“代医院船”的各种条件并不完善,与现代海战的要求有很大差距。然而,我们海军毕竟有了自己的“代医院船”,有效地提高了海上医疗救护和卫勤保障能力,同时,也为我军建造和改装更为先进的专用医院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