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为了核对一条引文,查阅《列宁选集》第四卷,不想目光竟长时间停留在最后一篇题为《宁肯少些,但要好些》的文章上,被其中的精辟论断所吸引。列宁在这一名篇中强调的是,改善国家机关“不应当追求数量和急于求成”,而要遵守一条准则:“宁肯数量少些,但要质量高些”。笔者由此得到启发,认为这句至理名言放之四海而皆准,值得学术界的同仁深思和笃行。
毋庸讳言,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当前的学术界弥漫着一片令人厌恶的歪风邪气。心浮气躁,追名逐利,被“孔方兄”牵着鼻子走者有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热衷于低水平重复著述,“一年磨十剑”者有之;贪图“捷径”,拾人牙慧,掠他人之美,抄袭剽窃者有之;弄虚作假,为人捉刀,败坏学术界声誉者有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面对这片浓重的阴霾,大批学者依然心明眼亮,不改初衷。他们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获,有所前进。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就是这样一个群体。
这个中心成立于2000年。宗旨是动员和组织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的专职和兼职人员,通过这个学术平台,为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史学发展,打造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贡献才智。基于上述宗旨,中心成立后,通过招标的方式,落实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二十世纪西方史学主要思潮及相互关系研究”、“中西古代历史、史学及理论比较研究”、“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中西史学比较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中国近代史学思潮研究”、“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研究”等重大课题。
在六年多的探索和研究中,这个中心的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视角,丰富了学科内涵,促进了学科发展,积累了数量可观的研究论文。现在,他们又从这些论文中遴选优秀,辑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系列”丛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首批推出四种,即《历史研究的理性抉择》(副题为《历史学的理论、历史与比较研究》)、《文明演进源流的思考》(副题为《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历史时代嬗变的记录》(副题为《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史学理论的世界视野》(副题为《外国史学研究》)。入选这套丛书的论文,虽然不能说篇篇都是精品,但却可以说篇篇都浸透着精品意识,是研究者呕心沥血之作,不乏独到的(乃至突出的)见解和较高的学术价值,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因此,这套丛书所反映出的学者们治学的精品意识,比学者们取得的治学成果更值得重视。
谈到治学的精品意识,笔者不禁想起明清之际的史学家顾炎武。这位著名学者(“著名”的桂冠加在他的头上可谓当之无愧,不可与时下廉价奉送的“著名”帽子相提并论),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写成近百万字的读书札记《日知录》。这部巨著问世以来,始终被学术界奉为精品。
笔者每读这部札记,都为顾氏务实求真、宁缺勿滥的治学品格所征服。尤其令笔者无比钦佩的是,那篇只有六十一个字的自序:“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东吴顾炎武。”如果减掉书名来源和作者籍贯姓名占去的十五个字,仅有四十六个字。顾氏所言“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是务实,表现了顾炎武独立思考、宁缺勿滥,尊重前人研究成果、不贪功掠美的治学态度:“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以正后之君子”,是求真,反映了顾炎武勤于探索、勇于修正,谦虚谨慎、无愧后人检验的治学精神。
严谨治学的顾炎武,一向反对学人治学的蜻蜓点水现象和沽名钓誉行为。他在《与人书二十》中斥责急功近利、草率成书者是“失足落井”,斥责为这类学人作序是“落井下石”。他鄙视某些人治学投机取巧、粗制滥造,以至变相攫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劣迹。在《与人书十》中,他用铸钱比喻治学,抨击不学无术之徒想铸新钱又懒于“采铜于山”,故而收购废钱熔铸,更为恶劣者,竟然“将古人传世之宝,舂锉碎散”,与废钱混杂熔铸,以次充好,欺世牟利。他还针对“今人著作,以多为富”的流弊,在《文不贵多》中大声疾呼:“夫多必不能工,即工亦必不皆有用于世”;在《著书之难》中称赞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顾炎武作古已逾三个多世纪,但他治学的精品意识和充分体现这种精品意识的力作《日知录》,至今仍在学术界发挥振聋发聩的作用。愿学术界的同仁时刻铭记他的言论和行动,同“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系列”丛书的作者们一道,把“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作为治学的不二法门。
毋庸讳言,在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当前的学术界弥漫着一片令人厌恶的歪风邪气。心浮气躁,追名逐利,被“孔方兄”牵着鼻子走者有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热衷于低水平重复著述,“一年磨十剑”者有之;贪图“捷径”,拾人牙慧,掠他人之美,抄袭剽窃者有之;弄虚作假,为人捉刀,败坏学术界声誉者有之。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面对这片浓重的阴霾,大批学者依然心明眼亮,不改初衷。他们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获,有所前进。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中心的学者们,就是这样一个群体。
这个中心成立于2000年。宗旨是动员和组织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的专职和兼职人员,通过这个学术平台,为加强学科建设,推动史学发展,打造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贡献才智。基于上述宗旨,中心成立后,通过招标的方式,落实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历史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成就”、“二十世纪西方史学主要思潮及相互关系研究”、“中西古代历史、史学及理论比较研究”、“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叶中西史学比较研究”、“中国古代史学思想研究”、“中国近代史学思潮研究”、“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研究”等重大课题。
在六年多的探索和研究中,这个中心的学者们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念,从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视角,丰富了学科内涵,促进了学科发展,积累了数量可观的研究论文。现在,他们又从这些论文中遴选优秀,辑成“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系列”丛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这套丛书,首批推出四种,即《历史研究的理性抉择》(副题为《历史学的理论、历史与比较研究》)、《文明演进源流的思考》(副题为《中国古代史学研究》)、《历史时代嬗变的记录》(副题为《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史学理论的世界视野》(副题为《外国史学研究》)。入选这套丛书的论文,虽然不能说篇篇都是精品,但却可以说篇篇都浸透着精品意识,是研究者呕心沥血之作,不乏独到的(乃至突出的)见解和较高的学术价值,能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因此,这套丛书所反映出的学者们治学的精品意识,比学者们取得的治学成果更值得重视。
谈到治学的精品意识,笔者不禁想起明清之际的史学家顾炎武。这位著名学者(“著名”的桂冠加在他的头上可谓当之无愧,不可与时下廉价奉送的“著名”帽子相提并论),用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写成近百万字的读书札记《日知录》。这部巨著问世以来,始终被学术界奉为精品。
笔者每读这部札记,都为顾氏务实求真、宁缺勿滥的治学品格所征服。尤其令笔者无比钦佩的是,那篇只有六十一个字的自序:“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东吴顾炎武。”如果减掉书名来源和作者籍贯姓名占去的十五个字,仅有四十六个字。顾氏所言“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是务实,表现了顾炎武独立思考、宁缺勿滥,尊重前人研究成果、不贪功掠美的治学态度:“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以正后之君子”,是求真,反映了顾炎武勤于探索、勇于修正,谦虚谨慎、无愧后人检验的治学精神。
严谨治学的顾炎武,一向反对学人治学的蜻蜓点水现象和沽名钓誉行为。他在《与人书二十》中斥责急功近利、草率成书者是“失足落井”,斥责为这类学人作序是“落井下石”。他鄙视某些人治学投机取巧、粗制滥造,以至变相攫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劣迹。在《与人书十》中,他用铸钱比喻治学,抨击不学无术之徒想铸新钱又懒于“采铜于山”,故而收购废钱熔铸,更为恶劣者,竟然“将古人传世之宝,舂锉碎散”,与废钱混杂熔铸,以次充好,欺世牟利。他还针对“今人著作,以多为富”的流弊,在《文不贵多》中大声疾呼:“夫多必不能工,即工亦必不皆有用于世”;在《著书之难》中称赞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皆以一生精力成之,遂为后世不可无之书”。
顾炎武作古已逾三个多世纪,但他治学的精品意识和充分体现这种精品意识的力作《日知录》,至今仍在学术界发挥振聋发聩的作用。愿学术界的同仁时刻铭记他的言论和行动,同“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系列”丛书的作者们一道,把“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作为治学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