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修辞格的文言语句,无论是在教材中还是在高考文言文翻译中都是难点。作者选取了对阅读理解文言文影响较大的几种修辞格,并结合教学体会,主要阐述了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文言修辞句翻译方法。
关键词: 文言文 修辞格 翻译方法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高中生要掌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在文言文中常会遇到一些不易翻译的运用了修辞格的语句,这些语句无论在教材中还是在高考文言文翻译中都是难点。那么怎样翻译文言文中运用了修辞格的语句呢?翻译文言文修辞句,一般要意译,力求做到见义传神。“见义”就是把原文的意义表现出来,做到不走样;“传神”就是把原文人物的神情气态、事情的细节、性状反映出来,做到形象生动,增强感染力。在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修辞格有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
一、比喻
无论在文言文,还是在白话文中,比喻都是常见的。比喻就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修辞方式。一般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1.文言文的明喻常用“如”、“若”、“犹”、“似”等比喻词,其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表示“甲像乙”的意思。文言文的明喻一般与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相同,直译就行了。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可以翻译为“(公子)却想到同秦军去拼死,这就像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吃”。
2.暗喻比明喻更进了一层,表示“甲是乙”的意思。一般无比喻词,而有比喻词的暗喻有着特殊规律,这是与现代汉语的暗喻的相异之处。翻译时,用了比喻词的译为暗喻,翻译成“甲是乙”。如“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可以翻译为“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不用比喻词的译为明喻,翻译成“甲像乙”。
3.借喻就是不出现要说的本体而用一个形象的喻体来直接表述的修辞方法,它跟明喻、暗喻都不同,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只是把比喻的意思再进了一层,表示“借乙为甲”的意思。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译出它的本体或将其译成一个明喻,这样才能准确表达出作者的本意。如“今两虎共斗,其势不惧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两虎借喻廉颇、蔺相如两人。可以译为:现在如果两虎(指自己和廉颇)相互争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
二、借代
借代这种修辞方法广泛地存在于文言文中,它有两种特性,一个是借代意义,具有稳定性,不受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影响,有比较固定的指代意义。如“朱门”用来代指贵族豪门,“鱼雁”专用来代指书信等。这些词语代指的事物是固定的,翻译时,只要把所代指的事物直接写出就可以了。如“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以译为:蔺相如只不过凭借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另一个是借代意义,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它的借代意义受具体的语言环境影响而临时呈现,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如杜甫《月夜》中的“独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此时杜甫正在京中,他在诗中用“长安”代指自己,是说子女年幼,还不懂得思念远在京中的父亲。当这些词语的借代意义不确定,而需要翻译时,我们应对具体的语言环境做深入探究,从而准确翻译出它的借代意义。
三、互文
互文这种修辞格在古诗文中屡见不鲜,很容易使人望文生义而误解,所以互文一直是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互文就是把本应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彼此隐含,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合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类型:一是同句互文,就是指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二是邻句互文,包括偶句互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和多句互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交互成文,合而见义)。针对以上两种类型,有两种翻译方法:一是对于同句互文的句子,选取一句中形成互文的两个对象,组成联合式短语,分别与不同谓词组合,对语意进行适当的扩展。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译为: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上了船。二是对于邻句互文的句子。筛选具有互文修辞意义的若干同义词语,使用“合并同类”的方式,对原句进行压缩。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天下”、“宇内”、“四海”、“八荒”为互文,全句意思是“(秦)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四、用典
古诗文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就叫“用典”。诗文中用典,可以使作品熠熠生辉;论述中引述典故,可以使论证强劲有力。用典具有其他修辞格不能及的作用,但由于引用的故事或文字年代久远,因此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碰到典故,要弄懂并译出在文中的用意。首先要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和意义,因为它和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要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诗人重提往事,肯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必须结合现实,分析诗人用典的意图,理解典故在文中是用来证明观点、说明事理的,还是借以含蓄抒情、委婉达意的。如“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先了解“结草”典故的内容:春秋时晋大夫魏夥的父亲魏武子临终遗嘱要将宠妾殉葬,魏夥没有照办,后与秦将杜回交战,见一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因而把杜回擒回,夜间梦见老人,自称魏武子爱妾的父亲,特来替女儿报恩。文中则指报恩的意思,可以译为:我活着应当为陛下献出生命,死后也要像结草老人那样在暗中报答陛下。
关键词: 文言文 修辞格 翻译方法
2013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明确规定,高中生要掌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在文言文中常会遇到一些不易翻译的运用了修辞格的语句,这些语句无论在教材中还是在高考文言文翻译中都是难点。那么怎样翻译文言文中运用了修辞格的语句呢?翻译文言文修辞句,一般要意译,力求做到见义传神。“见义”就是把原文的意义表现出来,做到不走样;“传神”就是把原文人物的神情气态、事情的细节、性状反映出来,做到形象生动,增强感染力。在翻译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修辞格有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
一、比喻
无论在文言文,还是在白话文中,比喻都是常见的。比喻就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的修辞方式。一般可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1.文言文的明喻常用“如”、“若”、“犹”、“似”等比喻词,其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表示“甲像乙”的意思。文言文的明喻一般与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相同,直译就行了。比如《信陵君窃符救赵》中的“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可以翻译为“(公子)却想到同秦军去拼死,这就像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吃”。
2.暗喻比明喻更进了一层,表示“甲是乙”的意思。一般无比喻词,而有比喻词的暗喻有着特殊规律,这是与现代汉语的暗喻的相异之处。翻译时,用了比喻词的译为暗喻,翻译成“甲是乙”。如“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可以翻译为“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不用比喻词的译为明喻,翻译成“甲像乙”。
3.借喻就是不出现要说的本体而用一个形象的喻体来直接表述的修辞方法,它跟明喻、暗喻都不同,只有喻体,没有本体。只是把比喻的意思再进了一层,表示“借乙为甲”的意思。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译出它的本体或将其译成一个明喻,这样才能准确表达出作者的本意。如“今两虎共斗,其势不惧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两虎借喻廉颇、蔺相如两人。可以译为:现在如果两虎(指自己和廉颇)相互争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
二、借代
借代这种修辞方法广泛地存在于文言文中,它有两种特性,一个是借代意义,具有稳定性,不受具体的语言环境的影响,有比较固定的指代意义。如“朱门”用来代指贵族豪门,“鱼雁”专用来代指书信等。这些词语代指的事物是固定的,翻译时,只要把所代指的事物直接写出就可以了。如“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廉颇蔺相如列传》)可以译为:蔺相如只不过凭借几句言辞,立了些功劳,他的职位却在我之上。另一个是借代意义,有着很强的灵活性。它的借代意义受具体的语言环境影响而临时呈现,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如杜甫《月夜》中的“独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此时杜甫正在京中,他在诗中用“长安”代指自己,是说子女年幼,还不懂得思念远在京中的父亲。当这些词语的借代意义不确定,而需要翻译时,我们应对具体的语言环境做深入探究,从而准确翻译出它的借代意义。
三、互文
互文这种修辞格在古诗文中屡见不鲜,很容易使人望文生义而误解,所以互文一直是文言文翻译的难点。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互文就是把本应合在一起说的话临时拆开,使同句或相邻句中所用的词彼此隐含,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理解时又合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概括起来有两种类型:一是同句互文,就是指在同一句子中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交错渗透、相互补充,即一个句子前后两部分构成互文。二是邻句互文,包括偶句互文(前后两个句子构成的互文)和多句互文(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中的词语交互成文,合而见义)。针对以上两种类型,有两种翻译方法:一是对于同句互文的句子,选取一句中形成互文的两个对象,组成联合式短语,分别与不同谓词组合,对语意进行适当的扩展。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译为:主人和客人一同下了马,上了船。二是对于邻句互文的句子。筛选具有互文修辞意义的若干同义词语,使用“合并同类”的方式,对原句进行压缩。如“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天下”、“宇内”、“四海”、“八荒”为互文,全句意思是“(秦)有统一天下的野心”。
四、用典
古诗文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现成的故事或词句,这就叫“用典”。诗文中用典,可以使作品熠熠生辉;论述中引述典故,可以使论证强劲有力。用典具有其他修辞格不能及的作用,但由于引用的故事或文字年代久远,因此易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碰到典故,要弄懂并译出在文中的用意。首先要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和意义,因为它和文章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要体会诗人用典的意图,诗人重提往事,肯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必须结合现实,分析诗人用典的意图,理解典故在文中是用来证明观点、说明事理的,还是借以含蓄抒情、委婉达意的。如“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李密《陈情表》)先了解“结草”典故的内容:春秋时晋大夫魏夥的父亲魏武子临终遗嘱要将宠妾殉葬,魏夥没有照办,后与秦将杜回交战,见一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因而把杜回擒回,夜间梦见老人,自称魏武子爱妾的父亲,特来替女儿报恩。文中则指报恩的意思,可以译为:我活着应当为陛下献出生命,死后也要像结草老人那样在暗中报答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