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外现代诗歌赏析》里收选了以色列诗人耶胡达·阿米亥(Yehuda Amichai)的短诗《葵花田》,这是一个非常有见地的选择。耶胡达·阿米亥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极高声誉,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不仅是以色列建国后最耀眼的民族诗人,而且是极少数“拥有把个人的甚至是私人化的欢乐、痛苦和爱恋转换为人人共享的经验,并把属于他自己的时代和地域高度普遍化的能力”的当代诗人之一。〔1〕
由于国内目前对耶胡达·阿米亥译介得并不充分,在细读《葵花田》之前, 不妨简要了解一下他的写作生涯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些背景对理解《葵花田》一诗中的“幽暗”至关重要。耶胡达·阿米亥1924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兹堡一个正统的犹太家庭,从小生长在希伯来语和德语的双语环境中。众所周知,古老的犹太民族近两千年来长期在世界各地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流散,经历过大大小小难以计数的歧视和迫害,19世纪末在倡导犹太复国的锡安主义运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流散在异乡的犹太家庭开始陆续返回中东地区定居,筹建以色列国。1935年,11岁的耶胡达·阿米亥和他的家庭就在锡安主义和躲避纳粹迫害的双重背景下离开了德国,最终迁到了耶路撒冷。
作为一个诗人,耶胡达·阿米亥的一生却总是和战争难解难分。二战中,他进入了英军犹太旅参加对德意法西斯的战斗,紧接着于19 4 6年加入锡安主义武装突击队帕马奇,参加了以色列独立战争(第一次阿以战争),退役后他念完了大学还没做几年教师,又入伍参加了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阿以战争),1973年,他已经年近50了,却不得不再次应征入伍参加了十月战争(第四次阿以战争)。就连他最早与诗歌结缘也是在军营里发生的:他在埃及的英国军营驻扎的时候,无意中捡到一本收有迪兰·托马斯、W.H .奥登和T. S .艾略特等现代诗歌巨匠代表作的《英国现代诗选》,这本书把他变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现代诗歌爱好者。
1955年,耶胡达·阿米亥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此刻与他日》,此后又陆续出版了《两种分离的希望》《耶路撒冷与我的诗》《阿门》《时间》《情诗》《耶路撒冷诗篇》《即使是攥紧的拳头也曾是张开五指的手掌》《开·闭·开》等25本诗集。阿米亥的诗对于以色列民众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他开创了用口语化的希伯来语书写现代诗歌的先河,他的作品表面上看比较简单,但却内置着非常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张力:他善于将饱满的激情隐藏在幽默、反讽的笔法背后,善于以世俗得有时甚至有些渎神的语调包裹他深邃的信仰体验, 善于以明快的表达传递多样化的暗示性,善于运用最具体、最容易被感知但又最令人叹服的比喻,总而言之,他具有一种罕见的能够凭借日常的经验与简洁的语言手段来处理生与死、战争与和平、爱情与伤感、宗教与民族等核心问题的文学创造力。
苦难深重的20世纪不乏伟大的犹太裔诗人,譬如奥西普·曼德尔斯塔姆、保罗·策兰、约瑟夫·布罗茨基等,但这些流散在各地的犹太裔诗人绝大多数都不是用现代希伯来语写作的,而且他们比较偏好沉郁、复杂的写作风格,像耶胡达·阿米亥这样用简洁的希伯来口语书写深刻精神内核的犹太诗人非常少见。正因此,他成了建国于1948年的以色列首屈一指的“无冕桂冠诗人”,他的诗歌成为以色列公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诗行中的情感、记忆、想象方式、思考维度参与塑造了当代以色列民众的内心世界,所以以色列最重要的小说家阿莫斯·奥兹才会说:“读阿米亥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他写诗的地方好像就在我们的厨房、我们的起居室、我们的卧室。”〔2〕
《葵花田》一诗选自耶胡达·阿米亥出版于1989年的诗集《即使是攥紧的拳头也曾是张开五指的手掌》。写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65岁了,11年后的2 0 0 0 年, 耶胡达·阿米亥离开了人世。尽管这首诗和他早期、中期的很多作品一样,都注重在简朴、平易的表层结构中开掘深入的内在向度,但这首诗里的“内向性”却多了几分爱德华·萨义德所称的“晚期风格”的意蕴。下面我们来细读一下这首短诗:
葵花田
成熟与枯萎的葵花田
不再需要太阳的温暖,
褐色和明智的它们,需要甜蜜的阴影,死的
内向,抽屉的里面,一个深似天空的
粗布口袋,它们未来的世界:
一间幽暗的房屋最深处的幽暗,一个人的体内。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我们分析、解读的对象是这首现代希伯来语诗歌的中译本。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诗歌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很多人以此为由,认定诗歌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可译的,要读其他语言的诗歌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学习原文,译诗只是在对原文做减法,大可不读。这种观点近些年受到了强有力的质疑,一方面,新的诗歌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可以是一种“创译”,在力求准确、妥帖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创造性调整以适应译入语境中的诗歌惯例;另一方面,“世界文学”的视野被学界再度强调,一些学者将世界文学重新定义为那些能够跨民族、跨语际流动的文学,是在翻译中获益而不是受损的文学,特别是诗歌。就这首诗而言,如果对照公认为忠实于希伯来语原文的Chana Bloch和Stephen Mitchell的英译本,会发现中译者刘国鹏对这首诗的句法结构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整,他把第三行和第六行中间的两个句号均改为了逗号,这样就让整首诗变成了语法上的一个长句而不是三个句子,使得这首诗在语气上显得更像是一次完整而延宕的内心探询。
第一二两行,“成熟与枯萎的葵花田/不再需要太阳的温暖”,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极其非常规的画面。通常一提到向日葵,我们脑海里浮现的都是荷兰画家梵高的杰作《向日葵》那样的图景,阳光下的向日葵像火焰一样燃烧,迸发出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也会浮现出中国当代诗人芒克的代表作《阳光中的向日葵》,闪耀着光芒的向日葵昂着头怒视着太阳。而大片大片的葵花田则更会让我们联想到灿烂的阳光下一种开阔、蓬勃、活力四溢的景象。但耶胡达·阿米亥一开篇就告诉我们,他所描述的是“成熟与枯萎”的葵花田,他直接斩断了葵花与太阳之间的惯性关联,以一个坚硬的否定句—“不再需要太阳的温暖”,取消了我们脑海中向日葵一词所附着的太阳的指向,把我们引向了一个不再受阳光牵引的葵花田内部的自洽世界。这个自洽、封闭的世界,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人到暮年的内心世界。
第三到第六行,也就是“褐色和明智的它们,需要/甜蜜的阴影,死的/内向,抽屉的里面,一个深似天空的/粗布口袋”,可以看做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如果说第一二行是以否定的方式(不需要)反向切入暮年的内心世界这个话题的话,这几行就是以肯定的方式(需要)来对葵花田所象征的晚年心境进行正向的描述。 耶胡达·阿米亥用“褐色和明智”来进一步修饰“成熟与枯萎”的葵花田,实现了一个表意的提升:成熟的向日葵虽然没有金光的色泽,但它内蕴着晚年的智慧。这或许是对现代诗歌的鼻祖之一威廉·巴特勒·叶芝《随时间而来的智慧》一诗的回应,在那首诗中,叶芝也同样用行将枯萎的植株来隐喻人到晚年心智的成熟与澄澈:
虽然枝条很多,根却只有一条;
穿过我青春的所有说谎的日子
我在阳光下抖掉我的枝叶和花朵;
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3〕
“需要”后面的宾语是个四个意象的并置,进一步说明对“褐色和明智”的晚年而言,什么是取代(外在的)阳光的最迫切的诉求。这四个并置的意象有着逐层递进的逻辑关联,我们来逐个分析。“甜蜜的阴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构词法,一般说起阴影来,我们使用的都是类似于“苦涩”的形容词,“甜蜜的阴影”读起来有一种阅读的阻力,提醒我们思考作者在此设置这一悖谬修辞的深层原因:对于一个经历了诸多不幸和苦难的年迈的智者来说,过往的阴影在回忆中不再是疼痛的了,它可以积极地触发关于人生和社会历史的诸种反思,因而说是“甜蜜的”。如果说“阴影”还是平面化的话,“死的内向”就具备了朝深度开掘的指向性,这个纯抽象的构词不仅坦然地指出晚年的诸种反思或许都与死亡有关,更以极大的智慧和勇气探询着死亡的“内向性”:我们大致可以猜测,死亡的外向性兴许在作者的视野里指的是生理意义上生命的终结,而死亡的“内向”则是生命表征终结前的精神世界和心智状况,或者说,灵魂在肉体泯灭前的最后旅途。“抽屉的里面”是一个视觉化的直呈式意象,它是前两个抽象化意象的感性延伸,进一步以较为形象的方式暗示,晚年的精神世界更多地需要像拉开一个抽屉一样,关注一生中积累下来的内在于心智深处的东西。“一个深似天空的粗布口袋”是这首诗平静、克制的腔调里唯一一个比较奇警的明喻,同时也是一个矛盾构词法。我们都知道“粗布口袋”的容积是有限的,而天空是无限的,这个明喻拿天空的深度来比喻粗布口袋,其悖谬的效果远远超出“甜蜜的阴影”,更能引发阅读时的深思。“抽屉”总让我们想起私人化的内心生活,而这个进一步扩张的“深似天空的粗布口袋”则具有了无所不包的内向性,除了私人化的记忆外,民族、历史、社会等等均在其中,而且“粗布口袋”一词的质感也远比“抽屉”更加柔韧、更加粗粝,它似乎是在暗示我们,对于“褐色和明智”的晚年心境来说,虽然生命的尽头已经迫近,但质朴、柔韧的精神世界比以往更加具有包容性和指向内心最深处的反思性。
第六行后半部分加上第七、八两行,“它们未来的世界:/一间幽暗的房屋最深处的幽暗,/一个人的体内”,是最后一个结构单位。在经过“不需要”与“需要”的反向与正向切入、把作为自然景物的葵花田逐步书写为晚年心境的象征之后,耶胡达·阿米亥用“它们未来的世界”来继续设想、追问、探询心智的成熟所意味着的终极维度。按照常理,如果追问“枯萎”后的未来的话,似乎答案一定是死亡,但作者并没有这样处理,而是用冒号后的两个并置的解释性同位语把生与死的沉思引向了更内向、更幽闭的诗意焦点—前一个同位语结构反复使用了两个“幽暗”,以强调比“褐色”更加深入的终极意蕴,后一个同位语完成了从开篇以来一直在进行的一个延宕的象征,把成熟的葵花田最终内置为体内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这两个并置的同位语还完成了一个单复数的转换,把前面指代葵花田的复数代词“它们”凝缩为单数的“一”,这种转换也意味着心灵的终极指向或许就是把所有包罗万象的复数化的“成熟”凝缩为单数的幽闭与反思。
分析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虽然这首诗的笔法简练,语调从容,但它并没有上述叶芝诗中的那种颂扬成熟后的心智即将“进入真理”的澄澈和欢欣,更没有我们通常读到的那种冲淡的、在平和中臻于圆满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一般的晚年抒怀,在面对诗中并未出现但却一直悬在字里行间的“死亡”一词的时候,耶胡达·阿米亥表现出了一种罕见的勇气,坦然地内化了一切悖谬、混杂、经验与记忆的总体性,以凝缩而不是消融的方式将其置入双倍“幽暗”的深渊体验之中,并且最终也未给出“圆满”的方案。
爱德华·萨义德在他的《晚期风格》一书中沿用了阿多诺的命名,将这种“不合时宜而反常的”,“不是作为和谐与解决的晚期,而是作为不妥协、艰难和无法解决之矛盾的晚期”称为“晚期风格”。萨义德认为这种使人不安的晚期风格是极少数伟大的艺术家所持有的独立意识与抗争精神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与死亡的博弈,“晚期风格并不承认死亡的最终步调;相反,死亡以一种折射的方式显现出来,像是反讽”。〔4〕联系到前面所谈的耶胡达·阿米亥的复杂、动荡的一生,这首《葵花田》正是萨义德所推举的以高度内在化的方式拒绝与死亡和解的“晚期风格”的最佳案例之一。
由于国内目前对耶胡达·阿米亥译介得并不充分,在细读《葵花田》之前, 不妨简要了解一下他的写作生涯及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些背景对理解《葵花田》一诗中的“幽暗”至关重要。耶胡达·阿米亥1924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兹堡一个正统的犹太家庭,从小生长在希伯来语和德语的双语环境中。众所周知,古老的犹太民族近两千年来长期在世界各地以“大分散、小聚居”的方式流散,经历过大大小小难以计数的歧视和迫害,19世纪末在倡导犹太复国的锡安主义运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流散在异乡的犹太家庭开始陆续返回中东地区定居,筹建以色列国。1935年,11岁的耶胡达·阿米亥和他的家庭就在锡安主义和躲避纳粹迫害的双重背景下离开了德国,最终迁到了耶路撒冷。
作为一个诗人,耶胡达·阿米亥的一生却总是和战争难解难分。二战中,他进入了英军犹太旅参加对德意法西斯的战斗,紧接着于19 4 6年加入锡安主义武装突击队帕马奇,参加了以色列独立战争(第一次阿以战争),退役后他念完了大学还没做几年教师,又入伍参加了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阿以战争),1973年,他已经年近50了,却不得不再次应征入伍参加了十月战争(第四次阿以战争)。就连他最早与诗歌结缘也是在军营里发生的:他在埃及的英国军营驻扎的时候,无意中捡到一本收有迪兰·托马斯、W.H .奥登和T. S .艾略特等现代诗歌巨匠代表作的《英国现代诗选》,这本书把他变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现代诗歌爱好者。
1955年,耶胡达·阿米亥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诗集《此刻与他日》,此后又陆续出版了《两种分离的希望》《耶路撒冷与我的诗》《阿门》《时间》《情诗》《耶路撒冷诗篇》《即使是攥紧的拳头也曾是张开五指的手掌》《开·闭·开》等25本诗集。阿米亥的诗对于以色列民众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他开创了用口语化的希伯来语书写现代诗歌的先河,他的作品表面上看比较简单,但却内置着非常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张力:他善于将饱满的激情隐藏在幽默、反讽的笔法背后,善于以世俗得有时甚至有些渎神的语调包裹他深邃的信仰体验, 善于以明快的表达传递多样化的暗示性,善于运用最具体、最容易被感知但又最令人叹服的比喻,总而言之,他具有一种罕见的能够凭借日常的经验与简洁的语言手段来处理生与死、战争与和平、爱情与伤感、宗教与民族等核心问题的文学创造力。
苦难深重的20世纪不乏伟大的犹太裔诗人,譬如奥西普·曼德尔斯塔姆、保罗·策兰、约瑟夫·布罗茨基等,但这些流散在各地的犹太裔诗人绝大多数都不是用现代希伯来语写作的,而且他们比较偏好沉郁、复杂的写作风格,像耶胡达·阿米亥这样用简洁的希伯来口语书写深刻精神内核的犹太诗人非常少见。正因此,他成了建国于1948年的以色列首屈一指的“无冕桂冠诗人”,他的诗歌成为以色列公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诗行中的情感、记忆、想象方式、思考维度参与塑造了当代以色列民众的内心世界,所以以色列最重要的小说家阿莫斯·奥兹才会说:“读阿米亥的时候,我们会感到,他写诗的地方好像就在我们的厨房、我们的起居室、我们的卧室。”〔2〕
《葵花田》一诗选自耶胡达·阿米亥出版于1989年的诗集《即使是攥紧的拳头也曾是张开五指的手掌》。写作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65岁了,11年后的2 0 0 0 年, 耶胡达·阿米亥离开了人世。尽管这首诗和他早期、中期的很多作品一样,都注重在简朴、平易的表层结构中开掘深入的内在向度,但这首诗里的“内向性”却多了几分爱德华·萨义德所称的“晚期风格”的意蕴。下面我们来细读一下这首短诗:
葵花田
成熟与枯萎的葵花田
不再需要太阳的温暖,
褐色和明智的它们,需要甜蜜的阴影,死的
内向,抽屉的里面,一个深似天空的
粗布口袋,它们未来的世界:
一间幽暗的房屋最深处的幽暗,一个人的体内。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我们分析、解读的对象是这首现代希伯来语诗歌的中译本。美国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诗歌是在翻译中丢失的东西”,很多人以此为由,认定诗歌从本质上来说是不可译的,要读其他语言的诗歌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学习原文,译诗只是在对原文做减法,大可不读。这种观点近些年受到了强有力的质疑,一方面,新的诗歌翻译理论认为,翻译可以是一种“创译”,在力求准确、妥帖的基础上有必要进行创造性调整以适应译入语境中的诗歌惯例;另一方面,“世界文学”的视野被学界再度强调,一些学者将世界文学重新定义为那些能够跨民族、跨语际流动的文学,是在翻译中获益而不是受损的文学,特别是诗歌。就这首诗而言,如果对照公认为忠实于希伯来语原文的Chana Bloch和Stephen Mitchell的英译本,会发现中译者刘国鹏对这首诗的句法结构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调整,他把第三行和第六行中间的两个句号均改为了逗号,这样就让整首诗变成了语法上的一个长句而不是三个句子,使得这首诗在语气上显得更像是一次完整而延宕的内心探询。
第一二两行,“成熟与枯萎的葵花田/不再需要太阳的温暖”,为读者呈现出一幅极其非常规的画面。通常一提到向日葵,我们脑海里浮现的都是荷兰画家梵高的杰作《向日葵》那样的图景,阳光下的向日葵像火焰一样燃烧,迸发出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也会浮现出中国当代诗人芒克的代表作《阳光中的向日葵》,闪耀着光芒的向日葵昂着头怒视着太阳。而大片大片的葵花田则更会让我们联想到灿烂的阳光下一种开阔、蓬勃、活力四溢的景象。但耶胡达·阿米亥一开篇就告诉我们,他所描述的是“成熟与枯萎”的葵花田,他直接斩断了葵花与太阳之间的惯性关联,以一个坚硬的否定句—“不再需要太阳的温暖”,取消了我们脑海中向日葵一词所附着的太阳的指向,把我们引向了一个不再受阳光牵引的葵花田内部的自洽世界。这个自洽、封闭的世界,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人到暮年的内心世界。
第三到第六行,也就是“褐色和明智的它们,需要/甜蜜的阴影,死的/内向,抽屉的里面,一个深似天空的/粗布口袋”,可以看做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单位,如果说第一二行是以否定的方式(不需要)反向切入暮年的内心世界这个话题的话,这几行就是以肯定的方式(需要)来对葵花田所象征的晚年心境进行正向的描述。 耶胡达·阿米亥用“褐色和明智”来进一步修饰“成熟与枯萎”的葵花田,实现了一个表意的提升:成熟的向日葵虽然没有金光的色泽,但它内蕴着晚年的智慧。这或许是对现代诗歌的鼻祖之一威廉·巴特勒·叶芝《随时间而来的智慧》一诗的回应,在那首诗中,叶芝也同样用行将枯萎的植株来隐喻人到晚年心智的成熟与澄澈:
虽然枝条很多,根却只有一条;
穿过我青春的所有说谎的日子
我在阳光下抖掉我的枝叶和花朵;
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3〕
“需要”后面的宾语是个四个意象的并置,进一步说明对“褐色和明智”的晚年而言,什么是取代(外在的)阳光的最迫切的诉求。这四个并置的意象有着逐层递进的逻辑关联,我们来逐个分析。“甜蜜的阴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构词法,一般说起阴影来,我们使用的都是类似于“苦涩”的形容词,“甜蜜的阴影”读起来有一种阅读的阻力,提醒我们思考作者在此设置这一悖谬修辞的深层原因:对于一个经历了诸多不幸和苦难的年迈的智者来说,过往的阴影在回忆中不再是疼痛的了,它可以积极地触发关于人生和社会历史的诸种反思,因而说是“甜蜜的”。如果说“阴影”还是平面化的话,“死的内向”就具备了朝深度开掘的指向性,这个纯抽象的构词不仅坦然地指出晚年的诸种反思或许都与死亡有关,更以极大的智慧和勇气探询着死亡的“内向性”:我们大致可以猜测,死亡的外向性兴许在作者的视野里指的是生理意义上生命的终结,而死亡的“内向”则是生命表征终结前的精神世界和心智状况,或者说,灵魂在肉体泯灭前的最后旅途。“抽屉的里面”是一个视觉化的直呈式意象,它是前两个抽象化意象的感性延伸,进一步以较为形象的方式暗示,晚年的精神世界更多地需要像拉开一个抽屉一样,关注一生中积累下来的内在于心智深处的东西。“一个深似天空的粗布口袋”是这首诗平静、克制的腔调里唯一一个比较奇警的明喻,同时也是一个矛盾构词法。我们都知道“粗布口袋”的容积是有限的,而天空是无限的,这个明喻拿天空的深度来比喻粗布口袋,其悖谬的效果远远超出“甜蜜的阴影”,更能引发阅读时的深思。“抽屉”总让我们想起私人化的内心生活,而这个进一步扩张的“深似天空的粗布口袋”则具有了无所不包的内向性,除了私人化的记忆外,民族、历史、社会等等均在其中,而且“粗布口袋”一词的质感也远比“抽屉”更加柔韧、更加粗粝,它似乎是在暗示我们,对于“褐色和明智”的晚年心境来说,虽然生命的尽头已经迫近,但质朴、柔韧的精神世界比以往更加具有包容性和指向内心最深处的反思性。
第六行后半部分加上第七、八两行,“它们未来的世界:/一间幽暗的房屋最深处的幽暗,/一个人的体内”,是最后一个结构单位。在经过“不需要”与“需要”的反向与正向切入、把作为自然景物的葵花田逐步书写为晚年心境的象征之后,耶胡达·阿米亥用“它们未来的世界”来继续设想、追问、探询心智的成熟所意味着的终极维度。按照常理,如果追问“枯萎”后的未来的话,似乎答案一定是死亡,但作者并没有这样处理,而是用冒号后的两个并置的解释性同位语把生与死的沉思引向了更内向、更幽闭的诗意焦点—前一个同位语结构反复使用了两个“幽暗”,以强调比“褐色”更加深入的终极意蕴,后一个同位语完成了从开篇以来一直在进行的一个延宕的象征,把成熟的葵花田最终内置为体内深不可测的内心世界。这两个并置的同位语还完成了一个单复数的转换,把前面指代葵花田的复数代词“它们”凝缩为单数的“一”,这种转换也意味着心灵的终极指向或许就是把所有包罗万象的复数化的“成熟”凝缩为单数的幽闭与反思。
分析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虽然这首诗的笔法简练,语调从容,但它并没有上述叶芝诗中的那种颂扬成熟后的心智即将“进入真理”的澄澈和欢欣,更没有我们通常读到的那种冲淡的、在平和中臻于圆满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一般的晚年抒怀,在面对诗中并未出现但却一直悬在字里行间的“死亡”一词的时候,耶胡达·阿米亥表现出了一种罕见的勇气,坦然地内化了一切悖谬、混杂、经验与记忆的总体性,以凝缩而不是消融的方式将其置入双倍“幽暗”的深渊体验之中,并且最终也未给出“圆满”的方案。
爱德华·萨义德在他的《晚期风格》一书中沿用了阿多诺的命名,将这种“不合时宜而反常的”,“不是作为和谐与解决的晚期,而是作为不妥协、艰难和无法解决之矛盾的晚期”称为“晚期风格”。萨义德认为这种使人不安的晚期风格是极少数伟大的艺术家所持有的独立意识与抗争精神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与死亡的博弈,“晚期风格并不承认死亡的最终步调;相反,死亡以一种折射的方式显现出来,像是反讽”。〔4〕联系到前面所谈的耶胡达·阿米亥的复杂、动荡的一生,这首《葵花田》正是萨义德所推举的以高度内在化的方式拒绝与死亡和解的“晚期风格”的最佳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