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体会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新一轮课改的号角唤起了老师们勇于拼搏的干劲,激活了僵化多年的课堂。使学生改变接受性学习方式,学会探究式学习。而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方式,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新教材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教材不再是教育的目的和结果,而是把教材作为可以利用的工具和手段,以媒介搭建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师生平等相待的情境中,师生共同面对的不仅是知识和教材,而是更为广泛的现实生活。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是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实行的,教学中教师的激发作用、启迪作用、组织作用和熏陶作用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因此教师的角色转换是关键。简言之,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相辅相承的两个改变,即:教师的角色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改变了。
  下面我谈一下我对新课改的几点心得:
  一、构建平等的学习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让人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一个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有可能出现创新思维的灵感。”因此,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为了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展示自身的人格魅力,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精神、丰富的联想、生动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巧妙的方法、娴熟的运算技巧等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情感,使他们感到亲切、可敬。
  二、构建学习的兴趣课堂
  例如,在元、角、分这一节中,在引元、角、分的概念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钱币上的图案都不一样?这时有的同学说是因为美观,有的说便于区别等等。总之,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让他们感觉这是自己的课堂,自己是课堂的一部份。
  三、构建兴趣的探究性课堂
  新课改后,增加了很多探究性的题型,这一反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问答或对话形式,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而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于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的集体参与,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应该给每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极少发言的学生,应多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探究,可利用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朗、分析透彻、各抒己见的特点,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楚、结论更准确。
  四、构建探究性的合作课堂
  通过第一次考试,将学生的测验成绩按照学习成绩分为A、B、C三个学习小组,其中A组为最基础的小组,B组为中等成绩组,C组为成绩优秀组。每个级别学生均直接请教于其高一级别的学生,A级别的可直接请教于老师。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组的过程中避免使用差生这样的词语,比如在分组时把A组为基础组,B组为提高组,C组为竞赛组,同时对学生说,分组只是暂时的,每一次测验我们都会进行重新分组,并且在学习中途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参加高一级小组的学习。每次小测后,把各组的成绩进行比较。对成绩上升的进行表扬,对进步小的组分析共同找出进步小的原因。“合作学习”法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指导的学习方法转变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则为学生的管理者和技术“顾问”的教学过程,真正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因为在每一个学习小组中指导者只是比学习者基础稍好一些,现在让他(她)自己做小老师去教别人,他(她)就会想如何才能教好同伴,这样给指导者技能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他(她)的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创造了机会,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在指导同伴练习时看到同伴的成功也会激发自己在练习中更努力更加完善的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这种“合作”的方法其实是通过教来促进学的过程,学生不仅自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能有效地指导他人进行学习,使学生可以从中更深刻地体验到课中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对优生的培养
  最后,大胆设计开放性问题,积极进行习题传统模式的改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教师不能填塞、硬灌与代替,学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提出问题,引导和组织学生解决问题,教师是启发者、鼓励者、咨询者、指导者、示范者,师生间应互联互动,合作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教学的轴心,从而使他们的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交流思想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其他文献
通常采用双侧向电阻率的大小和差异识别裂缝,因其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故裂缝识别的分辨率不高。针对这些问题,从时频分析和短时傅里叶变换原理出发,采用时频分析方法挖掘双侧向测井
<正>生物实验教学是整个初中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何改革与创新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高生物教学的实效性,是摆在初中生物教师面前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已不再是从前那样,教师在上面画,学生在下面画。素质教育已渗透到了美术教学中,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作业过程中,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探究,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而美术课堂就好比一个乐园,让学生乐在其中。  美术课要想上好,其实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不论是课前的精心准备,还是教学中课堂的情景创设、多样评价,以及课后的反思等等一样都不可少,都需要美术教师下
以初中生物学“人体的三道防线”教学为例,设计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揭开免疫的面纱;让学生
伴性遗传是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2的重难点内容之一,现就伴性遗传学习中的一些疑点进行解析、归纳,以期为高中学生进行该内容的学习提供参考。
核磁共振测井T2谱反演结果直接影响如孔隙度、渗透率、孔径分布等储层参数的计算和流体识别的准确性。给出了T2谱反演的线性方程组;利用矩阵奇异值分解法(SVD)求该方程组的解,通
在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和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笔者发现初中学生对于蹲踞式跳远动作技术的掌握不是很好,其成绩多表现为一般。为此,笔者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其结果显示:初中生蹲踞式跳远成绩一般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完全掌握蹲踞式跳远的动作技术以及没有掌握有效的训练方法。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对蹲踞式跳远项目的动作技术分析,对教学和训练方法的优化整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蹲踞式跳远成绩以及参与练习的信心。  一、助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