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进入了中学音乐课程教学中,对提升学生整体的音乐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推动了中学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文章将举例浅谈中学开展的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方案,并提出作者个人建议。
关键词:中学;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中华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上占据重要地位,音乐文化内涵独领风骚。从民族文化风格的视角来分析,中国音乐的民族风格差异大多体现在律制、调式、音阶、音乐惯用语、特定节奏和音乐整体结构等多个方面。而且,中国乐系和民族文化一样丰富多彩,不仅包括汉族乐系,而且容纳了所有少数民族的乐系。简而言之,凡是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均属于中国民族音乐。
1.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低下
首先,受传统学习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热衷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学习,对音乐知识不感兴趣。其次,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无论是声乐、乐器,还是舞蹈等,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本身所要呈现的效果,而学习这些方法与技能的过程相对漫长,部分学生不愿意长期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对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活动失去兴趣。
2.教師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在新课改趋势下,中学民族音乐文化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教师应该能歌善舞,善于弹奏各种乐器,对音乐教学抱有积极、正确的态度,同时,教师要有较高的音乐专业素养,熟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可实际上,大多数教师本身的音乐文化知识与技能并不过关,对民族音乐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无法使音乐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1.发展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要想顺利开展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活动,创新音乐文化教学模式,就必须重视发展学生对音乐学习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和本地区音乐文化,立足于中学音乐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在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才艺,采用激励方式发展学生的音乐天赋,保持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活动的兴趣。其次,教师应该结合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最后,教师应融合音乐审美鉴赏因素,指导学生从聆听、鉴赏、分析与体验的角度来认知音乐美,领悟音乐作品的情感艺术。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中学音乐教学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简而言之,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音乐文化素养决定着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以此来提高民族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自觉提高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强化自身的乐器技能,努力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并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升中学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质量。
3.紧密融合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教师在开展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活动时,应该立足于新课改的目标,积极传授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先将民歌作为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切入点以消除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心理隔阂。首先,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工具让学生聆听和欣赏湛江民歌,接着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告诉学生:湛江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作和传唱的歌曲形式,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点,属于民族文化中最为宝贵的组织部分之一。从体裁来区分,湛江民歌可以分为劳动民歌、儿歌、生活民歌、时政民歌、山歌、仪式民歌、情歌等,传达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质与地方韵律色彩的音乐美学气质,是民族民间音乐中形式最为多样,表达情感最直接、数量最多,表述内容最为丰富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知湛江民歌的节拍特点、节奏特点、速度特点、调式调性特点和旋律特点。如告诉学生湛江民歌在单个乐音进行过程中,往往会有意识地运用与特殊音乐表现意图相联系的音成分的某种变化,音组织的核心是由一个大二度和一个小三度构成的三音小组,调式以此三音小组为基础,民歌调式的五声性并不等于单纯的五声音阶,在以七声音阶和六声音阶构成的旋律中,仍以五声音阶中的音为骨干,旋律依然是以两个三音小组为核心,并围绕着它展开。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民歌演唱练习让学生意识到湛江民歌作品大多是单声性的,这样能使其旋律得到高度发展,即便是在支声性的音乐作品中,其支声声部的旋律仍然是由主旋律派生出来的,和欧洲乐系的和声、复调的性质不同。最后,教师可以将湛江民歌与民族舞蹈相结合,鼓励学生自行创作民歌和编排歌舞剧,不断发展学生的舞蹈技能和音乐创作天赋。
4.创新民族乐器教学模式
民族乐器是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教育理念,全面创新民族乐器教学模式,从欣赏、练习和领悟等角度来指导学生学习各种民族乐器(如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等)。在为学生播放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时,教师可以告知学生:《二泉映月》共分为六段,附带引子与结束句,音乐主题曲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前者带有倾诉性,令人深思,后者富于起伏变化,蕴含了阿炳隐痛难言的感情世界,接下来是音乐主题的几次变奏,把阿炳由沉思而忧伤进而转为悲愤,最后转为憧憬等种种复杂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情感意识,让学生深刻感知音乐作品的意境。
5.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曲艺
中国传统戏剧是民族民间音乐不可或缺的内容,可是,随着流行歌曲和其他现代文化产品的传播,传统戏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窘境。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将曲艺引入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学习中国戏剧文化知识,让学生欣赏经典粤剧唱段,如梁玉嵘、郭凤女演唱的《游园惊梦》,引导学生感受唱腔与台词之美,并借助多媒体教具让学生认知戏曲角色、唱念做打、手眼身步法、舞台虚拟、戏剧脸谱、腔调与唱腔等,如告诉学生:唱念做打是粤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演员的四种基本功。“唱”就是唱各种曲调,通过声乐表现人物性格、感情和精神状态;“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与唱相互配合,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做”泛指表演技巧,属于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传统戏剧文化知识尝试写剧本,编排粤剧,在作品中积极弘扬真善美,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和创新创作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教育,逐步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应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融合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因素,不断发展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修养。
[1]纪昌宝.如何提高小学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刍议[J].知识文库,2017(21).
[2]钟青霞.本土民俗资源(北管音乐)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5).
关键词:中学;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内涵
中华民族音乐在世界乐坛上占据重要地位,音乐文化内涵独领风骚。从民族文化风格的视角来分析,中国音乐的民族风格差异大多体现在律制、调式、音阶、音乐惯用语、特定节奏和音乐整体结构等多个方面。而且,中国乐系和民族文化一样丰富多彩,不仅包括汉族乐系,而且容纳了所有少数民族的乐系。简而言之,凡是中国人创作出来的,符合中国音乐总体风格的音乐作品,均属于中国民族音乐。
二、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问题
1.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低下
首先,受传统学习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热衷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学习,对音乐知识不感兴趣。其次,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无论是声乐、乐器,还是舞蹈等,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民族民间音乐作品本身所要呈现的效果,而学习这些方法与技能的过程相对漫长,部分学生不愿意长期坚持下去,久而久之,就会对民族民间音乐课堂活动失去兴趣。
2.教師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在新课改趋势下,中学民族音乐文化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教师应该能歌善舞,善于弹奏各种乐器,对音乐教学抱有积极、正确的态度,同时,教师要有较高的音乐专业素养,熟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可实际上,大多数教师本身的音乐文化知识与技能并不过关,对民族音乐文化缺乏足够的认识,无法使音乐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中学开展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方案
1.发展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要想顺利开展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活动,创新音乐文化教学模式,就必须重视发展学生对音乐学习活动的兴趣。首先,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求和本地区音乐文化,立足于中学音乐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展示自己在民族民间音乐方面的才艺,采用激励方式发展学生的音乐天赋,保持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学习活动的兴趣。其次,教师应该结合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最后,教师应融合音乐审美鉴赏因素,指导学生从聆听、鉴赏、分析与体验的角度来认知音乐美,领悟音乐作品的情感艺术。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中学音乐教学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简而言之,教师的教学态度以及音乐文化素养决定着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以此来提高民族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端正自身的教学态度。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自觉提高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强化自身的乐器技能,努力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并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升中学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质量。
3.紧密融合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教师在开展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活动时,应该立足于新课改的目标,积极传授民族音乐文化知识,先将民歌作为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切入点以消除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文化知识的心理隔阂。首先,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工具让学生聆听和欣赏湛江民歌,接着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告诉学生:湛江民歌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创作和传唱的歌曲形式,具有口头性、即兴性、集体性、变异性等特点,属于民族文化中最为宝贵的组织部分之一。从体裁来区分,湛江民歌可以分为劳动民歌、儿歌、生活民歌、时政民歌、山歌、仪式民歌、情歌等,传达着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质与地方韵律色彩的音乐美学气质,是民族民间音乐中形式最为多样,表达情感最直接、数量最多,表述内容最为丰富的一种音乐体裁形式。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知湛江民歌的节拍特点、节奏特点、速度特点、调式调性特点和旋律特点。如告诉学生湛江民歌在单个乐音进行过程中,往往会有意识地运用与特殊音乐表现意图相联系的音成分的某种变化,音组织的核心是由一个大二度和一个小三度构成的三音小组,调式以此三音小组为基础,民歌调式的五声性并不等于单纯的五声音阶,在以七声音阶和六声音阶构成的旋律中,仍以五声音阶中的音为骨干,旋律依然是以两个三音小组为核心,并围绕着它展开。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民歌演唱练习让学生意识到湛江民歌作品大多是单声性的,这样能使其旋律得到高度发展,即便是在支声性的音乐作品中,其支声声部的旋律仍然是由主旋律派生出来的,和欧洲乐系的和声、复调的性质不同。最后,教师可以将湛江民歌与民族舞蹈相结合,鼓励学生自行创作民歌和编排歌舞剧,不断发展学生的舞蹈技能和音乐创作天赋。
4.创新民族乐器教学模式
民族乐器是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教育理念,全面创新民族乐器教学模式,从欣赏、练习和领悟等角度来指导学生学习各种民族乐器(如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等)。在为学生播放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时,教师可以告知学生:《二泉映月》共分为六段,附带引子与结束句,音乐主题曲由上、下两个乐句组成,前者带有倾诉性,令人深思,后者富于起伏变化,蕴含了阿炳隐痛难言的感情世界,接下来是音乐主题的几次变奏,把阿炳由沉思而忧伤进而转为悲愤,最后转为憧憬等种种复杂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而且能够发展学生的情感意识,让学生深刻感知音乐作品的意境。
5.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曲艺
中国传统戏剧是民族民间音乐不可或缺的内容,可是,随着流行歌曲和其他现代文化产品的传播,传统戏剧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窘境。因此,教师应该立足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将曲艺引入民族民间音乐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学习中国戏剧文化知识,让学生欣赏经典粤剧唱段,如梁玉嵘、郭凤女演唱的《游园惊梦》,引导学生感受唱腔与台词之美,并借助多媒体教具让学生认知戏曲角色、唱念做打、手眼身步法、舞台虚拟、戏剧脸谱、腔调与唱腔等,如告诉学生:唱念做打是粤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演员的四种基本功。“唱”就是唱各种曲调,通过声乐表现人物性格、感情和精神状态;“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与唱相互配合,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做”泛指表演技巧,属于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传统戏剧文化知识尝试写剧本,编排粤剧,在作品中积极弘扬真善美,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和创新创作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民族民间音乐教育,逐步实现新课程教学目标,教师应重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融合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因素,不断发展学生的民族音乐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纪昌宝.如何提高小学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刍议[J].知识文库,2017(21).
[2]钟青霞.本土民俗资源(北管音乐)进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