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银行业在不断发展,现代银行制度在我国市场上逐步完善。新的金融风险事件不断冲击了我国原有的金融风险管理体制,逐步暴露了银行的金融风险管理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内部的风险因素,特别是金融风险也越来越高,需要在对银行金融风险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风险对策研究,确保稳健的持续增长,提高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实现财务目标,提高经济效率,确保银行业务顺利运作。价值链管理模式可以针对银行的生产经营以及财务管理制定科学的工作方案,实现银行发展,突破传统瓶颈。本文主要对价值链管理模式下的银行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给予银行以借鉴。
一、价值链管理模式的概述
价值链管理就是银行通过一些措施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策略,将管理调整到高效率以及有效性的位置,利用市场带来的竞争机会,为银行在行业中谋取地位,进而赢得发展空间。价值链管理是当前主流的管理模式,银行实行价值链管理的关键内容就是强调团队合作,要求银行全员充分参与到管理中,为银行发展互相合作、贡献力量。良好的价值链可以促进银行员工开展良好的合作和配合,银行实行价值链管理的目的就是将各个工作环节充分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起做好管理和经营工作。
二、银行财务管理的背景
(一)银行金融风险
银行运营金融风险从广义上讲主要是由内外部因素形成,其中包括一些我们不能掌控的因素或是我们无法预见的因素,会给银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使金融系统的运作偏离预定的目标。银行的运行管理包括对客户进行金融服务,为银行股东提供更高的收益,同时加强对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银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银行运营金融风险的种类也有了新的类型。银行财务经营的结果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表示:一是通过财务活动的结果获得一定的回报;二是体现为银行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运营金融风险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银行中,每一个银行都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影响。
(二)信贷风险
公司信贷业务一般金额较大,还款的来源存在不稳定,借款人财务状况具有一定波动性。还款来源主要是公司经营所带来的效益,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的波动。就比如说此次的疫情影响,公司不能进行运转,欠下的债款较多,相应就很容易发生到期不能偿债的违约风险。而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为了获得佣金可能就不会替客户考虑贷款有可能会带来的违约风险,倾向于鼓励客贷款,缺少一个优质的建议和规划。如果社会征信体系不健全不严格,会出现更大的风险。如果银行贷款没有按时发放下来,公司都会面临和合作商签订的合同的违约风险,就会赔偿违约金,产生连锁的风险,这对于公司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而对银行获得佣金费用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另外一方面对于借款人来说,公司经营如果出现问题,银行过高的利率会造成借款人很大的还款压力,容易产生不能按时还款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给银行带来了风险。
(三)资金监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金融服务中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监管,保证交易资金、佣金费用等相关收入得到更好的保障。目前,在很多国家,对金融服务的监管没有良好的意识,并且由于相关单位涉及方面较广导致管理难度较大,没有良好的管理方法会导致资金监管风险提高。金融服务机构的资金监管体系如果没有得到较好的实施,对入款、出款等没有良好的监管,会导致资金的随意性,由此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风险。
(四)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风险
银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外部存在的一些原因等,这些因素影响着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很难准确预测,外部环境的多样性会给银行带来机会或威胁,给银行带来财务困难,包括来自利率水平与汇率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利率对交易的影响取决于融资方式的选择,包括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相结合。银行外汇业务往往受到外汇汇率波动的影响,直接影响银行的投资回报。许多银行因业务开展需要参与跨境外汇结算业务,增加了汇率风险。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場,使资金获取渠道更多样化,这无疑将加强其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将进一步增加银行汇率风险的影响。
三、银行财务管理现状
(一)贷前评审机制不够健全
银行需要在项目授信承诺前完成对项目的评审,包括项目客户信用评价、财务运行、合规性等事项,评审结果直接影响银行是否给予授信。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的过程存在各种情况,收集充分、准确的信息是获得较好项目评审质量的关键,也能有效控制银行的贷中和贷后风险。
(二)利率定价的方式需要完善
我国利率定价方式较为有限,定价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模式。在当前银行竞争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传统的计价方式可能无法充分反映出项目面临的风险,也可能没有对银行提供匹配的收益回报。各项目在时间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单一的定价方式,对项目的实施产生了抑制作用。我国有关部门发布的定价方式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发展,但在社会快速进步的同时,需要创新定价方式,作为市场竞争的依据,利率定价模型需要反映整个市场的经济与发展。
(三)内控意识薄弱
银行中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就会有助于银行的发展,这种对于内部控制浅显的认识不利于银行的发展。在银行的实际经营管理中,银行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机构。银行经营运行中,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以及规划需要向有经验的银行学习,结合自身银行的发展特点,对银行的各个部门进行控制,约束,监督。
(四)机构不完善
一个好的银行组织的建设,在管理上往往有相互约束、分离、互补的原则,而在许多银行中,可能存在一个人负责一切的情况,这样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它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失去了监督控制和完善的组织结构体系的作用,不利于银行的管理工作,也不利于银行的稳步发展。 (五)制度不健全
有些银行也会设置专门的控制部门,定期的对银行进行内部审计,但是执行的制度有时并不是银行所适合的,没有根据银行自身的发展进行规划。这时,银行的内部控制没有对银行进行约束与管理,从而导致银行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银行内部制度不完善,对于经营过程中所展现的困难与问题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银行的内部控制需要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创新研究自身制度,保证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完善。
(六)效果发挥不明显
有的银行会有严格的制度对银行进行制约,但是在执行环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整个过程都存在一定制约性。例如,很多银行都没有内部审计机构,没有执行部门执行所指定的制度,這样而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效果不明显。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中还存在一些虚假信息、财务报表错误等问题,都让控制过程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四、优化银行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贷款前实行审核制
借款人需要在贷款前向银行进行咨询,确保了解相关的法律,对整个贷款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业务的办理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明确违约责任。贷款时,银行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审核,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了解。在审查时,需要对借款人的偿还能力、经济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市场的情况发放贷款。银行专门设立一个贷款审批部门,对每一位借款人以及公司的信息进行严格且有效的处理,确保每一份资料都是真实有效的,如后期交易因为资料真实性出现任何问题,银行都是有责任和义务承担此行为带来的一切后果的。
(二)建立反映风险补偿的定价机制
1.建立合理的利率定价模型。银行业务重点是管理风险,根据项目风险合理确定项目利率是银行业务开展的关键。利率定价模型应综合考虑各方面风险,将各类风险作为构建模型的重要因子,确定各因子相应的权重,这样才能较好反映项目面临的风险情况,使得银行项目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同时,对利率定价模型应定期更新,确保模型因子的种类及其权重,能够如实反映当前的情况。
2.定价机制应考虑综合收益情况。银行的收益不仅包括贷款业务,也包括中间业务等。因此,定价机制应综合考虑项目能给银行带来的整体收益,而不能仅考虑利息收益部分。目前,非利息部分的收益逐步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另外,定价也需要考虑与客户合作情况,对重点客户更应关注长期合作,争取在包括利率定价等各方面寻求双方长期利益的最大化,这既有助于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也有助于提高银行经营效率。
3.定期跟踪收益情况。在项目执行中,项目的收益与风险是否与项目评审时点相符是银行需要关注的重点,若出现项目的实际收益下降或者面临风险增加,就需要分析产生这一情况的具体原因,评估银行是否能够承受相关变化带来的增量风险,考虑是否需要增加抵押品或者要求借款人提前还款。定期跟踪的时效性较为重要,管理过于频繁,则银行管理成本过高,管理间隔时间较长,则可能错过风险化解最优化的窗口期。因此,可以考虑结合客户评级、贷款资产质量等方面进行分类管理,增加定期跟踪的针对性,提高银行管理的效率。
(三)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制度
1.健全制度,有章可循。在银行经营中,需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监管办法等方面的具体实施办法,严格确保银行在进行贷款交易时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另外,在金融服务时要求相关人员按照制度进行服务,严格要求相关人员的工作,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保证资金监管的合法。定期对资金监管进行评价调整,保证资金的管理顺应经济市场的发展。
2.加强领导,监管有力。在强化资金监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责任制分配,对各单位的工作目标进行明确规划,考核相关人员的业绩,对不能按时完成目标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完善整个监管过程。其次是加强反腐工作,确保管理人员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保证廉洁。完善监管制度,对经理等各级领导进行定期审核,采用严格的审计,对各个人员,各个环节进行强有力的监管,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强化工作人员的法律道德意识。
(四)建立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银行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实现银行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具体来讲,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组织、调节、控制、监督银行各种资源,协调银行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经营活动,以确保银行预算资金规范运行,从而促进和实现银行目标管理,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的预算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作,编制银行预算的过程是将银行战略目标量化的过程,编制内容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三部分,其中,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的核心,是用于集中反映预算年度资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财务预算的内容一般包括“资金预算”、“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银行预算管理体系指的是银行在预算管理组织结构下各机构各部门通过预算编制、预算下发、预算管控、预算执行及预算考核等形成一套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体系,银行主要采用以“固定+变动”的预算政策,并遵循“固定费用标准化、变动费用市场化”原则进行预算配置和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编制、预算下发、预算管控、预算执行、预算考核开展和落实。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银行金融服务管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而在金融服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管理。在金融服务管理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思维,积极管理创新,不断加强对银行内部的管理,控制银行的经营风险。
(国家开发银行厦门市分行)
一、价值链管理模式的概述
价值链管理就是银行通过一些措施改变以往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策略,将管理调整到高效率以及有效性的位置,利用市场带来的竞争机会,为银行在行业中谋取地位,进而赢得发展空间。价值链管理是当前主流的管理模式,银行实行价值链管理的关键内容就是强调团队合作,要求银行全员充分参与到管理中,为银行发展互相合作、贡献力量。良好的价值链可以促进银行员工开展良好的合作和配合,银行实行价值链管理的目的就是将各个工作环节充分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起做好管理和经营工作。
二、银行财务管理的背景
(一)银行金融风险
银行运营金融风险从广义上讲主要是由内外部因素形成,其中包括一些我们不能掌控的因素或是我们无法预见的因素,会给银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使金融系统的运作偏离预定的目标。银行的运行管理包括对客户进行金融服务,为银行股东提供更高的收益,同时加强对银行经营风险的管理。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银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银行运营金融风险的种类也有了新的类型。银行财务经营的结果可以用两种方式来表示:一是通过财务活动的结果获得一定的回报;二是体现为银行的财务状况、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运营金融风险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银行中,每一个银行都会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影响。
(二)信贷风险
公司信贷业务一般金额较大,还款的来源存在不稳定,借款人财务状况具有一定波动性。还款来源主要是公司经营所带来的效益,容易受到市场经济的波动。就比如说此次的疫情影响,公司不能进行运转,欠下的债款较多,相应就很容易发生到期不能偿债的违约风险。而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为了获得佣金可能就不会替客户考虑贷款有可能会带来的违约风险,倾向于鼓励客贷款,缺少一个优质的建议和规划。如果社会征信体系不健全不严格,会出现更大的风险。如果银行贷款没有按时发放下来,公司都会面临和合作商签订的合同的违约风险,就会赔偿违约金,产生连锁的风险,这对于公司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损失,而对银行获得佣金费用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另外一方面对于借款人来说,公司经营如果出现问题,银行过高的利率会造成借款人很大的还款压力,容易产生不能按时还款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给银行带来了风险。
(三)资金监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
金融服务中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的监管,保证交易资金、佣金费用等相关收入得到更好的保障。目前,在很多国家,对金融服务的监管没有良好的意识,并且由于相关单位涉及方面较广导致管理难度较大,没有良好的管理方法会导致资金监管风险提高。金融服务机构的资金监管体系如果没有得到较好的实施,对入款、出款等没有良好的监管,会导致资金的随意性,由此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的风险。
(四)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风险
银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风险,由于外部存在的一些原因等,这些因素影响着银行的财务管理工作。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很难准确预测,外部环境的多样性会给银行带来机会或威胁,给银行带来财务困难,包括来自利率水平与汇率水平的影响。一般来说,利率对交易的影响取决于融资方式的选择,包括短期债务与长期债务相结合。银行外汇业务往往受到外汇汇率波动的影响,直接影响银行的投资回报。许多银行因业务开展需要参与跨境外汇结算业务,增加了汇率风险。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場,使资金获取渠道更多样化,这无疑将加强其与国际资本市场的联系,将进一步增加银行汇率风险的影响。
三、银行财务管理现状
(一)贷前评审机制不够健全
银行需要在项目授信承诺前完成对项目的评审,包括项目客户信用评价、财务运行、合规性等事项,评审结果直接影响银行是否给予授信。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的过程存在各种情况,收集充分、准确的信息是获得较好项目评审质量的关键,也能有效控制银行的贷中和贷后风险。
(二)利率定价的方式需要完善
我国利率定价方式较为有限,定价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模式。在当前银行竞争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传统的计价方式可能无法充分反映出项目面临的风险,也可能没有对银行提供匹配的收益回报。各项目在时间和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单一的定价方式,对项目的实施产生了抑制作用。我国有关部门发布的定价方式适用于当时的社会发展,但在社会快速进步的同时,需要创新定价方式,作为市场竞争的依据,利率定价模型需要反映整个市场的经济与发展。
(三)内控意识薄弱
银行中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只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就会有助于银行的发展,这种对于内部控制浅显的认识不利于银行的发展。在银行的实际经营管理中,银行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机构。银行经营运行中,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以及规划需要向有经验的银行学习,结合自身银行的发展特点,对银行的各个部门进行控制,约束,监督。
(四)机构不完善
一个好的银行组织的建设,在管理上往往有相互约束、分离、互补的原则,而在许多银行中,可能存在一个人负责一切的情况,这样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因此,它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失去了监督控制和完善的组织结构体系的作用,不利于银行的管理工作,也不利于银行的稳步发展。 (五)制度不健全
有些银行也会设置专门的控制部门,定期的对银行进行内部审计,但是执行的制度有时并不是银行所适合的,没有根据银行自身的发展进行规划。这时,银行的内部控制没有对银行进行约束与管理,从而导致银行的发展受到了制约。银行内部制度不完善,对于经营过程中所展现的困难与问题都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银行的内部控制需要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创新研究自身制度,保证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完善。
(六)效果发挥不明显
有的银行会有严格的制度对银行进行制约,但是在执行环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整个过程都存在一定制约性。例如,很多银行都没有内部审计机构,没有执行部门执行所指定的制度,這样而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效果不明显。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中还存在一些虚假信息、财务报表错误等问题,都让控制过程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
四、优化银行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贷款前实行审核制
借款人需要在贷款前向银行进行咨询,确保了解相关的法律,对整个贷款进行充分的了解,对业务的办理也应有一定的了解,明确违约责任。贷款时,银行需要进行科学严谨的审核,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了解。在审查时,需要对借款人的偿还能力、经济情况进行了解,根据市场的情况发放贷款。银行专门设立一个贷款审批部门,对每一位借款人以及公司的信息进行严格且有效的处理,确保每一份资料都是真实有效的,如后期交易因为资料真实性出现任何问题,银行都是有责任和义务承担此行为带来的一切后果的。
(二)建立反映风险补偿的定价机制
1.建立合理的利率定价模型。银行业务重点是管理风险,根据项目风险合理确定项目利率是银行业务开展的关键。利率定价模型应综合考虑各方面风险,将各类风险作为构建模型的重要因子,确定各因子相应的权重,这样才能较好反映项目面临的风险情况,使得银行项目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同时,对利率定价模型应定期更新,确保模型因子的种类及其权重,能够如实反映当前的情况。
2.定价机制应考虑综合收益情况。银行的收益不仅包括贷款业务,也包括中间业务等。因此,定价机制应综合考虑项目能给银行带来的整体收益,而不能仅考虑利息收益部分。目前,非利息部分的收益逐步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另外,定价也需要考虑与客户合作情况,对重点客户更应关注长期合作,争取在包括利率定价等各方面寻求双方长期利益的最大化,这既有助于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也有助于提高银行经营效率。
3.定期跟踪收益情况。在项目执行中,项目的收益与风险是否与项目评审时点相符是银行需要关注的重点,若出现项目的实际收益下降或者面临风险增加,就需要分析产生这一情况的具体原因,评估银行是否能够承受相关变化带来的增量风险,考虑是否需要增加抵押品或者要求借款人提前还款。定期跟踪的时效性较为重要,管理过于频繁,则银行管理成本过高,管理间隔时间较长,则可能错过风险化解最优化的窗口期。因此,可以考虑结合客户评级、贷款资产质量等方面进行分类管理,增加定期跟踪的针对性,提高银行管理的效率。
(三)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制度
1.健全制度,有章可循。在银行经营中,需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监管办法等方面的具体实施办法,严格确保银行在进行贷款交易时可以有效的规避风险。另外,在金融服务时要求相关人员按照制度进行服务,严格要求相关人员的工作,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保证资金监管的合法。定期对资金监管进行评价调整,保证资金的管理顺应经济市场的发展。
2.加强领导,监管有力。在强化资金监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责任制分配,对各单位的工作目标进行明确规划,考核相关人员的业绩,对不能按时完成目标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完善整个监管过程。其次是加强反腐工作,确保管理人员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保证廉洁。完善监管制度,对经理等各级领导进行定期审核,采用严格的审计,对各个人员,各个环节进行强有力的监管,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觉性,强化工作人员的法律道德意识。
(四)建立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银行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实现银行战略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具体来讲,全面预算管理是通过组织、调节、控制、监督银行各种资源,协调银行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经营活动,以确保银行预算资金规范运行,从而促进和实现银行目标管理,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的预算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作,编制银行预算的过程是将银行战略目标量化的过程,编制内容包括经营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三部分,其中,财务预算是全面预算的核心,是用于集中反映预算年度资金收支、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预算,财务预算的内容一般包括“资金预算”、“预计损益表”和“预计资产负债表”。银行预算管理体系指的是银行在预算管理组织结构下各机构各部门通过预算编制、预算下发、预算管控、预算执行及预算考核等形成一套全方位、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体系,银行主要采用以“固定+变动”的预算政策,并遵循“固定费用标准化、变动费用市场化”原则进行预算配置和管理。全面预算管理通过预算编制、预算下发、预算管控、预算执行、预算考核开展和落实。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对银行金融服务管理工作产生一定影响。而在金融服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进行培养管理。在金融服务管理中需要转变传统的思维,积极管理创新,不断加强对银行内部的管理,控制银行的经营风险。
(国家开发银行厦门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