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分析长江流域施用氮、磷和钾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贡献率,为该水稻种植区域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数据来源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在中国长江流域开展的水稻田间试验以及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为“水稻”“水稻+产量”的文献,符合Meta分析标准的氮磷钾数据分别有1107、745和785组.以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以反应比作为增产效应值,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施肥对长江流域中稻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与不施氮、磷或钾肥处理相比,长江流域中稻施用氮、磷和钾肥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施用氮、磷和钾肥的产量分别平均增
【机 构】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武汉43006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43006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长江流域施用氮、磷和钾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的贡献率,为该水稻种植区域的养分管理提供依据.数据来源于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在中国长江流域开展的水稻田间试验以及通过在中国知网检索关键词为“水稻”“水稻+产量”的文献,符合Meta分析标准的氮磷钾数据分别有1107、745和785组.以不施肥处理作为对照,以反应比作为增产效应值,利用Meta分析方法探究施肥对长江流域中稻的增产效应及其影响因素.与不施氮、磷或钾肥处理相比,长江流域中稻施用氮、磷和钾肥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应,施用氮、磷和钾肥的产量分别平均增加了35.1%、10.9%和11.9%,其中以氮肥的增产效应最高.不同基础地力水平对水稻增产效应具有显著影响,施用氮、磷和钾肥的增产效应均以低地力土壤(产量0.9 g/kg、全钾150.0 mg/kg、速效磷≤9.0 mg/kg、速效钾≤70.0 mg/kg时,施磷和钾肥均获得最好的增产效应.低肥力土壤有助于增加施肥的增产效应,然而土壤pH和不同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着施肥增产效应,导致长江流域不同省市之间的施肥增产效应存在差异.施用氮肥的增产效应分别在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较低的土壤上最高,施用磷钾肥的增产效应在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和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低时最高.施用氮肥在碱性土壤、施用磷肥和钾肥在弱酸性土壤的增产效果最好.因此,各种植区域水稻养分管理应结合土壤pH、有机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作为肥料投入的依据.
其他文献
为探究土壤硼锌钼水平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选取微量元素长期定位试验中常规施肥(CK)、硼肥(B)、锌肥(Zn)和钼肥(Mo)4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蓝莓果实品质指标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施用硼、锌、钼肥处理后蓝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下降,果实固酸比相较对照(CK)分别增加了26.28%、14.73%、27.56%;施用硼、锌、钼肥处理蓝莓果实中氮磷钾含量及其累积量显著增加,推测施用硼锌钼肥有利于植株氮磷钾养分向果实转移;施锌和施硼处理后蓝莓果实锌累积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8.95%和21.88%;硼、
为探究不同形态钼肥对小白菜的产量、品质及矿质养分含量的综合影响,以小白菜“上海青”和“矮脚黄”品种为试验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进行田间试验与盆栽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不施肥(CK)、习惯施肥(NPK)、习惯施肥+钼酸钾(K2MoO4,记为NPK+KMo)、习惯施肥+钼酸铵(H32Mo7N6O28,记为NPK+AMo)、习惯施肥+氧化钼(MoO3,记NPK+BMo)和习惯施肥+纳米三氧化钼(MoO3 NPs,记NPK+NMo),比较施用不同形态钼肥后小白菜的产量、品质及矿质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显示,
为研究不同配方复合肥在夏玉米上一次性施用的效果,采用大田试验,设置30-5-5、33-5-8、28-7-9、27-7-12、28-11-10、29-6-10配方处理,分析其对玉米产量和构成因素、穗部性状、养分累积量、养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4个减氮增磷钾配方(28-7-9、27-7-12、28-11-10、29-6-10)玉米籽粒产量均超过10.5 t/hm2,比高氮配方33-5-8和30-5-5分别增产6.3%~9.5%和7.0%~10.2%.与2个高氮配方相比,其余4个减氮增磷钾配方均
为探究甘蓝型油菜硼氮交互作用的增产效应及其生理机制,通过水培试验和大田小区试验相结合的手段,分析了硼氮交互效应对油菜生长、氮素吸收利用、氮代谢酶活性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苗期,硼缺乏显著抑制了不同氮供应水平下油菜根系生长发育;与低氮或低硼处理相比,硼氮平衡供给显著提高了氮素吸收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改善了氮素同化过程中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在田间试验中,硼和氮肥施用均显著提高了油菜产量,但硼肥施用效果与土壤氮素水平紧密相关,在正常氮(180 kg/hm2)供应水平下硼肥施用效果要优于
为评估土壤-作物系统综合管理(ISSM)的应用效果并为区域作物可持续高产高效提供技术支撑,基于2009?2020年开展的春玉米长期定位试验,探讨不施肥(CK)、农民习惯(FP)、高产管理(HY)和ISSM 4种管理方式对玉米产量、植株磷钾养分吸收量、利用效率及土壤磷钾养分状况的长期影响.结果显示,12年间CK处理玉米产量大幅下降,FP处理产量略有下降,而HY和ISSM处理产量呈上升趋势.ISSM处理的年均产量、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较FP处理显著增加26%、24%和32%,达到了HY处理的98%、91%和85
缓控释肥料养分的释放因能更好地与作物需求相匹配而使得养分利用率高,是提升养分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金属有机框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为新型缓控释肥料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MOF是一种基于分子设计的新型团簇功能多孔化合物,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构型多样及结构可调控等优点,在化学、材料、医学、生物传感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现在也开始应用于农业.本文根据MOF的组成结构、功能特点和合成方法,探讨了MOF应用于新型缓控释肥料的特点和进展,进而阐述了MOF类新型缓控释肥料未
土壤养分始终是柑橘树体养分最直接、最主要的来源,其含量高低直接决定着树体养分积累和储备,是树体营养的基础,土壤养分缺乏必然导致树体养分缺乏.本文研究了柑橘园叶片分析与土壤分析诊断养分丰缺的关系、我国柑橘园土壤及其肥力“缺乏”因子,明确了柑橘钙、镁、硼、锌缺乏与土壤酸化及磷、铁、锰、铜过量是我国柑橘园树体营养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叶片-土壤分析联合诊断柑橘园养分丰缺状况以及我国柑橘园“因土补肥”与化肥减施增效生态分区,为我国柑橘绿色低碳施肥和绿色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植物甾醇为植物油中的一种天然组分,主要包括β-谷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一类以环戊烷全氢菲为骨架的天然生理活性物质,是植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多种激素、维生素D及甾体化合物合成的前体.其广泛存在于植物油类、坚果种子类、豆类、蔬菜水果及薯类等植物中,具有降低胆固醇含量、抗氧化、促生长、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理功能,可作为一种绿色安全的饲料添加剂.本文从植物甾醇的来源、性质、吸收、主要的生理功能以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及在畜禽饲料上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为筛选标记基因用于植物遗传转化,采用组织培养、营养液筛选和叶面喷施等手段,综合评价了具有高催化活性的亚磷酸脱氢酶基因ptxDQ作为筛选标记基因用于水稻遗传转化的潜力.结果显示,ptxDQ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基因时,抗性愈伤的筛选效率为44.37%~47.28%,显著高于潮霉素和草胺磷等抗性基因的筛选效率.获得的转基因阳性幼苗,可利用以亚磷酸盐为唯一磷源的培养液,通过简单培养即可筛选出阳性转基因幼苗.此外,还建立了通过叶面喷施亚磷酸盐筛选转基因幼苗的方法.相比目前的抗生素和除草剂类筛选系统,亚磷酸盐更廉价且不会
浮皮是宽皮类柑橘常见生理性病害.基于国内外文献分析,指出柑橘浮皮果实具有果面粗糙,果皮发泡、粗厚、易腐烂,海绵层松散、塌陷、无序,果皮与果肉分离、空隙大的症状,果肉糖、酸含量低,囊瓣膜厚硬,汁胞失水硬化的品质特征,并从果实大小、成熟期、矿质营养、气候因素等方面阐述果实浮皮发生的条件,从细胞水平、生理水平及分子水平等方面揭示果实浮皮发生的机制.根据柑橘果实浮皮的“不同步发育”机制,提出亟需从源-库供应、竞争抑制和整体协调3个层面开展深入研究,力求通过“整体协调”与“靶向调节”破解柑橘果实浮皮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