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是感情的和风。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感受中国民族音乐那古老而又动人的魅力。
老祖宗也爱音乐
别以为音乐是现代人的最爱。咱们喜爱音乐的基因,是从老祖宗那里代代相传的。告诉你可别不信,在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咱们的老祖宗,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后来,又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就是音乐的雏形。
光有喊声还不够尽兴啊,怎么办呢?别急,咱们的老祖宗有办法。当大家聚在一起庆贺收获、分享劳动成果时,有人敲打起了石器、木器等来助兴。嘿,你可别说,声音虽然单调了点,但效果不错。瞧,原始乐器就这么出现了。
总敲打石器、木器也不是个事儿,不成曲调不说,时间一长,也不好听。你别担心,咱们老祖宗的聪明能干从来都是有名的。黄帝时期,有一位叫伶伦的人,你听说过么?就是他,使声音的高低有了一定的规律,从而可以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据传,那种很古老的乐器——编钟,还有管乐器,都是伶伦始创的。
读故事去——
伶伦的故事可有传奇色彩了,快去寻找阅读吧。顺带说一下,传说中的伏羲和神农都是古代的音乐家,大家别忘了再读读他们的故事。
瞧瞧咱们的民族乐器
要说我国的民族乐器,那可是种类繁多、音色丰富。一般分为四大类:吹奏乐器,比如箫、笛;弹拨乐器,比如古筝、琵琶;打击乐器,比如大锣、木鱼;拉弦乐器,比如京胡、板胡。
下面的乐器你认识吗?写写它们的名字。
( ) ( ) ( ) ( )
这只是一些代表性乐器啦。大家知道,咱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特色乐器。猜猜,下面的这些乐器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猜出来,就连连看。
傣族哈萨克族朝鲜族蒙古族
(马头琴)(冬不拉)(葫芦丝)(长鼓)
心与音乐一起飞
音乐迷你故事
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还是个大音乐家呢!相传他在齐国听了《韶》乐,觉得美妙无比,喜爱至极。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心都被《韶》乐所占据。他曾经感慨说,听了《韶》乐,一连三个月,吃肉都没有什么味道。
哇,音乐的魅力实在是大啊!你有没有听过让你感受很深的音乐?能否用一句话形容一下你当时的感觉:
你还知道哪些音乐故事?讲讲吧。
用心听一听
别以为听音乐只是耳朵的事情,眼睛也可以的。音乐也流淌在文字里。不信,看看下面的句子,猜猜描绘的是哪种乐器的声音?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3.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4.()
诗词与音乐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大部分都是周代的民歌。汉代的“乐府诗”都是可以用来演唱的歌词。还有,唐诗宋词与音乐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哟。比如——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阳关三叠》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
成语与音乐
很多成语就出自音乐,如——
有板有眼 “板”是两片红木做的,能发出“笃、笃”声;“眼”是一种很小的鼓,声音是由鼓签打出“的、的”声,有些地方叫“的鼓”“板鼓”。板、眼有节奏地出现在音乐中,也作为乐谱中拍子的记号。
五音不全 “五音”是中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古時候叫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
与音乐有关的成语很多。下面这些成语都有一个与音乐有关的故事,你听说过吗?写下这些主人公的名字吧。
1.滥竽充数——() 2.四面楚歌——()
3.余音绕梁——() 4.高山流水——()
俗语、歇后语与音乐
俗语和歇后语琅琅上口,既有趣也有理。其中与音乐有关的也不少。读一读。
锣鼓不敲不响,道理不讲不明。
锣鼓要打在点子上,打蛇要打在七寸上。
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马尾做琴弦——不值一谈(弹)
把下面的俗语、歇后语补充完整吧。
1.山歌易唱口难开,。
2.山头上吹喇叭——
3.老鼠跳到琴上——
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你感受到她的丰富与奇妙了吗?听音乐,学语文,你会有更大收获的!
参考答案:
瞧瞧咱们的民族乐器:唢呐、琵琶、铜钹、二胡;蒙古族、哈萨克族、傣族、朝鲜族
用心听一听:1.腰鼓 2.琵琶 3.二胡
成语与音乐:1.南郭先生 2.项羽 3.韩娥 4.俞伯牙和钟子期
俗语、歇后语与音乐:1.樱桃好吃树难栽 2.名(鸣)声远扬3.乱谈(弹)
老祖宗也爱音乐
别以为音乐是现代人的最爱。咱们喜爱音乐的基因,是从老祖宗那里代代相传的。告诉你可别不信,在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咱们的老祖宗,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后来,又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就是音乐的雏形。
光有喊声还不够尽兴啊,怎么办呢?别急,咱们的老祖宗有办法。当大家聚在一起庆贺收获、分享劳动成果时,有人敲打起了石器、木器等来助兴。嘿,你可别说,声音虽然单调了点,但效果不错。瞧,原始乐器就这么出现了。
总敲打石器、木器也不是个事儿,不成曲调不说,时间一长,也不好听。你别担心,咱们老祖宗的聪明能干从来都是有名的。黄帝时期,有一位叫伶伦的人,你听说过么?就是他,使声音的高低有了一定的规律,从而可以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据传,那种很古老的乐器——编钟,还有管乐器,都是伶伦始创的。
读故事去——
伶伦的故事可有传奇色彩了,快去寻找阅读吧。顺带说一下,传说中的伏羲和神农都是古代的音乐家,大家别忘了再读读他们的故事。
瞧瞧咱们的民族乐器
要说我国的民族乐器,那可是种类繁多、音色丰富。一般分为四大类:吹奏乐器,比如箫、笛;弹拨乐器,比如古筝、琵琶;打击乐器,比如大锣、木鱼;拉弦乐器,比如京胡、板胡。
下面的乐器你认识吗?写写它们的名字。
( ) ( ) ( ) ( )
这只是一些代表性乐器啦。大家知道,咱们国家的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特色乐器。猜猜,下面的这些乐器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的?猜出来,就连连看。
傣族哈萨克族朝鲜族蒙古族
(马头琴)(冬不拉)(葫芦丝)(长鼓)
心与音乐一起飞
音乐迷你故事
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还是个大音乐家呢!相传他在齐国听了《韶》乐,觉得美妙无比,喜爱至极。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心都被《韶》乐所占据。他曾经感慨说,听了《韶》乐,一连三个月,吃肉都没有什么味道。
哇,音乐的魅力实在是大啊!你有没有听过让你感受很深的音乐?能否用一句话形容一下你当时的感觉:
你还知道哪些音乐故事?讲讲吧。
用心听一听
别以为听音乐只是耳朵的事情,眼睛也可以的。音乐也流淌在文字里。不信,看看下面的句子,猜猜描绘的是哪种乐器的声音?
1.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2.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3.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4.()
诗词与音乐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大部分都是周代的民歌。汉代的“乐府诗”都是可以用来演唱的歌词。还有,唐诗宋词与音乐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哟。比如——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阳关三叠》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
——《春江花月夜》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
成语与音乐
很多成语就出自音乐,如——
有板有眼 “板”是两片红木做的,能发出“笃、笃”声;“眼”是一种很小的鼓,声音是由鼓签打出“的、的”声,有些地方叫“的鼓”“板鼓”。板、眼有节奏地出现在音乐中,也作为乐谱中拍子的记号。
五音不全 “五音”是中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古時候叫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
与音乐有关的成语很多。下面这些成语都有一个与音乐有关的故事,你听说过吗?写下这些主人公的名字吧。
1.滥竽充数——() 2.四面楚歌——()
3.余音绕梁——() 4.高山流水——()
俗语、歇后语与音乐
俗语和歇后语琅琅上口,既有趣也有理。其中与音乐有关的也不少。读一读。
锣鼓不敲不响,道理不讲不明。
锣鼓要打在点子上,打蛇要打在七寸上。
山沟里敲鼓——回想(响)
马尾做琴弦——不值一谈(弹)
把下面的俗语、歇后语补充完整吧。
1.山歌易唱口难开,。
2.山头上吹喇叭——
3.老鼠跳到琴上——
我国民族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你感受到她的丰富与奇妙了吗?听音乐,学语文,你会有更大收获的!
参考答案:
瞧瞧咱们的民族乐器:唢呐、琵琶、铜钹、二胡;蒙古族、哈萨克族、傣族、朝鲜族
用心听一听:1.腰鼓 2.琵琶 3.二胡
成语与音乐:1.南郭先生 2.项羽 3.韩娥 4.俞伯牙和钟子期
俗语、歇后语与音乐:1.樱桃好吃树难栽 2.名(鸣)声远扬3.乱谈(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