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声门冲击”学说形成的背景与条件
玛努埃尔·加尔西亚(1805--1906西班牙人)是欧洲19世纪最为典型的美声唱法的杰出代表。他的学说一直以来被声乐领域所研究、学习、借鉴和采纳。加尔西亚发明了喉镜,发表了“声门冲击”学说,开启了嗓音研究之门,带动了发声机理广泛深入而科学的研究,被誉为“嗓音科学之父”。
美声唱法诞生于16世纪,在17世纪时涌现出了五大学派(波隆尼亚学派,那波里学派,罗马学派,威尼斯学派,米兰学派)。加尔西亚就是那波里学派的嫡传弟子,受到那波里学派发声技巧和歌唱理论的熏陶。18世纪的声乐工作者们在演唱教学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美声歌唱艺术的方法诀窍,并著书立说,对歌唱发声的方法进行总结。到了18世纪五大学派都已总结了相当成熟的理论,为加尔西亚从事声乐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料。这些学派的经验和总结是“声门冲击”学说形成的理论基础。
加尔西亚从小跟随意大利歌唱家阿普里列和他的父亲学习声乐,后来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教学和嗓音研究。17--19世纪,声乐工作者们在生理学领域为发声技术技巧做了大量的探讨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蒙特威尔第(1567--1643)提出了“喉咙冲击”说法,1741年,弗兰确立声音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理论。1755年,贝拉尔在出版的《歌唱艺术》一书中对发声器官做了大概的说明等。这些生理学方面的探讨为加尔西亚“声门冲击”学说的问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加尔西亚认真研究发声器官的结构及功能,其研究成果即使在现代医学看来也是非常准确的,一个半世纪以来成为著书者的指南。特别是1854年,加尔西亚发明了喉镜,借助于喉镜,他对声带发声情况进行直接观察,最终促成了“声门冲击”学说的诞生。
二、“声门冲击”理论
“声门冲击”意思是声门刹那间的闭拢。加尔西亚认为,发声歌唱“呼吸是基础,声门是关键”。他的论著《歌唱艺术论文大全》从发声器官概论、声音的形成、声区的划分、音色的形成、嗓音分类、声区的统一以及各种技巧的练习方法和练声曲等方面,非常详细地阐述了他的一整套学说。这本著作从发表到现在一直被全球的著书者所引用。“声门冲击”提法是在喉镜反复观察声带活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的,他的描述为:“在摆好歌唱的姿势、气息、口型后,用平静、徐缓的气息发一个干净明亮的a母音。感到声门处有一个小小的冲击,但发声器官的张力和身体其他部分没有丝毫改变,a母音似乎是正好发自喉咙深处,声音出来通畅无阻,声门冲击之前声门似乎暂时闭上了”。“声门冲击”实际上包括歌唱起音前的准备状态和起音瞬间气息与声带相互作用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声过程。加尔西亚用了许多笔墨来描述说明“声门冲击”。如:与闭唇准备发出有劲的喷口子音“p”相似,又可与发“卡”(ca)字时软腭与舌中部相互动作时的比拟,还比喻为“似咳非咳”的喉内感觉正是歌唱时声门肌肉收缩的感觉。“声门冲击”是歌唱开始的一刹那,是作为正确完美起音提出的。由于喉头位置、喉咙打开、气息压力、肌肉调整、腔体通畅、咬字技能等歌唱状态是与之紧密相联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之理,因而称为“声门冲击”学说。我国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在她的论文中写到:“加尔西亚本人就是依靠喉头镜观察声带活动才提出了著名的‘声门冲击’学说……,‘声门冲击’说法实际是发声时如何起音的问题……,‘声门冲击’方法是发声器官的一种自然的机能活动,歌唱者需要用意志去控制它。”加尔西亚的学生马凯西夫妇积极提倡他的“呼吸是基础,声门是关键”的声乐理念,宣扬和运用“声门冲击”学说。她认为:“‘声门)中击’是发声器官一种自然的动作,这种天生的、自然的动作,在人生下来第一次啼哭时就已学会了,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把它置于意志的控制之下。”
仿生学涉及的领域很广,人类向大自然学习、向自身学习的地方很多。加尔西亚的伟大之处正是发现了“声门冲击”现象,并由此建立了“声门冲击”学说。“声门冲击”现象从声音效果上来听是明亮纯净的,是开放的,似乎有点“白”,有点“真”。声乐是听觉艺术,是实践强于理论的,教师的耳朵应该是极其敏锐的,说不清楚时能听清楚,能唱清楚。“声门冲击”也很难描述,加尔西亚起先的论述被一些人误解为喉音,学说建立三十多年后,他在发表的论文《对歌唱的一些体会》中对“声门冲击”作了补充说明,特别强调“歌唱家真正的嘴应该在咽喉”。结合加尔西亚在教学上取得的卓越成绩,“声门冲击”现象逐渐清晰,他的理论最终被声乐界理解并接受。
三、“贝努力”原理对“声门冲击”理论的科学验证
进入20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验证声音的仪器和原理相继涌现,从生理学、物理学、音响学方面对声音及发声器官起到了测量和分析的作用,从而解释清楚了一些声音现象。范纳德于1961年发表的《论歌唱中的贝努力效应》和1964年发表的《声门冲击》,就是利用空气动力学——贝努力原理解释清楚了人体发声中的起音原理和声带的活动状况,从而验证了“声门冲击”理论的科学性。
贝努力(Bernoulli)原理是空气动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的描述是这样的:假定不可压缩流体,流体速度增加的同时,流体的压力或者流体的势能降低。这个原理是以瑞士数学家贝努力先生的名字命名的,1738年,在他出版的《流体动力学》一书提出了这一原理。
贝努力原理在水利造船、化工、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贝努力效应。找两个纸条,分别用双手拿着相互悬空,用嘴从中间吹起,可观察到两纸条相互摆动且有靠拢的趋势。这是气流通过狭窄通道时速度加快、压强减少的结果。同样的道理,两艘同向行驶的船靠近时,两船之间的水流快,压强低,外缘水的巨大压力可以把两船挤压到一起,就有相撞的危险。
在发声歌唱时,声带靠得相当近时,空气通道变窄,同时气息流过,通过贝努力效应就使他们靠在一起,形成闭合,而气息的冲力又会将声带张开,声带如此周而复始地闭合张开,便形成了连续的声音。如果学声乐的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相信不应该过分使用肌肉的力量将会更容易。学生中有喉音现象的占整个问题的比例最大,如果意识到声音当中夹杂着很重的喉音,就应该想想贝努力原理,尝试从气息的运用上来调整,以气息冲击声带的“声门冲击”理论做指导。我的导师温可铮教授大力提倡贝努力效应,不论是上大课讲学,还是上小课做示范,这一原理运用得得心应手,也正是这样的理论与实践使温老师的声音一直都年轻圆润。
按此原理,显然,流体在流动中速度增大,压强就小;速度减少,压强就增大。我们的声音,低音、中音和高音的气流速度都应有相对的安排,从低到高;气流是从慢到快。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有些问题特别是高音问题比较多。如果高音困难或有挤压喊等现象,可以从气流的速度上做些调整,气流速度 快,压力就小。所以高音时气流流速应加快,惯性成分增多了,声音飞起来的轻松感觉就加强了,这样就形成了声音越到高音时越有飞翔起来的美感,问题也许就解决了。
四、关于呼吸和喉位
加尔西亚告诫:“没有掌握控制呼吸的艺术,就不能成为高明的歌唱家。”这充分说明了加尔西亚的“呼吸是基础”的观点。他是这样描述他的呼吸法的:“要做到自如地吸气,头部要直,肩腰挺起但不能僵硬,胸部放松,把横膈膜放下来,但不能用力过猛,用慢而正确的动作把胸挺起,把上腹部之下的腹部缩进,肺部将逐渐扩展直到充满空气为止。可以先向下然后向两侧扩充肺的容量,而且可以使它最大限度地扩张,尽量地吸入它所能容纳的空气”。用腹部特别是上腹部收缩的方法,能够做到对横膈膜的控制能力,收缩的同时肺部便有了压力,在有控制的压力下气息将会均匀流动,加尔西亚宣称:“肺部管发声,声门管音高”。随着扩张肺部的力量,柔和有力的气息将继续向上使喉咙打开,进而也打开了口腔。口腔打开主要是上腭向上拾起的动作,在打开口腔的同时喉头向相反的方向,向下用力和微移。说起喉头,喉位是歌唱发声关键的一环。运用“声门冲击”技巧,喉头能够处在适当位置。一首歌的第一声做到喉头稳定,一首歌的每一句开头都寻找喉头稳定,整首歌曲需要稳定的喉头连贯下来。所以喉头位置保持稳定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在演唱高低强弱不同音的过程中,喉头并不是纹丝不动的,而是在它的活动范围之内存在着自身的运动。“声门冲击”方法使喉头能够固定在这个恰当的范围之内。一般初学者或学习不当者,喉头大多不是压就是提,或忽上忽下,很难做到正确。温可铮教授长年研究“声门冲击”唱法,对其有很深的体会:“一张嘴随着吸气的劲儿喉头向下用力立即就唱。”这个力的用法,沈湘教授称它是沉力。沉力和压力是两种力,“压”将使喉咙发紧,声音僵化:而“沉”才是正确的,沉能够起到很好的挡气作用。更能够起到稳住喉头的作用,如果喉头位置正确,呼吸也就正确了,反之亦是。这一系列的状态,一连串的反应,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器官的配合能力,使得声音明暗相融、饱满而圆润。
五、关于咬字
加尔西亚把咬字的方法研究得非常详细到位,他指出:“清楚的发音动作是咬字清晰的最最必要的因素”。而“声门冲击”方法恰恰符合咬字清晰的条件。“声门冲击”能够使喉头相对稳定,下巴、脖子、喉外肌是相对松弛的,这就有利于咬字器官能够收集适度力量,这个精巧的力量集中在唇齿舌牙喉上,是带动歌唱正确运转的必备条件。如:声音容易上下伸展开,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气势,顶天立地是温可铮教授经常提醒我的一句话,即咬清了字,又带动发挥好了声音。又如:能使上腭抬起,下巴打开,如果咬字器官不能巧妙用力,不能用上正确的力,那下巴、脖子、脸部肌肉将会紧张,将会起到咬字清晰的阻碍作用,这样不但咬字不能清晰,还使得声音不能通畅自如,不但失去了优美的咬字,还让声音听起来僵硬笨拙,反过来这也检验出了加尔西亚“声门冲击”的技巧没有得到科学地应用。有不少老师总说:“说着唱”就是要求咬字有说的成分。要是领会成按照生活中说话时的咬字就又错了。咬字究竟怎样具体的方法才是对的呢?加尔西亚的理论对咬字所包含的成分辅音和元音做了明确的规定:“在歌唱者未能仔细地弄清发出元音和辅音的机能状态之前,他的咬字是不可能放松和有力量的。”“要使得咬字清晰易懂,朗诵时辅音要比说话时发得强,唱歌时更要强些”。“元音唱得圆些,越是唱得高,越增加这种圆润的色彩”。“口内腔室管元音,嘴的前部管辅音”。有力的辅音放在嘴的前部,而元音则是在辅音发出后快速放在腔体里运行,不能紧张但要有些张力。这就是说把字分为二部分,这二部分既有独立又有联系,配合得和谐统一就形成了歌唱正确的咬字。沈湘教授说:“我建议大家考虑念字的来源,应该哪儿用劲就用哪儿,不用的别跟着捣乱,如:唱pa(怕),不能在唱pa之前脖子都紧了,只是唱p(辅音)这一点劲,其他的劲一概不用。”大概来说,在气息支持下,抬起上腭,打开口腔,字头辅音咬强有力量,字腹(元音)放松向圆拉。美声唱法,“声门冲击”唱法,语言咬字部分也很重要。但我们学习美声唱法,对于语言咬字的重视程度比不上发声呼吸等方面。咬字技巧掌握得好,对整体演唱技能的提高有着出奇的效果。
六、结语
如今,美声唱法已渗透到了我国的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中,多种唱法都有借鉴美声唱法的现象。所以了解、学习、掌握美声唱法是歌唱家特别是声乐教师要做的工作。而美声唱法流派中加尔西亚的“声门冲击”学说又是最具代表性的。
“声门冲击”学说是从生理学、仿生学这两个角度来研究的,学说的成立、成功,引领、启发人们寻找、挖掘人之初的声音功能的科学性,从中模仿、应用和发展。人类在刚出生时的一些功能在逐渐长大后丢失,仿生学应该包括唤回和学习自身功能的范畴。近些年来,人体的仿生学得到极大地重视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声乐领域,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加尔西亚在坚实的生理学基础之上创立了“声门冲击”学说。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声乐大师,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学说的科学性。现在,我国的声乐工作者逐渐地体会到了它的正确性,并运用它丰富和提高我们的声乐技术。
玛努埃尔·加尔西亚(1805--1906西班牙人)是欧洲19世纪最为典型的美声唱法的杰出代表。他的学说一直以来被声乐领域所研究、学习、借鉴和采纳。加尔西亚发明了喉镜,发表了“声门冲击”学说,开启了嗓音研究之门,带动了发声机理广泛深入而科学的研究,被誉为“嗓音科学之父”。
美声唱法诞生于16世纪,在17世纪时涌现出了五大学派(波隆尼亚学派,那波里学派,罗马学派,威尼斯学派,米兰学派)。加尔西亚就是那波里学派的嫡传弟子,受到那波里学派发声技巧和歌唱理论的熏陶。18世纪的声乐工作者们在演唱教学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掌握了美声歌唱艺术的方法诀窍,并著书立说,对歌唱发声的方法进行总结。到了18世纪五大学派都已总结了相当成熟的理论,为加尔西亚从事声乐教学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料。这些学派的经验和总结是“声门冲击”学说形成的理论基础。
加尔西亚从小跟随意大利歌唱家阿普里列和他的父亲学习声乐,后来便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教学和嗓音研究。17--19世纪,声乐工作者们在生理学领域为发声技术技巧做了大量的探讨性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如:蒙特威尔第(1567--1643)提出了“喉咙冲击”说法,1741年,弗兰确立声音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理论。1755年,贝拉尔在出版的《歌唱艺术》一书中对发声器官做了大概的说明等。这些生理学方面的探讨为加尔西亚“声门冲击”学说的问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前人总结的基础上,加尔西亚认真研究发声器官的结构及功能,其研究成果即使在现代医学看来也是非常准确的,一个半世纪以来成为著书者的指南。特别是1854年,加尔西亚发明了喉镜,借助于喉镜,他对声带发声情况进行直接观察,最终促成了“声门冲击”学说的诞生。
二、“声门冲击”理论
“声门冲击”意思是声门刹那间的闭拢。加尔西亚认为,发声歌唱“呼吸是基础,声门是关键”。他的论著《歌唱艺术论文大全》从发声器官概论、声音的形成、声区的划分、音色的形成、嗓音分类、声区的统一以及各种技巧的练习方法和练声曲等方面,非常详细地阐述了他的一整套学说。这本著作从发表到现在一直被全球的著书者所引用。“声门冲击”提法是在喉镜反复观察声带活动实验的过程中提出的,他的描述为:“在摆好歌唱的姿势、气息、口型后,用平静、徐缓的气息发一个干净明亮的a母音。感到声门处有一个小小的冲击,但发声器官的张力和身体其他部分没有丝毫改变,a母音似乎是正好发自喉咙深处,声音出来通畅无阻,声门冲击之前声门似乎暂时闭上了”。“声门冲击”实际上包括歌唱起音前的准备状态和起音瞬间气息与声带相互作用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发声过程。加尔西亚用了许多笔墨来描述说明“声门冲击”。如:与闭唇准备发出有劲的喷口子音“p”相似,又可与发“卡”(ca)字时软腭与舌中部相互动作时的比拟,还比喻为“似咳非咳”的喉内感觉正是歌唱时声门肌肉收缩的感觉。“声门冲击”是歌唱开始的一刹那,是作为正确完美起音提出的。由于喉头位置、喉咙打开、气息压力、肌肉调整、腔体通畅、咬字技能等歌唱状态是与之紧密相联的,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之理,因而称为“声门冲击”学说。我国声乐教育家喻宜萱教授在她的论文中写到:“加尔西亚本人就是依靠喉头镜观察声带活动才提出了著名的‘声门冲击’学说……,‘声门冲击’说法实际是发声时如何起音的问题……,‘声门冲击’方法是发声器官的一种自然的机能活动,歌唱者需要用意志去控制它。”加尔西亚的学生马凯西夫妇积极提倡他的“呼吸是基础,声门是关键”的声乐理念,宣扬和运用“声门冲击”学说。她认为:“‘声门)中击’是发声器官一种自然的动作,这种天生的、自然的动作,在人生下来第一次啼哭时就已学会了,学生需要做的就是把它置于意志的控制之下。”
仿生学涉及的领域很广,人类向大自然学习、向自身学习的地方很多。加尔西亚的伟大之处正是发现了“声门冲击”现象,并由此建立了“声门冲击”学说。“声门冲击”现象从声音效果上来听是明亮纯净的,是开放的,似乎有点“白”,有点“真”。声乐是听觉艺术,是实践强于理论的,教师的耳朵应该是极其敏锐的,说不清楚时能听清楚,能唱清楚。“声门冲击”也很难描述,加尔西亚起先的论述被一些人误解为喉音,学说建立三十多年后,他在发表的论文《对歌唱的一些体会》中对“声门冲击”作了补充说明,特别强调“歌唱家真正的嘴应该在咽喉”。结合加尔西亚在教学上取得的卓越成绩,“声门冲击”现象逐渐清晰,他的理论最终被声乐界理解并接受。
三、“贝努力”原理对“声门冲击”理论的科学验证
进入20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验证声音的仪器和原理相继涌现,从生理学、物理学、音响学方面对声音及发声器官起到了测量和分析的作用,从而解释清楚了一些声音现象。范纳德于1961年发表的《论歌唱中的贝努力效应》和1964年发表的《声门冲击》,就是利用空气动力学——贝努力原理解释清楚了人体发声中的起音原理和声带的活动状况,从而验证了“声门冲击”理论的科学性。
贝努力(Bernoulli)原理是空气动力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它的描述是这样的:假定不可压缩流体,流体速度增加的同时,流体的压力或者流体的势能降低。这个原理是以瑞士数学家贝努力先生的名字命名的,1738年,在他出版的《流体动力学》一书提出了这一原理。
贝努力原理在水利造船、化工、航空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贝努力效应。找两个纸条,分别用双手拿着相互悬空,用嘴从中间吹起,可观察到两纸条相互摆动且有靠拢的趋势。这是气流通过狭窄通道时速度加快、压强减少的结果。同样的道理,两艘同向行驶的船靠近时,两船之间的水流快,压强低,外缘水的巨大压力可以把两船挤压到一起,就有相撞的危险。
在发声歌唱时,声带靠得相当近时,空气通道变窄,同时气息流过,通过贝努力效应就使他们靠在一起,形成闭合,而气息的冲力又会将声带张开,声带如此周而复始地闭合张开,便形成了连续的声音。如果学声乐的人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相信不应该过分使用肌肉的力量将会更容易。学生中有喉音现象的占整个问题的比例最大,如果意识到声音当中夹杂着很重的喉音,就应该想想贝努力原理,尝试从气息的运用上来调整,以气息冲击声带的“声门冲击”理论做指导。我的导师温可铮教授大力提倡贝努力效应,不论是上大课讲学,还是上小课做示范,这一原理运用得得心应手,也正是这样的理论与实践使温老师的声音一直都年轻圆润。
按此原理,显然,流体在流动中速度增大,压强就小;速度减少,压强就增大。我们的声音,低音、中音和高音的气流速度都应有相对的安排,从低到高;气流是从慢到快。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有些问题特别是高音问题比较多。如果高音困难或有挤压喊等现象,可以从气流的速度上做些调整,气流速度 快,压力就小。所以高音时气流流速应加快,惯性成分增多了,声音飞起来的轻松感觉就加强了,这样就形成了声音越到高音时越有飞翔起来的美感,问题也许就解决了。
四、关于呼吸和喉位
加尔西亚告诫:“没有掌握控制呼吸的艺术,就不能成为高明的歌唱家。”这充分说明了加尔西亚的“呼吸是基础”的观点。他是这样描述他的呼吸法的:“要做到自如地吸气,头部要直,肩腰挺起但不能僵硬,胸部放松,把横膈膜放下来,但不能用力过猛,用慢而正确的动作把胸挺起,把上腹部之下的腹部缩进,肺部将逐渐扩展直到充满空气为止。可以先向下然后向两侧扩充肺的容量,而且可以使它最大限度地扩张,尽量地吸入它所能容纳的空气”。用腹部特别是上腹部收缩的方法,能够做到对横膈膜的控制能力,收缩的同时肺部便有了压力,在有控制的压力下气息将会均匀流动,加尔西亚宣称:“肺部管发声,声门管音高”。随着扩张肺部的力量,柔和有力的气息将继续向上使喉咙打开,进而也打开了口腔。口腔打开主要是上腭向上拾起的动作,在打开口腔的同时喉头向相反的方向,向下用力和微移。说起喉头,喉位是歌唱发声关键的一环。运用“声门冲击”技巧,喉头能够处在适当位置。一首歌的第一声做到喉头稳定,一首歌的每一句开头都寻找喉头稳定,整首歌曲需要稳定的喉头连贯下来。所以喉头位置保持稳定的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在演唱高低强弱不同音的过程中,喉头并不是纹丝不动的,而是在它的活动范围之内存在着自身的运动。“声门冲击”方法使喉头能够固定在这个恰当的范围之内。一般初学者或学习不当者,喉头大多不是压就是提,或忽上忽下,很难做到正确。温可铮教授长年研究“声门冲击”唱法,对其有很深的体会:“一张嘴随着吸气的劲儿喉头向下用力立即就唱。”这个力的用法,沈湘教授称它是沉力。沉力和压力是两种力,“压”将使喉咙发紧,声音僵化:而“沉”才是正确的,沉能够起到很好的挡气作用。更能够起到稳住喉头的作用,如果喉头位置正确,呼吸也就正确了,反之亦是。这一系列的状态,一连串的反应,将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器官的配合能力,使得声音明暗相融、饱满而圆润。
五、关于咬字
加尔西亚把咬字的方法研究得非常详细到位,他指出:“清楚的发音动作是咬字清晰的最最必要的因素”。而“声门冲击”方法恰恰符合咬字清晰的条件。“声门冲击”能够使喉头相对稳定,下巴、脖子、喉外肌是相对松弛的,这就有利于咬字器官能够收集适度力量,这个精巧的力量集中在唇齿舌牙喉上,是带动歌唱正确运转的必备条件。如:声音容易上下伸展开,有一种顶天立地的气势,顶天立地是温可铮教授经常提醒我的一句话,即咬清了字,又带动发挥好了声音。又如:能使上腭抬起,下巴打开,如果咬字器官不能巧妙用力,不能用上正确的力,那下巴、脖子、脸部肌肉将会紧张,将会起到咬字清晰的阻碍作用,这样不但咬字不能清晰,还使得声音不能通畅自如,不但失去了优美的咬字,还让声音听起来僵硬笨拙,反过来这也检验出了加尔西亚“声门冲击”的技巧没有得到科学地应用。有不少老师总说:“说着唱”就是要求咬字有说的成分。要是领会成按照生活中说话时的咬字就又错了。咬字究竟怎样具体的方法才是对的呢?加尔西亚的理论对咬字所包含的成分辅音和元音做了明确的规定:“在歌唱者未能仔细地弄清发出元音和辅音的机能状态之前,他的咬字是不可能放松和有力量的。”“要使得咬字清晰易懂,朗诵时辅音要比说话时发得强,唱歌时更要强些”。“元音唱得圆些,越是唱得高,越增加这种圆润的色彩”。“口内腔室管元音,嘴的前部管辅音”。有力的辅音放在嘴的前部,而元音则是在辅音发出后快速放在腔体里运行,不能紧张但要有些张力。这就是说把字分为二部分,这二部分既有独立又有联系,配合得和谐统一就形成了歌唱正确的咬字。沈湘教授说:“我建议大家考虑念字的来源,应该哪儿用劲就用哪儿,不用的别跟着捣乱,如:唱pa(怕),不能在唱pa之前脖子都紧了,只是唱p(辅音)这一点劲,其他的劲一概不用。”大概来说,在气息支持下,抬起上腭,打开口腔,字头辅音咬强有力量,字腹(元音)放松向圆拉。美声唱法,“声门冲击”唱法,语言咬字部分也很重要。但我们学习美声唱法,对于语言咬字的重视程度比不上发声呼吸等方面。咬字技巧掌握得好,对整体演唱技能的提高有着出奇的效果。
六、结语
如今,美声唱法已渗透到了我国的声乐演唱和声乐教学中,多种唱法都有借鉴美声唱法的现象。所以了解、学习、掌握美声唱法是歌唱家特别是声乐教师要做的工作。而美声唱法流派中加尔西亚的“声门冲击”学说又是最具代表性的。
“声门冲击”学说是从生理学、仿生学这两个角度来研究的,学说的成立、成功,引领、启发人们寻找、挖掘人之初的声音功能的科学性,从中模仿、应用和发展。人类在刚出生时的一些功能在逐渐长大后丢失,仿生学应该包括唤回和学习自身功能的范畴。近些年来,人体的仿生学得到极大地重视也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声乐领域,早在一个半世纪之前,加尔西亚在坚实的生理学基础之上创立了“声门冲击”学说。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声乐大师,有力地证明了这一学说的科学性。现在,我国的声乐工作者逐渐地体会到了它的正确性,并运用它丰富和提高我们的声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