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依托互联网,“云展览”顺势而兴,实现“互联网+”时代下博物馆传统服务模式的破旧立新,成为中华文化走上世界舞台的突破口。比起线下展览,线上平台更注重对文物内涵的深入挖掘,还在保存、展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方面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为我国文物保护传承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大助力。为了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推动线上平台与线下平台的协作发展势在必行,两者优势互补,为博物馆传播文化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线上展览 “互联网+” 线下展览 博物馆
互联网的大力发展,使得数字网络与融媒技术开始走上传承文明的道路。新冠疫情暴发以后,全国各大博物馆纷纷闭馆防疫,为了做到“闭馆不闭展,服务不缺位”,“线上云平台”出现了。纵然线上云平台的前景会不可避免地引发众多褒贬不一的讨论,我们也必须承认,它对于时代发展潮流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随着后疫情时期的到来,线下平台重新活跃起来,为了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如何更好地发展线上云平台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文献回顾
(一)“互联网+”思维与行动计划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将互联网开放、平等、互动等网络特性运用在传统产业上,是随着时代潮流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以创新成果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打造出以互联网为基础,与时代共进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我国致力于打造“互联网+”平台,破旧立新,推动实体经济的运营逐步走向成熟,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与时代走向,助力国民经济进一步提升。
(二)云展览平台创新途径与作用
线下展览一直以来都是博物馆服务游客的主要形态,新冠疫情暴发后,线上展览才走入了大众视野。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项现代技术的发展蒸蒸日上,基于数字网络和融媒技术,各大博物馆打造了“数字展厅”的舞台,引领游客尽情“云”游展厅,从多维度展示各种文化遗产,实现了博物馆传统展览方式迈向线上平台的华丽转身,消弭了线下和线上的边界,并且大大推动了我国文物保护传承事业的发展。
二、博物馆云展览的典型案例
新冠疫情暴发后,博物馆举起了“闭馆不闭展”的大旗,“云展览”由此而生,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开端,轰轰烈烈地打响了这场数字革命,使得线上云平台勇立时代发展潮流的浪头。河南博物馆为积极响应国家文物局的号召而举办的以“大象中原”为主题的线上展览,为游客展现河南古代文明的繁荣兴盛,巧妙地结合了各种数字技术,引领人们遨游于云博物馆中,为大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线上云平台,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在这里,游客大可看到尽兴为止。云博物馆没有闭馆时间,随时随地为人们敞开大门。在这里,文明的传承,生生不息,文物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这个时代的潮流代言。河南博物馆的“九大镇院之宝”在云平台上摇身一变,化身防疫宣传大使,引领人们共同抗击一起,弘扬社会正能量。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隐匿着一段传奇故事,用现在的话来讲,可以称之为“奇迹”。一件精美绝伦的文物本身就是一项奇迹,如美酒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只会越发香醇,这便形成了它独有的艺术魅力。“文化是世界的”,线上云平台可以说是成就了这句话的可能。河南博物馆携手沿黄九家省级博物馆,拉开了“云探国宝”活动的帷幕,各大博物馆纷纷亮相平台,带领观众领略黄河文化的魅力。此外,它还推动了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的成立,接下来无论是哪场直播,都为游客带来了极致的视觉体验,以“互联网+直播”的方式让国家宝藏迅速地走出了国门,走向大洋彼岸。
云展览由疫而兴,在各种数字技术的巧妙结合下,“云”上展厅大受好评,成为了能使博物馆与大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的重要纽带。这是互联网时代下博物馆展览服务的新形态,无论是从社会反响上,还是当前时代发展的趋势看来,“云展览”必将成为常态化展示方式,这不仅有益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更是我国文物保护传承事业的一大助力。
三、博物馆云展览的优势及塑造途径
(一)博物館线上云平台的优势
1.线上云平台为我国文物保护传承事业提供了一大助力。文明之火,生生不息,传承之路,道阻且长。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位时光老人,每一条纹路都在诉说着一个传奇的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文明的温床,伟大的历史长河孕育了一处又一处美轮美奂的精神家园。有的流传至今,依然芳香如故,有的于时光中消磨殆尽,徒留遗憾。一代又一代人耗尽心思,只为传承文明古国的血脉。线上云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福音,“数字敦煌”的出现更闪烁着庇佑的曙光。文物的保护传承,是人类永远的事业,文化净我心,我以身护之是我们永远的责任。
2.线上云平台为中优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突破口。优秀的文化能造就一个民族的灵魂,从而福佑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如同中国一般,拥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独特的多元文化是这座华丽的精神殿堂的起源。博物馆中的“国家宝藏”是这座宫殿历来的供奉者,是我们在时光穿梭中寻到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根。可以说,物馆是我国面向世界最好的招牌。在互联网时代下,这些宝藏化身外交大使,活跃在线上云平台的舞台上。从此,更多的中华文化能够大摇大摆地“走”出国门。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借“云展览”尽情遨游在中华文明的海洋里。
3.线上云平台的出现为更多人创造了观展的可能。线上平台拥有和线下平台一样的使命和责任,“云展览”的出现,使得一些不能轻易展出的“镇馆之宝”有了露面的机会,让更多弱势群体以及受疫情影响的群众能够切身体会到博物馆的魅力。“闭馆不闭展,服务不缺位”是各级博物馆对广大人民的承诺。线上云平台依托互联网时代的福音,致力于为大众打造一座座精美的数字博物馆,线下平台与之携手共进,“活”起来的中华文化,为游客带来一场又一场的视觉盛宴。 (二)博物馆云展览平台的塑造途径
1.注重主题、内容、呈现方式等的特性。线上展览不同于线下展览,它更多受传播方主导,因此打造“数字展厅”需坚持“内容为王”的运营道理,以独特的创意吸引更广泛的群体观展。同时要充分发挥云平台的优势,从多维度展示各种文化遗产,除了详尽的介绍外,还要辅之以幽默风趣的口吻,致力于营造亲和的氛围,以此来减少线上展览引发的不真实感,给予游客流连忘返之感。而为了保证“中华文化+直播”模式的顺利运行,拍摄质量与直播镜头的稳定性等问题不可避免。此外,还应该注意直播时间的控制,避免因为过长时间引发观众的疲惫感。
2.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打造“永不落幕”的数字展厅。云平台的发展依托互联网时代下各项盛行的数字技术,如5G、AR、三维建模技术,3D立体技术等。在这些现代技术手段的帮助下,无论何时何地,游客们都可以在数字博物馆里尽情遨游,品味一个个传奇故事,享受来自国家宝藏的魅力。“数字展厅”永不落幕,而自主选择、移动看景、视角切换、等服务更是为“云”游博物馆的观众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强调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专精覃思。线上云平台可不是仅仅只是简单地为文物“梳妆打扮”了一番,而是将对文化内涵的专精覃思融会贯通到展览服务的方方面面。上海博物馆通过展出文徵明、文彭因、吴宽、沈周、蔡羽、李应祯、王守等明代吴门文人的往来书信,将“云展览”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图片饰以释文与白话文,在创新文物价值内涵的同时,致力于引导游客进入更精妙的心灵世界,视觉盛宴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惊艳,但思考却能使优秀文化永存于心。如此,不仅深化了展览主题,更体现出线上云平台独有的优越性——文物“广播”于世界,价值深刻于人心。
4.注重创新子博物馆传播渠道。各大新媒体的发展如日中天,加强线上展览与社会力量的跨界合作是实现线上平台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举措。抖音作为当下最火爆的短视频平台之一,携手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九大博物馆,为广大网民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并且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互联网时代下,博物馆大可对“云展览+直播”模式展开进一步探索并广泛推行,这不仅是对博物馆传播渠道的创新,也是中华文化走上世界舞台的突破口。
四、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云观展”将会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它以数字的形式,凭借电子平台向大众展示着悠久的中华文化,可以说为观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新冠疫情暴发后,一时间更是风光无限。“云展览”由疫而兴,它使得因为疫情而只能闭门不出的居民依然可以惬意地徜徉在文化的海洋里,或许比起线下观展,甚至能更加立体地为人们介绍展品,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关于展品背后的故事。
云展览的兴起并不是由疫情引起的偶然,而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若能妥善经营线上云平台,它能带来的收益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不论从哪方面来看,线上平台无疑是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的,即便是到了后疫情时期,云展览仍旧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对于时代潮流的发展来说,“云展览”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引领着这场数字革命,是博物馆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伟大尝试。随着各种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云展览”终将完成螺旋式上升的征程,并且与线下展览实现有机融合,入驻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管理启示
1.博物馆应探索如何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平台的有机融合。“云展览”带来了博物馆展览服务的新形态,随着互联网时代下各种现代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发展,“云展览”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它以线下平台无可比拟的便捷性,掀起“数字展厅”的狂潮,而线下平台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仍旧为大批人所拥护。博物馆在接下的运营中,应着重探索线上线下平台的互利共赢之路,两者携手,为博物館传播文化发挥更大作用。
2.博物馆应联合媒体力量、构建传播媒体矩阵。人们已然迈入网络时代,各大新媒体广受大众喜爱。博物馆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影响力,凭借各大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社交网络、视频网站等平台,打造传播媒体矩阵来助力“云展览”的传播,让更多人知道线上云平台的优越。
3.博物馆应重视博物馆数字展览人才培养和引进。如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样,“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想打造一座精美的数字博物馆,需要文博、传播、管理、技术各方面复合型专业人才。为了培养紧跟时代潮流的博物馆人,博物馆需要定期开展相关技能的知识培训,使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科学素质与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同时,还需引进大量高科技人才,做好博物馆的数字展览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芳,李维维,李鑫.浅谈新冠疫情防控下“云博物馆”展览宣教新模式[J].人文天下,2020(24):123-125.
[2]赵卓.“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展览形态的创新发展[J].中国博物馆,2020(04):55-60.
[3]张丽娟,吕佳.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云展览”传播效果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7):146-147.
[4]黄洋.博物馆“云展览”的传播模式与构建路径[J].中国博物馆,2020(03):27-31.
[5]梅海涛,段勇.质与量——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博物馆“云展览”观察[J].中国博物馆,2020(03):32-37.
(马彬燕、向永胜,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关键词:线上展览 “互联网+” 线下展览 博物馆
互联网的大力发展,使得数字网络与融媒技术开始走上传承文明的道路。新冠疫情暴发以后,全国各大博物馆纷纷闭馆防疫,为了做到“闭馆不闭展,服务不缺位”,“线上云平台”出现了。纵然线上云平台的前景会不可避免地引发众多褒贬不一的讨论,我们也必须承认,它对于时代发展潮流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随着后疫情时期的到来,线下平台重新活跃起来,为了更好地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如何更好地发展线上云平台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文献回顾
(一)“互联网+”思维与行动计划
“互联网+”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将互联网开放、平等、互动等网络特性运用在传统产业上,是随着时代潮流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以创新成果助力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打造出以互联网为基础,与时代共进的经济发展新形态。我国致力于打造“互联网+”平台,破旧立新,推动实体经济的运营逐步走向成熟,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与时代走向,助力国民经济进一步提升。
(二)云展览平台创新途径与作用
线下展览一直以来都是博物馆服务游客的主要形态,新冠疫情暴发后,线上展览才走入了大众视野。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各项现代技术的发展蒸蒸日上,基于数字网络和融媒技术,各大博物馆打造了“数字展厅”的舞台,引领游客尽情“云”游展厅,从多维度展示各种文化遗产,实现了博物馆传统展览方式迈向线上平台的华丽转身,消弭了线下和线上的边界,并且大大推动了我国文物保护传承事业的发展。
二、博物馆云展览的典型案例
新冠疫情暴发后,博物馆举起了“闭馆不闭展”的大旗,“云展览”由此而生,以“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为开端,轰轰烈烈地打响了这场数字革命,使得线上云平台勇立时代发展潮流的浪头。河南博物馆为积极响应国家文物局的号召而举办的以“大象中原”为主题的线上展览,为游客展现河南古代文明的繁荣兴盛,巧妙地结合了各种数字技术,引领人们遨游于云博物馆中,为大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线上云平台,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在这里,游客大可看到尽兴为止。云博物馆没有闭馆时间,随时随地为人们敞开大门。在这里,文明的传承,生生不息,文物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为这个时代的潮流代言。河南博物馆的“九大镇院之宝”在云平台上摇身一变,化身防疫宣传大使,引领人们共同抗击一起,弘扬社会正能量。
每一件文物背后,都隐匿着一段传奇故事,用现在的话来讲,可以称之为“奇迹”。一件精美绝伦的文物本身就是一项奇迹,如美酒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只会越发香醇,这便形成了它独有的艺术魅力。“文化是世界的”,线上云平台可以说是成就了这句话的可能。河南博物馆携手沿黄九家省级博物馆,拉开了“云探国宝”活动的帷幕,各大博物馆纷纷亮相平台,带领观众领略黄河文化的魅力。此外,它还推动了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的成立,接下来无论是哪场直播,都为游客带来了极致的视觉体验,以“互联网+直播”的方式让国家宝藏迅速地走出了国门,走向大洋彼岸。
云展览由疫而兴,在各种数字技术的巧妙结合下,“云”上展厅大受好评,成为了能使博物馆与大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的重要纽带。这是互联网时代下博物馆展览服务的新形态,无论是从社会反响上,还是当前时代发展的趋势看来,“云展览”必将成为常态化展示方式,这不仅有益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更是我国文物保护传承事业的一大助力。
三、博物馆云展览的优势及塑造途径
(一)博物館线上云平台的优势
1.线上云平台为我国文物保护传承事业提供了一大助力。文明之火,生生不息,传承之路,道阻且长。每一件文物都是一位时光老人,每一条纹路都在诉说着一个传奇的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文明的温床,伟大的历史长河孕育了一处又一处美轮美奂的精神家园。有的流传至今,依然芳香如故,有的于时光中消磨殆尽,徒留遗憾。一代又一代人耗尽心思,只为传承文明古国的血脉。线上云平台是互联网时代的福音,“数字敦煌”的出现更闪烁着庇佑的曙光。文物的保护传承,是人类永远的事业,文化净我心,我以身护之是我们永远的责任。
2.线上云平台为中优秀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突破口。优秀的文化能造就一个民族的灵魂,从而福佑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如同中国一般,拥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独特的多元文化是这座华丽的精神殿堂的起源。博物馆中的“国家宝藏”是这座宫殿历来的供奉者,是我们在时光穿梭中寻到的奇迹,是中华民族的根。可以说,物馆是我国面向世界最好的招牌。在互联网时代下,这些宝藏化身外交大使,活跃在线上云平台的舞台上。从此,更多的中华文化能够大摇大摆地“走”出国门。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借“云展览”尽情遨游在中华文明的海洋里。
3.线上云平台的出现为更多人创造了观展的可能。线上平台拥有和线下平台一样的使命和责任,“云展览”的出现,使得一些不能轻易展出的“镇馆之宝”有了露面的机会,让更多弱势群体以及受疫情影响的群众能够切身体会到博物馆的魅力。“闭馆不闭展,服务不缺位”是各级博物馆对广大人民的承诺。线上云平台依托互联网时代的福音,致力于为大众打造一座座精美的数字博物馆,线下平台与之携手共进,“活”起来的中华文化,为游客带来一场又一场的视觉盛宴。 (二)博物馆云展览平台的塑造途径
1.注重主题、内容、呈现方式等的特性。线上展览不同于线下展览,它更多受传播方主导,因此打造“数字展厅”需坚持“内容为王”的运营道理,以独特的创意吸引更广泛的群体观展。同时要充分发挥云平台的优势,从多维度展示各种文化遗产,除了详尽的介绍外,还要辅之以幽默风趣的口吻,致力于营造亲和的氛围,以此来减少线上展览引发的不真实感,给予游客流连忘返之感。而为了保证“中华文化+直播”模式的顺利运行,拍摄质量与直播镜头的稳定性等问题不可避免。此外,还应该注意直播时间的控制,避免因为过长时间引发观众的疲惫感。
2.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打造“永不落幕”的数字展厅。云平台的发展依托互联网时代下各项盛行的数字技术,如5G、AR、三维建模技术,3D立体技术等。在这些现代技术手段的帮助下,无论何时何地,游客们都可以在数字博物馆里尽情遨游,品味一个个传奇故事,享受来自国家宝藏的魅力。“数字展厅”永不落幕,而自主选择、移动看景、视角切换、等服务更是为“云”游博物馆的观众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强调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专精覃思。线上云平台可不是仅仅只是简单地为文物“梳妆打扮”了一番,而是将对文化内涵的专精覃思融会贯通到展览服务的方方面面。上海博物馆通过展出文徵明、文彭因、吴宽、沈周、蔡羽、李应祯、王守等明代吴门文人的往来书信,将“云展览”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图片饰以释文与白话文,在创新文物价值内涵的同时,致力于引导游客进入更精妙的心灵世界,视觉盛宴或许能带来一时的惊艳,但思考却能使优秀文化永存于心。如此,不仅深化了展览主题,更体现出线上云平台独有的优越性——文物“广播”于世界,价值深刻于人心。
4.注重创新子博物馆传播渠道。各大新媒体的发展如日中天,加强线上展览与社会力量的跨界合作是实现线上平台进一步发展的必要举措。抖音作为当下最火爆的短视频平台之一,携手中国国家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南京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广东省博物馆九大博物馆,为广大网民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并且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互联网时代下,博物馆大可对“云展览+直播”模式展开进一步探索并广泛推行,这不仅是对博物馆传播渠道的创新,也是中华文化走上世界舞台的突破口。
四、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发展,“云观展”将会成为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它以数字的形式,凭借电子平台向大众展示着悠久的中华文化,可以说为观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新冠疫情暴发后,一时间更是风光无限。“云展览”由疫而兴,它使得因为疫情而只能闭门不出的居民依然可以惬意地徜徉在文化的海洋里,或许比起线下观展,甚至能更加立体地为人们介绍展品,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关于展品背后的故事。
云展览的兴起并不是由疫情引起的偶然,而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必然。若能妥善经营线上云平台,它能带来的收益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不论从哪方面来看,线上平台无疑是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的,即便是到了后疫情时期,云展览仍旧能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对于时代潮流的发展来说,“云展览”充当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引领着这场数字革命,是博物馆破旧立新,推陈出新的伟大尝试。随着各种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相信“云展览”终将完成螺旋式上升的征程,并且与线下展览实现有机融合,入驻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管理启示
1.博物馆应探索如何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平台的有机融合。“云展览”带来了博物馆展览服务的新形态,随着互联网时代下各种现代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发展,“云展览”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它以线下平台无可比拟的便捷性,掀起“数字展厅”的狂潮,而线下平台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仍旧为大批人所拥护。博物馆在接下的运营中,应着重探索线上线下平台的互利共赢之路,两者携手,为博物館传播文化发挥更大作用。
2.博物馆应联合媒体力量、构建传播媒体矩阵。人们已然迈入网络时代,各大新媒体广受大众喜爱。博物馆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影响力,凭借各大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社交网络、视频网站等平台,打造传播媒体矩阵来助力“云展览”的传播,让更多人知道线上云平台的优越。
3.博物馆应重视博物馆数字展览人才培养和引进。如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样,“人才是第一资源”,要想打造一座精美的数字博物馆,需要文博、传播、管理、技术各方面复合型专业人才。为了培养紧跟时代潮流的博物馆人,博物馆需要定期开展相关技能的知识培训,使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科学素质与业务水平更上一层楼。同时,还需引进大量高科技人才,做好博物馆的数字展览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芳,李维维,李鑫.浅谈新冠疫情防控下“云博物馆”展览宣教新模式[J].人文天下,2020(24):123-125.
[2]赵卓.“互联网+”时代博物馆展览形态的创新发展[J].中国博物馆,2020(04):55-60.
[3]张丽娟,吕佳.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云展览”传播效果探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7):146-147.
[4]黄洋.博物馆“云展览”的传播模式与构建路径[J].中国博物馆,2020(03):27-31.
[5]梅海涛,段勇.质与量——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博物馆“云展览”观察[J].中国博物馆,2020(03):32-37.
(马彬燕、向永胜,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