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n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而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语感左右着语文教学的实质和效率,而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文所蕴含的丰富情感。
  关键词:朗读 流利 感情
  《语文课标标准》指出:“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读是阅读教学重要环节之一,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大纲还规定:“从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积极采用各种方法,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读得正确”是朗读的基础
  农村学校学生受当地语言环境的影响,在生活中很少说普通话,在朗读课文时口音较重,并且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学生的朗读水平要有所提高,最首要的条件就是先把字音读准。
  朗读文章只有先读正确,才能读流利,然后才能读出感情。因此,在低年级狠抓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是提高农村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前提条件。教学生正确朗读必须做到:用普通话进行朗讀,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漏字,不添字,不唱读,不重复朗读字句。我们要提供给学生朗读的机会,让他们在读书的时候语速要略慢一些,多读几遍,做到“四不”。只有坚持不懈,才能为学生今后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打好基础。
  二、“技巧指导”是朗读的灵魂
  关于朗读技巧(如重音、速度、语调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不容易理解的。而朗读,最重要的是个体独特的感受。对于同一句话,有多少种不同的读法,就有多少种不同的含义。因而,我们应通过让学生不断地练习,来感受不同的意义该怎样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同时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重音是用声音来突出重点;朗读的速度应根据文体和文章内容的不同而分;朗读的语调是由声音的高低、强弱和快慢来决定的。我经常和孩子们做这样的游戏:出示一个句子,请不同的学生来读,看谁猜得准他要表达的意思。比如“你过来”这个句子就有很多种方式读,分别表达着不同的含义。有高兴时的语气,伤心时的语气,着急时的语气等等。通过不断地练习,孩子们知道了在什么时候该采用什么样的语气,这样读出来的效果表达了内心怎样的感情等等。
  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内容离农村孩子的生活较远,这些课文学生比较难理解。对于此类课文,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例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这一课时,课文用了很大的篇幅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可学生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无法想象课文中所描写的优美景观,在课堂上,我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了这些美景以及珍贵文物的图片,把学生带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充分理解后,这时学生就通过自己的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自己的体会表达了出来,学生的朗读水平无形中就得到了提高。
  三、“形式多样”是朗读的兴奋剂
  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准读好文章,还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促进学生兴趣的提高。朗读可采取以下形式:1.带读,教师或读得好的学生带领学生读。2.学生自由读。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3.个人读,由教师指一名学生朗读。4.范读,由教师示范朗读。一般说来,开始新授或教学重点时用范读来对学生进行示范、帮助作用。5.开火车读,可读同一课文,也可按课文一节一节地开火车读。6.分角色朗读,要先指导学生体会文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研究语调和语气,在分别练习的基础上,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下去。7.齐读,让全班学生一起朗读。在课堂教学法中,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去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兴奋起来,达到乐读的功效。
  四、“读后评议”是朗读的良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朗读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要切实针对孩子朗读的情况,正视孩子们水平的差异,采取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多一些欣赏的目光,少一些苛刻的指责。
  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使学生如沐春风,课堂内总是生机勃勃。学生朗读完后,教师要及时发现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拔,给予鼓励,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在实践中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要让学生了解,朗读的好坏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要在深入分析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方面多下功夫,同时经过自己刻苦的反复实践,才能真正掌握好。
  在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
  朗读教学贯穿了整个小学语文阶段的教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只要我们教师能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朗读培养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有耐心、有恒心,科学地进行朗读训练,我相信农村小学生朗读差的局面一定会有所改善。
其他文献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难于改变的行为或倾向。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发展为个体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倾向,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
期刊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人人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内容占了很大的比重,而计算教学向来和“枯燥乏味”、“机械重复”连在一起,往往是教师讲授例题居先,学生学习法则,然后反复“操练”,以达到正确熟练的目的。实践证明,这样的训练可以加快学生的计算速度,但正确率不高,可怕的是学生产生厌算心理、思维定势。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这种状况大大改
期刊
教学情境是指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教学活动。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所以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中学学科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在今天,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不浓,甚至是厌学,纠结其原因,有很多时候源自我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有多种:模仿式朗读、联想式朗读、想象式阅读、对比式阅读等,要灵活运用。  关键词:朗读指导 方法 多种多样 灵活运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用于朗读,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我们应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  一、模仿式朗读  模仿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
期刊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那么,作为教师,如何才能使学生热爱数学,把激情融入数学,现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谈几点看法: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不能够持久,但是他们对新鲜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心理特点,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
期刊
识字活动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这个“阵地”,抓住每一个生字识字的关键点教学,方能实现课堂生字教学的有效性。作为低年段的教师,笔者通过自己一段时间的尝试和实践,逐渐明白了许多识字教学的好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的确发现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比一开始高涨,因而使识字活动变得更主動,更轻松。  一、激发兴趣——“乐”中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教育观念不断转变,在数学教堂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适应素质教育的方式、方法,激励性评价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方法。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科特点,根据学生的个性,有的放矢,巧妙灵活地运用激励性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在设计好数学课教学过程的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运用激励性评价手段。即对学生的学习劳动过程教师应当给予恰当的激励性评价,我结合
期刊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的责任和目的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实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在课堂上应该以引、启、辩为思路设计教学,尽可能
期刊
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促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是人们追求真理、沟通心灵的灵丹妙药。试想一个国家不和谐,何以立国?一个家庭不和谐,哪有幸福可言?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呢?同样需要建立和谐的关系。  那么,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构建,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要有成功的信念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个信念时时激励着我,在教育学生时始终本着为学生的成功而做,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让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不盲从书本或权威,敢于质疑,有自已的见解;学生需要在学习中与人交流与沟通,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已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而这些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  一、拥有健康的交际心理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前提  在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因为准备不足无话可说,有的学生因为怕回答不好或回答不完整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这些因素的存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