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经济高速增长期间,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日益扩大,国内总储蓄也逐年增长,特别是居民储蓄患剧上升,国内储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以及GDP三者几乎显示出相似的增长态势。
关键词:高储蓄;经济增长;投资;储蓄率;居民储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149-00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经济持续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对此,可能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而国内储蓄尤其是居民储蓄的急剧增加又是支撑投资大规模扩张的基础,即储蓄、投资增长是引起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也可能是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促使储蓄增长,而储蓄通过一定的渠道转化为投资,进而带动投资增长,即经济增长是促使储蓄、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还可以是投资增长刺激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带动了储蓄增长,进而转化为投资增长,即投资增长、经济增长及储蓄增长之间存在良性循环。因此,我国的高储蓄率与高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高的储蓄率对经济增长并非坏事,在理论上,西方学者通过索洛模型证明:在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条件下经济增长能够实现“平衡增长路径”,储蓄对经济增长速度不产生影响。但是,由于西方的储蓄理论是植根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纵观我国近二十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我国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应存在较强的因果关系。而且不论是居民存款储蓄的规模还是居民存款储蓄的增长率都应该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可能在90年代以后才会明显;而经济增长对居民存款储蓄的影响可能显著体现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形成上述判断的依据如下:
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令全世界叹为观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下,地方政府的行政模式和思维习惯还不能很快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不仅如此,在现行金融体制下,国内贷款的资金主要来自国有银行,国有银行既没有完成自身的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体制转变,同时又无法摆脱地方政府的各种行政干预,其直接后果就是放贷效率低下。据此,国内外不少学者在9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对我国21世纪初经济发展的悲观展望,认为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无法维持的。
二、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一个封闭经济体一年内的投资总量必须等于该年度的国民储蓄,即GDP减去居民总消费和政府支出;而一个开放经济体一年内的投资总量必须小于等于国民储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定义,最终消费等于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和,因此,用GDP减去最终消费相当于国民储蓄。最后得出结论:储蓄增加额与储蓄余额之比大于15%的超过了半数,最大值为30,这表明了居民储蓄存款是我国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三、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经济还没有完全从长达10年的浩劫中恢复过来,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人均收入都处在一种捉襟见肘的窘境。1980年的中国人口为9.87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当年的全国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为399.5亿元,人均仅为40.5元存款。依靠这样的存款规模去带动经济高速增长显然有些不切实际。到了1986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0.585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当年的全国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为1622.6亿元,人均153.292元,接近1980年的4倍,即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储蓄余额也增长了3倍多。
高储蓄现象的出现,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将具有两面性。从有利的方面看,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中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也是社会公众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充满信心的表现。在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的同时,投资增长速度和总投资率也保持在相应的高水平上。同时,居民储蓄的平稳增长,也支持了银行部门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充足的储蓄存款表明人们对未来改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不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也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承受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但面对高速增长的储蓄量,我们仅分析其有利方面显然是不够的,从不利的方面看,首先反映在它制约了最终消费的实现。在储蓄高增长的背后,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长期下降。从经济循环的角度看,储蓄增长过快可能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可支配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分配比例不当,因消费动力不足或储蓄意愿强烈而形成过多储蓄;二是储蓄—投资的转化渠道不畅,因缺乏投资动力而形成投资不足。
显然,一旦出现上述情况,社会资源就存在严重浪费。更重要的是,银行就面临着存款贷不出去的风险。因为银行实行的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即有多少存款才能按一定比例发放一定量的贷款。如果银行只付存款利息而不能从贷款里收利息,则银行的经营风险就加大了。而如果储蓄高增长造成风险向银行集中,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风险加剧,一方面必然会对我国金融系统构成威胁,更为重要的是将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可见其影响将是非常广泛的。
关键词:高储蓄;经济增长;投资;储蓄率;居民储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2-149-00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国经济持续了20多年的高速增长。对此,可能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推动经济高速增长,而国内储蓄尤其是居民储蓄的急剧增加又是支撑投资大规模扩张的基础,即储蓄、投资增长是引起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也可能是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促使储蓄增长,而储蓄通过一定的渠道转化为投资,进而带动投资增长,即经济增长是促使储蓄、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还可以是投资增长刺激了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带动了储蓄增长,进而转化为投资增长,即投资增长、经济增长及储蓄增长之间存在良性循环。因此,我国的高储蓄率与高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问题也成为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焦点。
高的储蓄率对经济增长并非坏事,在理论上,西方学者通过索洛模型证明:在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条件下经济增长能够实现“平衡增长路径”,储蓄对经济增长速度不产生影响。但是,由于西方的储蓄理论是植根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纵观我国近二十几年的经济发展情况,我国居民储蓄与经济增长之间应存在较强的因果关系。而且不论是居民存款储蓄的规模还是居民存款储蓄的增长率都应该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可能在90年代以后才会明显;而经济增长对居民存款储蓄的影响可能显著体现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形成上述判断的依据如下:
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令全世界叹为观止。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环境下,地方政府的行政模式和思维习惯还不能很快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不仅如此,在现行金融体制下,国内贷款的资金主要来自国有银行,国有银行既没有完成自身的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体制转变,同时又无法摆脱地方政府的各种行政干预,其直接后果就是放贷效率低下。据此,国内外不少学者在90年代中后期提出了对我国21世纪初经济发展的悲观展望,认为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无法维持的。
二、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一个封闭经济体一年内的投资总量必须等于该年度的国民储蓄,即GDP减去居民总消费和政府支出;而一个开放经济体一年内的投资总量必须小于等于国民储蓄。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定义,最终消费等于居民消费与政府消费之和,因此,用GDP减去最终消费相当于国民储蓄。最后得出结论:储蓄增加额与储蓄余额之比大于15%的超过了半数,最大值为30,这表明了居民储蓄存款是我国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
三、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经济还没有完全从长达10年的浩劫中恢复过来,无论是综合国力还是人均收入都处在一种捉襟见肘的窘境。1980年的中国人口为9.87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当年的全国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为399.5亿元,人均仅为40.5元存款。依靠这样的存款规模去带动经济高速增长显然有些不切实际。到了1986年,我国人口总数为10.585亿,按可比价格计算当年的全国储蓄存款年末余额为1622.6亿元,人均153.292元,接近1980年的4倍,即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储蓄余额也增长了3倍多。
高储蓄现象的出现,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也将具有两面性。从有利的方面看,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中国过去2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也是社会公众对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充满信心的表现。在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的同时,投资增长速度和总投资率也保持在相应的高水平上。同时,居民储蓄的平稳增长,也支持了银行部门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看,充足的储蓄存款表明人们对未来改革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不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也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承受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改革推进过程中的社会稳定发挥积极作用。
但面对高速增长的储蓄量,我们仅分析其有利方面显然是不够的,从不利的方面看,首先反映在它制约了最终消费的实现。在储蓄高增长的背后,我国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长期下降。从经济循环的角度看,储蓄增长过快可能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可支配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分配比例不当,因消费动力不足或储蓄意愿强烈而形成过多储蓄;二是储蓄—投资的转化渠道不畅,因缺乏投资动力而形成投资不足。
显然,一旦出现上述情况,社会资源就存在严重浪费。更重要的是,银行就面临着存款贷不出去的风险。因为银行实行的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即有多少存款才能按一定比例发放一定量的贷款。如果银行只付存款利息而不能从贷款里收利息,则银行的经营风险就加大了。而如果储蓄高增长造成风险向银行集中,由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的风险加剧,一方面必然会对我国金融系统构成威胁,更为重要的是将会对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可见其影响将是非常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