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变动不居、日日以新的终身学习时代,继续教育与首次学校教育同等重要,不可或缺。所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要把经济发展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的轨道上来,这从根本上说,依赖于学校教育和学校后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特别是培训具有周期短、针对性强、传播新知识和新技术较快的特点,对人力资源开发具有其他类型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对于提升劳动者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乃至所有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具有重大而特殊的意义。
第一,发展继续教育有助于提高个人、企业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升,但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2008年,我国平均每个就业者创造的GDP为5,855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5.9%、日本的7.7%,按每个劳动力平均生产效率计,美国相当于我国的17倍。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计量研究,在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这种情况在高新技术产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甚至在发展农业方面,也亟待加强培训。地处中东沙漠、属于严重缺水国的以色列能够创造“农业奇迹”,其经验就是对农民进行普遍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農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劳动者素质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
第二,发展继续教育有助于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经济结构转型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首先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从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反映出我国第一产业比较落后、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状态。同时,从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看,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则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据有关预测,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我国第一产业农业劳动力比重应从2009年的38.1 %下降到2020年的25%以下,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应从34.1 %提高到2020年的45%以上。随着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带来我国劳动力在不同产业和地域之间较大规模的流动、转移和对大量劳动力培训的要求。大力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最关键最繁重的基础性任务。
第三,发展继续教育有助于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最近20年来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知识总量,也许已经相当甚至超过过去20个世纪知识的总和。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的周期日益缩短,从过去的几十年、十几年,到现在的两年、一年,甚至只有几个月。在过去15年,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有8,000多个原有技术工种消失,同时出现了6,000多个新的技术工种。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这也是各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力争要达到15%左右。可以说,只有依靠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才能使各行各业跟上这种世界性的新变化,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第四,发展继续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继续教育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在终身学习背景下迅速发展的新的教育领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面向已结束了初始学校教育的所有社会成员的继续教育活动,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导向的教育和非职业导向即以丰富精神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就非职业导向方面,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广大社会成员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
第一,发展继续教育有助于提高个人、企业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劳动生产率水平不断提升,但与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巨大的差距。2008年,我国平均每个就业者创造的GDP为5,855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5.9%、日本的7.7%,按每个劳动力平均生产效率计,美国相当于我国的17倍。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的计量研究,在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这种情况在高新技术产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甚至在发展农业方面,也亟待加强培训。地处中东沙漠、属于严重缺水国的以色列能够创造“农业奇迹”,其经验就是对农民进行普遍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農业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继续教育提升劳动者素质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因素。
第二,发展继续教育有助于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虽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长期形成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经济结构转型任务十分艰巨和繁重。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首先表现在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从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看,2010年,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反映出我国第一产业比较落后、第二产业比重较高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状态。同时,从一、二、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看,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则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据有关预测,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我国第一产业农业劳动力比重应从2009年的38.1 %下降到2020年的25%以下,第三产业劳动力比重应从34.1 %提高到2020年的45%以上。随着我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必将带来我国劳动力在不同产业和地域之间较大规模的流动、转移和对大量劳动力培训的要求。大力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将成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最关键最繁重的基础性任务。
第三,发展继续教育有助于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需要。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方兴未艾,最近20年来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知识总量,也许已经相当甚至超过过去20个世纪知识的总和。同时,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商品的周期日益缩短,从过去的几十年、十几年,到现在的两年、一年,甚至只有几个月。在过去15年,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发达国家有8,000多个原有技术工种消失,同时出现了6,000多个新的技术工种。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这也是各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我国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重力争要达到15%左右。可以说,只有依靠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才能使各行各业跟上这种世界性的新变化,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
第四,发展继续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继续教育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在终身学习背景下迅速发展的新的教育领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面向已结束了初始学校教育的所有社会成员的继续教育活动,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导向的教育和非职业导向即以丰富精神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教育。就非职业导向方面,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广大社会成员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