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夭折的初中历史课程内容标准设计方案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jzs131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学习兴趣,点线结合,故事,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0)11-0014-10
  
  设计方案的由来
  
  2007年4月5日,我应聘参加教育部召集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会议”。会上东北师大的史宁中校长介绍了数学小组先行工作的经验。基础教育司的朱慕菊司长做了具体工作的说明,她特别强调:修订工作是政府工作,体现了国家意志,课程标准是国家的公共产品;标准要体现义务教育性质,面向全体学生;要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中国特色;内容的把握要注意做好加法和减法,学习负担一定要减下来。周济部长最后讲话,他说:素质教育的主要矛盾在中小学,核心问题是教材、教师;教材太重要了。我认真记录了领导的讲话,他们看到了课程改革中的要害问题,话说到点子上,很让人兴奋。
  会议地点在北京万寿路中组部招待所。这里的楼房不高、也不显眼,但庭院很大。“文革”后这里经常聚集一些等待平反或处理的高级干部,以前看过很多文章写到此处。徜徉在大院内的小道和长廊里,我产生一种莫名的激动,以为自己参与了一项重大工作,而且是自己非常熟悉的领域。一个好的课程标准能够改变历史教育的现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最初几次参加历史修订组会议的人很多,有齐世荣、马克壶、王斯德、张宪文等老先生,还有钱乘旦、侯建新、徐蓝、朱汉国、晁福林、谢春涛、聂幼犁、王东平、李晓峰等中年学者和教师,王宏志先生也参加过会议。按照教育部的部署,第一阶段工作是广泛征求意见。教育部课程发展中心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征集到各省市的反馈意见,获得大量数据。齐世荣先生、基教司高洪副司长及修订组部分成员在天津直接与一线教师座谈,亲身感受到教师对新课程的热情。各地对修订工作的期望值很高,提出的意见既中肯又具体,祈盼课程标准更加切合实际,促进历史教学发展。但是,修订组在讨论时产生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修订是为了完善,完善不是另起炉灶,不必大动,修补而已;另一种意见主张降低难度,以感性知识为主,学习基本史实;齐世荣先生提出两个原则:一、线索、时序必须明确;二、适合初中生学习;他说,课标的“学习主题”太深,只做技术性处理不行。我的想法是,课标的其他部分可不做大修改,比如课程目标,理论的研究还没有跟上来,怎样表述没有一个普遍认同的方式;应下力量研究内容标准,因为内容标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础。英语、数学等学科的课程标准已经能够制定出各学年的教学目标,历史课程暂时还做不到,但也应朝这方面努力。学习主题仍是一种成人化的思路,在这个思路引导下编写的教科书仍然没有脱离高度概括的写法,而历史的魅力在于故事和细节。我曾问过何兹全先生,他就主张初中讲故事。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在第二阶段修订文本工作启动前应将基本思路和修订方案写成报告,征求意见。我草拟的报告中首先分析了各地意见。
  各省市的意见充分说明,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已经获得广泛认同,新的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提法得到普遍拥护。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内容标准”上。一是没有解决原课程中的“繁、难、偏、旧”问题,整体上要求太高,难度较大,大多数省区要求降低难度、削减容量。我印象较深的是北京市和青岛市的报告,这两个城市应属教育发达地区,但他们也认为内容太多,“有些内容明显不符合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我仔细阅读了所有报告,只有海南的海口试验区和广西的崇左试验区认为,难易适度。二是认为旧的课程体系打破了,新的课程体系残缺不全,提出的增补建议最多。显然,教师们既希望减轻学习负担,同时还要求较完整地呈现历史发展的脉络,实际上是对“学习主题”的建构方式提出了质疑。
  其实,早在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不久,课程内容设计的疏漏已经受到指责。例如,只要求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没有太平天国。太平天国历时11年,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这样重大的事件无论如何也不应当忽略。另外,学习主题的方式理性偏强,与初中孩子的接受能力相距太远。初中一年级用大约44~46个课时学完中国古代史。初一学生只有13岁,初学阶段应该使他们对中国历史产生兴趣,留下深刻印象,应该尽量减少理论概念的知识。
  如果仍然保留“学习主题”的方式,修订文本也会面临两难抉择:增补知识势必增加学习负担,再删减则更不成系统,仅从内容的增减着手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修改或重新设计学习主题,那就必须使主题既要概括历史线索,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能遗漏重要史实,还不能增加学习负担,这同样很困难。改变成人化、学术化倾向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必须另辟蹊径。
  为了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表内完成任务,在齐先生的带领下,经基教司同意,成立了以侯建新为组长的修订工作小组,草拟出修订文本后再提交修订组全体讨论,然后上报教育部。基于上述认识,修订工作拟从“内容标准”入手,抓主要矛盾。因为:1.“内容标准”的修订是彻底解决“繁、难、偏、旧”问题的要害;2.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都要通过切合实际的、适度的内容标准来实现;3.“内容标准”决定了教科书的编写框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科书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修订小组经过多次讨论,拟用“点线结合”的方式取代“学习主题”。以一课时为单位设计课程内容,一课时为一个“点”,集中展现一两个细节,使学生从细节进入历史,初步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点”与“点”之间以时序性排列,构成联系,以“点”见“线”,使学生在了解基本史实的过程中感知历史,感知历史发展的脉络;注重感性知识的积累,避免概念叠加,避免初中内容高中化、成人化。修订小组一致认为,这种方式适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再改进命题技术,控制考试,减轻学习负担就不再是一句空话。经验告诉我们,从感知历史到认识历史需要一个过程,不必主题优先;通过具体史实逐渐引导、生成出来的结论,才能真正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将了解基本史事作为基本要求,是这一年龄段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标准,符合义务教育的普及性特点。将历史学的基本原则渗透到学习过程中,将情感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具体史实中,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
  我国是一个大国,教育发展不均衡是正常的。用一个文件要求全国,必须有基本标准,还要有弹性要求。历史学的一个特点是,同样一件史事,史实可详可略,理解的层次、思考的问题可深可浅。一课时的内容标准可以确定学习和了解哪些基本史事,可以设计一个核心目标,再提示一个方面的发展空间,这样,不同地区和学校在掌握教学尺度时,既有基本要求,又有创新余地,这就解决了“繁、难”的困扰。只要精心选择典型性的史事,这些史事到高中学习仍然有 思考价值,这又解决了初高中的衔接问题。
  我们认为,这样修订也适合目前全国初中历史教师的普遍水平。现在大部分初中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并不理想,尤其是农村和边远地区,情况更令人堪忧。另一方面,教师队伍的年轻化也是事实。年轻教师不缺乏表达能力,也善于与学生沟通,以史事为主体,能使他们扬长避短。降低历史认识的要求,淡化理论性的概念,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符合目前教师的普遍水平。
  我们设想,以这样的思路修订“内容标准”能够催生优秀的历史教科书。对一件史事的描述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对其中包含的信息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启迪思考的问题也会因编写者的不同理解有所区别,中学教科书的字数还不能太多,那么,怎样描述更生动、更简洁、更有意义。编写者可以施展才华,各种版本也就很难雷同了。这样,教科书的多样化才有实际意义,历史课才能成为学生最喜欢学习的课程。
  又经过几轮讨论,小组最终确定了内容标准的设计体例。一课时下设三栏,“内容要点”“认知提示”“教学延伸”,“内容要点”是刚性的;“认知提示”是指导性的;“教学延伸”是弹性的。内容要点是底线,认知目标可以变通,教学延伸可以选择。每个历史阶段前仍保留概述,但描述的线索针对初中教学。
  我草拟了一份中国史的内容标准方案。
  
  最初的设计方案
  
  以下是最初我设计的中国古代史方案。需要说明的是,最后准备上报的文本已经多次修改,我没有著作权。这份草稿与后来形成的修订文本差距很大。我也没有参与根据修订文本编写中国史教科书的工作。因此,废弃不用的方案属于我个人的作品。另外,2007年4月教育部制定的修订课标工作时间表已经失效。如今,教育部成立了各学科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各学科专家工作小组,以我的理解,修订组就此不宣而散。这个最初的方案花费了我不少时间,虽然不尽人意,但毕竟是一种思路,拿出来或许对课程研究有借鉴作用。
  为了便于读者解读,我在大部分课时标准下加了“解释”,解释不属于正文。
  
  中国古代史
  概述
  在一百多万年前,我国的土地上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考古学发现的很多古人类遗址为研究人类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我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古老的神话与传说反映了那段没有文字的历史。中华文明延续发展几千年从未间断,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夏朝以“家天下”的形式建立了古代中国的第一个王朝。西周实行以周王室为中心的分封制度,将新征服的地区交给诸侯管理。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此后,“大一统”成为古代中国主要特征。官僚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保证。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则提供了相应的意识形态。科举选官在隋唐确立,一直延用到20世纪初叶。皇帝是中央集权体制的核心,皇帝的权力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
  中华民族是历史上各民族长期融合形成的。3至6世纪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和10至12世纪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结果都逐步实现了其他民族与汉民族的融合。民族融合是各民族相互影响的过程,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相互联系增强了多民族国家的向心力。
  西汉时期,北方农业技术已经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宋元时期,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宋代以来,南方种植技术的成熟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产量大幅增长。
  农学、医学、数学、天文学是古代中国科学发展的优势学科。这些学科的知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已经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四大发明和丝绸、瓷器使古代中国声名远扬。悠久的中华文明对人类进步做出了独特贡献。
  古代城市大多在政治中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文化生活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兴盛,文学艺术作品则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宋代以前,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还能见到妇女的身影,伴随着纲常伦理观念的强化,妇女逐渐被边缘化。
  清代巩固并发展了多民族统一国家。清朝前期奠定了我国现在疆域的基础,传统经济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专制统治不断强化,对外闭关自锁,社会危机日益深化。
  通过学习,知道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增强和保持了解祖国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1.北京人
  内容要点:北京人的发现及北京人的特征;北京人发现的科学意义。
  认知提示: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教学延伸:了解我国境内其他古人类遗址。
  (解释:从1963年的教学大纲开始,北京人被认定为中国人的祖先;1996年、2000年的初高中历史教学大纲都明确说中国古代史始于100多万年前。这种说法并无科学根据。全球化时代应当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本课定位于科学发现,认识北京人发现的科学价值。北京人的特征作为知识地位其次,因为北京人与人类起源的关系并不明确。倘若从我们的远祖考虑,山顶洞人更具蒙古人种的特征。学习历史第一课,培养学生重证据的意识有长远意义。中国古代史概述的第一自然段针对本课。)
  2.文明的曙光
  内容要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原始农业和制作陶器。
  认知提示:了解中华文明起源的广泛性特点。
  教学延伸:以考古发现为依据想象远古居民的生存状态。
  (解释:中华文明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广泛性特点,这些都是学术界公认的结论。原始农业和陶器制作并存于半坡、河姆渡遗址中。依据考古复原的遗址已经有学者想象的成分。)
  3.祖先的传说
  内容要点:炎帝、黄帝的发明故事;尧、舜、禹的传说。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教学延伸:初步理解“炎黄子孙”的历史由来。
  (解释:很多发明故事反映出民族的心态。比如仓颉造字时神鬼静缩、天地无声,说明对文字的敬畏。局限于禅让没什么意义。顾颉刚关于传说层累形成的研究很有说服力。如果教师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本课的认知提示和教学延伸都不难处理。)
  4.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内容要点:“家天下”;夏、商、周三代更替;西周分封制。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西周中央与地方的分权体制。
  教学延伸:从宗法血缘关系和礼乐制度想象西周社会。
  (解释:以往课程内容往往偏重政治制度。初中学习只了解中央集权的基本特点即可。集权相对分权而言。因此应当使学生对分权体制有初步印象,这样才能和秦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作比较。)
  5.青铜器和甲骨文
  内容要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甲骨文的造字特征。
  认知提示: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成篆字。
  教学延伸:商周奴隶的主要来源和青铜器的制造。   (解释:偏重文化传承是本设计的初衷。青铜器和甲骨文是先秦最具代表性的成就。青铜器依靠奴隶集体劳动制作,因此延伸的问题可以涉及奴隶的主要来源。及其为贵族服务的特点。从事农业劳动的农人属于平民。象形和会意既有趣儿又好懂,造字的六书不必都讲。)
  6.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法
  内容要点: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商鞅变法。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方式。
  教学延伸: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然生态与经济发展。
  (解释:在概述全景中突出讲一个事件,是本设计的特点。我曾就鸦片战争做过编写教科书的尝试,集中介绍虎门大战,有关背景和战败原因的信息都在大战的细节之中。文章刊载于《历史教学》2008年6月上半月刊。教学延伸到经济发展的考虑是,这一时期战争频繁但经济异常活跃,城市特点突出,那时的自然环境也与今天大不一样。)
  7.百家争鸣局面
  内容要点:孔子和儒家学说;墨家、道家和法家。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呈现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教学延伸:了解“百家争鸣”产生的深远历史影响。
  8.秦始皇统一中国
  内容要点:秦灭六国;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及实行统一措施。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教学延伸:比较秦朝与西周政治制度的不同。
  (解释:秦灭六国可以讲长平之战,也可以讲荆轲刺秦。后者体现了统一的阻力,也引中出对英雄的不同诠释。我原拟在“教学延伸”中建议:通过荆轲刺秦的故事,了解统一的阻力和人们当时的思想观念。但理解制度也很重要,姑且如此。)
  9.都江堰与秦始皇陵兵马俑
  内容要点:都江堰工程;秦始皇陵兵马俑。
  认知提示:从都江堰认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从秦陵兵马俑了解秦帝国。
  教学延伸:秦始皇陵之谜。
  (解释:这两处是秦王朝的真实遗物。用一课时可以使学生比较深入、细致地从文物感知历史,想象历史场景。秦始皇陵之谜可以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10.秦末大起义
  内容要点:秦的暴政;陈胜、吴广起义;西汉的建立。
  认知提示:理解秦的暴政与秦末各地起义的因果关系。
  教学延伸:了解楚汉之争的故事。
  11.西汉的强盛
  内容要点: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史记》。
  认知提示:了解《史记》中记载的文景之治和汉武帝。
  教学延伸:初步了解司马迁撰写历史的根据。
  (解释: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把《史记》放到当时的历史中介绍,使学生知道司马迁写汉武帝是写当代史,记录文景之治是写现代史,追述先秦是研究古代史。以往我们告诉学生《史记》的体例、价值等知识,可否转换一个角度?这样学生是否更有兴趣?也更有意义?)
  12.丝绸与丝绸之路
  内容要点:汉代的丝织技术;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
  认知提示:理解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教学延伸:了解汉代服装及其主要材质。
  (解释:丝绸和瓷器在古代世界是中国的代表,将丝织技术与丝绸之路放在一课时内,比较生动、具体。假如教师知道当时欧洲人的主要衣料,可以和汉代服装简单比较。)
  13.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兴起
  内容要点:佛教的传人;东汉政局的混乱和灾荒;道教的兴起。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东汉社会动荡与宗教传播的关系。
  教学延伸:从日常生活中了解佛教、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解释:将东汉历史的概述放在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兴起之间,既符合时序性原则,又突出介绍了两大宗教。教学延伸意在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比如觉悟一词源自佛教,阴阳观念也是道教的理念。)
  14.三国鼎立与《三国演义》
  内容要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认知提示:了解三国的史实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区别。
  教学延伸:初步理解《三国演义》推崇的道德观念。
  (解释:《三国演义》家喻户晓。初中学习没有必要非得在明清文化中介绍这本小说。将史实与小说结合起来,可以调动学习兴趣。小说用儒家的道德标准描述人物,对君主忠、对朋友义、对父母孝。)
  15.汉字的成熟与造纸术的发明
  内容要点:“隶变”和书法;蔡伦改进造纸术。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汉字与书法艺术的特征;认识造纸术是伟大的发明。
  教学延伸:书法艺术产生的原因。
  (解释:为了突出文化,将上述内容放在一课时内,但稍违时序性。书法与汉字的成熟不能分开。)
  16.中医学体系形成
  内容要点:中医学体系形成;张仲景和华佗。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中医中药的治疗特点。
  教学延伸: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中医学知识。
  (解释:中医学自成体系,是世界最早形成的医学之一,至今仍保持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色彩,是古代科技文明的一个奇迹。中医药学到汉代已经形成了一套整体观念和独特理论,完全有理由独占一课时。日常生活中“上火”“内热”“着凉”都是中医的术语,只要教科书编写的通俗易懂,学生完全可以感知中医学的神奇和魅力。把中医学放在这个时段中,不仅考虑到华佗的生活年代,也因为针灸学在魏晋时期也有了成熟的著作。针灸学至今用西医理论无法解释,但治病疗效世界公认。)
  17.民族融合
  内容要点: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替,人口南迁;北魏改革。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民族融合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教学延伸:了解魏晋南北朝各个政权的民族及胡汉交流。
  18.数学与农学成就
  内容要点:《齐民要术》;农时与农历;《九章算术》和祖冲之。
  认知提示:了解北方农业技术的成熟和日常生活中的农历知识。
  教学延伸:了解《九章算术》对东亚各国的影响。
  (解释:将农学的成就分为北方的旱地种植技术和南方的水田种植技术,既清楚又符合时序性。《齐民要术》主要记述黄河中下游地区旱田耕作技术。附带介绍农历。课时有限,只能有所侧重。数学成就选择《九章算术》和圆周率值即可。)
  19.隋朝的统一
  内容要点:隋统一;开凿大运河;创立科举制。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大运河和科举制的作用。
  教学延伸:分析隋朝速亡的原因。
  (解释:隋朝虽然短暂,但它为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运河不仅使长江南北的经济紧密联结起来,还使位居北方的政治中心得到南方经济的支持。科举制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大量的庶族士人也成为文化的传承者。)
  20.唐太宗开创盛唐局面
  内容要点:贞观之治;从武则天到开元盛世。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
  教学延伸:了解《贞观政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解释:唐太宗广任贤良、虚心纳谏,君臣上下同心、勤政爱民、励精图治,这是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贞观政要》记载了唐太宗 的业绩言行,成为皇家子孙、坊间流行的政治教材。)
  21.盛唐的社会气象
  内容要点:唐前期经济繁荣;诗歌、音乐舞蹈的流行和社会时尚。
  认知提示:从敦煌壁画、唐诗和唐代文物中了解盛唐的社会风尚。
  教学延伸:初步理解唐朝开明、开放的文化态势。
  (解释:历史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被人为地分割成政治、经济、文化等几大块,变得枯燥而无味。诗歌、音乐、舞蹈是当时社会的风尚,文化生活只有在盛世才会丰富多彩。唐朝时妇女还没被“三从四德”所束缚,当时的社会时尚在文物中能够见到。宋代以后妇女才逐渐淡出社会生活的中心。)
  22.民族和睦与中外交流
  内容要点:文成公主入藏;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游。
  认知提示:理解文成公主对汉藏团结的历史贡献。
  教学延伸:了解唐朝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23.活动课
  主题:了解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历史起源。
  目的:从传统节日中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以上为半学年的课程内容)
  24.五代十国与宋朝的建立
  内容要点:五代十国与宋朝的建立;宋朝重文轻武。
  认知提示:结合包公的故事初步理解宋代的政治特点。
  教学延伸:初步了解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解释:描述一个朝代的政治应当注重其不同于前代的特征。宋代“与士大夫治天下”使文官群体在政事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尽管儒家文化自汉代以来就高居主导地位,但儒家知识分子只有到北宋时期才真正有了社会地位。以往课程内容总是选择加强中央集权制,偏重于机构、官制的变化,对初中学生这样的内容过于枯燥。本课设计的第一个内容要点在于按时序连接历史,而且有故事;第二点是宋代的政治现象,可用的故事也很多。历史课结合流传的故事,但又不是单纯讲故事,故事为说明历史。)
  25.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内容要点:宋与辽、夏的战和;金的崛起和宋朝偏安。
  认知提示:结合岳飞抗金的故事认识历史上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政权的并立。
  教学延伸:初步了解辽、夏、金统治区域的经济文化。
  (解释:历史唯物主义应当承认当时各民族的民族意识,当时也没有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26.宋代经济的活跃
  内容要点:水稻种植的发展;商品经济与对外贸易的繁荣;经济重心南移。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延伸:了解海上丝绸之路。
  (解释:唐朝末年,南方水田农具已经完备,水稻移秧栽培技术已经成熟,水稻在全国粮食中开始占据首位。宋代鼓励外贸,商品经济的繁荣超过前代。原因是多方面的,初中学生不必深究,但应当对宋代经济留下深刻印象。)
  27.重大发明与应用
  内容要点: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四大发明的外传。
  认知提示: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延伸:了解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是逐渐积累过程。
  28.儒家伦理进入家庭
  内容要点:理学家规定的青少年行为规范;妇女地位逐渐下降。
  认知提示:初步了解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道德观念。
  教学延伸:从“三从四德”理解封建礼教。
  (解释: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的伦理道德,但什么是封建道德?以往课程没有这方面的内容。封建道德大多是理学家倡导,明清时期深入社会下层。唐宋时期人们的观念还是比较开放的。贴近学生,了解理学家规定的青少年行为规范比较适宜,也有意思。近现代要解放妇女,因此古代史应该了解妇女地位的变化。)
  29.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内容要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及其扩张;忽必烈建立元朝。
  认知提示:理解游牧民族在古代战争中的优势。
  教学延伸:了解蒙古人横扫欧亚的破坏性和促进东西方联系的建设性。
  (解释:游牧民族在古代战争中的优势,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破坏性即野蛮性,这是史实。不能只讲好的一面。)
  30.民族关系与京杭大运河
  内容要点:蒙藏关系;回族形成;京杭大运河。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元朝对西藏的管辖和多民族之间的横向关系。
  教学延伸:初步了解京杭大运河的作用。
  (解释:蒙古族信奉喇嘛教加强了蒙藏两民族的关系,这也是西藏由宣政院管辖的原因。以往只强调各民族与汉族的关系。实际上各民族之间的横向关系也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后来的满蒙关系又进一步使藏族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31.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
  内容要点:主流服饰与蓄发传统;城市生活;宋词、元曲的流行。
  认知提示:观察《清明上河图》呈现的北宋城市生活。
  教学延伸:从《水浒传》看宋代市井风俗。
  (解释:宋元文学的重心呈下移趋势,在文学史上是定论。重心下移的含义是说从诗文到词、曲都和市井密切相关,市井文人增多,欣赏接受者扩大到市民和社会大众。因此,将宋词、元曲放在社会生活中而非归类到文学更接近历史。《清明上河图》《水浒传》都包含大量宋代社会生活的信息。这样介绍《水浒传》能够引发学生对这部小说的阅读兴趣。)
  32.明朝的统治
  内容要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
  认知提示: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教学延伸:初步理解“八股取士”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33.长城与北京城
  内容要点:长城的历史及明代长城;北京城的规划和建筑。
  认知提示:了解古代人民在建筑工程方面的智慧和创造力。
  教学延伸:从北京城的规划初步了解礼制的象征性。
  (解释:城市和建筑不仅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也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北京是中国都城建设的集大成之作,从多方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辉煌。现在存留的长城都是明长城,因此将这两个内容放在一课时内比较恰当。)
  34.郑和下西洋
  内容要点:郑和远航的目的;郑和船队的规模与远航到达地。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郑和远航的世界影响。
  教学延伸:了解明代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地图的绘制。
  35.戚继光抗倭
  内容要点:倭寇的侵扰;戚继光抗倭;开关与商贸活跃。
  认知提示:理解戚继光抗倭的反侵略性质。
  教学延伸:了解元代以来的中日关系。
  (解释:自忽必烈征日战争失败以来,中日关系并不友好。倭寇的猖獗与禁海有关,倭寇中有大量中国海盗,但是抗倭的反侵略性质必须坚持。我写过这方面的论文,有充分的依据。)
  36.远销海外的瓷器
  内容要点:名窑名瓷;瓷器远销海外。
  认知提示:了解瓷器大量出口的世界影响。
  教学延伸:了解陶器与瓷器的区别。
  (解释:在古代,中国瓷器在世界上影响很大。中国的制瓷技术五彩纷呈。瓷器是所有学生都能接触到的东西,瓷器也是古代中国物质文明的典型代表。因此用一课时专门了解古代瓷器。)   37.《本草纲目》与《天工开物》
  内容要点: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认知提示:知道李时珍的科学精神及《本草纲目》的巨大成就。
  教学延伸:了解《本草纲目》在海外的流传和影响。
  38.明朝的灭亡
  内容要点:明末灾荒与社会动荡;李白成军推翻明朝;清兵入关。
  认知提示:初步分析李白成农民军失败的原因。
  教学延伸:了解满族的兴起和清朝迁都北京。
  39.康熙帝维护统一
  内容要点:郑成功收复台湾和康熙统一台湾;雅克萨之战,安定西北边疆和西藏地区。
  认知提示:知道康熙时期统一局面的形成。
  (解释:本课时内容较多,取舍困难,因此不设教学延伸。)
  40.军机处与官僚奴仆化
  内容要点:军机处的职责;文字狱;官僚地位的下降。
  认知提示:初步理解清代皇权的强化。
  教学延伸:从君臣礼仪理解古代官僚地位的变化。
  41.清朝对西藏的管辖
  内容要点:册封达赖、班禅;《西藏善后章程》;金奔巴制度。
  认知提示:知道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依据。
  教学延伸:初步理解清朝管辖西藏的特殊政策。
  (解释:康熙用兵西藏后,清朝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乾隆再次平定西藏叛乱后,废除藏王制,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的地位平等,还有其他措施。《西藏善后章程》是一个重要文件,应该使每一公民都知道西藏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依据。)
  42.清朝的强盛
  内容要点:乾隆盛世;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清朝的疆域。
  认知提示:知道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学延伸:初步了解清代对西北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解释:此前以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选择课程内容。清朝与近代连接,此后三课时为近代史铺垫。)
  43.清代人口的增长和自然资源
  内容要点:人口的增长和分布;自然资源的状况。
  认知提示:初步了解古代中国生态环境的变化。
  教学延伸:初步了解清代农民的生活水平。
  (解释:从课程内容的时代性考虑,应该设计这样一节课,即便综合概括也有意义。乾隆盛世下农民的生活水平实际在下降,远不如唐宋。)
  44.清中后期的社会时尚
  内容要点:剃发留辫;民众的服饰;京剧的流行。
  认知提示:从古代服饰变化看民族融合。
  教学延伸:比较明代与清代官服及民众的服饰差别。
  (解释:太平天国、辛亥革命都以留发作为与清朝势不两立的标志,这固然是当时种族主义的反应,但应当让学生了解剃发留辩只在清代。借此了解社会时尚,包括京剧。)
  45.闭关锁国
  内容要点:马嘎尔尼访华;闭关政策。
  认知提示:从马嘎尔尼访华事件的细节中初步理解中西观念上的差距。
  教学延伸:1840年前中英贸易的商品与交易量。
  (解释:此课的设计更多是考虑和近代史的连接,同时这个事件折射出中国开始落后的迹象。中近现代史的设计草稿不再附赘。)
  46.活动课(略)
  
  后记
  
  我始终认为历史课程内容的改革最为关键。如果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计算,中国古代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两千多年。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使学习者留下深刻印象,并且有兴趣学习,学什么是关键。尽管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主动挖掘课程资源,但在实际中,教科书提供的学习内容仍然主导着教学。因此可以说,课程的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设计的核心。历史是传统影响很深的学科。设计课程内容必须将时代性标准放在首位。所谓时代性就要反映学科发展的趋势,贴近学生的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在生活的联系。历史课程内容要符合时代性原则很不容易。中国历史太悠久,内容太丰富,取舍太难,因此只能有所侧重。历史课程所承担的教育责任也过于重大,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精神、民族团结教育、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关注人类命运,等等,有人还主张人格教育,这些教育目标写在纸上容易,真正落实只能在了解历史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依我的经验,以往的课程内容很难使孩子们发生学习兴趣,也就很难实现这些教育目标。
  改变课程内容是实现历史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是,跳出传统内容的窠臼会遭遇很多反对意见。比如四大名著,上述课程内容的设计中没有《西游记》和《红楼梦》,没有行不行?中国孩子没有几个不知道孙悟空的,历史课程过去介绍这本小说无非是作者、写作年代、内容梗概和基本评价,起不到任何教育作用。《红楼梦》虽然伟大,但无论历史课程怎样说它伟大,13岁的孩子有几个能看这部小说?认识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不应是这个年龄段的学习任务。
  农学、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是古代中国科学发展的优势学科,但是在我看来,除了农历,古代天文学成就不宜在初中学习。比如僧一行的大地测量,过去教科书说子午线的长度是他首先计算出来的。倘若学生问用什么方法测量的?为什么组织这件事?问题就复杂了。解释测量方法、解释浑天说与盖天说之争,要用不少时间;如果不考虑为什么的问题,那就是只要求学生知其然而不需知所以然。
  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说了许多年,但是孩子们的书包仍然沉重不堪。课业减不下来,从专业角度看,首先是课程内容问题,其次才是考试问题。课程设计者如果不能摆脱成人化思维,课程内容永远不会轻松。因此,从学生接受能力、心理特征选择课程内容至关重要。社会性质、社会矛盾、地主阶级、封建制度,等等,让13岁的孩子理解都过于沉重。东汉只有刘秀和他的儿子刘庄是中年做皇帝,其余大都是幼小登基,有的甚至在襁褓中继位。这样混乱的王朝一带而过未尝不可。用有限的课时多展现辉煌的、积极的一面,不是更好吗?面面俱到也难免顾此失彼。有所侧重反而会重点突出。另外,在全球化时代,涉及外国历史的事件也应实事求是,避讳不是一个好办法。
  我在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了教育因素。尽量以学生的心理考虑兴趣,尽量以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知识,尽量包容中国古代最辉煌、最有特点的内容。但一个人的学识毕竟有限。如果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如果能够聚集一些热衷此道的学者,如果教育部能够制定一个好的程序,如果有一定的资金支持,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设计出一个世界一流的历史课程,一个让所有家长都愿意让孩子学习的历史课程,一个能够让每一位公民都不能忘怀的历史课程。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为寻找减少犁耕阻力的可能性,国内外许多单位对窄翼犁进行了试验。试验证明,牵引阻力可减少16.5%,犁体侧压力减少17%,碎土能力有所增强,地表大土块平均比普通犁减少12.25%,
为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精神,决战三年,基本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内蒙古自治区认为,必须迅速改变管理农机工作的干部不懂业务的现状,培养一支有高度革命化的又红又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美国政党的特征,理解两党制在美国政治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美国两党制的实质。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透过现象 I. Ob
我有一个爱美的妈妈。她呀,皮肤白,大眼睛,高鼻梁,脸上总洋溢着笑意,总之一句话,妈妈长得还不错。可是爱美的她总觉得自己不够漂亮,天天抱怨自己太胖,每天要洗很多次脸,换好
每个星期天的早晨,亨利都在教堂的天使唱诗班里唱歌。他的嗓音很优美。这天,唱诗班正在练习唱歌,只听指挥突然一声惊叫:“听!”“我的天哪!”亨利的奶奶叹着气说。“哇!”唱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而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用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进行实验,是学好实验的基础和保证。通过化学实验,可以
语文是由语言和文化组成的,而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语文学习的关键是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自2001年新课改启动至今,虽已过去了十余年
期刊
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里,每一种动物在与对手生死搏斗中,总有一套打击对手、保护自己的妙法。 In the jungle world of animals, every animal has a set of ways to defeat
传统的继承,历来是建筑界的热门话。作者以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应力求用现代材料与技术创造形神兼备具传统意的作品。文章结合“洋务运动博物馆”的设计论述了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