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便利店如雨后春笋般在我国发展。在京城,联华快客拥有约140家门店,好邻居开出约130家,日本7-11约有50家门店。而很多大型连锁企业如物美、京客隆也都设有社区店即便利店业态,物美在京就约有300家网点,而京客隆也有130家左右。
据专家介绍,便利店与其他商品交易流通业态相比,有着与生俱来的的优势——它一般都分布在社区,因此,更贴近消费者;相对于大型超市商场,在便利店购物的交易时间短且商品基本上都是成品;与其他商店或快餐店比,便利店的价格也来的更便宜;此外,便利店的优势还在于它用特许连锁的方式,迅速地扩大了经营规模,确立了网点数广、多,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大的竞争优势。
然而,许多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的便利店普遍都面临着经营困境。超市发退市、罗森缩减规模、7-11饱受财务报表的折磨、全家董事长在初入中国时的豪言壮语已渐去渐远……一面是一些便利店企业急不可待的市场扩张,一面是整个连锁业难以突破的瓶颈。便利店,究竟该如何秀出来?
主攻新兴社区
北京港佳好邻居便利店公司总经理毕震表示,目前好邻居推广一种由消费者自主选择店址的方式开店。消费者觉得哪里需要商业网点,可以向公司提出,论证合适后公司将在该地开店,并给消费者奖金奖励。
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好邻居一般都进入一些新兴社区,因为在一些老社区很难竞争过里面的“夫妻店”。
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很多社区经常可见“窗口开店”或者“大篷车式”商店。这些门店作为商业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需求,但人力成本、租金成本较连锁企业低很多。“这样,正规的连锁便利店就没有了竞争优势。”毕震表示。这也是很多便利店面临的问题。
这样,相对于一些较小或稍老的社区,有发展潜力的大社区和商业地产运作成熟的新兴社区自然成为青睐对象。物美集团董事长吴坚忠也表示,如果有相对人口多、消费能力强的大社区,物美便利店自然先进入这样的地方。
谋求新盈利点
对于便利店当前普遍面临的经营困境,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便利店前期投资大、回报慢而使其操作难度比较大,从而陷入了更难盈利的恶性循环;也有人把扩张缓慢归为困扰便利店盈利的主导因素。
事实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显示,“缺乏新的盈利增长点”成为2006年国内便利店企业经营过程中普遍遭遇的难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行业信息与研究部主任杨青松认为,经营同质化严重首当其冲。目前国内便利店企业大部分在店面设计、商品开发、商品组合、服务范围等方面,与超市差别不大,给消费者的感觉只是一个缩微的小型超市,没有特别吸引消费者的地方,进而导致便利店毛利没有上升的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零售业专家黄江明也认为,现在很多便利店失利的原因在于,刻意模糊与小型超市的概念差别,在产品结构上,试图满足居民的所有需求,从而丧失了作为便利店的竞争优势。有的便利店甚至纯粹是超市业态的翻版,只学了国外“便利店”这个名字。
“国内便利店以提供便利服务为特征,依附于弄堂口、家门口的夫妻店、烟杂店,作为一种“土便利”,与我国消费者的传统购物习惯是比较吻合的。而作为靠品牌与技术取胜的业态,便利店竞争取胜仍在于差异化的盈利模式的开发。”黄江明教授进一步认为,便利店必须具有不断“新陈代谢”的功能,也就是不断地研发出新商品和新服务,满足追求新、奇、特的年轻一族的消费者的心理,比如自有商品的开发,以及生鲜食品的现场自制都成为目前能迅速提高便利店聚客能力和毛利水平的手段。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调查报告也显示,增加快餐、鲜食、熟食类商品已成为目前国内大多数便利店企业提高商品差异化,进而提高综合毛利水平的主要手段,而目前有一些便利店增加了报刊类商品,在店内增设了ATM机,提供简易的就餐座位,提供微波加热服务等,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顾客,进而增加了客流,诸如此类的服务性商品也开始列入便利店商家的视野,期待成为提高聚客能力的突破之举。
突破仍有难度
正如上面业界专家的意见,虽然便利店的发展困难重重,但留给便利店商家的却远非一个“等”字,而要积极谋求新的盈利点。但是,由许多便利店近年来经营发展上尝试和寻求突破的路径清晰可见,突破瓶颈,难度仍旧不小。
杨青松认为,鲜食食品有其自身的特点,保存期短、要求有一定的色香味、有一定的生产加工能力等,因而鲜食商品的经营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和保障食品安全的生产、运输到销售冷链能力。比如任何环节冷链系统的不完善或断裂,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致命的打击。这显然对便利店企业的投入及成本计量都是不小的考验。
除此之外,便利的网点规模也成为其提供服务的条件。据了解,目前一些便利店希望与供货商合作,能够在店内销售一些即食食品,如三明治、汉堡等,但是苦于网点较少,销售规模小,许多供货商不愿合作。
正确跨越门槛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加载更多的便民综合服务,提高销售额其实也是众多便利店企业所希望的,但是现行的政策环境也同样给企业设下了不少门槛。
对此问题,一位便利店老总表示,在北京便利店内加载一些食品加工服务,需要在拥有便利店的营业执照的同时,还拥有餐饮行业执照,很多企业达不到要求,所以消费者很难在店内见到类似的服务项目。毕震也表示,在店内加载了公交卡充值服务后,在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店内的销售额也有所增长。但是,目前很多日常生活的缴费项目相关部门还没有开放。公司也尝试效仿麦当劳在店内安装一些终端缴费机,但这也要得到相关部门允许后才能达成合作。
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目前加载并依靠服务性商品获取盈利似乎已成为便利店的一个发展趋势,但要避免走入一个误区,比如目前国内很多提供各项水电费、公交卡代收费等公共事务的服务效果就值得商榷。专家介绍,日本便利店代收费畅行的原因在于日本便利店本身就承担着公政事务渠道的角色,而国内目前很多日常生活的缴费项目有相关的职能部门和众多的营业网点负责,并未向便利店企业开放,包括安装一些终端缴费机也要得到相关部门允许才能达成合作。专家认为,服务性商品也需为国内消费者量身订做才有需求市场,提高服务含金量才是关键。
链接:
投资加盟便利店的三大法则:
法则一、选择最佳店址
有人对台湾便利店调查显示,经营失败的原因有60%是由于店址不佳造成。因而在店址的选择上切忌是急就章。尽可能地将几家预选店址商圈内的居民数、流动人口量、消费水平、消费习惯、车辆动线等条件一一列出,并进行详细对比,在大致测算出此店址营利情况的前提下,让便利店公司网点发展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和判断,最后确定店址的选择。
法则二、比较分析加盟政策
在决定投资便利店后,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比较所有便利店公司推出的加盟政策。品牌效应固然需要考虑,但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加盟政策对于加盟者来说,更为重要。
法则三、积极态度创造“双赢”
无论加盟者曾经有无开店经验,都应遵照加盟商制定的加盟政策执行。避免出现因经验性判断失误和随意性操作流程,造成各种不利于加盟双方的后果,加盟者应保持良好的合作心态,严格按加盟商各项规章规范操作,积极配合加盟商开展各项运营工作。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双赢”效果。
案例:一年收回便利店投资
店主:陈先生
商圈情况:上海,中档居民区、4个公交车站点及2个公交终点站的浦东新区
经营面积:90平方米左右
资额:17万元(商品押金5万,12万递延资产、固定资产折旧等)
回本期:1年
加盟方式:委托加盟
1998年下岗后的陈先生开始在便利店做店长,并在2年后也就是2000年8月加盟了该便利店公司。在他的话语中透出的是由衷的感叹:“没有想到下岗反而给了我一个自己创业的机会,而且能做到这么好。最初的投资是11万元现金,其中包括5万元的商品押金以及12万元中40%的递延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因为当时公司有对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因此余下的60%也就是7.2万元是分2年付清。”
明亮的店面,整齐的陈列,周到的服务,让人体会便利店不仅带来便利,而且更具有亲和。深谙服务重要性的陈先生说,“从过去的卖方市场到现在的买方市场,过去商品的供大于求,现在已转变成服务的供大于求。其实顾客的要求不是很高,他们需要的商品我们及时供应,他们需要的服务我们及时满足,他们需要的帮助我们及时解决,让便利店成为社区服务信息交流的平台,成为居民的好邻居,成为顾客可信赖的好朋友。”
谈到加盟体会,陈先生如数家珍地将自己几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道出,首先最重要的是选址,不单是便利店,所有零售企业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有人流才有商流,有商流才有客流,就便利店而言,好的商圈版本大致有八种,住宅区、文教区、商业区、娱乐区等等,陈先生加盟的便利店所处位置则涉及居民区与车站两种版本,客流一直保持稳定。其次是服务,除各公司经营的自有品牌商品及各自标识、装修的不同外,对于位处相同地段的便利店来说,服务则成为相互间竞争的焦点。说到服务,又不仅仅指门店对顾客热情周到的待客服务,还有总部对加盟门店的服务,这种服务涵盖了总部对加盟店在商品、配送、信息、财务、人事、培训等各方面的支持。因为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原本预计每月31万元的销售额,上升至去年平均每月40万元的水平,相应的,原计划一年多收回的成本,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收回了。
“因此,选择一个好的地理位置,选择一个好的加盟公司。”陈先生给众多有意愿投资便利店行业朋友建议。另外,陈先生还强调一点:“既然加盟了一个品牌公司,本着双赢的合作态度,就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政策和条例。作为加盟店,加盟后只需持之以恒地做好两件事,即管理好商品和服务好顾客,就可以安安心心、稳稳当当做老板了。”
点评:
上海连锁经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顾国建教授:陈先生做加盟便利店的方式是“委托加盟”,所谓“委托加盟”是一种在公司内部进行的加盟制度,即公司只向公司现有的店长和职工转特许经营权。这种加盟制度对中国便利店的发展是意义深远的。
第一、中国许多的便利店公司通过“委托加盟”方式改变了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一般都买断了工龄以企业法人或个体工商户的身份来签订加盟合同),唯一与一般特许加盟不同的是,自己需要投入的资金公司给予了优惠政策,即分期付款,“委托加盟”对公司的好处是加盟者对公司的营运管理系统是一个不间断过程,因此特许者与授许者之间的磨合期较短,成功率较高。
第二、“委托加盟”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发展便利连锁店,它的盈利模式一定是发展加盟连锁,而不是直营连锁,只有这样才能将门店经营必须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连锁店经营总部管理的标准性和资源的共享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据专家介绍,便利店与其他商品交易流通业态相比,有着与生俱来的的优势——它一般都分布在社区,因此,更贴近消费者;相对于大型超市商场,在便利店购物的交易时间短且商品基本上都是成品;与其他商店或快餐店比,便利店的价格也来的更便宜;此外,便利店的优势还在于它用特许连锁的方式,迅速地扩大了经营规模,确立了网点数广、多,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大的竞争优势。
然而,许多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的便利店普遍都面临着经营困境。超市发退市、罗森缩减规模、7-11饱受财务报表的折磨、全家董事长在初入中国时的豪言壮语已渐去渐远……一面是一些便利店企业急不可待的市场扩张,一面是整个连锁业难以突破的瓶颈。便利店,究竟该如何秀出来?
主攻新兴社区
北京港佳好邻居便利店公司总经理毕震表示,目前好邻居推广一种由消费者自主选择店址的方式开店。消费者觉得哪里需要商业网点,可以向公司提出,论证合适后公司将在该地开店,并给消费者奖金奖励。
但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好邻居一般都进入一些新兴社区,因为在一些老社区很难竞争过里面的“夫妻店”。
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很多社区经常可见“窗口开店”或者“大篷车式”商店。这些门店作为商业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居民需求,但人力成本、租金成本较连锁企业低很多。“这样,正规的连锁便利店就没有了竞争优势。”毕震表示。这也是很多便利店面临的问题。
这样,相对于一些较小或稍老的社区,有发展潜力的大社区和商业地产运作成熟的新兴社区自然成为青睐对象。物美集团董事长吴坚忠也表示,如果有相对人口多、消费能力强的大社区,物美便利店自然先进入这样的地方。
谋求新盈利点
对于便利店当前普遍面临的经营困境,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便利店前期投资大、回报慢而使其操作难度比较大,从而陷入了更难盈利的恶性循环;也有人把扩张缓慢归为困扰便利店盈利的主导因素。
事实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显示,“缺乏新的盈利增长点”成为2006年国内便利店企业经营过程中普遍遭遇的难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行业信息与研究部主任杨青松认为,经营同质化严重首当其冲。目前国内便利店企业大部分在店面设计、商品开发、商品组合、服务范围等方面,与超市差别不大,给消费者的感觉只是一个缩微的小型超市,没有特别吸引消费者的地方,进而导致便利店毛利没有上升的空间。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零售业专家黄江明也认为,现在很多便利店失利的原因在于,刻意模糊与小型超市的概念差别,在产品结构上,试图满足居民的所有需求,从而丧失了作为便利店的竞争优势。有的便利店甚至纯粹是超市业态的翻版,只学了国外“便利店”这个名字。
“国内便利店以提供便利服务为特征,依附于弄堂口、家门口的夫妻店、烟杂店,作为一种“土便利”,与我国消费者的传统购物习惯是比较吻合的。而作为靠品牌与技术取胜的业态,便利店竞争取胜仍在于差异化的盈利模式的开发。”黄江明教授进一步认为,便利店必须具有不断“新陈代谢”的功能,也就是不断地研发出新商品和新服务,满足追求新、奇、特的年轻一族的消费者的心理,比如自有商品的开发,以及生鲜食品的现场自制都成为目前能迅速提高便利店聚客能力和毛利水平的手段。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调查报告也显示,增加快餐、鲜食、熟食类商品已成为目前国内大多数便利店企业提高商品差异化,进而提高综合毛利水平的主要手段,而目前有一些便利店增加了报刊类商品,在店内增设了ATM机,提供简易的就餐座位,提供微波加热服务等,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顾客,进而增加了客流,诸如此类的服务性商品也开始列入便利店商家的视野,期待成为提高聚客能力的突破之举。
突破仍有难度
正如上面业界专家的意见,虽然便利店的发展困难重重,但留给便利店商家的却远非一个“等”字,而要积极谋求新的盈利点。但是,由许多便利店近年来经营发展上尝试和寻求突破的路径清晰可见,突破瓶颈,难度仍旧不小。
杨青松认为,鲜食食品有其自身的特点,保存期短、要求有一定的色香味、有一定的生产加工能力等,因而鲜食商品的经营成功与否取决于企业的产品开发能力和保障食品安全的生产、运输到销售冷链能力。比如任何环节冷链系统的不完善或断裂,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造成致命的打击。这显然对便利店企业的投入及成本计量都是不小的考验。
除此之外,便利的网点规模也成为其提供服务的条件。据了解,目前一些便利店希望与供货商合作,能够在店内销售一些即食食品,如三明治、汉堡等,但是苦于网点较少,销售规模小,许多供货商不愿合作。
正确跨越门槛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加载更多的便民综合服务,提高销售额其实也是众多便利店企业所希望的,但是现行的政策环境也同样给企业设下了不少门槛。
对此问题,一位便利店老总表示,在北京便利店内加载一些食品加工服务,需要在拥有便利店的营业执照的同时,还拥有餐饮行业执照,很多企业达不到要求,所以消费者很难在店内见到类似的服务项目。毕震也表示,在店内加载了公交卡充值服务后,在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店内的销售额也有所增长。但是,目前很多日常生活的缴费项目相关部门还没有开放。公司也尝试效仿麦当劳在店内安装一些终端缴费机,但这也要得到相关部门允许后才能达成合作。
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目前加载并依靠服务性商品获取盈利似乎已成为便利店的一个发展趋势,但要避免走入一个误区,比如目前国内很多提供各项水电费、公交卡代收费等公共事务的服务效果就值得商榷。专家介绍,日本便利店代收费畅行的原因在于日本便利店本身就承担着公政事务渠道的角色,而国内目前很多日常生活的缴费项目有相关的职能部门和众多的营业网点负责,并未向便利店企业开放,包括安装一些终端缴费机也要得到相关部门允许才能达成合作。专家认为,服务性商品也需为国内消费者量身订做才有需求市场,提高服务含金量才是关键。
链接:
投资加盟便利店的三大法则:
法则一、选择最佳店址
有人对台湾便利店调查显示,经营失败的原因有60%是由于店址不佳造成。因而在店址的选择上切忌是急就章。尽可能地将几家预选店址商圈内的居民数、流动人口量、消费水平、消费习惯、车辆动线等条件一一列出,并进行详细对比,在大致测算出此店址营利情况的前提下,让便利店公司网点发展人员进行实地勘察和判断,最后确定店址的选择。
法则二、比较分析加盟政策
在决定投资便利店后,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去比较所有便利店公司推出的加盟政策。品牌效应固然需要考虑,但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加盟政策对于加盟者来说,更为重要。
法则三、积极态度创造“双赢”
无论加盟者曾经有无开店经验,都应遵照加盟商制定的加盟政策执行。避免出现因经验性判断失误和随意性操作流程,造成各种不利于加盟双方的后果,加盟者应保持良好的合作心态,严格按加盟商各项规章规范操作,积极配合加盟商开展各项运营工作。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双赢”效果。
案例:一年收回便利店投资
店主:陈先生
商圈情况:上海,中档居民区、4个公交车站点及2个公交终点站的浦东新区
经营面积:90平方米左右
资额:17万元(商品押金5万,12万递延资产、固定资产折旧等)
回本期:1年
加盟方式:委托加盟
1998年下岗后的陈先生开始在便利店做店长,并在2年后也就是2000年8月加盟了该便利店公司。在他的话语中透出的是由衷的感叹:“没有想到下岗反而给了我一个自己创业的机会,而且能做到这么好。最初的投资是11万元现金,其中包括5万元的商品押金以及12万元中40%的递延资产、固定资产折旧,因为当时公司有对下岗职工的优惠政策,因此余下的60%也就是7.2万元是分2年付清。”
明亮的店面,整齐的陈列,周到的服务,让人体会便利店不仅带来便利,而且更具有亲和。深谙服务重要性的陈先生说,“从过去的卖方市场到现在的买方市场,过去商品的供大于求,现在已转变成服务的供大于求。其实顾客的要求不是很高,他们需要的商品我们及时供应,他们需要的服务我们及时满足,他们需要的帮助我们及时解决,让便利店成为社区服务信息交流的平台,成为居民的好邻居,成为顾客可信赖的好朋友。”
谈到加盟体会,陈先生如数家珍地将自己几年来积累下来的经验道出,首先最重要的是选址,不单是便利店,所有零售企业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有人流才有商流,有商流才有客流,就便利店而言,好的商圈版本大致有八种,住宅区、文教区、商业区、娱乐区等等,陈先生加盟的便利店所处位置则涉及居民区与车站两种版本,客流一直保持稳定。其次是服务,除各公司经营的自有品牌商品及各自标识、装修的不同外,对于位处相同地段的便利店来说,服务则成为相互间竞争的焦点。说到服务,又不仅仅指门店对顾客热情周到的待客服务,还有总部对加盟门店的服务,这种服务涵盖了总部对加盟店在商品、配送、信息、财务、人事、培训等各方面的支持。因为人性化的管理与服务,原本预计每月31万元的销售额,上升至去年平均每月40万元的水平,相应的,原计划一年多收回的成本,也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收回了。
“因此,选择一个好的地理位置,选择一个好的加盟公司。”陈先生给众多有意愿投资便利店行业朋友建议。另外,陈先生还强调一点:“既然加盟了一个品牌公司,本着双赢的合作态度,就应该严格遵守公司的政策和条例。作为加盟店,加盟后只需持之以恒地做好两件事,即管理好商品和服务好顾客,就可以安安心心、稳稳当当做老板了。”
点评:
上海连锁经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顾国建教授:陈先生做加盟便利店的方式是“委托加盟”,所谓“委托加盟”是一种在公司内部进行的加盟制度,即公司只向公司现有的店长和职工转特许经营权。这种加盟制度对中国便利店的发展是意义深远的。
第一、中国许多的便利店公司通过“委托加盟”方式改变了国有企业职工的身份(一般都买断了工龄以企业法人或个体工商户的身份来签订加盟合同),唯一与一般特许加盟不同的是,自己需要投入的资金公司给予了优惠政策,即分期付款,“委托加盟”对公司的好处是加盟者对公司的营运管理系统是一个不间断过程,因此特许者与授许者之间的磨合期较短,成功率较高。
第二、“委托加盟”至少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发展便利连锁店,它的盈利模式一定是发展加盟连锁,而不是直营连锁,只有这样才能将门店经营必须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连锁店经营总部管理的标准性和资源的共享性有机地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