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丰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是一个半山区农业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从县情出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不断发挥政府主导和政策引导作用,努力育产业、壮龙头、建基地、拓市场,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稳定。200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2716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580元,增长11.2%。
1.强化机制建设,推动产业化经营稳健运行
积极健全组织,落实责任,强化引导,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健全组织协调机制。成立了东丰县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东丰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确定以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为突破口,大力加强优质高效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求以大示范、大样板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农经网络,广泛传播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可靠的技术信息。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保鲜等新技术开发,着力抓好重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鼓励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创办科技服务经营实体,深入农村承办农业产业;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由农业、科技、科协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奠定了工作基础。
2.强化资金投入,满足产业化经营财力需求
从创新投资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渠道入手,不断加大投入,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2006年~2009年,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种养基地进行扶持,累计投入资金达8000万元;积极探索农村信贷抵押担保的新办法,鼓励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协调县农行、县信用联社为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贷款2亿多元。2009年,为省级龙头企业争取到基本建设贴息贷款1.5亿元;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化建设,努力破解发展瓶颈。华粮生化有限公司是东丰县新引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解决该企业启动资金问题,县委、县政府通过社会筹集的方式,为企业解决2000多万元资金,保证了企业正常运行。目前,该企业已成为我县纳税大户;制定了优先征用土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一律免税、固定资产超千万元的3年内免征所得税(地方留用部分)等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激发了企业扩大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积极性。
3.强化扶持力度,打造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
坚持把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着力培育农业优势企业集群。依托政策优势,规模扩张建龙头。按照“壮龙头、增实力、强带动”的思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扩股融资、强强联合、外向发展等策略,壮大了东丰药业的实力,并以此作为全县梅花鹿、中药材两大产业的龙头。目前,东丰药业已研制开发了前列回春胶囊、活力鹿胎素、洋参茸血含片等鹿药制品32个,2000延长米的“鹿产品一条街”正在规划建设中;依托能人优势,择优扶持建龙头。为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充分利用“能人”会经营、善管理的优势,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先后组建“市场+农户”、“企业+农户”等服务实体100多个,并择优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大的企业率先发展,实现规模扩张。吉林唐豆豆食品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扶持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已经成型。“供种、包技术、包回收”的一供两包服务,带动了全县特种玉米的发展。2009年全县签订绿色粘、甜玉米种植订单3000亩,农民增收200余万元;依托资源优势,借助外力建龙头。为了使丰富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在自我挖掘的基础上,狠抓招商引资,借助外部力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先后引进了鹏翔牧业、吉林广大粮食、东丰鑫源米业等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大、辐射面积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并已经成为全县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同时,引导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通过合同订单、股份合作、股份制等方式,建立了“公司+协会+农户+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方式,订单履约率达88.3%,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东丰鹏翔牧业有限公司是吉林省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总资产1.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2亿元,可生产各类肉鸡产品2万吨,带动养鸡户3000户,实现增收6000万元以上。公司生产的“丰井”牌肉鸡产品已获出口权,并获得ISO9000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屠宰肉鸡600万只,实现产值3亿元,税金300万元。目前,全縣有省级龙头企业9户,市级龙头企业11户,全县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净利润3.5 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种加养、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已初步形成。
4.强化特色培育,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基地
始终把生产基地建设作为“第一车间”来抓,努力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充足的原料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将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与种植业的“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相结合,改良土壤,完善设施。2006年~2009年共改造中低产田4万亩,新建排水沟2.16万米,修建机耕道路2.3万米,新打机井26眼,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壮大基地规模。围绕粘甜玉米、优质水稻、肉鸡、123苹果等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带。粮油产业建成以大阳、南屯基为主的优质粮油基地10万亩;水果产业建成以小四平123苹果为主的水果产业带3万亩;蔬菜产业建成以东丰镇、三合乡、拉拉河镇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2200亩;建成以杨木林、三合等乡镇为主的牧业养殖基地,建成梅花鹿、黄牛、肉鸡、生猪、蛋鸡、特种养殖等各种类型标准化牧业小区102个;坚持建设标准。督促基地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基地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实现产地环境优良化、投入使用安全化、生产过程规范化、产品质量优质化,目前,全县未发生一例农产品安全事故。2009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面积30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6000亩、绿色食品基地3000亩;强化品牌培育。围绕省委提出的“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依托产业基地,发挥绿色、生态、特色农产品优势,大力实施名牌开发战略,狠抓优势农产品品牌培育,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努力打造独具东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县已有9个乡镇20万亩水稻申报了国家级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全县14个乡镇56000亩蔬菜被吉林省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有57个蔬菜品种被认证为无公害蔬菜品种。
5.强化扶持引导,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按照小规模、大群体、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创建原则,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农民自愿联合,着力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建,使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如大兴镇金星农业合作社,吸纳联合农户231户,集中土地5236亩,在土地权属不变、经营方式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生产资料统一购买、农机具统一使用、病虫害统一防治、收割后统一销售、外出务工家庭土地统一托管的“两不变、五统一”合作模式,使生产资料同比价格降低20%,病虫害统一防治成本同比降低18%,粮食统一团体出售同比价格上升10%以上。2009年合作社农户人均增收200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集约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农民专合组织118个,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吸纳会员3000户,带动农户14340户。
1.强化机制建设,推动产业化经营稳健运行
积极健全组织,落实责任,强化引导,努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保障。健全组织协调机制。成立了东丰县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东丰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确定以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为突破口,大力加强优质高效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力求以大示范、大样板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农经网络,广泛传播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和可靠的技术信息。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进行农产品加工、包装、贮藏保鲜等新技术开发,着力抓好重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鼓励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创办科技服务经营实体,深入农村承办农业产业;健全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由农业、科技、科协等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奠定了工作基础。
2.强化资金投入,满足产业化经营财力需求
从创新投资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渠道入手,不断加大投入,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2006年~2009年,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农业龙头企业和规模种养基地进行扶持,累计投入资金达8000万元;积极探索农村信贷抵押担保的新办法,鼓励金融部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协调县农行、县信用联社为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贷款2亿多元。2009年,为省级龙头企业争取到基本建设贴息贷款1.5亿元;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农业产业化建设,努力破解发展瓶颈。华粮生化有限公司是东丰县新引进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为解决该企业启动资金问题,县委、县政府通过社会筹集的方式,为企业解决2000多万元资金,保证了企业正常运行。目前,该企业已成为我县纳税大户;制定了优先征用土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一律免税、固定资产超千万元的3年内免征所得税(地方留用部分)等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激发了企业扩大建设优势农产品基地、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积极性。
3.强化扶持力度,打造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
坚持把培育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着力培育农业优势企业集群。依托政策优势,规模扩张建龙头。按照“壮龙头、增实力、强带动”的思路,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扩股融资、强强联合、外向发展等策略,壮大了东丰药业的实力,并以此作为全县梅花鹿、中药材两大产业的龙头。目前,东丰药业已研制开发了前列回春胶囊、活力鹿胎素、洋参茸血含片等鹿药制品32个,2000延长米的“鹿产品一条街”正在规划建设中;依托能人优势,择优扶持建龙头。为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矛盾,充分利用“能人”会经营、善管理的优势,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先后组建“市场+农户”、“企业+农户”等服务实体100多个,并择优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大的企业率先发展,实现规模扩张。吉林唐豆豆食品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扶持发展,产业化经营模式已经成型。“供种、包技术、包回收”的一供两包服务,带动了全县特种玉米的发展。2009年全县签订绿色粘、甜玉米种植订单3000亩,农民增收200余万元;依托资源优势,借助外力建龙头。为了使丰富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能,在自我挖掘的基础上,狠抓招商引资,借助外部力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先后引进了鹏翔牧业、吉林广大粮食、东丰鑫源米业等一批实力强、带动力大、辐射面积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并已经成为全县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同时,引导龙头企业和专合组织通过合同订单、股份合作、股份制等方式,建立了“公司+协会+农户+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方式,订单履约率达88.3%,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东丰鹏翔牧业有限公司是吉林省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总资产1.6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2亿元,可生产各类肉鸡产品2万吨,带动养鸡户3000户,实现增收6000万元以上。公司生产的“丰井”牌肉鸡产品已获出口权,并获得ISO9000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09年屠宰肉鸡600万只,实现产值3亿元,税金300万元。目前,全縣有省级龙头企业9户,市级龙头企业11户,全县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净利润3.5 亿元,上缴税金1.2亿元,种加养、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已初步形成。
4.强化特色培育,不断壮大特色产业基地
始终把生产基地建设作为“第一车间”来抓,努力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充足的原料支撑。完善基础设施。将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与种植业的“标准粮田”建设项目相结合,改良土壤,完善设施。2006年~2009年共改造中低产田4万亩,新建排水沟2.16万米,修建机耕道路2.3万米,新打机井26眼,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壮大基地规模。围绕粘甜玉米、优质水稻、肉鸡、123苹果等特色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带。粮油产业建成以大阳、南屯基为主的优质粮油基地10万亩;水果产业建成以小四平123苹果为主的水果产业带3万亩;蔬菜产业建成以东丰镇、三合乡、拉拉河镇为主的无公害蔬菜基地2200亩;建成以杨木林、三合等乡镇为主的牧业养殖基地,建成梅花鹿、黄牛、肉鸡、生猪、蛋鸡、特种养殖等各种类型标准化牧业小区102个;坚持建设标准。督促基地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基地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生产记录档案和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实现产地环境优良化、投入使用安全化、生产过程规范化、产品质量优质化,目前,全县未发生一例农产品安全事故。2009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种植基地面积30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6000亩、绿色食品基地3000亩;强化品牌培育。围绕省委提出的“质量塑造品牌,品牌开拓市场”的思路,依托产业基地,发挥绿色、生态、特色农产品优势,大力实施名牌开发战略,狠抓优势农产品品牌培育,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业,努力打造独具东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县已有9个乡镇20万亩水稻申报了国家级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全县14个乡镇56000亩蔬菜被吉林省认定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并有57个蔬菜品种被认证为无公害蔬菜品种。
5.强化扶持引导,加快发展专业合作组织
按照小规模、大群体、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创建原则,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农民自愿联合,着力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创建,使全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如大兴镇金星农业合作社,吸纳联合农户231户,集中土地5236亩,在土地权属不变、经营方式不变的前提下,实行生产资料统一购买、农机具统一使用、病虫害统一防治、收割后统一销售、外出务工家庭土地统一托管的“两不变、五统一”合作模式,使生产资料同比价格降低20%,病虫害统一防治成本同比降低18%,粮食统一团体出售同比价格上升10%以上。2009年合作社农户人均增收200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集约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农民专合组织118个,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吸纳会员3000户,带动农户1434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