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3月,笔者收到了《发明与创新》编辑部寄来的郭宏斌先生对本人在该刊2004年第8期上发表的《也谈为什么下雪不冷融雪冷》的批评,他的驳文标题是:也来说说为什么下雪不冷融雪冷。
拙文《也谈为什么下雪不冷融雪冷》(以下简称《雪》)能引起争鸣是件很让人高兴的事。但郭先生文章《也来说说下雪不冷融雪冷》(以下简称《也》)中的某些观点却不敢苟同。
《也》文中,郭先生为了证明下雪天地面受暖湿气团控制,提出了三种暖湿气团与冷空气接触的方式:一是南方暖空气随大气环流北上;二是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将当地暖湿气团“抬升”到高空:三是当地的暖湿水汽自己“爬升到前方较冷却气团之上”。
先来分析第一种情况。假定有个来自广州或上海的暖湿气团“随大气环流”到了北京地区上空后形成了雪花,虽然每片雪花的飘落方向没有规定,但整个雪花大军自然还是降落在北京地区。这时北京地区也显然是受着冷空气的控制。因为冷空气重,暖空气轻。笔者认为没有冷空气停在半空,专等暖空气去与其相会,而不降到地面上来的道理。
郭先生说的第二种情况是由北方来的冷空气将暖湿气团“抬升”到高空。既是“抬升”,自然是冷空气在下面,暖空气在上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地面上还是冷空气。
第三种情况是当地的暖空气自己“爬”上去,一直爬到“前方较冷却气团之上”。如果有办法使“较冷却气团”不受重力的作用,直到雪降到地面,它还悬在半空,那么郭先生的证明就成立了。可是,“较冷却气团”是不能浮在暖空气之上的,它必定要降到地面上来,就同…颗石子必定要沉到水底一样。所以,郭先生认为他的分析已经证明了下雪天,地面受暖湿气团控制“是完全正确的”结论,是不科学的。
通过分析,下雪天地面受冷空气控制是必定无疑的。当然,笔者这里所说的下雪天,在《雪》文中已经明确表示过,是指“雪能堆积起来留待以后融化的下大雪的天气”。那种零零碎碎飘几朵雪花,或雪一降到地面就融化的下雪天是不算在内的。因为“下雪不冷融雪冷”里的下雪天,显然不是指这样的下雪天。
在证明融雪天比下雪天温度低时,《也》文中说:“至于下雪不冷融雪冷的融雪天,天气会冷于下雪天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造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下雪天形成的积雪覆盖,会使无积雪晴天时,地表路面土壤等因将其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向外释放,从而产生的近地表空气的加热作用消失。雪的消融同样也会因从空气中吸收热量,而使周围的气温比正常情况下低。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我国中北部的冬季,下雪天许多时候都是以寒冷的西北风大规模南侵而结束,因而雪后的融雪天,会变为完全受寒冷气流控制,这样雪后的融雪天就会更寒冷了”。
不管是地面被积雪覆盖也好,完全受寒冷气流控制也好,郭先生要说明的是:下了大雪之后,空气温度更低了,所以更寒冷了。这观点与包括《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在内的现在所有科普作品中所持的观点完全相同,而这些科普作品已受到了资深专家们的肯定,所以,郭先生说这番理由,底气十足。但笔者仍要发问,在比下雪天温度更低、“完全受寒冷气流控制”的情况下,雪能融化吗?如果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融化,雪山顶上还会有积雪吗?北方的冬天还会是冰雪世界吗?
《也》文中,“其实民谚下雪不冷融雪冷中的下雪天,指的是正下雪的当天,而融雪天则指紧接下雪天的雪后数日或更长时间的雪缓慢消融期,只有对这二个相邻时段的气温冷暖进行比较,才是对下雪不冷融雪冷中的气温冷暖进行的正确比较方法。”
“融雪天则指紧接下雪天的雪后数日或更长时间的雪缓慢消融期”,笔者认为这并非那句农谚的本意。因为“寒冷的西北风大规模南侵”、“完全受寒冷气流控制”、“紧接下雪天的雪后数日或更长时间”是不会融雪的。“为什么下雪不冷融雪冷”里所说的“融雪天”,自然是指凭肉眼在当天就能觉察雪有明显融化迹象的融雪天。如果雪究竟有没有在融化都难以确定,就不能说是融雪天。
《也》文中,“当然下雪不冷融雪冷,毕竟是一句只在我国中北部地区的较寒冷冬季才适用的民谚”。“同时这一民谚是形成在我国中北部地区,并主要适用于冬天的较冷季节,因而也就只有在我国的中北部地区,以及冬天的较冷季节,前述民谚才是成立的,离开这样特定条件再讨论这一民谚正误,也同样没有意义。”
笔者不知郭先生是怎样得出“下雪不冷融雪冷是形成在我国中北部地区”、“并主要适用于冬天的较寒冷季节”这一结论的。中国的东、南、西、北每个地方都有这句民谚,上世纪80年代,台湾的徐桂锋先生曾主编过一本《千万个为什么》,里面也有“为什么下雪不冷融雪冷”,和大陆上的科普读物一样,都没有说这是我国中北部地区的特有现象,可见这句民谚是不分区域普遍存在的。从纬度上看,我国的中北部地区应该是河北、山西、内蒙一带,这些地区“冬天的较寒冷季节”温度低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不能融雪。如果郭先生说的中北部地区指的是中部和北部地区,那就还包括了黑龙江省,那里“冬天的较寒冷季节”气温更低,雪更不可能融化。
其实,笔者的观点是雪不可能在0℃以上的温度中形成,不可能在0℃以下的环境中融化,郭先生既要反驳,就该证明雪可以在0℃以下的环境中融化,可以在0℃以上的环境中形成,可郭先生对此未置只言,这样的批评文章,笔者认为是很难站住脚的。
拙文《也谈为什么下雪不冷融雪冷》(以下简称《雪》)能引起争鸣是件很让人高兴的事。但郭先生文章《也来说说下雪不冷融雪冷》(以下简称《也》)中的某些观点却不敢苟同。
《也》文中,郭先生为了证明下雪天地面受暖湿气团控制,提出了三种暖湿气团与冷空气接触的方式:一是南方暖空气随大气环流北上;二是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将当地暖湿气团“抬升”到高空:三是当地的暖湿水汽自己“爬升到前方较冷却气团之上”。
先来分析第一种情况。假定有个来自广州或上海的暖湿气团“随大气环流”到了北京地区上空后形成了雪花,虽然每片雪花的飘落方向没有规定,但整个雪花大军自然还是降落在北京地区。这时北京地区也显然是受着冷空气的控制。因为冷空气重,暖空气轻。笔者认为没有冷空气停在半空,专等暖空气去与其相会,而不降到地面上来的道理。
郭先生说的第二种情况是由北方来的冷空气将暖湿气团“抬升”到高空。既是“抬升”,自然是冷空气在下面,暖空气在上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地面上还是冷空气。
第三种情况是当地的暖空气自己“爬”上去,一直爬到“前方较冷却气团之上”。如果有办法使“较冷却气团”不受重力的作用,直到雪降到地面,它还悬在半空,那么郭先生的证明就成立了。可是,“较冷却气团”是不能浮在暖空气之上的,它必定要降到地面上来,就同…颗石子必定要沉到水底一样。所以,郭先生认为他的分析已经证明了下雪天,地面受暖湿气团控制“是完全正确的”结论,是不科学的。
通过分析,下雪天地面受冷空气控制是必定无疑的。当然,笔者这里所说的下雪天,在《雪》文中已经明确表示过,是指“雪能堆积起来留待以后融化的下大雪的天气”。那种零零碎碎飘几朵雪花,或雪一降到地面就融化的下雪天是不算在内的。因为“下雪不冷融雪冷”里的下雪天,显然不是指这样的下雪天。
在证明融雪天比下雪天温度低时,《也》文中说:“至于下雪不冷融雪冷的融雪天,天气会冷于下雪天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造成。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下雪天形成的积雪覆盖,会使无积雪晴天时,地表路面土壤等因将其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向外释放,从而产生的近地表空气的加热作用消失。雪的消融同样也会因从空气中吸收热量,而使周围的气温比正常情况下低。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在我国中北部的冬季,下雪天许多时候都是以寒冷的西北风大规模南侵而结束,因而雪后的融雪天,会变为完全受寒冷气流控制,这样雪后的融雪天就会更寒冷了”。
不管是地面被积雪覆盖也好,完全受寒冷气流控制也好,郭先生要说明的是:下了大雪之后,空气温度更低了,所以更寒冷了。这观点与包括《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在内的现在所有科普作品中所持的观点完全相同,而这些科普作品已受到了资深专家们的肯定,所以,郭先生说这番理由,底气十足。但笔者仍要发问,在比下雪天温度更低、“完全受寒冷气流控制”的情况下,雪能融化吗?如果雪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融化,雪山顶上还会有积雪吗?北方的冬天还会是冰雪世界吗?
《也》文中,“其实民谚下雪不冷融雪冷中的下雪天,指的是正下雪的当天,而融雪天则指紧接下雪天的雪后数日或更长时间的雪缓慢消融期,只有对这二个相邻时段的气温冷暖进行比较,才是对下雪不冷融雪冷中的气温冷暖进行的正确比较方法。”
“融雪天则指紧接下雪天的雪后数日或更长时间的雪缓慢消融期”,笔者认为这并非那句农谚的本意。因为“寒冷的西北风大规模南侵”、“完全受寒冷气流控制”、“紧接下雪天的雪后数日或更长时间”是不会融雪的。“为什么下雪不冷融雪冷”里所说的“融雪天”,自然是指凭肉眼在当天就能觉察雪有明显融化迹象的融雪天。如果雪究竟有没有在融化都难以确定,就不能说是融雪天。
《也》文中,“当然下雪不冷融雪冷,毕竟是一句只在我国中北部地区的较寒冷冬季才适用的民谚”。“同时这一民谚是形成在我国中北部地区,并主要适用于冬天的较冷季节,因而也就只有在我国的中北部地区,以及冬天的较冷季节,前述民谚才是成立的,离开这样特定条件再讨论这一民谚正误,也同样没有意义。”
笔者不知郭先生是怎样得出“下雪不冷融雪冷是形成在我国中北部地区”、“并主要适用于冬天的较寒冷季节”这一结论的。中国的东、南、西、北每个地方都有这句民谚,上世纪80年代,台湾的徐桂锋先生曾主编过一本《千万个为什么》,里面也有“为什么下雪不冷融雪冷”,和大陆上的科普读物一样,都没有说这是我国中北部地区的特有现象,可见这句民谚是不分区域普遍存在的。从纬度上看,我国的中北部地区应该是河北、山西、内蒙一带,这些地区“冬天的较寒冷季节”温度低达摄氏零下二、三十度,不能融雪。如果郭先生说的中北部地区指的是中部和北部地区,那就还包括了黑龙江省,那里“冬天的较寒冷季节”气温更低,雪更不可能融化。
其实,笔者的观点是雪不可能在0℃以上的温度中形成,不可能在0℃以下的环境中融化,郭先生既要反驳,就该证明雪可以在0℃以下的环境中融化,可以在0℃以上的环境中形成,可郭先生对此未置只言,这样的批评文章,笔者认为是很难站住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