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有许多农村学校因为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在素质教育当中仅仅限于应试学科,即使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美术课程,却由于教学条件的束缚而无法保证相应教学任务的完成。提升农村学校美术教育质量,需要着力改善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现状,分析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模式所面临的困境,从而探索出一条适用于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教育扶贫;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63
鄉村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事业当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对音体美的教育方面,众多学校都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这对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美育作为一门大的学科门类,主要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一项能力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1912年,蔡元培先生所著的《对新教育之意见》一书中就将美育列为五种教育之一,这一思想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后来也被中华民国教育部为了全国教育宗旨的一个方面。“艺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核心手段。”美术学科作为美育的一个学科分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许多高校都相继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农村学校支教”等一系列教育扶贫活动,旨在能够为乡村美术教育输入新鲜血液,充分发挥好美术专业类学生在乡村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在教育扶贫理念的推动下,大学生农村学校支教活动不仅为自身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可靠、稳定的路径,也对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 当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渐上升,学龄孩子的上学问题如今已经基本得到保障。然而,我国仍然有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面临诸多学业上的困难,教学质量与城镇学校相比差距甚远。由于农村学校受到地理环境恶劣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办学情况很不乐观,这就导致了农村学校人才稀缺,学生文化知识与综合素养的输入存在很大隐患。“农村学校艺术课程包括音乐和美术两门学科,这两门课是农村学校课程中最薄弱的部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合格的教师。农村学校大部分是依托行政村而设置的,学校规模相对较小,学校生源有限,额定教师岗位较少,有限的教师岗位首先必须满足语文、数学两门课,一般不设专职美术、音乐教师岗位。”对大部分农村学校而言,语数英三门课程基本就是学生的全部课程,还有一部分学校甚至连英语课也得不到充分保障,更不用说美育课程的教授。正是由于农村学校各方面条件的缺失以及相应师资力量的匮乏,导致美术课程的精准实施得不到充分保证,因而有许多学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作美育,不懂什么叫作美术学科、什么是音乐学科。其次,因为农村环境的艰苦,美术专业的教师更是难以寻找,有些教师即使前来任教,也待不下多少日子便匆匆离去,这也是造成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类问题,各高校便纷纷确立了与某些农村学校的帮扶工作,高校学子义务支教逐渐兴盛,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的缺口,也能够有效缓解农村美术教育所面临的窘境。比如说,以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茶园学校为例,对其进行教育帮扶的单位就是湖南工业大学,每年都会有许多学生自愿前往支教,在艰苦的环境中,支教团队从不退缩,而是知难而上,为众多学生带去温暖与爱护。
当前,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还存在诸多困难,不仅是学校的环境、师资、教学资源等条件的匮乏,也包括学生自身条件的缺失。由于农村学校在校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从小就缺乏来自父母亲的关爱,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的关爱与教导。在此背景下,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理念需要得到重视,美术教育对儿童具有较强的引导性与指向性,让儿童在美术教育中体验欢乐、获得愉悦,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因此,针对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缺失的现状,学校、教师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助力教育扶贫,给予农村学生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2 农村学校美术教育面临的困境
农村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与城镇学校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为人才的缺失与组织管理机制的不到位等一些因素,农村学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十分欠缺。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困,还有精神上的贫困。语数英三门应试课程带给学生的只是基本文化知识的补充,却无法填补学生心理方面的缺失,进而导致学生得不到精神上的抚慰,而素质教育却是能够真正带给学生心灵上慰藉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缺失不仅阻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也是严重阻碍学生身心健康的一道关卡。
“每一所学校,都是村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它一直在默默地传承文化,维护社会安定,培育民风民俗,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乡土,在乡村文明的传承中扮演着一种不可替代的身份。”当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不仅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现阶段,由于素质教育的实行,多所学校和教师确实将教学重心转移到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但也仅限于应试学科。”正是由于农村学校将课程的教学重点致力于应试学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美育的严重缺失,多所学校基本都将美术教育排除在教学任务之外,尤其是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学校,美术教育更是没有一席之地。除此之外,大多数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认为学习美术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并无益处,非但不鼓励,严重的还会阻碍学生进行美术学科的学习。这样的教育理念往往会导致许多农村学校的学生从小就缺失了美育的相关教育,对美术课程更加没有任何概念。由于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理念的缺失,就从根本上限制了相关课程的教授,使得非应试学科离学生渐行渐远,这正是当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所面临的严重困境。此外,因为师资力量的严重缺失、美术学科与其他应试学科的相背性,从而导致许多教师都埋头于应试学科的教授,没有时间和精力投放到美术学科当中,并且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缺少美术学科相应的教学工具,学生也没有相关绘画或者是裁剪工具,最终造成学校没有办法实施课程的尴尬窘境。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农村学校的学生无法接受全面的学校教育,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具备美术方面的天赋,也难以被发觉,只能因为条件受限而被埋没,最终导致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呈现出严重匮乏的局面。 3 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模式转型发展策略
“学生处于认知的发展阶段。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处于该阶段的学生表现出在认知方面的明显发展,他们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虽未形成抽象思维,但可以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或由具体事物而获取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运算”学生在进行应试学科学习的同时,也需要一些事实性以及技能性方面的训练,而美育课程恰恰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得到实践与锻炼。将美育与应试学科实行相互渗透与强强联合,可以有助于缓解应试学科的单调与乏味。比如说,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教授时,可以根据文章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身世背景向学生展开话题,为学生讲述更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还可以根据文章的题材或者主题选取符合场景的音乐进行播放,带领学生迈入一种新的氛围当中,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知到美育所带来的欢乐。同样,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的过程中,在上诗词课时可以将古诗词提取出来,带领学生根据诗词大意进行美术创作,在语文的课堂上锻炼了学生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能力,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对美育学科的兴趣。通过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将美育学科渗透到应试学科当中,不仅有助于教师强强联合做好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更能够缓解原本枯燥无味的传统理论教授模式,促进了美育学科的发展。
如何才能更快地突破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困境,学校与教师的相互配合成了重要因素。学校首先需要对美术课程引起高度重视,从而带动教师重视美术学科的教学。美术教学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学校可以采取一些相关措施促进美育的渗入,比如说,定期举办艺术节或者以传统节日为依托举行庆典活动,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到丰富的活动当中,音体美任课教师也可以抓住学科的特征对学生组织活动。就美术学科而言,其多以画作、书法、剪纸、陶泥等艺术为主要呈现方式进行展示。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给予相关理论的辅导与示范,帮助学生领会美术创作的精华。学生完成了作品以后,教师可以组织互动活动,比如说,可以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与赏析,分析学生作品的优缺点,确保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艺术创作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活动对美术课程有一个新的认知,扭转过去学生不懂、不问、不参与的尴尬局面。当然,农村学校在开展美育活动时,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校条件,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寻找素材,选取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针对美术学科的独特性,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比如说,农村较城市相比较就拥有更多丰富的自然资源,美术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素材从而进行合理利用。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带领学生捕捉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通过大自然寻找灵感源泉,将自己捕捉到的美景绘制成作品,不仅是对美术课程的归纳,也可以成为一种美好记忆的留存。美术教师平时可以多带领学生体验自然、拥抱自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能够使学生在精神上回归自然,进而让美术学科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情感色彩。
4 结语
“农村基础阶段的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教育落后状况。”教育扶贫背景下,高校学子赴农村学校支教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学校教育模式面临的窘境。重视农村学校美术课程的教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改善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育资源短缺的现象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但学校和教师需要积极革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重视美术课程,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農村学校美术教师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美术认知能力,实现农村学校美术课堂质量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课题组.2013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J].艺术评论,2014,(04):96-111.
[2]徐玉斌.略论农村学校艺术课程资源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02,(07):82-84.
[3]吉标.中国村落学校的百年兴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04):81-88.
[4]贺贵喜.浅谈如何在农村学校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J].学周刊,2019,(08):152.
[5]王红毅.农村学校音乐教学的优化路径探究[J].学周刊,2019,(05):133-134.
[6]张海清,张林秀,罗仁福,等.中国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对教育成果的影响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9,(04):1-6.
关键词:教育扶贫;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7.063
鄉村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教育事业当中较为薄弱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对音体美的教育方面,众多学校都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这对乡村儿童的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造成了一定负面影响。美育作为一门大的学科门类,主要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一项能力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1912年,蔡元培先生所著的《对新教育之意见》一书中就将美育列为五种教育之一,这一思想受到人们的广泛追捧,后来也被中华民国教育部为了全国教育宗旨的一个方面。“艺术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核心手段。”美术学科作为美育的一个学科分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许多高校都相继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农村学校支教”等一系列教育扶贫活动,旨在能够为乡村美术教育输入新鲜血液,充分发挥好美术专业类学生在乡村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在教育扶贫理念的推动下,大学生农村学校支教活动不仅为自身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可靠、稳定的路径,也对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1 当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现状
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渐上升,学龄孩子的上学问题如今已经基本得到保障。然而,我国仍然有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面临诸多学业上的困难,教学质量与城镇学校相比差距甚远。由于农村学校受到地理环境恶劣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办学情况很不乐观,这就导致了农村学校人才稀缺,学生文化知识与综合素养的输入存在很大隐患。“农村学校艺术课程包括音乐和美术两门学科,这两门课是农村学校课程中最薄弱的部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合格的教师。农村学校大部分是依托行政村而设置的,学校规模相对较小,学校生源有限,额定教师岗位较少,有限的教师岗位首先必须满足语文、数学两门课,一般不设专职美术、音乐教师岗位。”对大部分农村学校而言,语数英三门课程基本就是学生的全部课程,还有一部分学校甚至连英语课也得不到充分保障,更不用说美育课程的教授。正是由于农村学校各方面条件的缺失以及相应师资力量的匮乏,导致美术课程的精准实施得不到充分保证,因而有许多学生从来不知道什么叫作美育,不懂什么叫作美术学科、什么是音乐学科。其次,因为农村环境的艰苦,美术专业的教师更是难以寻找,有些教师即使前来任教,也待不下多少日子便匆匆离去,这也是造成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基于此类问题,各高校便纷纷确立了与某些农村学校的帮扶工作,高校学子义务支教逐渐兴盛,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学校美术教育课程的缺口,也能够有效缓解农村美术教育所面临的窘境。比如说,以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茶园学校为例,对其进行教育帮扶的单位就是湖南工业大学,每年都会有许多学生自愿前往支教,在艰苦的环境中,支教团队从不退缩,而是知难而上,为众多学生带去温暖与爱护。
当前,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还存在诸多困难,不仅是学校的环境、师资、教学资源等条件的匮乏,也包括学生自身条件的缺失。由于农村学校在校学生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从小就缺乏来自父母亲的关爱,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的关爱与教导。在此背景下,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理念需要得到重视,美术教育对儿童具有较强的引导性与指向性,让儿童在美术教育中体验欢乐、获得愉悦,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因此,针对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缺失的现状,学校、教师都需要积极参与其中,助力教育扶贫,给予农村学生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2 农村学校美术教育面临的困境
农村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与城镇学校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为人才的缺失与组织管理机制的不到位等一些因素,农村学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十分欠缺。农村留守儿童所面临的不仅是经济上的贫困,还有精神上的贫困。语数英三门应试课程带给学生的只是基本文化知识的补充,却无法填补学生心理方面的缺失,进而导致学生得不到精神上的抚慰,而素质教育却是能够真正带给学生心灵上慰藉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缺失不仅阻碍着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也是严重阻碍学生身心健康的一道关卡。
“每一所学校,都是村庄最重要的文化中心,它一直在默默地传承文化,维护社会安定,培育民风民俗,以独特的方式作用于乡土,在乡村文明的传承中扮演着一种不可替代的身份。”当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不仅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现阶段,由于素质教育的实行,多所学校和教师确实将教学重心转移到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上,但也仅限于应试学科。”正是由于农村学校将课程的教学重点致力于应试学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美育的严重缺失,多所学校基本都将美术教育排除在教学任务之外,尤其是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学校,美术教育更是没有一席之地。除此之外,大多数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也比较落后,认为学习美术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并无益处,非但不鼓励,严重的还会阻碍学生进行美术学科的学习。这样的教育理念往往会导致许多农村学校的学生从小就缺失了美育的相关教育,对美术课程更加没有任何概念。由于学生、家长对美术教育理念的缺失,就从根本上限制了相关课程的教授,使得非应试学科离学生渐行渐远,这正是当前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所面临的严重困境。此外,因为师资力量的严重缺失、美术学科与其他应试学科的相背性,从而导致许多教师都埋头于应试学科的教授,没有时间和精力投放到美术学科当中,并且由于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缺少美术学科相应的教学工具,学生也没有相关绘画或者是裁剪工具,最终造成学校没有办法实施课程的尴尬窘境。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农村学校的学生无法接受全面的学校教育,即使有一部分学生具备美术方面的天赋,也难以被发觉,只能因为条件受限而被埋没,最终导致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呈现出严重匮乏的局面。 3 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模式转型发展策略
“学生处于认知的发展阶段。根据相关研究发现,处于该阶段的学生表现出在认知方面的明显发展,他们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虽未形成抽象思维,但可以通过一些具体事物或由具体事物而获取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运算”学生在进行应试学科学习的同时,也需要一些事实性以及技能性方面的训练,而美育课程恰恰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得到实践与锻炼。将美育与应试学科实行相互渗透与强强联合,可以有助于缓解应试学科的单调与乏味。比如说,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教授时,可以根据文章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身世背景向学生展开话题,为学生讲述更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还可以根据文章的题材或者主题选取符合场景的音乐进行播放,带领学生迈入一种新的氛围当中,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感知到美育所带来的欢乐。同样,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相结合的过程中,在上诗词课时可以将古诗词提取出来,带领学生根据诗词大意进行美术创作,在语文的课堂上锻炼了学生色彩、构图等方面的能力,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对美育学科的兴趣。通过多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将美育学科渗透到应试学科当中,不仅有助于教师强强联合做好学生美育素养的提升,更能够缓解原本枯燥无味的传统理论教授模式,促进了美育学科的发展。
如何才能更快地突破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困境,学校与教师的相互配合成了重要因素。学校首先需要对美术课程引起高度重视,从而带动教师重视美术学科的教学。美术教学实际上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学校可以采取一些相关措施促进美育的渗入,比如说,定期举办艺术节或者以传统节日为依托举行庆典活动,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到丰富的活动当中,音体美任课教师也可以抓住学科的特征对学生组织活动。就美术学科而言,其多以画作、书法、剪纸、陶泥等艺术为主要呈现方式进行展示。在学生制作的过程中,任课教师需要给予相关理论的辅导与示范,帮助学生领会美术创作的精华。学生完成了作品以后,教师可以组织互动活动,比如说,可以进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与赏析,分析学生作品的优缺点,确保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艺术创作当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活动对美术课程有一个新的认知,扭转过去学生不懂、不问、不参与的尴尬局面。当然,农村学校在开展美育活动时,教师还需要充分考虑学校条件,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根据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寻找素材,选取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针对美术学科的独特性,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比如说,农村较城市相比较就拥有更多丰富的自然资源,美术教师要善于挖掘身边的素材从而进行合理利用。在进行美术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动起来,带领学生捕捉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通过大自然寻找灵感源泉,将自己捕捉到的美景绘制成作品,不仅是对美术课程的归纳,也可以成为一种美好记忆的留存。美术教师平时可以多带领学生体验自然、拥抱自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也能够使学生在精神上回归自然,进而让美术学科变得丰富多彩、充满情感色彩。
4 结语
“农村基础阶段的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教育落后状况。”教育扶贫背景下,高校学子赴农村学校支教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学校教育模式面临的窘境。重视农村学校美术课程的教授,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改善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的现状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育资源短缺的现象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但学校和教师需要积极革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重视美术课程,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農村学校美术教师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美术认知能力,实现农村学校美术课堂质量的提升,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课题组.2013中国艺术教育年度报告[J].艺术评论,2014,(04):96-111.
[2]徐玉斌.略论农村学校艺术课程资源的若干问题[J].教育研究,2002,(07):82-84.
[3]吉标.中国村落学校的百年兴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04):81-88.
[4]贺贵喜.浅谈如何在农村学校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J].学周刊,2019,(08):152.
[5]王红毅.农村学校音乐教学的优化路径探究[J].学周刊,2019,(05):133-134.
[6]张海清,张林秀,罗仁福,等.中国农村学校教育资源对教育成果的影响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