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发展困境及对策

来源 :教育与职业(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ver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宏观环境和高校微观环境的一系列变革和发展,青年外语教师遭遇了职业发展的“瓶颈期”和“高原期”。文章从多角度分析高校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发展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创建一个符合高校青年外语教师学术职业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促进高校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青年教师 外语教师 职业发展 困境 对策
  [作者简介]张严秋(1980- ),女,吉林珲春人,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用学及语言教学;王佳琪 (1975- ),女,吉林农安人,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教学。(吉林 长春 130022)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大学英语教师多元互动校本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GH14265)和2014年度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英语教师知识结构研究”(项目编号:2014B204)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06-0090-02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高等教育持续扩大招生的影响,大学教师的数量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走进高校教师队伍,成为高校的主力军和核心力量。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关系着高校未来几十年的发展,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质量决定着高校未来的质量和水平。然而,在教师职业发展的道路上,青年教师却遭遇着职业发展的困境,面临着“内忧”和“外患”的局面。对于青年外语教师而言,这一问题更为严峻和突出。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有哪些?如何能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青年教师的职业化?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问题
  在回答以上问题之前,先来阐释一下“青年教师”和“教师职业发展”这两个关键概念。什么是青年教师?根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分段统计方式,所谓的青年教师,指 35 岁以下走“专任教师路线”的普通高校教师。什么是教师职业发展?教师职业发展指和教师工作紧密相联的职业素养、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它随着教师生涯的开始而开始,随着教师生涯的终结而结束。本文所说的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指担任外语教学工作的、35 岁以下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职业素养、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发展。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青年外语教师的教育培训机会不足。站稳讲台是对青年外语教师的基本要求。就专业知识而言,大多数青年外语教师经过基础教育、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和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这无疑为他们的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教学是一项综合性和创造性较强的活动,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其他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这些都对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部分青年外语教师在刚刚走上讲台的时候,其与教学相关的知识并不完善。尤其对于那些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甚至都没有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等和教学紧密相关的课程,也没有经过系统的师范类培训和正规的教学实习。虽然青年外语教师都要参加岗前培训,然而很多教师都将岗前培训看作一种强制性的行政行为而不愿参加,并且由于时间、师资和重视程度等因素,这项工作也难有实质性开展。
  2.青年外语教师专业能力进入“高原期”。许多青年外语教师都会有这样一种经历: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管是专业技能,还是教学和科研能力都获得了明显的提升。然而,在自身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之后,不管怎样努力,都有一种“停滞不前”的感觉,这就是“高原期”。“高原期”表现在教学上,就是教学思想固化,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缺乏创新;表现在科研上,就是无法将基础研究上升到一定专业方向的研究,无法将输入的专业知识消化吸收,从而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观点;表现在自身的专业能力上,就是听、说、读、写、译水平没有明显的进步和提升。其实,“高原期”是外语专业学习的一个必经阶段,只要继续努力,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这个阶段,就会获得新的收获。然而面对 “停滞不前”的困境,部分青年外语教师放弃努力,转而吃“老本”。“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结果是不仅原有的教学、科研水平没有长进,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如果在“高原期”停滞的时间过长,就会影响到青年外语教师今后的发展,甚至整个职业生涯都会受到影响。
  3.青年外语教师“轻教学,重科研”的被迫选择。“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在大多数高校普遍存在。这与其说是个人选择,不如说是制度使然。资本的“逐利理论”认为,资本总是向利益最大化方向流动。对于高校教师而言,职称是核心利益。职称的高低影响甚至决定一个高校教师的方方面面:工资水平、行政职务、科研项目的申请、教师在本单位的地位和话语权……然而,目前高校现行的职称评定标准以可量化的科研成果为主,教学则是无足轻重的“软指标”。这导致青年外语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科研中,发表论文、申请课题、获取研究经费成了他们最热衷的工作。而教学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其成果很难在短期内体现,且在职称评审中占比较小,自然不受青年外语教师的重视,对教学的投入也相对不足。
  4.青年外语教师的科研创新空间遭“挤兑”。科研创新需要一个安全、稳定和相对自由的科研环境。然而,现有的高校科研年考核制度和绩效分配制度使得青年外语教师在论文撰写和课题申请方面十分“急功近利”。众所周知,科学研究有一个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尤其是文科,没有“厚积”,谈不上“薄发”,并且这个过程是相对漫长的,需要教师耐下性子,潜心积累和研究。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科研考核年年都进行,职称评定需要“快速产出”,这时成果数量显然比成果质量更为重要。因此,许多青年外语教师在进行科研工作时着力于怎样高效、快速地出成果,而不是质量的提高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这种过分强调学术研究的短期效益使得青年外语教师失去了创新的自由和空间,极大地损害了教师个人长远的发展和学术能力的成长。   二、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面对以上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学校要从不同层面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青年外语教师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他们走出职业发展的困境,成功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具体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1.重视对青年外语教师的培训。强化青年外语教师岗前培训,提高岗前培训的针对性和质量,帮助青年外语教师尽快适应教师这一角色,尽早使他们熟悉并承担起外语教学的任务。同时,应加强青年外语教师的在职培训,建立规范、完整的青年外语教师在职培训体系。对于在职教师的培训,主要包括以下这些途径:学校及以上单位组织的专门培训,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学历上继续深造等。学校也应充分考虑到高校“青椒族”的困难,在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青年外语教师一定的支持,帮助青年外语教师通过自学、接受继续教育、离职深造、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来更新知识结构,扩大视野,提高自己的教学和学术水平。同时,也应该通过发挥团队优势帮助青年外语教师成长,避免“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的局面。
  2.建立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介入”机制,助力青年外语教师专业成长。青年外语教师遭遇“高原期”无疑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应帮助青年教师突破 “高原期”,建立青年外语教师职业发展的“介入”机制。这里的“介入”机制主要指符合本校校情的校本教育模式。校本教育模式是指校本教师在教师教育者或研究者的指导下,立足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的教师教育活动,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构建教师终身学习体系为重点,以加强教师的反思意识与能力、促进教师持续专业发展为目标。作为教师在职教育的一种实际且易于操作的途径和方式,教师校本教育能够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为教师进行教研、学术活动提供便利。同时,由于立足于本校,教师校本教育能够形成长效、系统机制。青年外语教师的校本教育模式要以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教师为引导,建立基于本校、本单位的教师互助、自主能力增长机制。例如,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教学、科研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学术水平;通过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大学英语精品课建设,开设特色专业等为校本教育提供平台;通过“师徒结对”和“传、帮、带”等方式,促进优势教师的引领作用的发挥和优势资源的充分利用。
  3.在制度层面还原教学的主体地位。如果想改变教师倾向科研的“逐利”思想和行为,学校首先要将教学摆在重要和突出位置,并将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与教师核心利益相挂钩。首先,在工资收入上,要敢于打破传统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建立以教学为中心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合理拉开绩效工资差距。对于教学效果好和教学成果多的教师,要给予较高的绩效工资。这样就能激励教师多投入教学,多钻研教学。其次,确立教学在教师职称评聘中的重要性。教学因其量化评估难等原因一直在职称评审过程中扮演着尴尬的角色。在以往的职称评审标准中,由于教学方面的赋值少、比例小而变得可有可无。在今后的职称评审改革中,要加大教学对职称评审的影响力,增加教学效果和教学成果对职称评审的赋值比例。对于那些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学标兵”“教学骨干”提高赋值,同时突出那些有创新理念的、有利于教学实践和能够促进教学改革的教研成果在职称评审中的作用。通过这些具体措施,还原教学的主体地位,调整青年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取向和价值取向。
  4.建立长效、弹性的教师考核机制。学术自由和职业安全感是保证青年教师学术创新的基本保障。学术自由和职业安全感首先来自于相对稳定、长效的评价机制。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能安心教学和科研,才能持续、有计划地投入,避免“急功近利”。因此,要遵守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和教师职业发展的长期性规律,改变短期、量化的业绩考评方式,给予青年外语教师充分的学术自由和创新空间,增强自身的创造力。要对青年外语教师进行“发展性评价”,即评价时注重青年外语教师的潜力和今后可能性的进步,建立弹性的教师考核机制,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青年外语教师可以暂免考核或者适当延长考核的年限,以保障青年外语教师充分的学术创新空间。
  作为高校公共外语教学的主力军,可以说,青年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成为与高校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和发展息息相关的命题。青年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顺利与否关系到整个高校外语教学的质量和发展潜力,甚至影响整个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关注青年外语教师的成长,帮助青年外语教师解决职业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问题,为他们营造一个符合职业发展规律的宽松的环境,使他们在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最大潜力,乃是高校及整个社会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毕宪顺.权利整合与体制创新——中国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王全林.精神式微与复归——“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王忻红.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大学教师发展政策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7(1).
  [4]阎光才.教师“身份”的制度与文化根源及当下危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5]朱伟钰.文化视域中的阶级与阶层[J].社会科学辑刊,2006(6).
其他文献
2011年2月26日,国电内蒙古晶阳能源有限公司与国电智深公司正式签定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的DCS合同。这是国内大型多晶硅项目首次采用国产DCS控制系统。国电智深公司的产品做
霍尼韦尔从进入中国市场伊始始终非常重视对于用户全方面的服务,已成立20年的生命周期服务部门致力于提供专业、高效、领先的自动化服务,
目的:探讨PCNA与喉癌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喉癌(鳞状细胞癌)中PCNA的表达。结果:PCNA高增殖频率者,倾向于低分化鳞癌(Ⅲ级)、Ⅲ、Ⅳ期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结论:PCNA
超声波降解有机污染物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介绍了声解机理、降解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该项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摘要]自2004年教育部和财政部投入专项资金、启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以来,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上升期。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关系也经历了由“政府主体”“学校主体”“多元主体”到当前的“双主体”建设模式的转变。在“双主体”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由于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建设的利益目标、文化背景上的差异,使得两者的主体性发挥有所差异。  [关键词]实训基地 双主体 校企合作  [
针对风电功率忽高忽低而电网输送要求电压平稳的两难选择,中国研制开发出“大型集群风电有功智能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已经在酒泉风电基地应用,填补了中国风电接入技术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