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在的激烈的人才竞争、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原本被认为“动手能力强”的广大职校生越来越不能适应灵活多变的现场问题。因此,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引厂入校的培养模式成为强化职校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工学结合 人才 技能 高素质
我国职教发展的历史较短,但尽管如此,近些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而职业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是教育部门和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在中等职教教学以学生较高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呢?下面,我校坚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引厂入校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显著,我认为要做好工学结合有以下几步:
一、中职生心理现状的分析和转变
1. 中职生现状的分析
中职学校生源素质差已经是众所周知的问题了,他们一般在思想、行为方面比较放任自己,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更是熟视无睹,自我管理能力差,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等。在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学习懒散,上课注意力分散,看小说,玩手机等。在生活方面追求享乐,在家当惯了“小皇帝”“小公主”,过惯了“有利先享”的“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在校集体观念淡薄,只讲权利,不提义务,只求索取,不讲奉献,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强等。
2. 中职生不良现状的转变
以上种种情况,都是中职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若不解决而盲目的就进行工学结合,必然会对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影响,会加剧他们的自卑心理,更无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因此转变这些状况尤为重要。
二、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工学结合
1. 强健的体魄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也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坚持完成工学结合的任务,还直接影响他们将来应对社会竞争的自信心。所以坚持早操、晨跑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多开展集体活动,培养他们各方面的才能,并进行一些比赛,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我校从入校就要进行一周的军训,接着是体操比赛、运动会、集体舞比赛等集体活动。还开展有轮滑社、街舞社等学生喜爱的活动。
2. 做好工学结合。中职生对企业不熟悉,缺乏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使得不少中职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在跨出校门进入企业时很难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无法在企业里找准自己的位置,甚至被企业淘汰。因此在有一定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素质后,推行工学结合,与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下到企业做1~3个月的社会实践,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职业道德要求极其重要。
三、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培养企业合格的中职生
企业的管理严格刚性,纪律要求更是近于苛刻,基于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切实要求,学校也要从行为规范、纪律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学校也要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营造学习氛围;企业强调员工人际关系的团队精神,学校也积极开展活动,培养同学之间友谊与和谐,情感与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道德情操。企业员工有着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我校就在全校学生中选拔“志愿者”,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和集体活动,并给予奖励,在全校刮起了“肯吃苦”之风。
而以上种种不仅仅是企业需要的良好素质,更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生应有的素质。
四、引厂入校,强化专业技能
“引厂入校”也是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1]通过“引厂入校”,为学校开展实训教学营造良好环境,在运作过程中,企业保证学校利用企业及设备进行实训教学和学生实习操作,拉近专业教学与生产的距离,实现了完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零距离”对接,可共同组件研发机构开发新产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明白创新对他们今后就业、创业的影响,激发他们创新的动力[2]。我校的汽修专业,就将一汽大众维修店引入校园,通过学生亲身体会企业的文化和要求,更进一步的促使学生学好专业技能。
五、顶岗实习,校企双赢
顶岗实习是职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有了强健的体魄、一定的企业文化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后,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顶岗实习。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既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到书本上、课堂里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顶岗实习也为学生走向社会,找到就业岗位做好了准备。
学生亲身体验了在企业当职工、在顶岗岗位上工作的滋味,既知道了工作的辛苦,又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从而树立了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好思想,从思想上、身体和心理上为就业做了准备,既提高了就业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又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实现了校企双赢。
总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我们要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市北职业高级中学. 中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融合企业文化的实践.
[2]李焕生. 引厂入校视阈下职校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探索. 机械职业教育,2010.
【关键词】工学结合 人才 技能 高素质
我国职教发展的历史较短,但尽管如此,近些年来,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而职业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是教育部门和社会所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在中等职教教学以学生较高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呢?下面,我校坚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引厂入校的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效果显著,我认为要做好工学结合有以下几步:
一、中职生心理现状的分析和转变
1. 中职生现状的分析
中职学校生源素质差已经是众所周知的问题了,他们一般在思想、行为方面比较放任自己,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更是熟视无睹,自我管理能力差,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等。在学习方面缺乏主动性,学习懒散,上课注意力分散,看小说,玩手机等。在生活方面追求享乐,在家当惯了“小皇帝”“小公主”,过惯了“有利先享”的“自我”为中心的生活,在校集体观念淡薄,只讲权利,不提义务,只求索取,不讲奉献,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依赖性强等。
2. 中职生不良现状的转变
以上种种情况,都是中职学校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若不解决而盲目的就进行工学结合,必然会对学生的自信心有很大影响,会加剧他们的自卑心理,更无法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因此转变这些状况尤为重要。
二、加强体育锻炼,做好工学结合
1. 强健的体魄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也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坚持完成工学结合的任务,还直接影响他们将来应对社会竞争的自信心。所以坚持早操、晨跑是重中之重。除此之外,多开展集体活动,培养他们各方面的才能,并进行一些比赛,促进他们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我校从入校就要进行一周的军训,接着是体操比赛、运动会、集体舞比赛等集体活动。还开展有轮滑社、街舞社等学生喜爱的活动。
2. 做好工学结合。中职生对企业不熟悉,缺乏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使得不少中职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在跨出校门进入企业时很难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无法在企业里找准自己的位置,甚至被企业淘汰。因此在有一定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基本技能素质后,推行工学结合,与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下到企业做1~3个月的社会实践,使学生亲身体验、感悟职业道德要求极其重要。
三、严格规范学生行为,培养企业合格的中职生
企业的管理严格刚性,纪律要求更是近于苛刻,基于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切实要求,学校也要从行为规范、纪律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学校也要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营造学习氛围;企业强调员工人际关系的团队精神,学校也积极开展活动,培养同学之间友谊与和谐,情感与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道德情操。企业员工有着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我校就在全校学生中选拔“志愿者”,参加各种社会劳动和集体活动,并给予奖励,在全校刮起了“肯吃苦”之风。
而以上种种不仅仅是企业需要的良好素质,更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中职生应有的素质。
四、引厂入校,强化专业技能
“引厂入校”也是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1]通过“引厂入校”,为学校开展实训教学营造良好环境,在运作过程中,企业保证学校利用企业及设备进行实训教学和学生实习操作,拉近专业教学与生产的距离,实现了完整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零距离”对接,可共同组件研发机构开发新产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明白创新对他们今后就业、创业的影响,激发他们创新的动力[2]。我校的汽修专业,就将一汽大众维修店引入校园,通过学生亲身体会企业的文化和要求,更进一步的促使学生学好专业技能。
五、顶岗实习,校企双赢
顶岗实习是职校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全面提高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有了强健的体魄、一定的企业文化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后,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顶岗实习。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既能运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到书本上、课堂里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同时,顶岗实习也为学生走向社会,找到就业岗位做好了准备。
学生亲身体验了在企业当职工、在顶岗岗位上工作的滋味,既知道了工作的辛苦,又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从而树立了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好思想,从思想上、身体和心理上为就业做了准备,既提高了就业能力,达到从业基本要求,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又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实现了校企双赢。
总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我们要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契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能力,提高办学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市北职业高级中学. 中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融合企业文化的实践.
[2]李焕生. 引厂入校视阈下职校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探索. 机械职业教育,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