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ERP实施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快速发展,企业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为更好地提升管理成效,全面优化管理质量,必须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积极采用ERP管理模式,更好地提升管理效率。但企业在ERP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这势必会影响企业的长效快速发展。为此,企业有必要采用科学有效的对策,更好地提升自身的运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 企业;ERP;项目运行组;企业管理者
  [DOI] 10.13939/j.cnki.zgsc.2021.23.187
   企业通过ERP软件将财务、采购、生产、销售、库存和其他业务功能整合到一个信息管理平台上,从而实现信息数据标准化、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可以说ERP是运用信息技术将企业内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进行有效集成,使其协调运作,从而实现整个企业绩效最优化。ERP强调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强调资源预测、资源计划、计划执行和执行后评估的闭环管理。通过应用ERP,提升企业的决策支持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由此可见,在企业全面快速发展的过程中,ERP系统具有非常核心且关键的作用。科学全面地应用ERP系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但现阶段,企业在ERP实施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亟待采用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1 企业ERP实施的重要意义
  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会产生非常丰富的各类信息,为更好地提升这些信息的整合成效,不断优化企业的发展质量,应该借助科学的管理系统来实现信息数据的全面分析以及高效汇总,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发展决策,也才能够全面提升企业的发展竞争力。现阶段,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竞争与挑战,为卓有成效的提升企业的发展质量,必须积极顺势而为,全面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在实践过程中,ERP作为一个科学高效的运营体系,能够将企业部门间的各类信息数据有效整合起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同时还能够将企业内部管理中的所有关系形成一个系统,全方位创新和提升工作的整体成效。特别是在企业发展决策的过程中,依托ERP系统,能够充分全面地收集和整合相关信息数据,在精准研判以及全面把关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决策成效,全面优化决策力度。
  2 企业ERP实施问题分析
  企业快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ERP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工具。充分全面的提升ERP的应用成效,不断发挥ERP的应用价值,积极构建完善的ERP保障体系以及运行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成效,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阶段,企业ERP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 企业对ERP的期望值过高
  企业的生产方式是多种多样、富有个性的,ERP系统可以支持并应对混合型生产方式的管理。ERP系统可以实时了解企业各环节资源的使用情况,从而达到整个系统的集成效果,虽然实施ERP系统可以为企业的管理及相关流程带来提升,但同时也应该正确认识到ERP仅仅是一个需要正确使用的软件系统工具,很多时候不免看到ERP的推崇者夸大其词,描述其为企业运转过程中完全匹配的完美系统,只要企业使用了ERP系统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长此以往导致人们对其理解上存在偏差,进而导致在ERP系统实施过程中效果“不理想”。
  2.2 企业管理者缺乏应有的重视
  ERP作为一项系统且科学的软件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价值。但ERP不是简单的单一系统,它是复杂、新颖且需长期优化改进的管理系统,在企业构建以及完善的过程中,势必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等投入。但现阶段企业管理者缺乏对ERP的精准认知,比如相较于较为昂贵的ERP系统,企业管理者可能更加倾向于采购一些比较初级且简单的软件,录入凭证生成报表,只是实现基本的管理需要,无法满足更进一步的追溯、分析和决策功能。同时,在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也没有进行充分全面的权责分配,各个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以及高效的沟通配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ERP的高效运行。ERP作为一项科学的管理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需要建立在多部门互通有无的基础上,若缺乏明确的部门配合,显然会影响ERP的科学实施。
  2.3 企业内部缺乏实施的优越条件
  ERP作为一项新颖且科学的系统管理工具,为更好地发挥ERP的应用成效,企业有必要充分全面的把握它的运行特点,卓有成效的进行内部管理组织体系的变革,以此来更好地适应ERP的实施以及应用。但当前在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中,明显缺乏对ERP的认知,也没有结合ERP的具体特点来进行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以及业务流程的规范和变革。比如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已经认识到了ERP的重要价值,但在实践过程中,他们投资了ERP建设,却缺乏对其有效运行的认知以及把握,也没有在企业内部搭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开展对应的培训工作及业务流程的优化,这就使得ERP在具体应用中很难真正发挥它的价值,也使得企业的投资无法收到回报,久而久之容易使企业管理者丧失对ERP的信心。
  2.4 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影响ERP系统工作的应用
  为积极全面地应用ERP,更好地发挥这一系统的核心价值以及关键功能,必须科学配置高素质的员工队伍。ERP系统对于广大员工专业素养的要求非常高,要求他们具备科学的市场意识,能够有效整合企业的外部资源,还要求他们具备科学的计算机知识,熟悉系统的各项操作。在现阶段企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企业员工的素养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和问题,企业员工的整体能力同ERP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ERP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系统管理工具,需要企业员工具备复合型的能力及全方位的素养。
  3 优化企业ERP实施应用的科学对策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全方位提升企业的信息数据整合以及分析能力,不断优化企业的整体发展质量,全面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充分全面的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积极采用ERP系统,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优化企业的整体发展成效。为此,需要充分结合企业ERP实施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优化对策,卓有成效地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竞争力。   3.1 优化对ERP的重视和认知,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为更好地发挥ERP的核心作用,全面提升企业的发展竞争力,应该率先优化企业管理者对ERP的精准认知,精准定位ERP系统的应用价值,全面挖掘和凸显ERP应用的关键能力。同时,结合企业的发展实践,全方位构建科学的发展战略。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结合企业的发展实践,不断提升自身对ERP的重视和认知。ERP作为一项系统且高效的软件工具,能够将企业经营与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等有效整合起来,同时还能够充分全面地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更好地提升企业的发展成效。ERP系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如工作流、人力资源、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供应链等。企业管理者应该着重优化和提升自身的素养,充分全面的提升自身对ERP的重视和认知,更好的投身于管理实践中;另一方面,在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实践过程中,将ERP纳入企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制定符合实施ERP的企业发展战略,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与此同时,精准全面的定位和应用ERP系统,更好地提升企业的投资成效,避免ERP同企业发展之间的不匹配性,充分全面的提升企业的整体发展质量,企业有必要充分结合自身的发展能力及发展特点,更好地制定符合企业特点的ERP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生存力。
  3.2 成立ERP项目运行组,积极进行业务流程的变革
  ERP作为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大型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不仅影响着企业的整体发展成效,同时也制约着企业的长效快速发展。为此,在实践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结合ERP运行实施的条件以及状态等,全方位构建ERP项目实施组,从制度层面来保障ERP的高效运行以及快速实施。在项目正式开启前,应该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动员会议以及集中或分散性的相关培训等,将企业的主要管理者以及广大职工整合起来,全面认知ERP系统,充分认知这一科学系统的发展价值,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自觉主动地利用以及维护ERP系统。
  在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来全方位强化管理成效,不断提升管理质量,还必须发挥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项目经理作为这一项目的实施以及管理主体,必须亲自参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熟悉各个模块的搭建、数据的来源、计算的逻辑性,为后期的系统维护做好技术准备。关键点的设置、流程的修改和每个模块的完成,都需要有详细的工作记录。与此同时,在ERP系统的搭建以及构建的过程中,离不开企业良好的内部环境以及有条理的业务流程,在实践过程中,企业有必要注重业务流程的变革与创新,以ERP不同的模块系统为主要的依据,充分全面的优化业务管理水平,更好的厘清不同业务之间的关聯性,充分全面地提升整体发展成效。
  3.3 优化相关人员素养,全面深化业务培训
  为更好地提升ERP的运行成效,全方位促进企业的长效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全面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整体优化相关人员的素养,全面深化业务培训工作。一方面,企业应该结合ERP的实施与运行,科学全面的配置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整体优化广大员工的整体素养,促使他们能够科学灵活的应用ERP,最大限度地焕发它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在ERP的运行实施过程中,为更好地凸显应用价值,企业有必要全方位深化业务培训工作。在培训实践中,要加强对中高层的培训,促使他们充分全面的认知到ERP的核心作用,积极推动项目的高效运行,同时还要加强对关键岗位的培训,整体优化相关人员的技术素养,更好地提升技术能力,确保ERP的高效安全运行。此外,企业还应该加强对各站点用户的培训,比如企业可以结合不同岗位员工的实际工作,积极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确保他们能够快速的利用ERP来进行数据信息的分析与整合。
  4 结论
  在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ERP系统具有非常突出的应用优势,具有非常核心的应用价值。但企业在ERP的实施运行中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为有效提升企业的发展竞争力,企业有必要运用科学的发展对策,从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着手,全面优化人们的认知,积极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以及运行氛围,全面优化相关人员的素养以及技术能力,更好地提升发展竞争力,全面提升ERP的运行可靠性及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尤劲均.浅析ERP在企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12 (1):116.
  [2]刘延令.浅谈企业实施ERP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2015 (2):134.
  [3]李文华.浅析中小企业实施ERP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 (22):78.
  [4]张丽平.我国企业实施ERP管理风险的识别与控制[J].中国市场,2015(19):156-157.
其他文献
[摘 要]受到互联网发展的影响,相比较于传统的购物方式,现阶段大多数的消费者都会选择互联网购物的方式来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使得互联网的交易额也在逐渐增长,从而对传统行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电商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口碑等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对互联网交易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事实上,大多数企业已逐渐意识到发展期间出现的
电视剧《刘家媳妇》在央视八套黄金档热播后,成为2019年一季度全国网唯一收视率破2%的电视剧,斩获收视冠军.该剧的营销策略带给影视公司的营销启示是值得思考的.顺应时代,精准
由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在高校各大专业中获得推广与应用,辅导员开始将职业岗位能力作为基础,将培养技术型人才作为主要工作目标.文章主要以高校辅导员作为对象,对校企
[摘 要]随着地方金融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和社会治安形势的日趋复杂,基层央行安全保卫工作显得愈加重要。如何强化基层央行安全保卫工作,建立起安全、稳定、和谐、长效的工作机制,已是摆在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主要从基层人民银行保卫人员现状、安防系统建设等方面简要论述了基层人民银行安全保卫工作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人民银行;安全保卫;队伍建设;技防建设  [DOI]10.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的工商管理也逐步引入了信息技术,开始尝试使用电子商务往来的方式进行日常的交易,使得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进行了有机的融合,这种新型的商务发展手段与传统的营销理念及模式较为不同,能够使未来的市场竞争更具活力,也能够使有关企业在竞争压力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寻求自我突破。文章将对工商管理中的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工商管理;电子商务;市
[摘 要]文章针对医药企业销售环节财务管理进行分析,强调了销售环节采取管理所具有的重要性,探讨了目前在医药企业销售环节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管理对策,供相关工作人员借鉴,从而提升医药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我国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医药企业;销售环节;财务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4.104   医药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文章以日本大型零售企业伊藤洋华堂为研究对象,探讨“互联网+O2 O”背景下实体超市转型问题.在京东、淘宝等大型电商推动的网上购物冲击下,实体零售店经营举步维艰,业绩惨淡.
[摘 要] 民营医疗机构在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快速发展,其不仅能够满足我国人民的需求,还能够带动其他行业的共同进步。财务管理工作作为民营医疗机构的核心,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方式并不能满足该机构的发展需求,且对医疗机构的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而精细化管理方式的应用便能够有效解决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问题,有助于细化财务管理流程,提高其管理水平,并保证财务管理效果与预期目标相符。  [关键词]
《益都县商业志》记载,青州有关糕点制作的技艺在18世纪时已经成熟了.在青州,隆盛糕点是清真糕点的典型代表,其传承人严格按照回族的宗教习惯,通过传统的纯手工工艺制作,经过
[摘 要]梳理国内外高校在后勤服务管理的成果,提出服务育人组织基础、规范机制、智能平台和专业团队四个实践维度,运用柯布—道格拉斯拓展模型分析共建共治共育行为策略,构建共建共治共育实践保障。  [关键词]共建共治共育;行为选择;后勤管理;服务育人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2.089  1 国内外研究状况  近几年来,国内高校后勤管理实行由传统的“行政模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