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厉以宁诗窦希铭书》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200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拿到这本诗书集,一直未敢下笔,认真品味许久。此书不仅设计考究,装帧精美(多色套印、宣纸线装、绫裱封皮、一函一册),封面由季羡林先生题签,而且书中所载之诗词、书法更是令人手不释卷。此书成于戊子年秋,是窦希铭为了祝贺老师厉以宁78岁寿诞,选其诗词78首,书之成册并付梓出版,名之曰《厉以宁诗窦希铭书》。
  厉以宁的别样情怀
  厉以宁作为一位严谨、睿智且有独到见地的经济学家,享有盛名。其实伴随他人生历程的不仅仅有经济思想,更充盈着诗人的情怀,两者相互交融,构成他独具魅力的人生。
  “溪水清清下石沟,千弯百折不回头。兼容并蓄终宽阔,若谷虚怀鱼自游。心寂寂,念休休,沉沙无意却成洲。一生治学当如此,只计耕耘莫问收”。这首《鹧鸪天·大学毕业自勉》,既是他教学研究三十年的心得体会,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高炉余火映红霞,农舍停炊社即家。岂止城中遭苦雨,溪头荠菜不开花。”这首《七绝·河北农村所见》描绘了“大跃进”后河北农村的破败景象,也表达出对民生的丝丝忧虑。
  “小妹相迎小弟随,村头渐近步如飞。当年含泪离家去,今日笑容结伴回。猪仔壮,土鸡肥,青砖红瓦屋前堆。爹娘细问他乡事,直至四更月已垂。”这首《鹧鸪天·湖南农村见打工妹返乡探亲》描述的是打工妹外出,思想改变了,收入增加了,家里也富裕起来了的景象,表现了人们转变思想,勤劳致富的美好生活。
  书中诗词对人生的阐释,对时事的感悟,对生活的向往,耐人寻味,值得品味。
  窦希铭的独特书法
  窦希铭师承厉以宁,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宏观经济方向博士后,现任甘肃省兰州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初见,对这年纪轻轻的学者型官员很是好奇,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看到其作品《厉以宁诗窦希铭书》后,领略到的独特的书法。
  他的书法看不出专师哪一家,师于古人,得于古人,却不同于古人;见于今日,却异于今人,不同于流俗。有人称他是“无所不师,无所必师”。
  书中通篇多为行草,总体运笔隽秀,婉约明快,能在流畅随机中时时杀笔留住,随时增加方折和大幅的起伏,运笔胆识超群,隽秀之中带着几分豪气。重则贯势而下,如有万钧之力;轻则凌风飞舞,曼妙温顺。有高昂的宣泄,也有低回的浅唱。笔墨单纯干净,空间丰富多变,几乎每个字型都摇曳多姿,让人回味再三,甚至有种空间比笔墨更精彩的感觉。
  都说行草最能展现一个人的性格。窦希铭的书法精于布排,妙在对比,曲直随性,自在于情,重拙与轻盈共舞,宽厚与细巧同生,刻意中带着轻松,安排中伴着放逸,自在笔墨,情性飞扬。从书法中隐约体会到窦希铭能在各种角色中纵横、从容、怡然的心境。
  每当翻起这本书总有一种别样的感觉,无论是作为对传统书籍装帧艺术的继承,还是对诗词、书法艺术的学习,都值得仔细品味,认真赏析。
其他文献
有一种愿望,叫共同富裕。它来自对公平的渴求。  有一种力量,叫内生力。它比外来的扶助更可持续。  有一种奋斗,叫同甘共苦。它比单打独斗更有力度。  有一种领导,叫奉献。他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有一条道路,叫农村集体经济。它依托集体力量,创造奇迹。  在中国60万个行政村中,有8000个村庄,走的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集体经济发展道路,他们在共同富裕、实现小康的路上独创了一种风光。比如,河南省临颍县南街
期刊
7月25日,赵荣凯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京举行。国务院扶贫办主任范小建、国务院扶贫办规划财务司司长蒋晓华、国务院扶贫办外资项目管理中心主任欧青平、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主任左常升、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中心主任陈武明、国务院扶贫办发展中心主任刘俊文出席报告会。会议由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司长司树杰主持。参与报告演讲的是来自安徽省扶贫办的陈先德、宋伟和灵璧县扶贫办的宋志林。  赵荣凯1965年12月出生于安徽
期刊
集体经济是各种生产要素的聚合,聚合就需要组织,组织就需要一个好的领头人。29年来,南街村在顶住各种压力、坚持集体经济的历程中,有着怎样的经验和教训?领头人王宏斌对发展集体经济有着怎样的感受?本刊记者采访了今年62岁、双鬓染霜被村民称作班长的王宏斌。  经济也曾出现过徘徊期  《中国扶贫》:1984年以来,南街又回归集体经济。这些年来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阶段?  王宏斌: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1986
期刊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快,鉴于公办养老机构的数量有限,国家开始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大批民办养老机构进入社会养老服务领域,有的叫养老院,有的叫敬老院、福利院、护养院、老人公寓和老年社区等。不过在人们的习惯中,“养老院”常常是养老机构的代名词,它们和公办养老机构共同担负起养老重任,成为现有养老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近期媒体不断曝光的养老院乱象,不仅暴露出我国的养老市场蕴
期刊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但为何集体经济的实践并不理想?当前发展集体经济,有哪些途径可以探索,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对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从事集体经济问题研究的研究员龚云博士。  跟风导致盲从  《中国扶贫》: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启了农村改革。当时的政策是统分结合,宜统则统,宜分则分,但实践中为何会出现分得彻底、统得不够的情况?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提高社会管理能力。这些纲领性文件对社会管理的整体性与回应性提出了要求。  整体性可以界定为排除相互拒斥政策情境,促使同一政策情境中的行动主体能协同行动,联合使用稀缺资源,为目标受众提供无缝隙而非碎片化的服务。回应性一般指的是,“当面对一项对行动或者信息的要求时,服务提供商具有的反应速度
期刊
青神竹编源远流长,起于何时,尚无定论。据考证,在战国时期,李冰父子治水时,青神县先民即在岷江两岸以竹编篓网石筑堤保坎。据现有文字記载,唐宋时代即有生产、生活型竹编用具,明代便开始了竹编向工艺型改进,出现了几何形式古装饰粗线图案的日用工艺品。  在清代,青神的竹编宫扇被列为了朝廷贡品,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从“坐标法”到“草图快速编织法”,从1厘米的宽篾到细如发丝的48丝,从手摇的“笆笆扇”到“
期刊
“如果不出那事,我们上林人就要发大财了。”  在广西上林县城老街道的一家服装店内,老板娘小张一边收拾货架上的衣服一边说:“这阵子上林不知道怎么了,总是在下雨,衣服都卖不掉。以前天热的时候年轻人出汗多,衣服换洗不过来,我家就能多卖点,现在倒好,夏装到了7月底还存了这么多。”  她一边发愁一边谈论着这几年上林县城的变化:“前些年我去外边打工的时候,县城可还没有这么多车,回来后确实不一样了,还都不是差车
期刊
北京的早春,绿意朦胧,乍暖还寒。一场三月瑞雪,“千树万树梨花开”,把早春的北京点缀得愈加绚丽多彩,鲜靓动人,加深了人们对春的期待和珍惜,也是未来的好兆头;这瑞雪似乎也在催促春天的脚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看着这早春的景色,我自然地想到了“美丽中国”四个字,也许是工作的关系,我又由“美丽中国”想到了扶贫事业和自己的人生。  “美丽中国”像一幅飘然挂在天地间既古老又时尚的画卷。绵绵几千
期刊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全国十大名村,3400名村民和1000名多荣誉村民依靠集体经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实现了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的生活,被不少人誉为人间天堂。  七月下旬,本刊记者走进南街村。  幸福祥和共富景象在这里呈现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早上6点15分,在广播站播放的《东方红》乐曲声中,绿化面积达43%、被外界誉为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