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后不同区域的PWI和DWI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其病理基础,确立评估急性脑缺血可逆性梗死的MRI特异指标及标准。方法利用线栓法建立实验大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A组(单纯脑缺血组):①1.5h(3只),②3h(6只),③6h(3只),④9h(5只)。另设立假手术组作对照组(B组,5只,仅分离颈总动脉)。对上述各组大鼠在规定的时间内行MRI检查,重点测量梗死中心区、梗死边缘和皮质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对血流量(rNEI)、相对峰值时间(rTTM)、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相对上升斜率(rMSI)和信号强度时间曲线的相对下降斜率(rMSD)。将结果与TTC染色、光镜、电镜、免疫组化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A组于缺血1.5h后梗死中心区ADC降低(0.29×10-3mm2s),不同时间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梗死边缘区ADC随时间延长进一步降低,其ADC于脑缺血后1.5h与9h、3h与9h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脑缺血后1.5h,梗死中心区、皮质区之间ADC差异显著(P<0.05),ADC位于皮质区与梗死边缘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病理结果和LSCM结果,ADC大于0.51×10-3mm2s,rNEI大于70%和rTTM小于120%,提示脑组织的损伤轻微或可逆。结论急性脑缺血后其DWI、PWI参数值随时间、空间变化,DWI、PWI的半定量化分析,可以鉴别脑缺血发生后脑缺血不同区域的变化,为我们鉴别缺血半影区的存在及范围提供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