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网络高科技的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网絡成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现象就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突出问题,严重影响未成年人的成长成才。
案例一:L是2010年我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时的一个非常特别的女生。父亲早亡,母亲再婚再育,在家中她感觉自己成了个“多余人”。她不仅仅缺少父爱,还因为母亲忙于生计,加上繁重的家庭负担,而疏于对L的管理,L从小就形成叛逆、多疑、冷漠、自闭的性格。在周记中写到母亲时,总以“那个女人”来代替。开始经常在同学家蹭网上,被同学家长劝阻后又偷偷地进入黑网吧。在一次考试作文中,她竟然全文详细地描述在黑网吧如何上网的经历和场面。我马上与家长联系沟通,之后她被家人管控约束,不再去黑网吧,但是由于网瘾作祟,无法控制自己。于是她偷拿家中的钱自己买了个手机,晚上沉迷于上网聊天、游戏等,一直没被父母发现。因为长期日夜作息时间紊乱,每天上课精神萎靡、无法认真听讲,并与同学关系冷漠,缺少朋友。
案例二:之后我又担任初二的班主任,J是我班上的学生。初一他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为了奖赏J在学校的优异表现,在暑假期间父母专门为他买了电脑装上宽带。由于父母平时忙于上班,无法对J上网情况进行有效监控。J开始只是在网络浏览网页,看看新闻、小说等,之后J受游戏的诱惑,慢慢地迷上了游戏,有时在晚上趁父母睡着后通宵达旦玩游戏。慢慢地在游戏的刺激下,逐渐对网络、对游戏形成依赖。而且更为可怕的是,由于父母对J一直信任,父母对J的行为一直没有发现。直到进入初二考试成绩一落千丈,与学校交流沟通之后寻找成绩退步的原因时,才发现这时的J已经网络成瘾了。
从以上案例来看,未成年人正处于青春期,学生思想较为单纯,受不住外界的影响和诱惑。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未成年人的自身原因,包括成瘾个体的人际状况、人格特征、学业成绩、态度、动机、生活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个人原因的出现。另一方面毋庸置疑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与疏忽造成的,把孩子一步步地推向网络。青春期是人生关键时期,一旦家庭教育缺位或者父母忽视与孩子的沟通,这样容易造成孩子在繁重的课业情况下,从网络中寻找发泄的突破口。在未成年人如此重要的人生阶段,如何陪着孩子在这一关键时期成长呢?针对网络成瘾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家庭教育,筑起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第一道防线
(1)家长要以预防网络成瘾为主。一要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一言一行,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二要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以及温馨和谐、充分沟通、情感表达顺畅的家庭氛围。三要在家中多观察多发现,处处留心,防患于未然,把网络成瘾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以免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长。四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多理解、体谅父母,启发孩子的责任意识,教育孩子勇于承担。安排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做合理的家务活,逐步改变孩子对网络强烈的依赖感,以免孩子因为精神的空虚与孤独而寄托于网络。
(2)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网络是一把 “双刃剑”。网络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是孩子学习和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必备技能的一种工具。然而一旦沉迷于网络,网络成瘾,禁锢在自己狭小的网络世界,容易造成性格内向,情感狭隘,对家庭与学校以外的事物感到陌生,缺乏安全感。同时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教育孩子时不应一味地追求分数和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不要过多用命令式的语言来要求孩子,要善于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平等沟通,学会做孩子的朋友。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立体防范,多重合作
(1)家校有效沟通,是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平时多观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多管齐下,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健康成长。同时,学校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
(2)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正规的营业网吧一般不允许未成年进入,然而一些旮旯角落里出现的“黑网吧”却成为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温床。针对“黑网吧”现象,首先电信部门要切实负起社会责任,从源头上控制“黑网吧”的存在。同时作为有关主管部门要求更好地加强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举报的积极性,加大检查和惩罚力度,从而避免“黑网吧”作坊式的生存甚至泛滥,不让“黑网吧”有其存在的土壤。
要关爱未成年人,共创美好未来。未成年人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群体,需要社会和家庭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在进入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会对成人的言行举止、人生价值、社会奉献用自己的眼光进行审视与评判,做出新的人格定位。因此,需要立体合作,齐抓共管,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更好地构筑起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多重防线。
(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中学)
案例一:L是2010年我担任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时的一个非常特别的女生。父亲早亡,母亲再婚再育,在家中她感觉自己成了个“多余人”。她不仅仅缺少父爱,还因为母亲忙于生计,加上繁重的家庭负担,而疏于对L的管理,L从小就形成叛逆、多疑、冷漠、自闭的性格。在周记中写到母亲时,总以“那个女人”来代替。开始经常在同学家蹭网上,被同学家长劝阻后又偷偷地进入黑网吧。在一次考试作文中,她竟然全文详细地描述在黑网吧如何上网的经历和场面。我马上与家长联系沟通,之后她被家人管控约束,不再去黑网吧,但是由于网瘾作祟,无法控制自己。于是她偷拿家中的钱自己买了个手机,晚上沉迷于上网聊天、游戏等,一直没被父母发现。因为长期日夜作息时间紊乱,每天上课精神萎靡、无法认真听讲,并与同学关系冷漠,缺少朋友。
案例二:之后我又担任初二的班主任,J是我班上的学生。初一他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为了奖赏J在学校的优异表现,在暑假期间父母专门为他买了电脑装上宽带。由于父母平时忙于上班,无法对J上网情况进行有效监控。J开始只是在网络浏览网页,看看新闻、小说等,之后J受游戏的诱惑,慢慢地迷上了游戏,有时在晚上趁父母睡着后通宵达旦玩游戏。慢慢地在游戏的刺激下,逐渐对网络、对游戏形成依赖。而且更为可怕的是,由于父母对J一直信任,父母对J的行为一直没有发现。直到进入初二考试成绩一落千丈,与学校交流沟通之后寻找成绩退步的原因时,才发现这时的J已经网络成瘾了。
从以上案例来看,未成年人正处于青春期,学生思想较为单纯,受不住外界的影响和诱惑。未成年人网络成瘾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未成年人的自身原因,包括成瘾个体的人际状况、人格特征、学业成绩、态度、动机、生活状况、心理健康状况等个人原因的出现。另一方面毋庸置疑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与疏忽造成的,把孩子一步步地推向网络。青春期是人生关键时期,一旦家庭教育缺位或者父母忽视与孩子的沟通,这样容易造成孩子在繁重的课业情况下,从网络中寻找发泄的突破口。在未成年人如此重要的人生阶段,如何陪着孩子在这一关键时期成长呢?针对网络成瘾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重视家庭教育,筑起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第一道防线
(1)家长要以预防网络成瘾为主。一要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一言一行,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二要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以及温馨和谐、充分沟通、情感表达顺畅的家庭氛围。三要在家中多观察多发现,处处留心,防患于未然,把网络成瘾现象遏制在萌芽状态,以免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长。四是家长要引导孩子多理解、体谅父母,启发孩子的责任意识,教育孩子勇于承担。安排孩子在平时生活中做合理的家务活,逐步改变孩子对网络强烈的依赖感,以免孩子因为精神的空虚与孤独而寄托于网络。
(2)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网络。网络是一把 “双刃剑”。网络给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是孩子学习和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的必备技能的一种工具。然而一旦沉迷于网络,网络成瘾,禁锢在自己狭小的网络世界,容易造成性格内向,情感狭隘,对家庭与学校以外的事物感到陌生,缺乏安全感。同时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教育孩子时不应一味地追求分数和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不要过多用命令式的语言来要求孩子,要善于与孩子沟通,与孩子平等沟通,学会做孩子的朋友。
二、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立体防范,多重合作
(1)家校有效沟通,是共同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平时多观察,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多管齐下,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成长道路上健康成长。同时,学校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
(2)社会应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正规的营业网吧一般不允许未成年进入,然而一些旮旯角落里出现的“黑网吧”却成为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温床。针对“黑网吧”现象,首先电信部门要切实负起社会责任,从源头上控制“黑网吧”的存在。同时作为有关主管部门要求更好地加强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举报的积极性,加大检查和惩罚力度,从而避免“黑网吧”作坊式的生存甚至泛滥,不让“黑网吧”有其存在的土壤。
要关爱未成年人,共创美好未来。未成年人是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群体,需要社会和家庭给予特别的关心和爱护。他们在进入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中必然会对成人的言行举止、人生价值、社会奉献用自己的眼光进行审视与评判,做出新的人格定位。因此,需要立体合作,齐抓共管,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更好地构筑起未成年人网络成瘾的多重防线。
(江苏省张家港市大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