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以及劳动团体合作精神,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小学生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不但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劳动所带来的喜悦,同时还能够理解劳动的意义,学生通过劳动能够强化社会为适应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会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文章就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展开了相应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途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2-0115-02
小学数学教育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里面探讨渗透劳动教育,是教学改革重要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牢固把握数学学科整体的教学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把握住时机,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将劳动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数学教学里面当中去,做到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有效发展[1]。
1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
1.1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劳动教学素材,树牢“以劳促德”的发展教育
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材是帮助学生提供数学学习活动、认知结构以及数学基本线索等教育目标体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学习资源。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做到以书本教材为立足点,科学合理的创造性使用书本教材。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书本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劳动教育教学素材,这些教学素材不但涉及相关劳动种类,同时也非常合乎学生的劳动实际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好这些劳动素材。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课文第七十六页医生检查的眼睛的视力,四年级下册内容的参与植一棵树等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素材的学习,能够明白医生的劳动、工人的劳动以及农民的劳动都是为了改变创造我们的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以此培养学生的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自发劳动等意识形态的认识[2]。
1.2在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树牢“以劳促能”
综合实践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是以相关的问题为出发点,是依托学生自主参与为主要的教学活动。顾名思义,教学实践是以实践为主体,重在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考量,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确定起跑线》的内容教学时,当教师完成圆的相关内容教学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确定起跑线》的综合实践活动。当活动开展时,第一,教师要组织学生了解圆形跑道的基本结构,第二,教师与学生一起运用求周长的办法算出圆形跑道的具体长度,第三是师生一起找出跑道相邻之间所相差的距离,依据两条相邻跑道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每条跑道的起跑线。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设置起跑线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继而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有效加强,达到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教学目的[3]。
1.3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树牢“以劳促思”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有句经典语录,他说“知识来源于动作”,由此可以知道,数学的学习是离不开日常的实践操作,更离不开学生的练习、思考与归纳总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反思问题,才能真正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伴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展开劳动实践操作的教学,帮助学生通过自我的劳动来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植树问题》的时候,教学说明,学生在长度为30米的马路边每隔5米栽种一棵树,总共能栽种多少棵树,教师先让学生仔细思考问题,然后通过运用木棍替代的办法进行植树,让学生在“植树”的实践当中,培养出数学思维,进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考问题、感知问题的能力。
1.4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文化资源,树牢“以劳促智”
在新课改教学理念当中指出,数学即生活,其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所涉及的思想、内容以及相应的方法等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数字的产生》,这篇课文既向学生讲解了数字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大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再比如人教版六年级《圆的周长》,文章介绍了我国古代伟大数学家祖冲之发明了圆的周长计算的故事,学生经过这些数学文化的习得,不但拓宽了学生对数学认知的视野,而且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魅力,进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4]。
2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
2.1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师人格魅力,在情感教育中赋予劳动教育
教师的教学需要以情感为基础,教育离开了情感,既起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切教育也无从谈起。需要说明的是劳动教育的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的过程,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相应的情感,必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整个教学过程也会变得轻松愉快。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前期的授课准备,除了必要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以及相应的内容讲解以外,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更多情感关怀,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又能对教师产生一种敬仰喜爱的心理,学生也更加认真努力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去。
2.2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内容,從教材中寻找劳动教育内容
作为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工作者,教师在教学中仅仅简单局限于书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把握书本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深耕细作,在教材当中找准找出相关的劳动教育素材,对于数学学科这门课程来讲,这门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其隐藏的劳动教育的素材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展现给学生,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解《概率》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内容讲解时都是教师自己设计相关的题目留给学生。笔者曾经也是依据相关的信息设计出有关的概率习题,笔者依据奥运会跳水选手的比赛状况,来计算跳水运动员能够获得跳水冠军的得奖概率,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手法,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继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途径;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2-0115-02
小学数学教育是小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里面探讨渗透劳动教育,是教学改革重要内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牢固把握数学学科整体的教学特点,并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把握住时机,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将劳动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数学教学里面当中去,做到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有效发展[1]。
1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途径
1.1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劳动教学素材,树牢“以劳促德”的发展教育
义务教育人教版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数学教材是帮助学生提供数学学习活动、认知结构以及数学基本线索等教育目标体系,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学习资源。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做到以书本教材为立足点,科学合理的创造性使用书本教材。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书本为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许多丰富的劳动教育教学素材,这些教学素材不但涉及相关劳动种类,同时也非常合乎学生的劳动实际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好这些劳动素材。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课文第七十六页医生检查的眼睛的视力,四年级下册内容的参与植一棵树等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素材的学习,能够明白医生的劳动、工人的劳动以及农民的劳动都是为了改变创造我们的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以此培养学生的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自发劳动等意识形态的认识[2]。
1.2在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树牢“以劳促能”
综合实践课程是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践是以相关的问题为出发点,是依托学生自主参与为主要的教学活动。顾名思义,教学实践是以实践为主体,重在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考量,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确定起跑线》的内容教学时,当教师完成圆的相关内容教学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确定起跑线》的综合实践活动。当活动开展时,第一,教师要组织学生了解圆形跑道的基本结构,第二,教师与学生一起运用求周长的办法算出圆形跑道的具体长度,第三是师生一起找出跑道相邻之间所相差的距离,依据两条相邻跑道之间的距离来确定每条跑道的起跑线。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设置起跑线的实践活动,通过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继而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有效加强,达到在数学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的教学目的[3]。
1.3在教学中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树牢“以劳促思”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有句经典语录,他说“知识来源于动作”,由此可以知道,数学的学习是离不开日常的实践操作,更离不开学生的练习、思考与归纳总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反思问题,才能真正掌握相关数学知识。伴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推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展开劳动实践操作的教学,帮助学生通过自我的劳动来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植树问题》的时候,教学说明,学生在长度为30米的马路边每隔5米栽种一棵树,总共能栽种多少棵树,教师先让学生仔细思考问题,然后通过运用木棍替代的办法进行植树,让学生在“植树”的实践当中,培养出数学思维,进而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考问题、感知问题的能力。
1.4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文化资源,树牢“以劳促智”
在新课改教学理念当中指出,数学即生活,其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所涉及的思想、内容以及相应的方法等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课文《数字的产生》,这篇课文既向学生讲解了数字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受到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大大增强了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再比如人教版六年级《圆的周长》,文章介绍了我国古代伟大数学家祖冲之发明了圆的周长计算的故事,学生经过这些数学文化的习得,不但拓宽了学生对数学认知的视野,而且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魅力,进而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4]。
2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
2.1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师人格魅力,在情感教育中赋予劳动教育
教师的教学需要以情感为基础,教育离开了情感,既起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也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切教育也无从谈起。需要说明的是劳动教育的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的过程,可以说教师在教学中投入相应的情感,必定会得到学生的认可,整个教学过程也会变得轻松愉快。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前期的授课准备,除了必要的板书设计、语言表达以及相应的内容讲解以外,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更多情感关怀,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又能对教师产生一种敬仰喜爱的心理,学生也更加认真努力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去。
2.2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内容,從教材中寻找劳动教育内容
作为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工作者,教师在教学中仅仅简单局限于书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把握书本教材的基础上不断深耕细作,在教材当中找准找出相关的劳动教育素材,对于数学学科这门课程来讲,这门课程有着自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其隐藏的劳动教育的素材需要教师充分挖掘展现给学生,才能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比如教师在讲解《概率》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内容讲解时都是教师自己设计相关的题目留给学生。笔者曾经也是依据相关的信息设计出有关的概率习题,笔者依据奥运会跳水选手的比赛状况,来计算跳水运动员能够获得跳水冠军的得奖概率,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手法,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继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