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阅读兴趣,启动学生内驱力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能力历来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它既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又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张志公先生说:“阅读不仅是学习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知识,它还将影响到人类社会现实和未来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发展离不开创新,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学生阅读创新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加大力度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诵读:口不绝吟,耳聪目明
  
  选入课本的文章,无一不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其遣词造句自然是金声玉振、琅琅上口、引人入胜。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做到:
  1.妙设导语,诱发学生主动读。比如:在讲《李凭箜篌引》时,笔者这样设计导语:“同学们,《高山流水》这支曲子大家都听过,我们都会说它很好听。那谁能站起来把你听后的l心理感受说出来呢?”学生们或摇头或说出个只言片语。然后我接着说:“由此可见,用语言准确丰富地表述自己的感受有多难。但1000多年前,有位文人却洋洋洒洒,一挥而就,把自己听音乐的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让人拍案叫绝,这就是——”说到这里我停下了,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学生诵读的兴趣。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表情,富有感情、认真地从作品的语言入手,体会作品的形式美。
  2.教师有意识范读。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精髓,领悟作者的感情,能够用标准、规范、流利的普通话富有感情、带着表情地诵读课文,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的感情抒发一如作者的情感沉淀,如此“言传”,学生既可将适才的“读”与现时的“听”有效地融合在一起,从而得到丰富的感官享受,加深了作品形式美的感知,并在_心中进行一番对比后产生一个“为什么”的问题,从而触及作者的情感轨迹。
  
  二、“诵读”要摆正位置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上,一定要摆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位置,避免单一的说教,努力做到“读读讲讲”“讲讲读读”以诵读带动讲解。以讲解促进诵读。这样才能使教学相得益彰。活跃课堂气氛,诵读之声才能不绝于耳,课本上的知识才能潜移默化地转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文章中能适合学生自己诵读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去诵读,老师决不要担心学生学不会而以自己滔滔不绝的讲解去替代。尤其是诗歌、情景交融的散文,汉语里面那种轻重缓急的节奏感。那种和谐悦耳的韵律感,那些词汇美、句式美等,老师就更不要去多费口舌作讲解,而只要强调学生自己反复去诵读就好了。让他们在反复诵读中去识字悟义,让他们在反复诵读中去感受汉语特有的审美表现力,让他们在反复诵读中去理解文章的内容、层次、主旨,让他们在反复的诵读中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如果不是这样,而只靠老师讲,文中的美妙怎么能品味出来呢?有一位特级教师说:“诵读是有形无形的写作指导”。一些应掌握的语文知识,老师要随着学生的诵读需要给予适当的讲解,开拓其知识面,给学生的诵读作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遇到疑难,老师也同样应给予点拨、疏通,以排除他们在诵读中的障碍,激发他们诵读的激情:对课文有直接关系的,能帮助领会课文,对学生起思想教育作用的作者、背景,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老师也应作适当的介绍。当然,介绍务求精当、简明扼要。如果注释上有的就可以让学生阅读注释,教师只作简略解释、补充就行了。这样由诵读带动讲解,由讲解促进诵读。讲解和诵读结合,语文教学就会显得轻松融洽。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网上自主学习活动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们阅读大量的有益的阅读材料,在读书的实践中去学会读书,以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的目的。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有利于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拓宽了阅读教学的天地,并且通过教师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下载到校园网上,供学生阅读浏览,进行研究学习,既提高了浏览速度,又可以避免网上负面材料对孩子们的影响。在《我的空中楼阁》一课教学时,我们确定了研究主题以后。便请同学们点击进入校园网中找到“我的空中楼阁”一课的站点,进入“课文学习”小板块,充分地享受校园网中的有关资源,理解课文的关键词语,找到相关的插图,画面结合文字描述。例如课文中一句“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这个比喻句写得形象、新颖。结合网上画面感受更深,古有“眉似青山,眼若秋水”之语,作者在这里把山中的“小屋”比喻成“眉梢的痣”更是独特新颖。学生们在网上倾听优美的课文朗读,伴着舒缓的音乐,欣赏着一幅幅淡雅清丽、美妙多姿的风景画,感悟着这篇奇颖秀选、情采飞扬、韵致风流的写景美文。许多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运用“电子举手”和老师在网上直接交流,老师随即进行个别点拨,对代表性的问题,则通过无线电麦克风向全班讲解,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将自己在网络中搜集整理好的文字图片资料进行共享。多好的学习氛围啊!网络教室里充满了学生们敲击键盘的“哒哒”声和有情有韵的读书声。
  在传统的语文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他们的主体地位褯长期忽视,甚至把他们看成知识容器,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语文中的兴趣教育策略,主要是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开展主动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快乐的学习中提高自我意识,增强内驱力和自信心,获得成功的机会。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恰当运用方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使语文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主要介绍了在公路土方施工中的安全措施,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过程中他失败了很多次,当他用到1000多种材料做灯丝的时候。助手对他说:“你已经失败了1000多次了,成功已经变得渺茫,还是放弃吧!”但爱迪生却说:“到现在我的收获还不错,起码我发现有1000多种材料不能做灯丝。”最后,他经过6000多次的实验终于成功了。从爱迪生的这个小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对人类有重要贡献的发明家,正是因为他对错误有着一颗极为宽容的心。  
分析了承租人优先购买权的属性,探讨了承租人优先购买权行使的条件及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对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的法律保护。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教师队伍日渐庞大,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大量查阅资料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影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关键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
介绍了竞争情报的含义、特征以及在国内的发展情况,分析了竞争情报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探讨竞争情报在信息咨询中的具体应用。
本文以政府信息公开为背景,以完善档案利用服务为最终目标,从最大限度上满足社会需求,探讨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了应对当前形势的策略和方法。
介绍了网络信息挖掘技术,探讨了网络信息挖掘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管理系统和个性化服务等方面的应用。
一、教学设计说明    为了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策略。因此这节课在学生学会制作文字内容网页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在网页中插入图片.使学生能制作出图文并茂的网页。我根据学生特点.把教材的学习任务做修改。把“学一招”里的插入图片——来自文件这一部分内容拿到主课上讲。这样调整后,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为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