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梵志:神秘的白话诗僧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e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唐朝初年,佛教进人中国已近700年。佛教的修学体系日趋完善。讲经、坐禅等法会形式也已深入人心。然而,对广大信众而言,他们虽倾心佛教,但面对众多的佛教名相(名词概念),诸如缘起、因果、轮回、解脱、涅槃等,却不免费解,难以明晓。
  此时,王梵志的白话诗应运而生。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将深刻的佛教哲理,熔铸于明白晓畅的诗句之中,向普罗大众广泛地宣扬了佛教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近代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看来,王梵志可谓是“中国第一位白话诗人”。
  神异身世
  有关王梵志的身世,最早见于晚唐冯翊的《桂苑丛谈》,原文很短,抄录如下: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者,当隋之时,家有林檎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其瘿朽烂。德祖见之,乃撤其皮,遂觅一孩儿,抱胎而出,因收养之。至七岁,能语,问曰:“谁人育我?”及问姓名,德祖具以实告:“因林木而生,曰‘梵天’。后改曰‘志’。我家长育,可姓王也。”作诗讽人,甚有义旨。盖菩萨示化也。
  这段文字,虽然充满神异色彩,但从中也可大致还原出王梵志的身世:隋代时,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的王德祖走进自家果园,在苹果树下看到一个弃婴,把他抱回了家。王德祖最初为这个孩子取名“王梵天”,后又改为“王梵志”。王梵志喜欢作诗,他的诗讥讽时世,寓含佛理,耐人寻味。人们认为他是化现人间的菩萨。
  初唐时,王梵志的诗开始流行,并且得到了佛教界的认可。唐代范摅在《云溪友议》中记载,高僧玄朗曾对人说:“或有愚士昧学之流,欲其开悟,则吟以王梵志诗。”日本平安时代(784年-897年)编纂的《日本见在书目录》,也著录“王梵志诗二卷”,可以推测大约在八九世纪间,王梵志的诗已流传到日本。唐代诗人中,寒山、拾得、丰千一路的诗作,直接秉承王梵志衣钵;而王维、白居易、元稹等诗人,也或多或少受到他的影响。
  两宋时,王梵志的诗传诵不断,多种诗话笔记,如惠洪《林间录》、晓莹《云卧纪谭》、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杨慎《禅林钩玄》等,都对王梵志的诗有所抄录。
  可是,到了明代以后,不知什么原因,王梵志及其诗歌渐渐湮没无闻,清康熙年间敕编《全唐诗》时,王梵志竟被完全忽略。幸运的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月,神奇的敦煌藏经洞被打开,大批珍贵的唐五代写卷、刻本重见天日,其中就包括《王梵志诗集》的多个写卷。这位神秘的白话诗人,才得以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诗吟生涯
  据胡适、郑振铎等考证,王梵志大致生活在隋末唐初,生于殷富之家,少年时读书识字,生活安逸,正如他在诗中所写:“我有十亩田,种在南山坡。青松四五树,绿豆两三窠。热即池中浴,凉便岸上歌。遨游自取足,谁能奈我何?”
  王梵志与妻子育有五儿二女。唐初,他曾被选为监铸官,但任期未满就被去职。此后,王家渐渐从小康坠入困顿。王梵志发现,家人的态度有了很大变化,“吾富有钱时,妇儿看我好。……将钱入舍来,见吾满面笑。绕吾白鸽旋,恰似鹦鹉鸟。邂逅暂时贫,看吾即貌哨(脸色难看)。”
  为谋生计,王梵志于农忙时在家种田,农闲时外出经商。他将途中所感,记录成诗:“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寥寥二十字,写尽了人情世味。骑马者与担柴汉,代表着贫富的两极;王梵志则是中间的骑驴者,他心中虽有不甘,却也知足常乐。“他家笑吾贫,吾贫极快乐。无牛亦无马,不愁贼抄掠。”他自嘲,贫穷也有好处,不用担心小偷来,睡觉可以高枕无忧。在他看来,幸福感与财富多寡没有绝对的关系,人生在世,知足最重要,“知足即是富,不假多钱财。谷深塞易满,心浅最难填”。
  贫穷,病苦、战乱、妻离子散,经历接二连三的苦难之后,王梵志孑然一身。年近花甲,他决定皈依佛门,云水漂泊,以乞食为生,“坐食巡门乞,衣破忍饥寒”“饥来一钵饭,困时展脚眠”。
  时世的动荡,将王梵志从富庶抛向了贫穷;流浪与乞食,又把他压到了社会的底层。“唾面不须拭,从风自阴干”“逢人须敛手,避道奠前荡。忽若相冲着,他强必自伤”,这些诗句中,隐藏着多少欺凌、多少羞辱、多少涌上心头的痛楚?
  如同蚌含沙而成珠,王梵志将一生的苦难与感悟,凝炼为一首首朗朗上口的诗篇。他的诗有“不着衣”之妙,不追求含蓄之致、隐秀之旨,而是直呈生活的本来面目,卓尔不群,平中见奇。
  慈悲劝世
  王梵志的诗,就是王梵志的心,千曲百折,常怀慈悲。尽管漂泊无依,王梵志却始终不忘以诗劝善,宣扬安贫乐天、恪守孝道、知恩图报的伦理,批评不慈不孝、嫌贫爱富、吝啬贪婪等恶行。
  比如知礼报恩,“坐见人来起,尊亲尽远迎。无论贫与富,一概总须平”“得他一束绢,还他一束罗”“有恩须报上,得济莫辜恩”。
  比如孝敬父母,“只见母怜儿,不见儿怜母”“爷娘绝年迈,不得离傍边。晓夜专看侍,仍须省嘲民”。
  比如处世原则,“结交须择善,非识莫与心”“邪谣及妄語,知非总勿作”“尊人嗔约束,共语莫江降(争论)。纵有些些理,无烦说短长”。
  比如维护公义,“官职莫贪财,贪财向死亲”“有势不烦意,欺他必自危。但看木里火,出则自烧伊”。
  王梵志劝诫人们,不要梦想一夜暴富,要脚踏实地过生活,“黄金未是宝,学问胜珠珍。丈夫无技艺,虚沾一世人”。他深知世事无常,贫穷与富庶,迅如手掌的翻与覆,“吾家昔富有,你身穷欲死。你今初有钱,与我昔相似。吾今乍无初,还同昔日你。可惜好靴牙,翻作破皮底。”
  王梵志的诗,用语浅白,发人深省,在当时非常受欢迎,正所谓:“家有梵志诗,生死免入狱。白纸书屏风,客来即与读。”
  除了伦理,王梵志的诗对佛法大意(诸如因果、慈悲、护生、般若等)与修行理念(诸如无念、自性、禅坐、觉照等)也多有涉猎。他深味佛法,以菩萨心肠教人明白生命的真相,“身如大店家,命如一宿客。忽起向前去,本不是吾宅”,人在世上走一遭,就像“宿客”住店,不过是暂时寄居。   在王梵志存世的300多首诗中,观照生死的几近一半。“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城外土馒头,代表坟墓,喻示死亡;一人吃一个,喻示着谁也无法拒绝死亡到来。
  与此相呼应的,还有一首:“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想打造铁门槛来固守家业的念头,在冥间小鬼看来只堪一笑,因为人生终究不过百年。
  这两首诗被南宋诗人范成大借用,写下“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的名句。后来又被《红楼梦》引用,妙玉就自称“槛外人”,而“铁槛寺”“馒头庵’’的來历正在于此。
  用大白话入诗,也只有王梵志这样彻悟的人才敢为了。他写道:“世间何物平?不过死一色。纵使公王侯,用钱遮不得。”人的命运尽管各各不同,归宿却是—样的。“我见那汉死,肚里热如火。不是惜那汉,恐畏还到我。”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人没有真正活过。
  “观影元非有,观身一是空。如采水底月,似捉树吹风。揽之不可见,寻之不可穷。众生随业转,恰似寐梦中。”佛门修行,首先要“去我执”。修行的终极目的,是为从蒙昧与虚妄中醒来,活出生命的精彩。
  王梵志认为,佛法大意不只在经卷里,要想止息烦恼,寻求解脱之道,首先要自净其心。“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妙性及灵台,何曾受薰炼。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净心第一法,就是禅坐。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
  在王梵志看来,世间的聪明不能等同子佛门的智慧。“慧心近空心,非关髑《音同‘独’)髅孔。对面说不识,饶你母姓董。”佛门所说的“空心”,就是心中没有执着,排除一切妄念。如果不能明白这一点,就算亲娘姓董,你也还是“不懂”!
  佛家的护生观念,是人性深处的慈悲烛照。具有“菩萨心肠”的王梵志,更是将慈悲延展至其他众生。“我肉众生肉,形殊性不殊。元同一性命,只是别形躯。”不仅如此,他还透彻地指出“纵令万品食,终同一种屎”!
  王梵志将宗教的教化功能(教育与开导)用到了极致。那么,他到底算不算佛门中的修行人呢?黄庭坚说:“梵志是大修行人也。”
  黄庭坚做出这个判断,依据的也是一首“梵志诗”:“梵志翻着袜,人皆道是错。乍可刺你眼,不可隐我脚。”古人穿的布袜,有正反两面。为了好看,人们把缝线的一面穿在里面,把光鲜的一面穿在外面。王梵志因为觉得缝线的地方硌脚,故意把袜子反过来穿。人们笑话他穿错了,他却说:“可以让你们看着不舒服,但不能让我的脚穿着受委屈。”不被世俗的见解所束缚,王梵志表现出来的,不正是禅者的本色吗?
  “身影百年后,相看一微尘”。史籍有限的文字,并没有说明王梵志终归何处,这一点,就像不知道他生从何来一样。
其他文献
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新视野号”探测器经过长达9年多的飞行,以1.25万公里的最近距离拍下冥王星的全身照时,宇宙见证了一场跨越了85年和50亿公里的浪漫约会——“新视野号”上除了各种探测设备以外,还有一件特殊的“纪念品”,那就是冥王星的发现者克莱德·汤博的1盎司(约合28克)骨灰。  1906年,汤博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他从小就对天文感兴趣,曾亲手制作过多部望远镜,但是由于家境不好,他一直没能
从圣诞到新年,传统上是为平安而祝福、祈祷的时刻。但2015年底的祈福,有些沉重。   2015年12月25日,基督教新教分支——英国圣公会坎特伯雷大主教韦尔比在例行的圣诞布道会上,严厉谴责了“伊斯兰国”的暴力行径。他将该组织比作罗马帝国时代的犹太行省残暴统治者希律王,并对“基督徒可能面临在中东被极端分子‘消灭’的危险”表示担忧。   如果说坎特伯雷大主教对极端势力的谴责、对暴恐的担忧,更多出于
1953年,中情局特工小克米特·罗斯福策划政变,导致首相摩萨台下台  如果不是一场政变,小克米特·罗斯福(下文称克米特)就只是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之孙。1953年,作为美国中央情报局近东与非洲处长,克米特执行了代号为“阿贾克斯”(意为解救伊朗民众的英雄)的秘密行动,推翻了伊朗时任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让伊朗国王巴列维重掌大权。  这场政变一波三折,牵扯了多个大国,也埋下了今日美伊对抗的种子。不
问:12月6日,挪威外交部和丹麦外交部宣布将联合行动,把叙利亚化学武器及制剂运出叙利亚供销毁。此前,中国也派出专家参与叙利亚化学武器销毁核查工作。然而,化学武器生产容易销毁难,面对叙利亚大量的化学武器,国际社会怎么办?  答:根据联合国通过的关于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第2118号决议,叙利亚的化学武器将分阶段销毁。据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宣布,叙利亚所有化学武器生产设施已经在11月1日前被销毁。现在的任务
女画家弗里达曾生活于此,她与托洛茨基的故事广为流传  如果要让我选择一个地方定居,科约阿坎一定是首选。  墨西哥城,人口超过2000万的大都市,有着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通病: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人山人海……但位于城南的科约阿坎区,令这座城市与众不同。西班牙殖民者在墨西哥建造的第一座教堂。弗里达故居蓝房子。 科约阿坎的街角涂鸦墙。 弗里达自画像。  出城中心向南10公里就是科约阿坎,西班牙殖民时代的建
英国工程师馬丁和他的团队开发了一个新鲜玩意:可折叠房屋。它售价10万英镑(约合86万元人民币),可以在10分钟内展开成一个完整的房子,折叠后也能轻松放在小卡车车斗里。此外,房内配了可折叠的沙发、床和桌椅,房顶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马丁本打算把它作为露营帐篷使用,后来发现,它还可以被用作教室、商店甚至避难所。下一步,马丁打算找找对可折叠房屋有兴趣的厂家,让它尽快投入大批量生产,造福更多人。
麦家的两个身份,都和书有关。  他写书——著有《解密》《暗算》《风声》等一系列小说,凭借《暗算》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解密》被国际权威期刊《经济学人》评为“2014全球十大小说”,并被翻译成33种语言畅销海外;他读书——不但将书视作生活主题,亲手打造了公益书店理想谷,还自任谷主,免费接待每一位前来读书的朋友。  这样一个人,即便在《环球人物》记者面前正襟危坐,也不忘自我调侃:“我也只能聊聊书。” 
4年前,5岁的小姑娘希拉里看到街上那么多流浪汉食不果腹,萌生了一个想法:种菜送给流浪汉。她在妈妈的支持下,把家里的后院改造成菜地,开始学习种菜。几个月后,她收获了第一份蔬菜:一小捧胡萝卜。但想给更多的流浪汉提供食物,这样的产量显然不够。邻居惊讶于小姑娘的聪慧和勤快,决定帮她扩大菜地规模。4年来,小姑娘学会了种各种各样的蔬菜,她将每份蔬果清洗干净,用袋子装好,发放给街上的流浪漢。如今,受这个9岁小姑
刘慈欣凭借《三体》摘得第七十三届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的消息,是以一种极具科幻色彩的方式揭晓的:北京时间8月23日下午,正在国际空间站远征的宇航员林格伦在太空中公布了这一获奖结果。视频传回美国华盛顿州斯波坎会议中心时,刘慈欣并不在颁奖礼现场,只是委托译者刘宇昆宣读了获奖感言:“雨果奖是科幻界的一座灯塔,但我从没想到自己会得这个奖。”  3天后,《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了刘慈欣。继3年前的专访后,这是本刊
他是90后,父母眼中的宅男、“乖儿子”,却创建了  全球第一恶性网络黑市平台,贩卖毒品、军火  美剧《纸牌屋》中有这样一句台词:“96%的互联网数据无法通过标准搜索引擎访问,虽然其中的大部分属于无用信息,但那上面有一切东西,儿童贩卖、比特币洗钱、致幻剂、大麻、赏金黑客……”没错,网络空间浩如烟海,而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只是浅海一隅,其余绝大部分内容犹如海底世界一样神秘、深不可测,这个不为人熟知的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