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由手开发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ac0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十指连心,医生说十指连脑—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人脑中与手指相连的神经所占的面积最大,手的动作对脑细胞的激发作用相当强。调查资料也显示,长时间从事小提琴练习与钢琴弹奏的孩子,长大后聪明者居多,故有“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的说法。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也就获得了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一大技巧,即针对小手的发育进程,加强动作训练。此项训练开始得越早越好。
  
  出生-2个月
  小宝宝呱呱坠地以后,能够测出握持反射,这是最早出现的手部动作;到了2个月左右,两只手能在无意中抓住身边的衣物,情绪愉悦时,手臂与腿也能做较大的舞动。
  训练策略:重点在于训练抓握动作,如用手指或光滑的小木棍、塑料棒等碰触其手心,让他紧紧抓住接触物,不断地提高他的抓握能力。时间长了,也可仅触及其手心边缘,逗引他反复张合手掌。
  
  3-4个月
  3个月的婴儿两手能较自如地抓起身旁的衣被,如果大人把花铃棒等玩具放在他的手里,他能握住片刻,并拿到眼前看。有时会对自己的小手“自我欣赏”,并放进嘴里吸吮。吸奶时能够初步用手扶住奶瓶。
  4个月的婴儿两只手能够凑到一起玩自己的衣服,甚至能用手抓身体周围的东西,但判断不准距离,手常伸过物体而扑空。
  训练策略:多做手脚运动,方法是:让宝宝平卧在床,先将他的两只手臂交叉伸屈,然后让两条腿也来几次交叉动作,最后是手脚同时伸屈,每个动作要求重复2-3次。另外,可将小彩球、彩棒等色彩鲜艳的玩具放到他的小手够得着的地方,引诱他去抓、去拿,借以训练他的手眼协调能力。对于他吸吮自己小手的行为,既不鼓励,也不过分干涉。因为此阶段的宝宝吸吮手指,并非欲求不满的表现,而是一项快乐的游戏,是在学习确定物体的存在,只需要帮他做好小手的清洁工作,如随时清洗手指、剪指甲等。
  
  5-6个月
  5个月的婴儿能够主动去拿物品,但动作不协调、不准确,往往用双手去拿。拿到东西后不管是什么,都往嘴里送。
  6月龄婴儿能用一只手抓东西,拇指与食指能分开抓握物体,会双手同时握物,能摇响可发出声响的玩具,还能抓握悬挂的玩具。若在他面前放一堆积木,他会去抓。当要换另一块积木时,他会把手中的一块丢掉,再去接另一块。
  训练策略:宜将精细动作训练纳入每天的“教程”,比如父母每天按摩宝宝的指尖若干次,并引逗他随意翻书、撕纸,让他体验通过自己手指的运动来改变物体形状的快乐。同时鼓励他多接触玩具或积木。
  
  7-8个月
  7个月的婴儿,其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已能分开活动,手的动作更加灵活,已能有目的地玩玩具;对积木更有兴趣,能将积木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8个月的婴儿能主动拿起饼干往嘴里送。
  训练策略:训练孩子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对捏物体,如在饭桌上拾起饭粒或馒头屑。也可鼓励他模仿大人伸直各个手指,并逐渐教会他轮流用每个手指做单独的伸屈或弹动等动作。引导孩子多爬行,爬行是一个手脚并用、手眼配合的“复杂”运动,对于大脑发育的促进作用相当大。当然,玩具、积木等练习也不可少。
  
  9-10个月
  9个月的婴儿能做的动作更多了,如随着音乐的节奏摇晃全身、头部、手腕或两脚,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爬行,开始亲自动手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能做招手等相应的示意动作。
  10个月的婴儿会以拇指和其他手指捏取东西,当接触一个新东西时,他往往先用食指去碰一碰,然后再拿起来放在桌子上。假如你向他要手里的玩具,他能将玩具送到你面前,但不松手。
  训练策略:小手的动作能力增强,也更灵活,可以有意识地训练他做拍手、招手、翘拇指等动作。
  
  11个月-1岁
  此阶段的小儿特别喜欢抓起东西往地上扔,你若给他捡起来,他还会往地上扔,而且越扔越高兴。
  训练策略:准备好乒乓球、羽毛球、海绵球等,鼓励他往塑料盆或塑料筐中扔,以发展他的手臂动作。另外,可引导手的动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如教他自己穿衣服、系纽扣与鞋带、使用汤匙等。再大一些,还可将筷子的使用列入“教程”,教孩子用筷子扒、挑、挟取食物。待其学会右手用筷之后,也可以训练他用左手尝试尝试,目的是促进右侧大脑半球的发育,使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功能趋于平衡,日后智商会更高。
  
  1岁以后
  1岁以后,随着思维和动作的发展,孩子逐渐产生自己动手的愿望,父母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或者简单工具,来锻炼他的双手。
  ●撕纸。取来五颜六色的纸片,让孩子自由地撕成条、块,并可根据撕出的形状,鼓励孩子想像地把它们称为面条、饼干或别的什么。
  ●折迭。鼓励孩子用手帕或纸巾等柔软之物,折成各种图形,教给他怎样折出角、边,折成纸船、纸鹤、花朵、扇子、衣服、裤子等。
  ●穿珠子、纽扣。让孩子用线、塑料绳把各种色彩、形状的珠子、纽扣穿起来。随着孩子动作的熟练和精细化,珠子和纽扣的洞眼可以逐渐变小,绳子逐渐变细、变软。
  ●夹弹子、糖球。让孩子用筷子把碗里的玻璃珠或者糖球一颗颗夹到其他的容器里,熟练后可以换成颗粒更小的圆形豆子。需要注意的是,做这个游戏时要有大人监控,以免孩子误吞珠子、弹子、豆子等,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比划动作。在唱歌、讲故事的同时,可以教孩子用小手比划各种动作,把内容表演出来。
  ●手工制作和生活自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给他准备小剪刀进行剪纸制作,玩插塑类的玩具等等。另外,别以为自己系鞋带、拿筷子吃饭只是在培养好习惯,这类结合日常生活的手指运动,一样可以达到益智的效果。
其他文献
【个 案】  小桓已经是小学生了,可是一到写字的时候,一双小手就不听使唤,这可把大人们急坏了。  最失落的当然是妈妈。从小他就是妈妈的宝贝。那时候为了照顾好他的学习和生活,妈妈宁愿不去工作;他一上小学,妈妈就买来各种练习册,准备从小就要孩子在学校拿第一。可谁知小桓一提动笔写字就会情绪低落,面无表情,心不在焉,每天老师留的作业都要哭闹之后勉强才能完成。完成妈妈留的家庭作业,更是难上加难了。  班主任
期刊
有一个关于火鸡的耐人寻味的故事:每天早上9点,女主人都会准时给火鸡喂食,火鸡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早上9点是它享受美味的时间。每到这个时刻,它总会满心欢喜地奔向女主人,期待它的佳肴。然而,某天它等来的不是精美的食品,而是一把屠刀。这个故事使我想到了幼儿教育的问题。事实上,我们的教育方法有时候就像那只火鸡的早餐,引诱孩子,一点一点地扼杀了他们原本十分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力。  儿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有那么一
期刊
父母和孩子之间有一个矛盾,一直以来就已经存在,每个家庭都无法避开:“望子成龙”是每个家长的心愿,重视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科学的智力开发方法则是广大家长的迫切需要;可是孩子呢?最大的兴趣根本不是什么“成龙”、“教育”、“智力开发”……,那是大人的事,他们就想玩!一个要玩,一个要学;一个敷衍应付甚至耍赖不干,一个苦口婆心不惜声色俱厉;于是乎,矛盾产生了,最终就算大人凭借不公平的“霸权”压服了孩子
期刊
尽管我们强调男女平等,但社会总会赋予男人一些相对独特的品质,这就是勇敢、坚定、宽容、忍耐、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我们把具有这些品质的人称为男子汉。由于环境的限制和家长的溺爱,如今都市里的小男孩已少有力量和勇气的训练,更不懂得承担和付出。殊不知幼年的习惯往往影响人的一生,他日的男子汉今天就要开始打造。    男子汉既有天生的气质因素,更有后天打造的成分。从儿子2岁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在一些行为习惯上培养他
期刊
  
期刊
片段一: 不要!这是诚信和自尊  女孩儿叫李佳瑞,父亲叫李长柱。  李长柱是个典型的山东汉子,他性格刚强,虽然做的是卖熟食的小本生意,但从来一是一,二是二。  有一次,一个顾客在买东西时把钱包落在他摊位上。第二天顾客来时他把钱包还给了人家,那个顾客非要拿出100元钱来给他,但他说什么也不要,最后实在推让不过,他说:“那你就从我这里买点熟食吧!”他的妻子吴凤臣跟李长柱一样,由于一时找不到工作,就买了
期刊
当你了解了儿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是不是会使你们的母子关系更进一步,就像朋友一样呢?  “男孩子究竟是怎么回事?”许多母亲试图搞清儿子的行为。妈妈凭本能就知道女儿的心思,但对儿子却捉摸不透,他们的脑子好像有些特别。这确实有着生物学上的原因:男性荷尔蒙从出生就开始影响男孩的身体发育,并帮助决定他们的智力及感情形态,自然,也影响我们该对他们采取的教养方式。因此,了解男孩的思维、行动,及其为什么会那样,有
期刊
天天已经3岁半了,可还是经常尿裤子。我发现他不仅还没有养成撒尿要上厕所的习惯,甚至对厕所有点恐惧感。每次天天把尿撒在裤子上时,都会一副犯下弥天大罪似的模样怯生生地告诉我:”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当然知道孩子不是故意的。看着他一脸歉意和紧张,我还知道,我得帮他。  一般来说,两岁半后的孩子就可以自控便意了,但像天天这样的孩子之所以还有不少,就是因为大人从小对他们的大小便所给予的压力过大。比如有的大
期刊
儿子小学毕业顺顺当当地步入了人大附中的校门。朋友们都觉得有点意外,还有点不服气:你好像没怎么管过孩子的学习嘛,是不是这孩子特聪明、特自觉啊?  其实我挺冤—我的确没像大多数家长那样整天跟在孩子屁股后面盯着他看书、写作业,儿子也毫无过人的天赋,但我也的确没有不管他的学习—只不过我管的不是成绩,而是学习能力,而且,从儿子上学前班开始,我就专管这个。    作业没写完不开饭—让儿子学会抓紧时间    刚
期刊
每至周末,韩国许多居住在大城市的父母会带着他们3-12岁的孩子前往自己的乡间“别墅”。与国内高收入阶层倾向于在郊外的封闭小区购买的别墅不同,韩国人购买的乡间别墅往往是真正的“乡村大屋”,多是到城市淘金的农民留下的乡村院落。韩国父母在购买这些“别墅”时主要考虑的是:在大都市,孩子的成长空间实在窄逼, “小孩的精神也需要放松,另外,他们的眼界也需要开阔,除了知道‘今天的努力铸就明日的辉煌’外,他们还需
期刊